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精神科护理病人存在的问题不足及整改措施范文合集

精神科护理病人存在的问题不足及整改措施范文合集

时间:2020-05-16 06:11:19

相关推荐

精神科护理病人存在的问题不足及整改措施范文合集

精神科疾病患者常常面临许多生活上的困难,如自我照顾能力下降、社交障碍等。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以下是精神科护理病人存在的问题不足及整改措施范文合集,可供参考。

精神科护理问题及措施1

精神科病人通常面临多种问题,包括焦虑和恐惧、抑郁和自杀倾向、自我控制能力减弱、睡眠障碍、卫生状况不佳、社交障碍、身体状况不稳定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这些问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康复过程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精神科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并采取适当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1. 焦虑和恐惧

焦虑和恐惧是精神科病人常见的情绪问题。患者可能感到紧张、不安和恐惧,导致他们无法集中注意力或完成日常任务。护理人员应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环境,并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以减轻他们的焦虑和恐惧。适当的放松技巧和心理教育也可以帮助患者管理他们的情绪。

2. 抑郁和自杀倾向

精神科病人常常经历抑郁情绪,有些患者可能表现出自杀倾向。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提供支持和安慰,并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心理治疗。对于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和治疗。

3. 自我控制能力减弱

精神科病人可能表现出自我控制能力的减弱,导致冲动行为或攻击性行为。护理人员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患者和其他人的安全。这包括建立积极的关系,学习患者的行为模式和情绪反应,以及采取适当的物理限制措施。

4. 睡眠障碍

精神科病人常常经历睡眠障碍,导致他们感到疲倦和不适。护理人员应评估患者的睡眠习惯和需求,并制定个性化的睡眠计划。这可能包括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以及使用适当的放松技巧。

5. 卫生状况不佳

精神科病人可能忽视个人卫生,导致皮肤疾病和其他健康问题。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患者的卫生状况,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并与患者家属沟通,以确保他们得到适当的照顾。

6. 社交障碍

精神科病人常常经历社交障碍,导致他们与他人难以建立联系。护理人员应评估患者的社交能力和需求,并制定个性化的社交计划。这可能包括提供社交活动和互动的机会,鼓励患者与他人交流,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7. 身体状况不稳定

精神科病人可能经历身体状况的不稳定,导致健康问题和其他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定期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提供必要的医疗护理和支持,并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饮食和锻炼。对于需要长期照顾的患者,应与家庭医生和康复机构合作,提供全面的护理计划。

8. 药物不良反应

精神科药物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如口干、便秘、头晕等。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及时调整药物或采取必要的对症治疗。同时应教育患者了解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并指导他们正确使用药物。

总结

精神科病人面临多种问题,包括焦虑和恐惧、抑郁和自杀倾向、自我控制能力减弱、睡眠障碍、卫生状况不佳、社交障碍、身体状况不稳定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需求和状况,采取适当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并提供全面的护理和支持。通过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提供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和专业指导,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促进康复。

精神科护理问题及措施2

精神病患者由于大脑器官出现功能紊乱,对客观事物的感知被歪曲,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其中有些患者不愿寻求任何治疗,有些甚至“病入膏肓”时,仍然“理直气壮”地坚持认为自己没病而拒绝治疗。因此,作为精神科护士,在临床收集患者资料、及时了解和观察患者用药情况及病情变化时,有诸多困难。为了及时、有效地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心身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早日回归社会,现就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一些问题与对策同大家共同探讨。

1.精神病患者外逃问题

精神病患者的外逃不仅影响病情的治疗,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和负面影响,因而防止精神病患者外逃是精神科护士的重要职责。精神病患者外逃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

2大多数患者不承认自己有病,故不安心住院;

②有的患者受妄想、幻觉所支配,认为治疗是对其进行迫害而外逃;

③患者入院时多是被哄骗、强迫而来,因不能适应医院的陌生环境,同时又牵挂家人而外逃;

3有的患者对接受特殊治疗缺乏正确认识,产生恐惧而外逃。

因此鉴于以上情况,护理人员对于有外逃企图的患者,应做到:

①深入患者之中,仔细观察患者动向、情绪反应、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与患者多交谈,了解患者内心状况,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护理,发现患者有外逃迹象时,应及时了解原因,尽早打消其外逃企图,并且开展个别或集体心理护理。

②严重患者住单间,由专人护理,做好护理记录及交接班工作。

③要给患者创造舒适安宁的休养环境,加强病房管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④对外逃归院后的患者,应了解外逃原因,帮助解决患者外逃所要解决的问题,决不能责难患者、约束患者,以免再次发生外逃。

⑤护理人员必须高度负责,坚守岗位、尽职尽责,才能及时发现外逃先兆,预先防范。一旦发现外逃,及时采取有力措施进行处理,减少伤害发生。

2.精神病患者的拒药藏药行为

精神患者由于自知力丧失,治疗依从性极差,拒药藏药行为现象较为普遍,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

①自知力缺乏,认为自己“没病”,而有部分患者受精神症状的影响,受幻觉、妄想支配拒绝进药。

②对精神药物存在认识的不足,认为药物无法根治疾病。

③抗精神病药不少存在副反应,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学习、工作质量。

④精神科病房封闭管理,患者从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进入陌生环境可产生恐惧、敌视、绝望心理。

鉴于以上问题,护理干预对于及时制止精神病患者拒药藏药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护理人员需从以下方面着手:

①用友好的态度,真诚的动机同情患者,尊重患者,建立平等、朋友、亲人般的护患关系,并耐心地劝说患者服药。

②对患者因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而不愿服药者,护士应给予必要的解释,告诉患者服药后有嗜睡、动作呆板、便秘等症状是轻微的不良反应,不需要治疗处理。如出现严重的副反应,告之医生、护士会及时给予处理,而且用药治疗也会很快好转。

4了解幻觉、妄想的内容,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④指导患者对各种生活事件和社会事件要有恰当的应付措施,学习用各种方法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始终保持稳定的心态,同时也应作好家属和工作单位有关人员的工作,使他们接纳患者,协助进行维持治疗,提高疾病治疗的依从性,促其康复。

⑤采取有效的措施让患者服药。发药时要维持好秩序,让患者按床号次序排队服药,并且安排工作人员值班观察,一人发药, 一人监督。要严格执行“ 三查八对”制度,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要仔细检查患者的手心、手指缝、水杯内、舌下及两颊部、衣袖、口袋。有吐药行为的患者要专人看护,有积存药物行为的患者要检查其口袋、床铺等可能隐藏药品的地方,密切观察其表情动作,做到让患者服药到胃,最大限度的减少藏药行为的发生。对于拒食、拒药患者在加强心理护理无效后,可强制性的将药研碎灌服或鼻饲管注入,确保药品剂量准确。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护理干预,能使住院精神患者藏药率明显下降,使疾病治愈率得到提高。

3.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为

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为通常是指精神患者直接伤害另一个人的躯体或破坏某一物体的攻击性行为。它不仅危及患者自身的安全,对他人和环境也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导致攻击行为的原因有症状支配、拒绝住院、医患关系紧张、兴奋躁动等。预防患者的攻击行为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难点,为减少患者的攻击行为,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患者入院进入病室前,要检查所带危险物品和室内危险物品。对新入院患者,应热情和蔼,耐心细致,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尊敬感、安全感。对曾经有过暴力行为的,特别是青壮年患者,一方面应积极配合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尽快控制精神症状。另一方面,应加强对患者的病情监护,如发现有暴力行为的先兆症状,尽量避免不良因素刺激,及时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力争将暴力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②了解病史,密切观察,防患于未然。对兴奋躁动,易激惹的患者要注意接触方式;木僵患者要防止突发冲动;有幻觉妄想的患者不要随意谈论他们,以免触及病态体验。

③尽量避免探视。入院2周内为患者攻击行为的高发期,亲属探视常会受到患者的攻击。

④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素质教育,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面对患者的暴力行为应沉着冷静,及时寻求帮助,迅速控制场面,机智有效地解除患者的危险,协力保护、隔离患者,从而使暴力损伤的程度降至最低。

4.对不同人格障碍的患者的态度

①对偏执性人格障碍患者不能过于热情:偏执性人格障碍认为周围的人或现象都对自己别有用心,无端的猜疑,经常将别人的话看成是对自己的攻击,从而具有高度的警惕和自我防卫能力。故护理偏执性人格障碍患者时,护士应理解患者的特点,既不能怠慢患者,又不能过于热情地接待患者。

②不能过于关注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受伤情况:边缘型人格障碍属于情感脆弱类人格障碍,经常用自我伤害或威胁来发泄心中的不平衡。当护理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时,护士要理解、关心患者,与患者建立健康的护患关系。当患者出现自残行为时,一方面要积极配合医生抢救患者,另一方面不要过分关注伤口情况,保持中立态度,同时护士应探究患者自残的想法和感觉,探究患者愤怒的原因,降低焦虑水平,逐渐恢复其分离的自我。

③对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及躁狂发作患者要视其情景给予限制: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患者易冲动,经常对别人有暴力行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爱心,冷酷无情,爱说谎话,不诚实。针对患者的冲动和攻击行为,护理人员首先应与患者一起找出诱发进攻的因素,鼓励患者用语言表达感受,发泄受挫感,而非采用进攻行为。当患者无法调节自己的心情,即将对别人发动进攻或有暴力行为时,护士应清楚、明确、严肃地向患者讲明破坏行为将造成的后果,及时制止患者的行为,并让他们知道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必要时实行保护性约束。

④探究抑郁发作患者的真实想法: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思维迟缓和意志活动减退为特点。护士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时,要耐心地陪伴患者,仔细观察患者的情感和行为变化。

⑤避免过度关注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症状:躯体形式障碍是指心理上的问题转化为躯体症状,但在生理上又找不出任何病因的一种心理疾病。与患者沟通时,护士应倾听患者谈话内容,注意评估焦虑症状和焦虑水平,协助患者找出焦虑源。鼓励其讨论身体与心理的感觉,促进其认识情绪与压力的关系,但不要过分关注躯体症状,以免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而应重点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可提供分散注意力的活动。

⑥对具有妄想和幻觉患者的沟通技巧:妄想是一种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病态的推理和判断。护士可使用治疗性沟通技术,否定妄想的事实存在,但不要与患者就妄想的内容进行争吵,也不要与其他患者进行耳语,以免患者产生反感和疑心,防止妄想更为牢固和泛化。幻觉是在没有客观事实刺激的情况下而出现的虚幻的知觉,如在周围无人的情况下,患者会听到命令他出去的声音或看到某人在窗外。护理幻听患者时,一方面接受和理解患者产生幻觉的语言和行为,禁止对患者的幻觉进行批判或嘲笑,不与患者争论幻觉的内容,但了解幻觉的主题很重要,如患者在幻觉的支配下出现自杀或伤害他人的征兆时,护理人员应采取预防性和保护性措施;另一方面,否定患者幻觉的存在,如将患者听到声音称为所谓的“声音”,诱导患者怀疑其幻觉的真实性,使其对幻觉动摇。

精神科护理问题及措施3

一、精神科患者的特定需求及常见问题

1.1 心理需求

精神疾病的患者较为敏感,情绪容易波动,有时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在精神科护理中,首要的任务是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尽可能满足患者心理需求,使他们能够安全、舒适地生活。

1.2 生理需求

精神科患者在生理方面也有一定的需求。例如,他们需要一定的运动和体育锻炼,避免长时间卧床休息,导致身体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也需要注意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1.3 客观需求

精神科患者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可能与一般人不同。因此,在精神科护理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客观需求,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一种舒适、安全、自由的生活环境。

二、精神科患者的护理措施

2.1 心理疏导

精神科患者主要是因为外界刺激过度或身体内部变化所致,导致其进入了一种异常的精神状态。在心理护理方面,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整自己的心态,消除或减轻精神压力,让患者感受到生活的希望和动力。

2.2 严密的观察和监控

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精神科护理也需要严密的观察和监控。患者在进入精神病院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在精神病院内部,也需要对患者进行日常的心理和生理监控,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2.3 药物治疗

精神科患者的病情需要通过药物治疗来得到有效的控制。在使用药物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品,避免副作用和过量服用的危害。同时,也需要注意药品的存放和使用,以防止药品被他人滥用或误用。

2.4 安排合适的社会活动

在精神科护理中,还需要注意到患者的社会活动安排。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很多精神科患者难以适应被动地、长时间地呆在医院里。因此,我们可以适当地组织一些精神科患者之间的游戏或社交活动,以改善他们的心境,提高其社交能力。

三、精神科护理的注意事项

3.1 关注患者的隐私和自尊心

在精神科护理中,需要注重患者的隐私和自尊心。很多精神科患者因为自身疾病和人际关系问题,导致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在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尽可能地尊重患者的隐私和自尊心,避免造成患者额外的伤害。

3.2 控制精神科患者的暴力行为

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精神科患者很可能因为意外情况而出现暴力行为。在精神科护理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患者的暴力行为,并保护其他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3.3 放松患者的心态

精神科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脆弱,很容易受到一些小事的影响,导致心态失衡。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设法放松患者的心态,通过邀请家属探视、开展一些疗愈性活动等方式,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

总之,在精神科护理中,我们需要针对精神科患者的特殊性,选择合适的措施来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同时,在整个护理的过程中,也需要重视患者的医学、心理和社会因素,并全面关注患者的需求和感受。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为精神科患者提供高效、可靠、可持续的服务。

精神科护理问题及措施4

精神科护理病人存在的问题不足:

缺乏个性化护理:一些精神科病人需要更加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但现有的护理模式可能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沟通不畅:由于精神科病人的认知和情感状态不同于常人,他们可能难以与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

缺乏专业培训:一些护理人员可能缺乏处理精神科病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缺乏及时评估:病人病情的及时评估对精神科护理至关重要,但现有的评估系统可能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整改措施:

个性化护理:建立病人个性化护理档案,记录病人的病情、认知和情感状态、生活习惯等信息,以便为病人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沟通培训: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精神科病人进行交流。

专业培训:定期为护理人员进行精神科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

及时评估:建立实时病情评估系统,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实施计划:

制定整改方案:根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具体的整改方案和时间表。

落实责任人:明确各项整改措施的责任人,确保整改工作的有效推进。

培训和教育: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他们掌握新的技能和知识。

监督检查: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对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

总结反馈:对整改工作进行总结和反馈,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总的来说,以上整改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精神科病人的护理质量,为他们提供更加全面、专业和人性化的服务。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推动精神科护理学科的发展。

精神科疾病患者需要家庭成员或护理人员的长期照顾。有效的护理措施不仅能够照顾患者的日常生活,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家庭成员的负担。如果这期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也请大家多关注本站。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