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关于写一篇文艺性说明文的作文10篇

关于写一篇文艺性说明文的作文10篇

时间:2022-08-27 03:52:49

相关推荐

关于写一篇文艺性说明文的作文10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关于写一篇文艺性说明文的作文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在炎热的夏天,你就会在茂盛的树叶中听到“知了知了”的声音,这就是蝉发出来的声音。

蝉是昆虫纲半翅目颈喙亚目的其中一科,俗称知了或借落子。靠吃植物的汁液生存。

蝉体长2~5厘米,有两对膜翅,形状基本相同,复眼突出,单眼三个,有发达的挖掘足。幼虫生活在土中,末龄幼虫多为棕色,与成虫相似。

蝉利用刺吸式口器刺吸植物根部汁液,削弱树势,使树梢枯死,影响树木生长,通常会在土中待上几年甚至十几年,如三年、五年、还会有,这些数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质数。6月末,幼虫开始羽化为成虫,刚羽化的蝉呈绿色,最长寿命大约60-70天,7月下旬,雌成虫开始产卵,8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卵多产在4-5毫米粗的树梢上。

蝉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雄蝉,会鸣叫;另一类是雌蝉,不能鸣叫;雄蝉的发音器在腹基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鸣肌每秒伸缩约一万次,盖板和鼓膜之间是空的,能起共鸣的作用,所以其鸣声特别响亮。

蝉约有2000余种,包括炸蝉、秋蝉、蟪蛄等等。

蝉体含营养物质丰富,干基蛋白含量在70%以上,脂肪约7%,维生素及各种有益微量元素约高于一般肉类食品,可称其为当今食品中的“蛋白王”。

由于蝉的生命很短暂,只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所以它和它的蝉蜕都可以入药,治病救人。成虫又生活在夏天,并在树上鸣叫“知了”所以有时印发了古人对它的同情寄怀。骆宾王在《在狱咏蝉并序》中颂它的诗: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第二篇

“绿萼经春开笼日,黄金满树入筐时。”我的家乡成都龙泉驿是著名的枇杷之乡,我爱家乡的枇杷!每年四到六月正是采摘枇杷的好时机。

今天一大早,我和妈妈就驱车去紫霞山的枇杷园,感受了一把采摘枇杷的辛苦和乐趣。听枇杷园的叔叔说,枇杷适合生长在阳光充足的山坡、园地。一到四月底,满山满园的枇杷林里就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枇杷果。这不,一踏入枇杷园,就看见满园的枇杷,没成熟的成熟了的青绿色或橙黄色的枇杷,从狭长碧绿的枝叶间露出圆嘟嘟的小脸,一个挤一个地挂在枝头,热热闹闹的,真是可爱。刚从枇杷树上摘下来的新鲜枇杷,果面有一层细微的绒毛,贴在脸上痒痒的,用手轻轻撕开那薄薄的果皮,就会露出橙红色的果肉,咬上一口,口齿生津、酸甜可口,让人欲罢不能。如果可能的话,我真想在枇杷园里一边采摘一边津津有味地吃上一天。听妈妈说,龙泉驿最著名的是有“枇杷之王“称号的“大五星”枇杷,因结蒂处是一个五角星的形状,十分有特色,所以被称为“大五星”,它曾揽获了世界植物博览会金奖,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等多项大奖,是龙泉驿人的骄傲!枇杷除了是一种酸甜可口、营养丰富的水果之外,它的花、叶、果实以及果核还具有很多的药用价值。枇杷真是全身都是宝啊!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夕阳西下,我们和枇杷园的叔叔阿姨们抬着大筐小筐的枇杷,风风火火又心满意足地下山去了。

第三篇

在我们国家的南亚热带有着名贵的特产----龙眼。虽然龙眼没有荔枝个头大,但龙眼被人们视为珍贵补品。

龙眼在农历的八月份成熟。在历史上南方龙眼有"桂圆"之称,北方为"人参"之称。龙眼是一种水果,我曾经在家乡吃过。龙眼圆圆的,龙眼的壳是有一点粗糙的,并且是棕色的。有些剪下来的龙眼旁也会有一个小小的粗糙的小球,它长得很像龙眼,也许只是没有长出来的龙眼。把壳打开就是透亮透亮的嫩嫩的龙眼肉,龙眼肉是像包了许多的,中间会有一个黑色的核。龙眼长在树上,当你用剪刀去剪时,龙眼都是差不多有几个长在一堆的,很少有独自一个长在一个地的。龙眼俗称"桂圆",由于古时候称八月为"桂",再加上龙眼的果实是圆形的,所以人们称人眼是桂圆。我之前尝了尝龙眼的味道,那味道是甜甜的,咬一小口,味道有些好极了,那甜甜的水从肉里溢出来,那一丝丝的甜,使我喜欢上了龙眼。龙眼可不仅仅是美味的水果,它更是自古受人们喜爱视为珍贵的一种补品。龙眼果实富含营养,它的滋补功能显而易见。在我们家乡门前有龙眼树,在八月份时,一摘就摘了好几袋,那时我自认为这是大丰收。龙眼可不是到处都可以买到这么新鲜的,我认为还是吃自己在乡下种的比较安全。我们都知道,在树顶上长出来的水果一般都长得很好、长得饱满的,在阳光的照耀下,在雨水的灌溉下,果实都长得好好的。龙眼也是同样的。

龙眼既是富含营养的水果,也是珍贵的补品呢!像龙眼这样有滋补功能的水果还真是少见。我喜欢龙眼!

第四篇

冬天要来了,一到冬天,刺骨的寒风吹起雪花,大家纷纷待在家里享受空调带来的温暖。但是,空调的散热速度可不算快,在短时间内,房间与原来的温度差不多,而且空调很费电的耶!这时,我们只能暂时忍耐一下温度和金钱的折磨啦

想知道有什么别的武器比空调更快、更省钱吗?俺有妙招。我是个贵州人,我家冬天从来不用空调。那我们用什么呢?是炉子啦!贵州的炉子,比空调更省钱、更快速地让房间热起来。因为炉子和空调不同的是:空调是向四周发散热气,而热气在一开始是不太热的;炉子则不同,它是一开始就热的,而且不用通电。炉子一生火,加上煤,不到十分钟,火就燃得旺旺的。炉子的炉面是正方形的,铁做的。炉面大一点的,边长一米,小一点的,边长差不多七八十公分。炉面下面,是放煤的地方,也是最热的地方。怎样把煤放下去呢?炉面上有三个圆圆的铁圈,用火钳把铁圈拿开,把煤放下去,就ok啦!

冬天一到,大家的衣服一定很不容易干吧。炉子也有“晒衣服”的功能哟!只要把衣服挂在炉下约五厘米的细栏杆上,不到十二小时,又湿又厚的衣服就完全干啦。如果你挂在挂衣栏上的话,要好几天才能干呢!

在每个人家里,一定会做饭吧。是在煤气炉里做吧。但吃饭慢的话,菜会凝固起来的。炉子又派上用场了。把菜放在炉子的铁圈里烧,坐在炉子旁边,让菜边烧边吃,多舒服呀!而且和煤气炉一样快呐!

贵州的炉子,能取暖,能“晒”衣,还能烧菜,不是电器,也很省钱,真是个多功能炉子!

第五篇

普普通通,毫不起眼,不认识我的人们还以为是圆珠子呢!曾经有诗人形容我“外衮黄金色,衷怀白玉肤。壁破皆走盘,颗颗夜光珠。”就是我——龙眼。内秀而不张扬,不信就来看看吧!

我的直径一般在1.5厘米左右,似球形,圆若骊珠。颜色偏黄棕色,小巧玲珑,不以色夺目,而已香醉人。靠近了闻,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当挂满枝头,树枝被压弯了腰之后,人们连枝带叶一同将我摘下。扎成一捆一捆的,翠绿中点缀点金黄,博人眼球。我不像苹果,梨子那样色泽诱人,让人一看就想吃。也没有西瓜,榴莲那样的大身形和引人注目的外表。但是我就是我,独一无二的我。

剥开我的“外衣”你就会惊奇的发现,我的内心比外表漂亮多了。果肉晶莹剔透——我就是女神!清淡的香味变得浓烈起来,隐隐约约还可以看见里面棕黑色的果核呢!让人越看越爱,越看越想吃!轻轻地咬一口,甘甜的汁水马上溢了出来,果肉甜而不腻,糯而爽口,富有弹性,你会觉得一种甜滋滋又清冽的味道直沁心脾。果肉在嘴里滑溜溜的,怎么样?是不是很想吃呢?我可是在水果家族中被称为“甜心小妹妹”呢!我就是我,甜心的我。

我有许多“外号”比如:桂圆,枝圆等。还有许多用途,我可以做沙拉,做龙眼干,有的制成罐头,还可以榨汁喝。你们看这一杯漂亮的龙眼汁,里面有丰富的维C以及其它矿物质在游泳,喝进嘴里清冽可口,流进身体里,帮助你的身体健康,我还有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的本领。被人们视为珍贵的补品。“核乌肉白味甘甜”说的就是我,多才多艺的我。

你们知道吗?在我的故乡,有一个固定的节日,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龙眼节!那时候街道上人山人海,很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把我们打包,装箱运往外地,所以我的分量可不轻哦!

我是水果家族中的一员,平凡而不平庸,淳朴而又热情,这篇文章就是我的自荐,献给甜心的我。

第六篇

苏轼曾写过一首诗,名叫《山茶》:“长明灯下石栏干,长共松杉守岁寒。叶厚有棱犀甲键,花深少态鹤头丹。久陪方丈曼陀雨,羞对先生苜宿盘。支里盛开知有意,明年开后更谁看?”这首诗详细描写了山茶花的叶、花色,生动形象。

山茶原产地中国,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怕高温,忌烈日。中国四川、台湾、山东、江西等地有野生种。花瓣通常为6-7片(后来有更多片,属重瓣类),外侧2片近圆形。蒴果圆球形,直径2。5-3厘米,2-3室,每室有种子1-2个,3片裂开,果片厚木质,花期1-4月。山茶花花语为:可爱、谦让、理想的爱、谨慎,山茶花有着了不起的魄力。说起山茶花,可谓是滔滔不尽。

山茶花的品种花色繁多。从颜色来讲,有红色,有粉色,亦有白色和金色。众多品种里就数金色山茶花最为珍贵。

我家就种了两盆山茶花。一盆开花之时那花儿宛如厚厚的白雪般洁白,花瓣犹如冬天叶子上的冰霜一样透亮。另一盆花朵犹如天上轻浮的白云,然而白里却夹杂着些许鲜艳的桃红,花瓣可爱美丽。即使在冬天,这两盆山茶花也依旧在冷风中亭亭玉立,芳姿可谓倾城倾国。

人们大多赞美牡丹的国色天香,我却独爱山茶的绝色。山茶花与牡丹花相比美,各有千秋,不相上下,她们在群芳中各霸一方。

看,一只幽蓝色的蝴蝶飞过来停在了白山茶花上,好像正在与山茶花低声细语呢!我还是悄悄地离开吧,别惊扰了蝴蝶姑娘与茶花仙子的约会。

第七篇

在一个日光明媚的早晨,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东方明珠塔。

好几根巨大的柱子撑着一个巨大的球,柱子的中间有一根细管子,电梯就从这里通过,大球的上方还有几根稍细的管子,撑着一个小球,有一根细细的针从小球的上方穿过,伸向天空。这是一座怎样的塔啊。

望着这雄伟的景象,我迫不及待地进入了东方明珠塔内。介绍员娓娓道来的讲述,电梯载着我们来到了二球。电梯门一开,我就像只重获自由的小鸟一样冲了出去,来到了玻璃窗前,想欣赏一下上海的美景,正当我想象着青山绿水的画面时,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一幅景象:下面的河水是土黄的,远处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往上看,天空白茫茫得一片,原来都是雾霾!这还是我心中的美景吗?我在心里问着自己。

看完了二球,我们来到了最大的一球。在这里,有一个非常刺激的地方,那就是,玻璃观光廊。相信听名字你们就知道,这观光廊有一部分是用玻璃组成的,没错,这观光廊的地板就是用玻璃做的。要用我沈宇捷天不怕地不怕,就是怕高,但是最终我克服了心理障碍,走到了玻璃上面,刚开始,我觉得还行,但慢慢得,我就觉头晕目眩,不得不来到实地上。虽然后来我又试了好几次,但是结果仍和第一次一样。

这一次,我虽然没有看到美景,但我觉得很开心,因为我的到了勇气。

第八篇

大家都知道,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之一。登高望远、插茱萸叶、喝菊花酒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

重阳节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这一天,正值仲秋季节,天高气爽,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光。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就是描写重阳节的佳作!

说起重阳节,我还知道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东汉时期,有一条河叫汝河。这里年年闹瘟疫,河岸的人死了很多。有个叫桓景的小伙子,父母也染上瘟疫死了。他听说这里闹瘟疫是因为有一个瘟魔,便决定除掉瘟魔。他历经艰辛去拜师学艺,最后在仙鹤的指引下来到仙人住的地方,仙人送他一把青龙宝剑,桓景刻苦练剑,武艺长进很快。桓景要回家降魔,仙人送了一包茱萸叶、一壶菊花酒。

到了九月初九日的早晨,桓景把乡亲们领到高山上,每人发一片茱萸叶插在头上,又喝了一口菊花酒。中午瘟魔冲出汝河,闯进村子,等候多时的桓景向前冲去,拔出青龙宝剑将瘟魔斩成两段!以后,每逢农历九月初九,人们就头插茱萸叶,喝着菊花酒,登高避邪。这个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这一天就是重阳节。

今天重阳节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重阳节现在又称“老人节”,是要发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第九篇

抓住事物(即说明对象)的特征是说明文写作的首要注意事项。阅读说明文自然也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事物的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事物的特征主要体现于构造、形态、性质、变化、成因、功用等方面。说明文对事物特征的概括有几种情况:一是说明单个事物的特征,二是综合说明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三是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那么在阅读说明文时怎样找出事物的特征呢?

(1)从文中的语句中找出文章的说明要点,而这个要点往往就是该文说明对象的特征。比如《苏州园林》,文中说:“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句正是本文的核心。它就是苏州园林的总特征。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有的文章还常常用下定义的方法来揭示事物的基本特征。这个定义就是事物的特征。如《奇妙的克隆》一文,作者以简洁准确、概括性极强的语言,给“克隆”下了一个定义,揭示出克隆这一事物有别于有性繁殖的本质属性,使“克隆”的基本特征明晰地展现了出来:“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

(2)从文中概括、提炼出事物的基本物征。文中如果没有明显交待事物的特征,这就需要我们用自己的话来概括或提炼。为了弄清作者说明的事物具有哪些方面的特征,又是从哪些角度进行介绍的,这就要求读者自己采取逐层逐段地加以归纳概括的方法。

阅读训练:

荷花之谜

荷花何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荷的表面十分光滑,污垢难以停留?不是。科学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荷花的花瓣表面像毛玻璃一样毛糙,净是20微米大小的“疙瘩”。这一被称为“荷花效应”的发现给人意外的启示。它启发人们去研制涂料和油漆,使墙面像荷花一样不受污染,永葆鲜艳色彩。荷花能自身加热,即使外界温度降到10℃,它也能保持花朵内35℃的温度。一株盛开的荷花可提供1瓦的功率。这一能量来自荷花细胞内能发热的线粒体——细胞的“动力机构”。荷花的自身加热有利于花粉传播。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科学家用一颗1288年以前的古老莲子培育出新的健康荷株,沉睡了千年的莲子竟然在4天后长出嫩绿的新芽。科学家从千年古莲子中离析出一种酶,发现是这种酶能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倘若能从莲子中分离出负责修理“衰老损坏”的基因,不也可以把这种基因移植到其他植物乃至人身上,让人类的不老梦想成真吗?

训练题:

1、本段文字说明了荷花的哪些特征?

答:

2、试分析文段采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

答:

第十篇

说明文语言有两种:一种是生动活泼,一种是平实简明。基于说明文科学性这一特点,说明文语言的一个主要特征便是准确性。它主要表现在对知识表达上的科学性和严密性。

如表示时间、空间、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和语气等都要准确无误。阅读说明文要特别注意文中怎样运用限制、概括等手段来修饰中心词语,从而进行说明的。要细心地捕捉这些词语,分析它们的特点和表达作用。对说明文中加点词语的作用的考查,主要是解答限制性词语的作用这类问题时要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作答。

首先要明确加点的词语的含义;其次要理解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含义和效果,还要答出删去之后会有怎样的后果。比如“改变了原意”,“不合真实情况”,“与事实不相符合”,“与上下文失去照应”,“违背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原则”,“说话过于绝对,要留有一定的余地”等;最后,总结时扣到突出说明文语言要准确这一点上来。

如《中国石拱桥》有一个句子:“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问:加点的“约”和“几乎”可否去掉?为什么?答:“约”表示推测,说明8米并非实地量得,而是估计而已,是个约数。如去掉便成了确数,与事实不相符合。“几乎”表明并非真的与河面平行,只是差不多要平行,它强调桥面平的程度。如去掉,便成了真的平行了,这就不真实了。

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表现在许多的方面。(一)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或描写事物状貌,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诗意,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如《中国石拱桥》对卢沟桥的石狮子的描写语言生动,活泼有趣,引人入胜。或通俗或深情地议论,令人深思,启人智慧。如《苏州园林》:“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这对说明苏州园林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二)修辞方法的综合运用使语言活泼清新。如《生物入侵者》一文把“生物入侵者”比喻为“偷渡者”“移民”,这种拟人手法的运用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你一定会听见的》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描写风声,按声音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句子,一气呵成。(三)句式富于变化,成语、四字句的使用都能使文章自然流畅,富有情趣。如《生物入侵者》运用了大量的成语或四字句,准确而简明。如“安家落户”、“在劫难逃”、“束手无策”、“物竞天择”、“为所欲为”、“无动于衷”等成语用得恰到好处,使文章语言生动活泼。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