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北斗导航卫星再升空 你对它了解多少

北斗导航卫星再升空 你对它了解多少

时间:2021-04-28 09:00:01

相关推荐

北斗导航卫星再升空 你对它了解多少

3月30日01时5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三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第七、八颗组网卫星。

卫星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飞行,经轨控和相位捕获后,进入工作轨道。后续将进行集成测试,并与此前发射的六颗北斗三号卫星进行组网运行。

按照计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底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此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和配套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分别由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69次飞行。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腾空而起。

——延伸阅读——

北斗背后有怎样的研制团队?

此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和配套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分别由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这是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度执行的第二次北斗三号发射任务。就在两个半月前的1月12日,这支队伍刚刚发射了我国第三、四两颗北斗三号卫星。

而在此次发射同时,位于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卫星厂房灯火通明,工作人员正在有序开展后续多组北斗三号卫星的研制和试验。这样的快节奏,对于中科院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来说,已经是新形势下的新常态了。

北斗全球系统组网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在短短三、四年时间里,要完成30多颗卫星的发射部署,绝非易事。

“ 首次要有百倍信心,百次要有首次标准”,这是北斗导航卫星总指挥李国通在卫星临射前动员会上给全体试验队员提出的要求。李总指挥要求各位试验队员要以强烈的首次意识,对待每一次发射任务。

北斗能我们做到什么?

今年初(1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发布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中提出,到,智能汽车新车占比达到50%,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面向全国提供高精度时空服务,为智能汽车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千寻位置首席执行官陈金培介绍,以前在全球依赖像激光雷达这样的传感器去做整个自动驾驶的这个定位,这些最关键的性能进入中国市场以后,发现中国千寻位置高达厘米级动态定位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础设施,可以极大地降低成本,所以在国家智能驾驶的发展战略里面把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作为智能汽车的基础之一,写到了这个指导意见里。他同时表示,千寻位置服务已经使用于智能驾驶、共享单车、城市治理、电网巡检、农业植保、航空校飞等领域,其中北斗加速定位服务用户数超过1亿。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表示,未来面向大众对智能感知的刚性需求,北斗产业通过技术融合与产业融合,形成的中国新时空技术和服务体系,真正成为一个全源感知、普适传输、泛在服务的智能信息服务生态系统,从而能够有效面向泛在用户,提供全空间、多手段、可互换、高可靠、无限量的精准时空信息。未来中国新时空服务的发展,也必将推动中国的北斗实现全球化应用,真正成为世界的北斗。

北斗为何选择西昌?

北斗卫星导航星座由中圆轨道卫星、倾斜地球轨道卫星和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组成,这些轨道都属于太空中高轨道。目前,中高轨道卫星只能由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发射,而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只能在西昌卫星发射场实施发射。要把卫星送到太空中高轨道上面,除了运载火箭的推力要满足要求以外,发射场的地理位置也很重要。

由于西昌发射场纬度低,高轨道的卫星,纬度低了,有利于发挥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如果纬度高了就会损失一些运载能力,所以这相对来说效费比更高一些。西昌发射场全年的温度范围相对比较好。从历史的发射记录来看,这里全年都可以发射,这对“北斗”组网发射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经过近年来的建设,西昌发射场已经成为北斗卫星工程的专用发射场。

西昌发测站箭体动力室工程师于新辰告诉我们,发射塔架一共有17层高,在火箭正式发射前,这里会进行多次分系统测试、总检查测试和模拟发射工作。

在发射塔架的外围有很多管道,于新辰告诉记者,这些是常规燃料加注管道,较远处的是低温燃料加注管道。西昌发射场是我国第一个使用低温加注的发射场。在发射前一天到半天的时间里,这里就开始进行加注工作。

燃料加注时,首先加注一、二级火箭的常规推进剂,然后在发射前7小时给三级火箭加注液氢、液氧低温推进剂。液氢是火箭化学推进剂中能量最高的燃料,氢氧发动机比现有常规燃料发动机性能提高约50%,只有掌握了氢氧发动机技术,才可能把卫星发射得更高、更远。作为拥有火箭低温氢氧发动机成熟技术的西昌发射场,显然更适合用来发射北斗卫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