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位于哪个市哪个区

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位于哪个市哪个区

时间:2023-03-30 03:29:25

相关推荐

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位于哪个市哪个区

位于: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

黑水县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段北端的岷江上游,与闻名遐迩的九寨沟毗邻,介于东经102°35′—103°30′,北纬31°35′—32°38′之间。

县人民政府驻芦花镇,距省会成都310公里,距州府马尔康176公里。邮编:623500。代码:513228。区号:0837。拼音:HeishuiXian。

县名来历

以境内黑水河得名。黑水为藏语“措曲”意译,“措”生铁之意、“曲”水之意,引伸为黑水。因河流贯穿全境,河水呈黑色故称。

地形地貌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3,544米。高差1,000~2,000米。四周群山环绕,境内群山屹立,山峦起伏,雪峰对峙,河谷深切。海拔5,200米以上雪峰4座。色尔古河坝最低,海拔1,790米,境内岷江上游三条支流黑水河、毛儿盖河、小黑水河和48条溪流形成网系。

面积人口

总面积4165.32平方公里。东西长约85公里,南北宽约72.5公里。总人口57000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2%,汉族占7%,羌族占0.7%,是一个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嘉绒藏族聚居县。

行政区划

黑水县辖2个镇、15个乡:芦花镇、卡龙镇、沙石多乡、红岩乡、麻窝乡、双溜索乡、瓦钵梁子乡、色尔古乡、石碉楼乡、龙坝乡、洛多乡、木苏乡、维古乡、知木林乡、扎窝乡、晴朗乡、慈坝乡。

历史沿革

1954年设黑水县。黑水,系藏语“措曲”的意译。“措”指生铁,“曲”意为水,即生铁色的水之意。又因该河水色黑,故名黑水。一说以境内岷江支流黑水(因水深而黑)为名。

2000年,黑水县辖2个镇、15个乡:芦花镇、卡龙镇、沙石多乡、红岩乡、麻窝乡、双溜索乡、维古乡、木苏乡、洛多乡、龙坝乡、石碉楼乡、瓦钵梁子乡、色尔古乡、知木林乡、扎窝乡、晴朗乡、慈坝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57000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芦花镇13292卡龙镇991沙石多乡1720红岩乡3381麻窝乡3003双溜索乡1889瓦钵梁子乡3153色尔古乡1932石碉楼乡3942龙坝乡2381洛多乡2125木苏乡4416维古乡3248知木林乡3824扎窝乡3890晴朗乡2798慈坝乡1015

,黑水县辖2个镇(芦花、卡龙)、15个乡(沙石多、麻窝、红岩、双溜索、维古、木苏、洛多、龙坝、石碉楼、瓦钵梁子、色尔古、知木林、扎窝、晴朗、慈坝)。

自然气候

黑水属季风高原型气候区、旱、雨季分明,日照充足,气温年差较小,日差较大,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黑水是阿坝州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降雨分布不匀,夏季集中,秋季阴雨连绵,雨量的日变化大,夜间降雨占全年总降雨量的70.2%,年平均降雨量620.2毫米。

无霜期平均166.1天,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为230天左右。黑水就气候要素看,春、夏、秋、冬四季都非常舒适,阳光灿烂,特别是夏季无酷热气候特征,创造了良好的避暑条件,而冬季的白雪一片又是另外一种美景。黑水年平均气温为9.5℃,最低极端气温-14.4℃。

历史文化

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时翻越的五座大雪山,有三座就在黑水;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曾在解放初期被国民党作为“陆上台湾”苦心经营。黑水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1935年6月至1936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一、四方面军先后三次进出黑水,历时一年零两个多月,并在县城召开了著名的“芦花会议”。

物产资源

县境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四川重要的锰矿资源基地。有锰、铁、钨、石灰石、硫磺等矿藏。锰矿储量较大,含磷低,具有工业开采价值。

境内河流纵横,水量充沛,河床陡,水流急,落差大,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170万千瓦,可开发量120万千瓦。原始森林覆盖在336万亩林地上,是岷江、长江的天然绿色屏障。

境内盛产虫草、贝母、天麻、羌活、大黄、木香、黄芪等名贵中药材,还有蕨菜、野生角羚、金丝猴、二级保护动物猕猴、黑熊、盘羊、藏马鸡等。独特的气候优势使这里还成为建立水果、干果和反季节无污染蔬菜、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基地。

旅游资源

黑水县是旅游资源富集县,景点组合完整。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水秀山青。拥有全国罕见的大规模成片彩林、千年冰川、高原湖泊、草甸,藏羌文化汇流和革命史迹为一体的各种资源。有神奇魄丽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卡龙沟风景区;有流光溢彩、全国罕见的人称“八十里画廊”的奶子沟彩林;有神秘多姿的现代冰川——达古冰川;巍峨屹立的三奥雪山,热水塘温泉等自然景观;还有唐朝摩崖造像、明清时期的石刻石碑、记忆着旧时土司权倾一方与农奴血泪的芦花官寨、红军长征史迹等人文景观和浓郁的藏羌民族文化风情及神秘的宗教文化等旅游资源。特别是达古冰川填补了阿坝旅游的“空白”,形成了“春观冰湖、夏观冰川、秋观彩林、冬观冰雪”的旅游发展格局。

县城之东北70余公里的麦扎乡境内的卡龙沟风景区,总面积403平方公里。钙华飞瀑、温泉流水溶洞石钟乳绚丽多姿,盆景群景色各异,茂密的原始森林和金秋时节的峡谷五彩缤纷,构成40里彩林景观。高达250余米的玉龙瀑布雄伟壮观,构成了面积达33平方公里的钙华景观。高山石林形态各异,青苔流水、奇花异树,景色独特的风景旅游胜地。

旅游指南

城市特点:位于阿坝州中部,平均海拔3544米,境内群山屹立,山峦起伏,学风对峙,河谷深切。海拔5200米以上雪峰4座。境内岷江上游三条支流黑水河、毛儿盖河、小黑水河和48条溪流形成网系。

县城驻地:芦花镇,距省会成都310公里,距州府马尔康176公里。

县城海拔:2350米

气候特点:属季风高原型气候区,旱、雨季分明,日照充足,年温差较小,日温差大。气温随海拔不同高度差异很大,降雨分布不匀,夏季集中,秋季阴雨连绵。

线路里程

县城芦花镇—72KM—卡龙沟(客龙沟)—76KM—色尔古藏寨

经济状况

境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有锰、铁、钨、石灰石、硫磺等矿藏。锰矿储量较大,含磷低,具有工业开采价值。野生动、植物繁多,出产天麻、贝母、虫草等名贵药材,药用植物282种,药用动物52种。珍稀动物有金丝猴、扭角羚、藏马鸡、云豹等。除森林和天然草场外,还有极大开发前景的旅游资源——卡龙沟自然风景区。境内河流纵横,水量充沛,河床陡,水流急,落差大,水力资源十分丰富。

解放前,处于土司、头人长期世袭统治下,文化落后,生产原始,资源无法利用,产业结构单一。1952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403万元。1990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3388万元,比1952年增长8.41倍,年均增长率8.61%。1952~1957年,基本无工业。农业稳步发展,农业总产值年平均递增6.98%。1958~1965年中,大力发展工业,总产值逐年增长,年均增长4.93%。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1966-1971年平均下降0.78%。1972~1975年经济发展逐步回升,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1.62%。

实行改革开放,推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达3388万元。1976~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递增4·78%。全县以农为主,有少量牧区。据解放初统计,全县粮食产量仅550万公斤,平均亩产52.5公斤。解放后,党和政府领导土地改革,走农业合作化道路,兴修水利,推广良种。防治病虫害,引进新式农机具和耕作技术,改善了生产条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农业适用新技术,粮食大幅度增长。1990年粮食总产量达23863.6吨,比1952年增长4.2倍。农业产值由1952年的403万元增至2060万元,增加5.11倍,农村人均有粮518公厅,人均纯收入510元。1990年底各类牲畜存栏10.39万头,牧业产值454万元。

境内森林资源丰富,解放初森林覆盖率为23.56%。1962年活立木蓄积量4358·46万立方米。经30多年的大量采伐共交木材900余万立方米。1986年普查,森林覆盖率为24.91%,活立木蓄积量2995.88万立方米。1980年后,贯彻“以营林为主”的方针,控制砍伐。1964年以来,发展以苹果、花椒为主的经济林木,至1990年,有苹果7924.5亩,年产苹果75万公斤。花椒8339.5亩,产量3万公斤;核桃3148亩;产量8.75万公斤。1979年以来,乡镇企业逐步发展,1988年产值达422万元。解放前,工业还是一片空白。解放后,大力发展地方工业。1957年开始,逐步兴办了农机修造、水泥、建筑、建材、印刷、粮食加工,服装、酿造、电力、木材加工等工业企业。1988年,县属工业总产值达691万元,比1957年的1.2万元增加575倍。

境内交通闭塞,高山峡谷,山道崎岖只有几条便道与县外相通。解放后,国家投资兴建公路,改善了交通闭塞的状况。1958年建壤(口)黑(水)公路与成阿公路相连。1968年建茂(县)黑(水)公路。后又相继修筑了芦花至三打古、芦花至德石窝、渔巴渡至毛尔盖、渔巴渡至麦扎等支线和乡村公路。1990年全县已建成公路13条,计3342公里,4个区、16个乡通公路。1959年以来,省、县运输部门先后在黑水设站经营客、货运业务,1990年全县拥有货车300余辆,全年客运量4.98余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281万人/公里,货运量5.25万吨,货运周转量1636万吨/公里。

邮政电讯事业。1952年8月建立邮电局至1990年,全县有邮电局(所7个,县、区均开办邮政、长话、电报等业务。有市话交换机100门,杆长4公里,电缆线长1.83公里,15瓦短波发行机3部,三路载波机1部,农话交换机170门。有会议终端机、汇接机各2部,农话222杆程公里,线长346对公里,邮路3条,231公里。1990年,报纸期发7729份,累计147.59万份;杂志期发5977份,累计人7.85万册。邮电业务总量151501万元,业务收入157.496万元,固定资产净值485.948元。

解放前境内没有商贸市场,只有少数外来商人用土布、食盐等生活资料和少量枪支弹药换取鸦片、金银及土特产品,处于物物交换的状念。解放后,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流通网络和服务体系逐步形成。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流通领域不断扩大。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998万元,比1953年增长41.2倍,农村集市贸易成交额达200多万元。黑水县属贫困地区,解放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逐年增加,但工农业基础薄弱增长幅度不大。1953年财政收入36万元。1990年为362.1万元。1952年黑水解放时,农村人平纯收入38.13元,1990年为510元,增长13.37倍,年均递增人7.74%。1990年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职工年均工资分别为212.42元和138人7.93元,比1978年的826元和587元分别增长2.56倍和2.36倍。1990年城乡个人储蓄额1094.2万元。解放前人们居住拥挤、住房简陋。解放以来,特别是80年代后,农村普遍建了新房,讲究粉刷装修,改善了居住条件。1982年至1990年,农村新建房屋12。9万平方米。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开展了城镇建设。1990年底,县城房屋达22.9万平方米,区、乡政府驻地房屋达6.46万平方米。

6月,黑水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长征片区(红一方面军)、长征片区(红四方面军))。

2月22日,黑水县上榜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龙坝乡的以前龙坝乡

从成都方向前往稻城县的亚丁风景区目前主要有二条路可以走: 1.从成都经都江堰——卧龙——四姑娘山——小金县——丹巴县——八美——塔公乡——新都桥——雅江县——理塘县到达稻城县,再前往亚丁风景区。 2.从成都经雅安市——天全县——二郎山——康定县——新都桥——雅江县——理塘县到达稻城县,再前往亚丁风景区。 第一条线路,到稻城全长800多公里,到亚丁900多公里。 成都——四姑娘山: 全程220公里,除了都江堰至映秀一段道路较差,车辆较多外,其余路面均为一级水泥路或柏油路,途中要翻越海拔4500米的巴郞山,冬、春交季有积雪,沿途风光秀丽、景色宜人,行驶舒服,安全系数较高。巴郎山段弯道多,坡度大,需谨慎行驶。从海拔 500米--4500米——3200米。全程正常行车时速约30-60公里,行驶时间约5-6小时。 四姑娘山——小金县: 全程43公里左右,均为一级柏油路面,车少人稀,有小金河一路相伴,舒服及安全均为一级。此段主要为下坡路,从海拔3200米--2300米。全程正常行驶时速可达40-60公里,行驶时间约半小时。 小金县到丹巴县: 全程约55公里,现已全部建成一级柏油路,仅1小时即可到达,沿途河谷风光非常秀丽,民风纯朴,进入丹巴境内后沿路不时有小学生向您行礼。此段主要为下坡路,从海拔2367米--1780米。 丹巴——八美镇(原称乾宁县): 全程110公里,现已改建为柏油路,路面平整,很好行驶。沿途约有30公里的地段被称为“东谷天然盆景风景区”,风光宜人,除此之外,将到八美乡时,途中的高原风光更令人叫绝,如果说有人将新都桥称为“摄影者的天堂”的话,那八美的风光有过之而无不及。全程正常行驶时速可达 40-80公里,行驶时间约2小时。 此段路为上坡,从海拔1780米--3500米 八美镇——塔公乡: 全程约30多公里,均为柏油路面,但由于建成时间较长,部份路面被川藏线上的大货车碾压损坏,需谨慎行驶,可以称得上二级或三级,风光以高原草原风光为主,与八美的风光有异曲同工之妙,以塔公草原、塔公寺及木雅金塔、雅拉雪山最为有名。此段主要行驶于海拔3500米高原。全程正常行驶时速可达40-70公里,行驶时间约半小时。 塔公乡-新都桥: 全程约40多公里,二至三级柏油路面,是川藏北线的必经之地,风景与塔公相似,以藏区草原景色为主。 新都桥——雅江县: 全程约70多公里,均为柏油路面,要翻越海拔4400多米的高尔士山,风光以高山草原、峡谷为主。海拔高度从3300--4400--2700米。全程正常行驶时速可达30-60公里,行驶时间约2-3小时。 雅江-理塘: 全程约130多公里,均为新修建的柏油路面。需翻越海拨4500多米的卡子拉山及剪子湾二座雪山,但风光极为独特,让您充分领略千里川藏线的神秘及沿途各兵站的艰苦。特别是进入理塘县时广袤的理塘大草原更是让您惊奇!此段主要行驶于海拔3500--4000多米的高原上。全程正常行驶时速可达40-60公里,行驶时间约3小时。 理塘-稻城: 全程约140多公里,均为新修建的柏油路面。需翻越海拨4000多米的海子山,但风光极为独特,可以充分领略远古冰川所遗留的巨大海子山遗迹及美丽的海子山风光及独特的稻城草原。!此段主要行驶于海拔3500至4500多米的高原上。全程正常行驶时速可达40-60公里,行驶时间约3小时 稻城——日瓦——亚丁接待站: 全程约110多公里,2002年已全部平整为碎石路面,直达亚丁景区大门口,路基很宽、很平整,普通小轿车也完全能进入,但灰尘也很大。沿途要翻越二座海拨4000多米的雪山,景色很美,以枫叶、红杉树及大片的杜鹃山林为主。全程正常行驶时速可达40-60公里,行驶时间约二个半小时至三小时,铺上柏油后时间更短。估计6月以后会全部铺上柏油路面,很好行驶,远没有传说中的艰难。公路到亚丁景区接待站后结束,进入景区后只能步行或骑马。 第二条线路,到稻城全长700多公里,到亚丁800多公里。 成都——康定: 全长约270多公里,成都至雅安高速公路约120公里,路况极佳。雅安至天全38公里为一级公路,从天全开始,山路渐渐难行,一路上要经过二郎山(中国最大的公路隧道), 沿途可观赏邛崃山峡谷、二郞山风光。 从二郎山过隧道后至康定的路原本为新修的水泥路面。 康定——新都桥: 全程约71公里,均为二级柏油路面,康定至新都桥开始路面全程柏油路,路面极佳,73公里的路途中要翻越海拔4200米的折多山,折多山至新都桥一段风景极美,有摄影天堂之称,还可远眺蜀山之王-贡嘎山,近可欣赏脚底云海。 新都桥-稻城亚丁与线路一相同(路况内容见第一条线路) 补充: 稻城亚丁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地处著名的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脉中段,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风景名胜区,被誉为“最后的香格里拉”、“香格里拉仙境”、 “蓝色星球上最后一片净土”。 1、成都到甘/孜长途班车 票价205元。 城市 始发站 终点站 发班时间 成都 旅游客运中心(新南门汽车站) 甘/孜 10:00 成都 旅游客运中心(新南门汽车站) 甘/孜九龙 7:00 甘/孜住宿—— 甘/孜班鸠家庭旅舍 地址:甘/孜县车站旁四川稻城喜波热民居 地址:四川稻城幸福街 长城宾馆 地址:离长途车站不远,原军分区第二招待所 2、从甘/孜到亚丁的汽车时刻表出发站 到达站 发车时间 里程 车型 全程票价 甘/孜/州客运站 亚丁 914 普客 甘/孜/州客运站 亚丁 215 豪华客车 60 甘/孜/州客运站 亚丁 914 豪华客车 甘/孜/州客运站 亚丁 215 普客 35 甘/孜/州客运站 亚丁 215 中型客车 97 甘/孜/州客运站 亚丁 914 中型客车 245 三、甘/孜到稻城 每天有数辆班车发出,客满发车,票价91元。 四、稻城亚丁住宿—— 若想近距离的静心感受“神山圣湖”之美色,合理安排好在稻城亚丁的住宿是极其重要的。一般来说,主要住在三个区域:稻城县城、日/瓦/乡、亚丁村和龙龙坝。 三地比较 *从条件上看 稻城县城条件较好,有标准间;亚丁村和龙龙坝的住宿点大多都是民居改造,没有带独卫的房间;日瓦乡的住宿条件在上述两者之间。 *从位置上看 亚丁村和龙龙坝,地理位置最为优越,就位于亚丁景区入口处;其次是日瓦乡,距离景区30多公里,另外景区售票处设在此地;最远的是稻城县城,距离景区110公里。 温馨提示:如果住在亚丁村和龙龙坝,可以多次进出景区,而无须买票。 此外,成都至稻城班车,路程需要两天,中途得在康定住一晚;包车或自驾车,可以选择在新都桥、雅江、理塘或乡城(从丽江方向过来)住宿。所以制定出游计划时,要把这些沿线住宿点也考虑进去。 ★稻城县城 稻城旅游开发已非常成熟,即使是“黄金周”,住宿也不是问题。 宾馆 县城内有三星标准的稻城亚丁宾馆,挂牌价RMB580元/间,折扣价在RMB300元/间以下。此外,还有香格里拉温泉山庄、乡雪酒家、蓝月山谷、交通宾馆、电力宾馆、稻城县政府招待所、多吉客栈、拼音山庄等,房间收费从RMB50~380元不等。

鄂西北边陲竹溪县龙坝乡,西北与陕西平利、旬阳县接壤,东北和竹山县毗邻,东南紧靠竹溪县城关镇,面积147.4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150个村民小组4788户19787人,拥有耕地1206公顷。乡政府驻吴家坝。辖18个村委会:吴坝、大扒沟、红庙、砖峪沟、廖家岭、瓦楼沟、龙家坝、余家凸、草场坝、肖家边、朱家坡、岩屋沟、芦峰、关家沟、汪家坪、孟家湾、油坊河、荆竹园。

该乡是全县15个乡镇中距县政府最近的一个城郊乡,相距仅9公里;历史人文资源丰富,战国时期的楚长城遗址以老阴山最高点为分水岭连接陕西旬阳、平利两县,东(蒋家堰楚关垭)西(竹山大庙)延伸60多公里,长达60公里的楚长城周边是竹溪被遗忘的名震陕鄂素有北有老阳山、南有老阴山的风景区。这里水资源丰富,竹溪河贯穿龙坝乡全境,30多年前修成的竹溪河水库既可永久性的为县城10——15万人安全供水,也是县城周边难得一见的水上风光:森林资源丰富,处处是连片森林,天然氧吧。3月龙坝乡被竹溪县委、县政府授予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先进乡镇,3月受到十堰市文明委市级文明乡镇创建考评验收团好评,授予“市级文明乡镇”称号。3月受到十堰市文明委市级文明乡镇创建考评验收团好评,即将授予“市级文明乡镇”称号,荣誉光环纷至沓来。

新一届龙坝乡乡党委、政府对版图137平方公里的龙坝乡科学谋划,坚持两不误两手抓,即不误南水北调与竹溪城区水源区水资源保护,又不误龙坝1.8万人民收入增长生活水平提高,一手抓水源区水资源保护,砍掉所有污染性的矿产资源开发和工业加工项目;一手抓以千亩连片的烟叶产业生态项目建设,新上国烟扶贫公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沼气节能与板快产业经济、竹溪县新农村建设样板百里长廊房屋外型重点改造建设项目。在全乡137平方公里19个村150个村民小组4788户18511人中,进行广泛的宣传动员,形成共谋科学发展的合力,共同打造国家级生态文明乡镇。

以项目争取为轴主抓生态建设。以来,意向型基本争取国家发改部立项竹溪河小流域治理项目资金450万即将到位、国烟扶贫开发建设200万、百里长廊建设扶持资金300万、沼气节能能源替代资金扶持100万、国家留守妇女儿童服务中心建设资金40万、又在积极争取打通通往陕西旬阳县的瓶颈公路。这些项目将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为县城后花园建设开避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以作风建设为纲促进生态建设。以来,龙坝乡先后以县委组织的党员先进性教育、干部作风建设、科学发展观集中教育活动为平台,结合本乡乡村两级党员干部思想道德、能力水平、作风高低的实际,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先后三次组织百名党员干部出乡、出县、出省学习考察、让群众到政府提建议、请社会监督、干部之间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方式,促使党员干部开眼界、阔视野、换观念、活思路、出办法、强能力、转作风,促使党员干部在打造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中建功立业,打造出了一个有凝聚力、战斗力的班子集体,锤炼出一批作风过硬的党员干部,能够在长廊建设、产业建设、扶贫开发、集镇建设、村级阵地建设中吃苦耐劳的干部,使整个龙坝乡形成了一个风清气顺、人齐心齐、天时地利、合力创业的干部队伍,政府真正成为百姓眼中服务型、务实型、创新型的人民政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