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深入浅出计算机组成原理 通过CPU主频看性能(自我提升第8天)

深入浅出计算机组成原理 通过CPU主频看性能(自我提升第8天)

时间:2020-10-19 12:02:14

相关推荐

深入浅出计算机组成原理 通过CPU主频看性能(自我提升第8天)

希望大家关注菜鸟,不然后期的文章,各位可能无法及时看到

文章目录

深入浅出计算机组成原理1、计算机性能的两个指标2、计算机的计时单位: CPU时钟大家了解了上面的知识点,那接下来就是两者结合的高光时刻了

深入浅出计算机组成原理

入门四知识点:

1、计算机性能的两个指标

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或者叫执行时间(Execution time),表示执行一个程序一共所花的时间

吞吐率(Throughput)或者叫带宽(Bandwidth),表示一定时间内,计算机可以执行的的指令的多少。

2、计算机的计时单位: CPU时钟

时间是一个很自然的用来衡量性能的指标,但是用时间来衡量时,有两个问题。

① 第一个就是时间不“准”。

为什么不准呢?

计算机可能同时运行着好多个程序,CPU 实际上不停地在各个程序之间进行切换。在这些走掉的时间里面,很可能 CPU 切换去运行别的程序了。有些程序在运行的时候,可能要从网络、硬盘去读取数据,要等网络和硬盘把数据读出来,给到内存和 CPU。

所以说,要想准确统计某个程序运行时间,进而去比较两个程序的实际性能,我们得把这些时间给刨除掉。

而Linux里面有一个叫time的命令,可以帮我们统计出来,同样的 Wall Clock Time (统计时间是用类似于“掐秒表”一样,记录程序运行结束的时间减去程序开始运行的时间。这个时间也叫 Wall Clock Time 或者Elapsed Time,就是在运行程序期间花费的时间)下,程序实际在 CPU 上到底花了多少时间。运行下面代码:

time seq 1000000 | wc -l //代码表示,输出从 1 到1000000的列表,然后通过通道传入到wc中,并只打印出列数

这里不清楚通道的可以看我的博客 趣谈Linux操作系统 熟悉常用命令(自我提升第5天) 不清楚seq的看 这篇博客 不清楚wc的看菜鸟教程wc

可以得到该结果(当然这是测试CPU运行时间的,所以每个电脑不一样,同一个电脑也可能不一样)

1000000real 0m0.013suser 0m0.017ssys0m0.008s

time 命令。它会返回三个值

第一个是real time,也就是我们说的Wall Clock Time,也就是运行程序整个过程中流逝掉的时间;

第二个是user time,也就是 CPU 在运行你的程序,在用户态运行指令的时间(这是执行此进程所消耗的实际CPU时间,其他进程和此进程阻塞的时间并不包括在内);

第三个是sys time,是 CPU 在运行你的程序,在操作系统内核里运行指令的时间(即在内核执行系统调用所使用的CPU时间)。

而程序实际花费的 CPU 执行时间(CPU Time),就是 user time 加上 sys time。(程序实际占用的 CPU 时间一般比 Elapsed Time 要少不少)

但是我这里却出现了real<user+sys,这是为什么?

在多处理器的系统上,一个进程如果有多个线程或者有多个子进程可能导致real time比CPU time(user + sys time)要小,这是因为不同的线程或进程可以并行执行。换句话说,这里的并行是指真正的并行,不是在单CPU上的多线程并发,如果系统只有一个CPU(单核),那么即使多线程,也不会使得real < user + sys。

举个例子,一个纯计算任务,没有系统调用(即没有耗费sys time,只有user time),采用单线程需要执行的时间为8s。那么在一个四核的机器上,采用并行算法,用4个核一起算,理想上如果完全并行,加速比为4,2s内就能完成,那么从开始到结束,real time是2s。user time呢?应该是2s * 4 = 8s. 所以此时会出现real < sys + user的情况。

同样,对于多CPU的机器上的多线程程序,也会有这样的结果。

参考该篇博客

这里不明白可以不用深究!!!!

②其次,即使我们已经拿到了 CPU 时间,我们也不一定可以直接“比较”出两个程序的性能差异。

这里又为什么呢?

即使在同一台计算机上,CPU 可能满载运行也可能降频运行,降频运行的时候自然花的时间会多一些。除了 CPU 之外,时间这个性能指标还会受到主板、内存这些其他相关硬件的影响。

所以,我们需要对“时间”这个我们可以感知的指标进行拆解,把程序的 CPU 执行时间变成 CPU时钟周期数(CPU Cycles)和 时钟周期时间(Clock Cycle)的乘积

程序的 CPU 执行时间 =CPU 时钟周期数×时钟周期时间

我们先来理解一下什么是时钟周期时间

这个时钟周期,在你买电脑的一刻就已经确定了,即是你电脑CPU 的一个“钟表”能够识别出来的最小的时间间隔(当然,这个你可以自己去调整)。在 CPU 内部,和我们平时戴的电子石英表类似,有一个叫晶体振荡器(Oscillator Crystal)的东西,简称为晶振。我们把晶振当成 CPU 内部的电子表来使用。晶振带来的每一次“滴答”,就是时钟周期时间。而CPU主频越高,意味着这个表(晶振)走得越快,我们的CPU 也就“被逼”着走得越快。

接下来回到公式,那么我们想减少程序的CPU执行时间,那我们应该减少时钟周期时间,即提高主频,但是这似乎并不是主要的,毕竟这个晶振是固定的,如果不人为改变那么是不会变短的,要么就买个更好的,但这不现实,所以我们的目标应该放在:CPU 时钟周期数

对于CPU 时钟周期数,我们可以再做一个分解,把它变成 “指令数×每条指令的平均时钟周期数(Cycles Per Instruction,简称 CPI)” 。不同的指令需要的 Cycles 是不同的,加法和乘法都对应着一条 CPU 指令,但是乘法需要的 Cycles 就比加法要多,自然也就慢。所以:

程序的 CPU 执行时间 = 指令数×CPI×时钟周期时间

因此,如果我们想要解决性能问题,其实就是要优化这三者。

时钟周期时间,就是计算机主频,这个取决于计算机硬件。我们所熟知的摩尔定律就一直在不停地提高我们计算机的主频。比如说,我最早使用的 80386 主频只有 33MHz,现在手头的笔记本电脑就有 2.8GHz,在主频层面,就提升了将近 100 倍[ 但现在这个方法就不太好实现,因为继续提高主频,功耗和散热都会是问题,而且其它部件跟不上节奏也是白忙活的,这也是为什么现很多厂家主频不进反退 ]。

每条指令的平均时钟周期数 CPI,就是一条指令到底需要多少 CPU Cycle [计算机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时钟周期数]。在后面讲解CPU 结构的时候,我们会看到,现代的 CPU 通过流水线技术(Pipeline),让一条指令需要的 CPU Cycle 尽可能地少。因此,对于 CPI 的优化,也是计算机组成和体系结构中的重要一环。

指令数,代表执行我们的程序到底需要多少条指令、用哪些指令。这个很多时候就把挑战交给了编译器。同样的代码,编译成计算机指令时候,就有各种不同的表示方式。

(这里大家先了解如何减少CPU执行时间就行)

大家了解了上面的知识点,那接下来就是两者结合的高光时刻了

1、和搬东西做对比,如果我们的响应时间快(速度快),那自然也可以在相同时间内搬更多的东西,吞吐率自然也就高了。

2、除了提高响应时间,我们还可以多来一些人,例如:现在的多核计算机,就是增加了更多的处理器(增加工人),那速度自然就上去了(这里细心的读者就会发现上面我说了的,即:real<user+sys)。

3、提升吞吐率的办法有很多。大部分时候,我们只要多加一些机器,多堆一些硬件就好了。(但是这个也是定性的,所以考虑范围不大,同:晶振)

4、性能的定义定义成响应时间的倒数,也就是:性能 = 1/ 响应时间(上面了解了时钟周期,这里的响应时间[程序运行结束的时间减去程序开始运行的时间],想必大家也就了解了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