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宝宝智力小知识如何开发宝宝大脑

宝宝智力小知识如何开发宝宝大脑

时间:2021-01-08 05:52:04

相关推荐

宝宝智力小知识如何开发宝宝大脑

一、开发智力的小游戏

俗话“三岁定八十”。0~3岁是一个人智力发育最关键的时期,但是这段关键时期应该如何把握,很多家长并不清楚。不少家长以为孩子吃得好就行,或者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让孩子识字、做数学题等。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的林少勇医生指出,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养育0~3岁幼儿的正确方法是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多与孩子交流、做游戏。

其中,积木是适合幼儿的玩具之一。林医生说,9个月的孩子开始能独自坐稳,灵活地转身,这时可以让孩子玩简单的积木,例如搭高。在搭高的过程中,不仅能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还能训练孩子的手指精细动作能力。年龄稍大一点,可以让孩子玩较复杂的积木,例如让孩子用积木搭建不同的造型。这样孩子的手指协调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在游戏中都能得到训练。 家长不妨自己制作一些有针对性的简单的“土玩具”,与孩子共同游戏。

自制玩具一:钓鱼

适合1岁~1岁半的孩子。所需材料:硬纸数张(剪成鱼形),回形针数个(做鱼钩),线,小木棍(做钓竿),磁铁(与硬纸贴在一起)。这个游戏能训练孩子的综合能力,特别是手指协调能力、认知能力等。

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自制玩具二:自制图片

适合1岁半~2岁的孩子。所需材料:纸、画笔。家长可以制作一些有针对性的图片,例如画一匹完整的马与一匹缺失了一条腿的马同时放在孩子的面前,让孩子指出两幅图的不同,这种针对性强的图片能训练孩子的观察能力,还可以灌输类别、数字的概念等,对孩子有启蒙的作用。

自制玩具三:高尔夫球杆

适用1岁半以上的孩子。所需材料:塑料瓶一个,瓶口可用卷成柱状的报纸塞住,延长整体长度;小球一个。这个游戏能训练孩子的手臂力量,手眼协调能力。游戏不只是玩玩具那么简单,也不是孩子的个人事情,玩具是一种教具,是可以帮助家长与孩子沟通的实物桥梁。另外,与孩子一起唱儿歌、玩故事接龙等游戏,也同样是家长很好的选择。

二、有效开发1至3岁宝宝智力

启发宝宝智力最关键的地方是培养孩子的学商,学商,指快速而准确的学习能力,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培养学商对宝宝的重要性。只有宝宝自己拥有较高的主动学习的能力,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比其他人更有优势……

适合0~3岁宝宝的智力开发游戏

何谓“学商”

学商是指宝宝拥有较高的学习能力,有主动、积极学习的兴趣和习惯。高学商宝宝的学习能力能帮助他比其他宝宝学得更快、更多。接受同样的知识时,理解更全面,学习时间更短。

缔造宝宝高学商的重要性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率先出发,赢在起跑线上。但大部分父母却忽略了对宝宝学商的培养,只关注于让宝宝不断吸收知识,却忽略吸收的方法。就好像在宝宝面前摆上丰富的佳肴,却没有教会宝宝使用餐具一样。

低学商的宝宝容易对学习产生厌倦,面对挑战容易产生恐惧和无助感;而高学商的宝宝却可以自然而然地接收知识的信息。因此,缔造高学商,是宝宝更好成长的前提。无论是提高语言能力,还是增进艺术修养,这些在宝宝拥有高学商的前提下,都会变得更加轻松自如。

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父母是提高宝宝学商的第一关键人。

大多数父母只是提出让宝宝学习的目标和内容,往往忽略了自己才是培养宝宝、教会宝宝学习的那把钥匙。从宝宝有了语言意识起,父母的每一个互动行为,都对宝宝日后的习惯和学习产生着影响。陪宝宝做游戏,与宝宝谈话,带他熟悉外界,接触新的知识或领域,只要把握好0~3岁黄金时期,巧妙引起宝宝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学习、发问的习惯,就能很好地启蒙培养学商之路。

把知识融入到游戏中

方法启用的年龄段1岁左右

在游戏中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也最容易达到效果。父母不妨把学习内容编成有趣的游戏,和宝宝多玩几次,宝宝玩的同时也从中获得相关知识。

把数字、英语、颜色等化为游戏道具。如谁先拿到红色的球谁就赢,拿到黑色的球就算输。几次下来宝宝自然会分辨出红色和黑色,下次不妨再换种颜色。同时适当的鼓励也很重要,不要让宝宝觉得学习是很挫折的事情,建立宝宝的成就感及正确的学习动机,才能让他产生学习欲望,发挥本身具有的潜能。

意义

轻松的游戏方法更适合学商的初级启蒙,尤其是小宝宝,一开始给他看图书可能不是很感兴趣,但如果结合角色扮演的游戏就容易接受了。此方法可以让宝宝不知不觉就学会很多词汇和颜色等知识。

三、开发大脑潜能的关键期

开发大脑潜能的关键期

脑科学和生命科学的最新研究表明:儿童的脑细胞组织到3岁就已经完成了60%,这时期的儿童脑部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出生之后的最初几年是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开发大脑潜能必须尽早。我们知道,出生时人脑有1000亿个神经元,之后不再增加。刚出生时孩子的大脑共有50亿个突触;出生后第一年,突触数目会增加20倍;3岁时大脑大小即是成人的80%;4岁时,脑的代谢达到高峰,脑逐渐成熟,对能量的利用也更有效。这一年龄的孩子之所以会不停地动,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在不断获得信息,能量消耗比较大,需要的营养比成人要多,身体发育同时也加快。

美国科学家利用“正电子发射计算体层摄影”技术,对幼儿大脑的发育进行扫描观察,发现孩子在出生之后,由于视、听、触觉接受大量的信号刺激,脑神经细胞之间建立联系的速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而且研究表明,3岁以后,大脑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已经基本定形,并且停止了新的信息交流,这时大脑的结构就已经牢固成形。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大脑的发育过程已经完全停止,但就如同计算机一样,硬盘已经格式化完毕,就等待编程了。

正因为如此,孩子幼时的生活经历将会极大地影响大脑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程度。在一个充满忧虑和紧张气氛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而且很容易被自身的感情压垮。相反,那些生活在充满爱心的环境里的婴儿则会与环境频繁地进行交流,进而促进额叶前部的循环,这样就增加了以后对精神疾病和其他疾病的抵抗力。

3岁是学习的关键期

印度“狼孩”卡玛拉被人发现时已有7岁多,身上毫无正常儿童的特征,没有语言能力,不能直立行走,更不会与人交流。重返人间后经过长达6年的专业人员的护理,也只学会走路,到17岁时才学会十几个单词,智商只有4岁孩子的水平。

这个事实表明,如果错过了孩子学习关键期的教育时机,将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所谓“关键期”,是指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为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在关键期对孩子进行及时的教育,孩子学起来容易,学得也快,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错过关键期再去学,就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事倍功半。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南希?贝莱博士潜心研究、观察了婴儿的发育、发展,她在《幼儿发展研究》一书中列出了以下8个线索,以提醒父母注意婴儿智力的正常发展。

第一,当某样东西掉落到地板上时,6个月的婴儿会顺着下落的方向看;

第二,当需要得到满足时,6个半月的婴儿,会发出表示满意的声音;

第三,7个多月时,婴儿会冲着镜子中的影像微笑,还能去寻找落地的东西;

第四,8个半月时,婴儿会和成人一起玩诸如藏猫猫、拍拍手等简单的小游戏,也会倾听熟悉的词;

第五,9个多月时,婴儿会自己动手玩弄一些小物件,也能理解某些词的含义;

第六,10个多月时,婴儿会模仿成人把积木放入盒中,若看到别人把玩具包起来,就不会去拆开;

第七,11个多月时,会模仿词的发音;

第八,12个多月时,会讲几个单词。

法兰克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莫妮卡?克诺夫认为,婴儿的智力出乎人们的意料,他们甚至能够用眼睛跟着做简单的数字游戏。

四、宝宝用筷子可以开发早期智力

著名的物理学家李政通博土,曾对我们日常进餐使用的筷子,作过高度评价,他说:“如此简单的两根本西,却奇妙绝伦地应用了物理学杠杆原理,它是人类手指的延长,手指能做的画,它都能做……西方人大概到十六七世纪才发明了刀叉,但刀叉又怎能跟筷子相比呢!”

筷子是我国独特的一种餐具。它作为中华文明古国传统的饮食文化的特征之一,源远流长。据记载,早在3500多年前的春秋占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筷子。 用筷子是手的复杂而精细的动作,必须用力得当和动作协调。才能夹起食物并送至口中。科学家研究表明,用筷子夹食物,牵涉到肩部、胳膊、手掌、手指等 30多个大小关节和50多条肌肉的运动。科学家研究证实,人的大脑皮质和手指相关连的神经所占面积最广泛,大拇指运动区相当于大腿运动区的10倍,可见手和大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头上”。有位对手脑关系作过多年研究的学者指出,要培养聪明伶俐、才智过人的儿童,就必须让他们锻炼手指的活动能力,因手指活动能刺激大脑皮质运动区,促使某些特殊、积极而富于创造性的区域更加活跃。进一步增强大脑的思维能力,手脑并用的结果,必然使儿童心灵手巧。

有人调查50个不同层次的家庭,让家长回顾其子女用筷子进餐开始的时间,发现在72名子女中9人用筷子进餐极早,结果其中5人考上大学,3人考上中专,后来8人做专业技术工作,1人做普通工作;其余63名用筷子较晚,结果他们只进入普通中学学习,其中59人从事普通工作。由此可见,用筷子早晚与儿童智力开发关系密切。

日本入将筷子视为国粹,把日本人机灵胜过西方人归功于筷子。日本社会上出现用筷子热,还规定每年8月4日为筷子节,文部大臣提出恢复使用筷子, 90%以上学校在午餐桌上收掉勺和叉子。而放上筷子,并要求家长协助,让孩子在家里也使用筷子进餐。作为筷子故乡的我国,更应当鼓励儿童用筷子进餐。孩子到了两三岁时,他们自己也不满足用小勺进餐。喜欢模仿大人吃饭的动作,有拿筷子的要求。作为家长就应当因势利导,让孩子用筷子进餐。

婴幼儿时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皮质细胞在3岁时已基本分化完成,故此期是儿童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儿童心里学家和教育学家产张,对3岁前幼儿开展早期教育,以便更好更快地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开发智力让儿童学习使用筷子,可以作为训练手脑并用的内容之一。然而有些家庭迟迟不让孩子用筷子进餐,主要因孩子用筷子不熟练。边吃边掉饭粒,吃得太慢,于是家长老是让孩子用小勺进餐,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显然是不对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