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叶圣陶成长经历】叶圣陶的成长中有什么故事

【叶圣陶成长经历】叶圣陶的成长中有什么故事

时间:2023-11-08 07:23:38

相关推荐

【叶圣陶成长经历】叶圣陶的成长中有什么故事

叶圣陶的成长故事

叶圣陶的名声斐然于教育界和文学界。俗话说“三岁看到老”,他生活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为人高风亮节、平易近人;做事刚正不阿,全神贯注等品质离不开儿时父母的谆谆教诲。叶圣陶出生时家境贫寒,江浙一带古来出文人墨客,因为对教育很重视。叶圣陶的父亲有一些文化,早早的给儿子找了私塾,并且立下家规。在如此耳濡目染下,他茁壮成长,叶圣陶的成长故事还要从他出生讲起。

青年叶圣陶

叶圣陶从出生开始就天资过人。父亲叶伯仁望子成龙心切,为他请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私塾。叶圣陶三岁开始识字、练字,据说六岁时至少能识三千字。父亲为了培养儿子习惯、敦促儿子学习给他立下了:背不出书就不能吃饭的规矩。但叶圣陶记忆超群,学习积极性又高,基本没有犯过规矩,家规基本没用上。父亲喜出望外又给他请了远近闻名的私塾,这位私塾先生要求颇高,还要用戒尺体罚,叶圣陶丝毫没有怠慢学习,很快就能熟背《四书》、《诗经》等古典书籍。

叶伯仁对儿子的教育不仅仅局限在学习上,他觉得小孩子应当多见见世面。由于父亲是账房先生,叶圣陶年少时,常常跟随父亲在社会上收租。父亲带他拜年、贺寿、参加婚丧、各式典礼让他见识了当地民情风俗,也让他早早体会到了人情冷暖。这些场景在叶圣陶后来的写作中多有显现。

叶圣陶的成长中最宝贵的积累是书本知识和社会阅历。这让他在中学毕业就开始了文学创作,至此一发不可收拾,成就一代教育大师和作家。叶圣陶的成长故事就是这么非同寻常。

叶圣陶儿子

叶圣陶的美名传千里,他在教育和写作上的傲人成就,不仅仅影响了当时众多孩子的成长,对于自己的儿子也可谓影响巨大。他的儿子叫叶至善19出生于江苏苏州。

叶圣陶儿子叶至善

儿子年少时十分贪玩,但叶圣陶对于他的教育可谓宽松。他从来不要求儿子必须百分之百读什么书,这和他父亲当年逼他读四书五经有所异。在上学方面叶圣陶从不为孩子应该考入那所学校施加压力。在他看来儿子能否面对社会,并且在社会上的实际工作能力如何?生活能力又怎样?这些问题才是他最关心的。所以叶至善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里茁壮成长。他是自由、民主与科学的教育方式的秉承者。在家风和家教方面也不是特别严格。

叶至善读完中专就出来闯荡社会,二十二岁那一年他跟随父亲学习写作和编辑。叶至善学得很快,不久就成了优秀的儿童科普作家。1945年他进入了开明书店,出任《开明少年》编辑。他悉心研究孩子们的兴趣和爱好,努力揣摩孩子们的心理,写接地气的,孩子们爱看的文章。明快、朴实的文字和扣人心弦的剧情很快吸引了一大批追随者。《梦魇》、《未必佳作》成了脍炙人口的热门畅销佳作。

叶至善在教育儿女的方法上沿用了父亲的方式,给予孩子更多宽松和自由的发挥空间。不求成绩有多好,不求考进什么名校,把社会适应能力当做衡量孩子成长的标准。他教育孩子要用发现美得眼光看世界,留意身边小细节。叶圣陶儿子的成功告诉我们,学习方法最为重要。

叶圣陶的人品

关于叶圣陶的人品评价,早已不能用德高望重来形容。语文课本中老师曾评价他生活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为人高风亮节、平易近人;做事刚正不阿,全神贯注等等。的确,叶圣陶的人品一直被世人津津乐道。他的原名叫叶绍钧,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和文学家。叶圣陶出生在江苏苏州,家境贫寒。叶圣陶勤奋好学,很快在文学创作上崭露头角。

叶圣陶(右)结伴出游

叶圣陶的第一份工作是教师,他教书育人,勤勤恳恳,在教学方法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他热爱文学事业,离开教师岗位后,加入到新潮社,又参与到文学研究会组建工作。在这期间他写出著名的童话《稻草人》,稻草人展现的是那个年代,社会底层劳动者受压迫的凄惨生活,气氛悲凉压抑,由此可见叶圣陶忧国忧民的不凡情怀,人品不同凡响。

叶圣陶深爱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日军侵华后,他投入到了抗战文学创作中。他写的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极富讽刺意味的描写了农民群众丰收成灾,却因为战争背景厄运连连。不得不走上反抗三座大山的路程。可谓接地气至极,影响了一代人的记忆,他的人品不言而喻。

叶圣陶的人品还突显在教育方面。解放后,他一头钻入到教育工作中,对语文课本的编写给予极大的贡献。他把朱自清的《背影》选入到课本中时曾说:“这篇文章,没有一句废话,简直太干净了。”作为培育祖国未来的把关人,叶老在文学和教育事业上兢兢业业,学界称它“优秀的语言艺术家”。说到这儿,那么功勋卓著的一个人,叶圣陶的人品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