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吴承恩真实容貌复原图 吴承恩一生的故事

吴承恩真实容貌复原图 吴承恩一生的故事

时间:2019-09-09 19:55:46

相关推荐

吴承恩真实容貌复原图 吴承恩一生的故事

吴承恩复原图

吴承恩是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文学家,他写下的小说《西游记》是中国经典的四大名著之一。因此,对于作者吴承恩和他的一些作品,也成为了很多读者、专家研究的对象。

吴承恩复原图

最开始,大众了解的关于吴承恩的肖像,大多来自于吴承恩的古代人像图以及众多的影视作品在大荧幕上呈现给观众的形象。然而,在的时候,中国刑警学院首席教授赵成文成功地复原了吴承恩及其两位夫人的肖像。复原图一经传出,很快就传遍了网络,引发了众多的好奇与争议。

复原吴承恩容貌图的过程异常艰辛,最先要追溯到发现其墓碑。吴承恩的墓碑与他的人生经历一样历尽坎坷,曾被不法分子盗掘用来换得不正当的钱财。幸而在1981年被找到,但令人叹息的是他的棺木已经遭到了破坏。

自起,赵成文教授为了复原吴承恩的容貌图,曾先后三次接受邀请,到江苏淮安对吴承恩和他两位夫人的头颅骨进行研究、复原。但头颅骨的不完整以及神态、眼神的难以琢磨,都给复原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最终,凭借着吴承恩墓穴这一线索,加上赵教授对其著作的反复体会、阅读和对其故居的多次拜访,吴承恩三十岁和五十岁的复原图终在世人面前呈现。尽管在复原图出现后,受到了一些真实性的争议,但总体来说,这弥补了一个遗憾,是值得骄傲的成果。

吴承恩的故事

很多的海内外人士都知道《西游记》,也大多看过《西游记》,无论是听故事、看书,还是欣赏与之相关的众多影视版本,也通过这部小说知道了他的作者是吴承恩。但是了解吴承恩一生经历的人却并不多,那么,这位明代杰出的小说家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际遇和故事呢?

吴承恩雕像

吴承恩是淮安府山阳县人士,自幼家境清贫。但他本人非常聪慧,十分喜爱涉猎稗官野史和志怪小说,也经常听老人讲述各种神话故事,因此他积累了深厚的文学底蕴和小说素材。在他念书时期,凭借自己的勤奋好学和博览群书,得到了当时龙溪书院创建人葛木的赏识。然而,尽管吴承恩才华过人,但明王朝的由盛转衰以及科考和官场的日益腐败,让他在多次科举考试中失利。这样的打击再加上生活困顿所带来的讥笑和冷漠,吴承恩对封建社会和黑暗现实越来越失望。《西游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历时长达7年完成的。

直到1550年,吴承恩在自己将近五十岁的时候补得了一个岁贡生。可是好景不长,吴承恩自身性格上的清廉耿直让他不容于官场。仅在八年之后,他就因被人诬告,愤而辞官,从此专心于创作。

吴承恩还与妻子叶氏育有一子,名为凤毛。可惜凤毛早丧,吴承恩又无其他子女,导致吴家后继无人。晚年的吴承恩景况凄凉,曾辗转到过杭州、南京等地靠卖诗文谋生,后回到淮安老家安养,无病而终,享年八十二岁。

这就是吴承恩一生的故事,有悲有喜,有苦难,也有成就。

吴承恩与西游记

吴承恩作为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流传于后世的作品其实并不多,最脍炙人口也最经典的当数他的《西游记》了,其余的作品只有《射阳先生存稿》四卷以及志怪小说集《禹鼎记》,后者目前已经失传,这不得不说是古代小说文学发展的一大遗憾。

电视剧《吴承恩与西游记》剧照

吴承恩写《西游记》并不是偶然的,他自幼喜欢搜奇猎怪,每每喜爱涉猎一些稗官野史、志怪小说,从而内心对于神话传说、神仙鬼怪、民间故事都特别熟悉。后来,生活和官场上的失意让吴承恩加深了对官场腐败、社会黑暗的认识,他更愿意用创作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对现实的失望和不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游记》诞生了。一开始,吴承恩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中间则因故停止多年未能继续写下去,直到晚年被人诬告而辞官归来才得以完成《西游记》的后续部分。

作为中国四大经典名著之一,《西游记》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它的出现,无论是在其故事本身、表现形式,还是背后蕴含的深意,都是值得很多学者去认真研究的。

《西游记》不仅仅只是一本师徒四人历尽磨难,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它也体现了作者个人的抱负和在官场上的理想。吴承恩本身的性格其实和唐僧有着不少的共同点,比如耿直、善良、宽容、慈爱,但奈何前往西天取经靠着唐僧一个人是绝对完不成的,这正如吴承恩在现实生活中达不到的个人政治理想。所以,他在小说中幻想着感化敌人,有了徒弟三人护送并求得正果。

,为纪念吴承恩与《西游记》,电视剧《吴承恩与西游记》播出,让观众能更深刻地了解到他们之间的故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