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贾谊生平】著名文学家贾谊生平简介

【贾谊生平】著名文学家贾谊生平简介

时间:2020-02-15 13:39:48

相关推荐

【贾谊生平】著名文学家贾谊生平简介

贾谊简介

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年168年),西汉时期洛阳人,今河南省洛阳东市,曾做过长沙王太傅,所以世人也称呼贾谊为贾太傅,贾长沙。是汉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的著作《过秦论》、《治安策》等在历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贾谊简介。

贾谊像

贾谊从小就刻苦读书,百家的书籍无所不读无所不通,酷爱文学的他曾经做过《左传》的注释,虽然后世流传时早已失传。公元前180年,也就是汉高后八年,吴公被任命为廷尉(最高司法长官),便向汉文帝推荐了自己的得意门生贾谊,从此,贾谊走上仕途,被任命为博士,开始在政治舞台上活跃的出现。他在博士期间,让其他人都很敬佩他的才能,也受到汉文帝的重用。文帝二年,贾谊提出的《论积贮疏》得到了汉文帝的认可。同时贾谊还协助汉文帝修改了许多的政策和国家法令,这样一来,贾谊得罪了不少的功臣元老。汉文帝有个宠信的官员邓通,虽然他没有任何的才能本事,但是由于汉文帝的迷信将他视作心腹。他和贾谊两看相厌,在邓通屡进谗言的情况下,汉文帝疏远了贾谊,贾谊被贬出京师。在汉文帝十一年,贾谊作为梁怀王的太傅,眼见梁怀王摔死,而郁郁难安,在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贾谊因为过度忧郁而去世。享年三十三岁。

贾谊的进步主张对西汉王朝的长治久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贾谊的早期教育思想

西汉时期的洛阳人贾谊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作为政治家,他最终没能实现他的抱负,因为时代和环境的限制以失败而告终,不过他的政治眼光和对政论的见解深深的影响了他的教育思想,是他的思想立于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基础上,从而变得更加系统和长远。贾谊的早期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新书》中,归纳之后可分为以下几点。

贾谊雕像

第一就是以礼教作为治国的根本。贾谊因为总结秦国的教训,认为“违礼仪,弃伦理”是造成社会风气秽乱的根本,拥有儒家思想的他强调以礼治国。而礼教的作用就是防患于未然,这就决定了这种治国教育理论必须依靠教化来实现,由于他继承了儒家思想,是以非常严谨的思维强调了教化的首要地位。

第二论君主教育的意义。古代封建社会是以君主专制制度为准,君主本人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兴衰荣辱,因此对于太子也就是君主继承人的教育极其重要,君主极其继承人的教育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第三论胎教和保傅制度。贾谊认为,人们的天性差别不大,大的差异主要存在于孕育时期和后天的培养中,也就是说在胎教和出生后。胎教思想是中国古代教育理论极其有特点的内容。而保傅所说的就是为太子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这样既容易实施教育理论效果也会很好。虽然贾谊这样认为,但是他也知道,企图通过这样的方式完全杜绝不良的影响则是完全不可能的。

贾谊的诗

贾谊是西汉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一生,在十八岁以前诸多不顺。但是贾谊发奋学习,在其十八岁的时候,他的诗被人们所知道。也是在那时候,贾谊的才华被世人发现,他的才名也渐渐的被人们传出。那么贾谊的诗有哪些呢?

贾谊画像

关于贾谊的诗有《陈政事疏》,《过秦论》,《鹏鸟赋》等。二十多岁的贾谊的名声被当时的皇帝听闻,于是贾谊奉旨成为当时的博士。贾谊做博士做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被当时的皇帝破格升为太史大夫。但是成为太史大夫以后,贾谊被群臣妒忌,遭贬到江州任太傅。有一天晚上,一只猫头鹰飞进了贾谊的院子。贾谊因为居住在江州而不被重用,心情一直不是很好,又见到这种情形,触景生情,心里更是悲伤。于是贾谊写下了《鹏鸟赋》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他在文中用老庄的思想进行自我安慰。

后来,人们读这种辞赋的时候,深切的感受到贾谊的诗中的深沉的悲伤,这篇辞赋也是贾谊用来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情。《陈政事疏》是贾谊对当时的朝政发表的自己的看法,是写给当时的皇帝的,贾谊的辞赋主要以同情屈原的悲惨待遇不被重用的《吊屈原赋》。贾谊的《过秦论》也是贾谊吸取秦末的战争的教训,来借机用秦朝的过失来规劝汉文帝的。

贾谊的诗主要以施仁义,行政仁为主要思想,所以他的诗基本上都是与人民和国家有关的,他早期辅助皇帝,后来因为梁怀王而内疚,三十三岁忧伤而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