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最新中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论文范文范本(通用11篇)

最新中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论文范文范本(通用11篇)

时间:2022-05-09 21:23:21

相关推荐

最新中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论文范文范本(通用11篇)

最希望听到的是真实的评价意见。所谓真实,就是要实事求是,不必遮遮掩掩。有的老师说:“当面只说‘好,好,好’,根本没用。”这还意味着教师需要实实在在的帮助,希望听到具体的意见,哪怕是批评意见。

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很多教师说反对“推门课”。还说特别反感查教案。另外,他们认为教师在评课中应该有解释权,因为有时评价者并不一定了解全部的情况,不知道教师所选择的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依据,应该给教师说明、解释的机会。

反对打分。因为“是79还是80,没有本质的区别。量化打分反而使教师过于注重分数,在多一分少一分上斤斤计较,还容易引起矛盾”。

评价的内容很重要。例如,评板书字的好坏有多大的意义?不说教师自己也知道。应该尊重教师的个性,针对不同教师的特点,给予个别化的指导。课程的性质不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不同,评课的标准、侧重点乃至方法也应不同。另外,评价标准应事先公布。

不能只看形式上热热闹闹,要关注学生,看实质,看学生学到了什么。

正如不能用一次考试的成绩完全说明学生学习的效果一样,也不应该只听一节课就给教师的教学能力下定论。“不能用一节课评三年。”

根据案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看了以上内容,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教师总体上希望什么?

(2)你能举一个具体案例来说明你对某一条意见的看法吗?

(3)关于教师评价改革,你有哪些具体的建议?

3、在函数第一节新课中,请你说说常见的导入方法,并加以评价。

4、案例:一位农村中学校长在上海评课。

有一位来自农村中学的校长去上海考察学习,到一所学校挂职当一天的校长。照例,他要进课堂听课,然后与教师谈话。由于身份的关系,他很谦虚、很客气地向授课教师提出问题:“这节课您为什么这么上呢?”于是,教师从头至尾讲述了自己备课的思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几次发现自己备课时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双方共同探讨,气氛非常融洽,教师感到受很大。

阅读上面案例,请你用教师评价理论谈谈你对教师评价的理解。

5、请您以“概率统计”为主要知识背景,设计一个联系实际的数学试题,并给出评分标准(试题的满分值为10分)。

6、“好孩子不是题海里长大的”作者:苏婷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一位家长不久前诉苦说,今年把孩子送进大学后,夫妻二人清理给孩子买的教参教辅资料就有一百多公斤!“花了多少钱,孩子用了多少时间在上面!到头来也不过考上了三流大学!”

转转大大小小的书店可以发现,教参教辅类的书籍、资料,版本之多、内容之多、花样之多,令人目不暇接。记者周末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发现,光顾教参教辅类图书层的成人比学生多。“你看××不就是买的这本书吗?咱也做这上面的题吧,都是名校的老师编写的。”不止一位家长这样跟孩子说,说明家长的盲目性非常大。

其实,很多好学生都不是从这些题库里“钻”出来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极盛从1999年开始,每年对各省高考状元进行面对面的跟踪采访。他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状元”所接受的家庭教育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父母把做人的教育始终放在第一位。

专家指出,现在不少家长为孩子干着急、瞎帮忙,包括买来成堆的教辅教参。这在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也在家庭里制造了一种紧张气氛,进而成为孩子的精神压力,并不利于提高成绩。专家们强调,学会当个合格的家长已成为当务之急。

全国妇联、教育部等9部委在全国组织开展了“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在日前举办的研讨会上,除了专家说“合格”,还有被评为“为国教子、以德育才”先进个人的母亲现身说法,有在校大学生和小学生讲述自己理想的家庭教育。不同角度都在说明一个主题:好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全面良好的引导,而眼睛紧盯分数、让孩子大量做题的家长往往难达目的。

阅读上面的报道,请你就数学的适度训练,给家长一些建议。并以此为线索,找出现行评价存在的问题。

7、请举一个在课堂教学中引起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8、《换一种心态当老师》。

作者:车曲劲来源:中国教师报。

苏州市副市长、当代著名学者朱永新认为,中国教育最缺的是人文关怀,即不把人当人对待。他坦言,不做蜡烛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作为川南边陲小镇上的一名农村教师,对朱教授的这番话,我深有同感。在应试教育当道和分数至上的今天,家长和学校要的是分数,社会承认的是升学率。因此在有些地方,教师几乎成了追求分数和提高学校升学率的工具。至关重要的教师专业成长,被学生的发展取而代之;以人为本的良好工作环境,很少有人重视;教师的身心健康与否,更无人问津。老师们既要当班主任还得教双科,既要抓好教学还得心系学生安全,既要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还得教育不成熟的学生。心中装着事业,背上压着分数,口中喊着课改,手中举着教鞭,教师们就这样早出晚归、起早摸黑,风雨兼程地一路走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能者多半是积劳成疾或英年早逝,凡者则怨天尤人职业倦怠,即使是胸怀壮志的年轻人,也只能发出“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悲凉感慨!这样的生活这样的工作,教师真成了蜡烛。呕心沥血,在匆匆忙忙的生活中透支自己的身体健康,从参加工作直到退休,直到蜡烛成灰的那一刻也丝毫体会不到燃烧自己和照亮别人的幸福。

或许,这是中国长达千年的科举考试给时代留下的痼疾;或许,这是我们穷国办大教育需要精神先行的苦衷与悲哀。

每当看着身边的教师身陷应试教育泥潭并在像雾像雨又像风的教育现实中挣扎时,每当听到身心疲惫的教师发出这样或那样的牢骚时,我在心里千万次的问自己:

老师,怎么了?

天亮了,该上班了。

打起精神,整理好自己的情绪,换一种心态投入新一天的工作。教育是一种有遗憾的事业,教育工作也就是普通教师的主要生活,只有走在追求理想的路途中,只有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发展自我,才能在日常琐屑的工作中找到幸福。于是,你善待每一个学生,你精心准备每一节课,你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你宽容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于是,你重塑理想面带微笑地走过每一天。

换一种心态当老师,或许,你会找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育的快乐。

请你结合自己的工作,谈谈对教师职业的认识与教师压力消解的方法。

9、你认为什么样的概念或法则的形成,应当由学生探索或合作交流得到?请你举一个你教学中的实例来加于说明。

10、《让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孙维刚(节选)。

如何让中学数学教学在整个中学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关键在于正确的观念和有效的实行两个方面。

一、关于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

人们常把数学在社会生活和科学中的地位与数学教学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同等看待,其实,它们有着重要的不同。

几乎在一切人类活动中,都离不开数学工具,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一切领域,数学更是重要的工具,是基矗但以此来认识中学数学教学的作用,却不够全面,甚至是舍本取末了。

中学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各科知识吗?诚然,它们是需要的,但是,仅此而已吗?爱因斯坦曾援引过劳厄的一段名言:“当一个学生毕业离开学校时,如果他把几年来学到的知识忘光了(当然,这是不可能的),那么,这时他所剩下的,才是学校教育的真正成果。”我理解这“真正成果”,是指知识之外的东西,是人的能力、素质。就是说,学校的教育,特别是中小学的教育既要见“物”(知识)更要见“人”(能力、素质)。数学教学,尤宜如此。

北京大学张筑生教授曾谈过一种看法:“数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方式的科学。”因此,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自然地应当表现为,通过教授数学知识,把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通过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能力提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的素质。

在这个目标逐步实现的过程里,中学生逐步掌握了数学知识,并且由于能力和素质的大大提高,必将使其它课程的学习效果大大改观。在非智力因素等同的条件下,智力的差异是决定性的。因此,把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定在“通过知识的教学培养能力,发展和完善学生的素质,使学生的聪明日益长进”上,不恰恰是使中学数学教学在整个中学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远见卓识吗!而且也正是中学教育的需要。

阅读上面的文章,请你概括孙维刚老师对数学教学目标的认识,结合你自己的教学,谈谈有效的目标达成策略。

11、请您以“不等式”为主要知识背景,设计一个联系实际的数学试题,并给出评分标准(试题的满分值为10分)。

12、案例:“全国模范教师”张思明谈数学教学(片断)。

“数学好玩”,是数学家陈省身致中国少年数学论坛开幕的题词。跟着张思明学数学,北大附中的学生们真的感受到了数学的“好玩”。

学生能从数学中学到什么?这看似明确答案的问题曾困扰了张思明很久。有一次他在班里搞了一项调查,题目是“数学是什么?”

张思明:我们的数学忽视了对学生内动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广泛的数学能力和全面的数学文化素养的养成。我们必须要让数学回归生活,让学生了解数学的源和流,要让学生感觉数学可亲、可用。

对数学教学的反思促使张思明不断尝试对中学数学教育进行改革,从1993年起,他开始尝试数学建模、数学课题学习的科研实践和探索。张思明请学生安排期末考试的座位,用计算机随机函数设计全年级的考场,要求每个学生的四周都不是同班同学。学生们经过讨论思考发现,如果班数是素数,蛇形排列就可以满足要求。

每年,张思明都要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玩。在北京近郊有一条名叫关沟的山谷,张思明把学生带到那里,让他们测量山谷里奇形怪状的大石头的体积、采集中草药,利用数学中的分形知识,找出具有“生物全息现象”的植物……他们体验了游玩的快乐,也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张思明:我不企盼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家,但如果通过我的教学,能使学生有一种在生活中应用数学去思维的习惯,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在他的引领下,学生们掌握了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本领,提出并解决了一大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他的中学数学建模和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全国中学数学教育界引起了极大反响,他的学生先后在全国创新大赛中6次获奖,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学习探究数学的热情。

请你概括张思明老师的教学特征。

13、多项式乘法中的“完全平方公式”这一课是一堂典型的初中数学公式课。请你说说如何将接受式教学和发现式教学相结合来设计课堂教学。

14、请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以下“同底数幂的乘法”的一课的课堂实录进行评价。

[课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3节。

一、教学目的:

1、在一定的情境中,经历探索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2、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过程实录:(铃响,上课)。

教师:在an这个表达式中,a是什么?n是什么?当an作为运算时,又读作什么?

学生:a是底数,n是指数,an又读作a的n次幂。

教师:(多媒体投影出示习题)用学过的知识做下面的习题,在做题的过程中,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互相研究,看看能发现什么。

计算:。

(7)2m×2n(8)(1/7)m×(1/7)n(m,n是正整数)。

(学生开始做题,互相研究、讨论,气氛热烈,教师巡视、指点,待学生充分讨论有所发现后,提问有何发现)。

学生a:根据乘方的意义,可以得到:

教师:刚才a同学说出了根据乘方的意义计算上面各题所得结果,计算是否准确?

学生:计算准确。

教师:通过刚才的计算和研究,发现什么规律性的结论了吗?

学生b:不管底数是什么数,只要底数相同,结果就是指数相加。

教师:请你举例说明。

学生b到前边黑板上板书:

底数不变,指数2+3=5。

教师:其他几个题是否也有这样的规律呢?特别是后两个?

学生:都有这样的规律。

教师:请以习题(7)为例再加以说明。

学生c到前边黑板上板书:

m个2n个2(m+n)个2。

底数2不变,指数m+n。

教师:大家对刚才两个同学发现的规律有无异议?

学生:没有。

教师:那么,下面大家一起来看更一般的形式:am·an(m,n都是正整数),运用刚才得到的规律如何来计算呢?(学生举手,踊跃板演)。

学生d到前边黑板上板书:

m个an个a(m+n)个a。

教师:既然规律都是相同的,能否将中间过程省略,将计算过程简化呢?

学生:能。

教师:将中间过程省略,就得到am·an=am+n(m,n都是正整数)。

在这里m,n都是正整数,底数a是什么数呢?

学生1:a是任何数都可以。

学生2:a必须是有理数。

学生3:a不能是0。

教师:既然大家对底数a是什么样的数意见不统一,下面大家代入一些数实验一下,然后互相交流,讨论一下。(学生纷纷代入数值实验、讨论,课堂气氛热烈)待学生讨论后:

教师:请得到结论的同学发表意见。

学生1:底数可以是任何数,但我们学的数都是有理数,所以a是任意有理数。

学生2:底数a可以是字母。

学生3:底数a可以是代数式。

教师:刚才几个同学说的很好,底数a确实可以是任何数,将来我们学的数不都是有理数,另外底数a还可以代数式。

教师:请大家思考,刚才我们一起研究的这种乘法应该叫什么乘法呢?

学生:同底数幂的乘法。

教师:刚才大家通过计算,互相研究得到的是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的方法,现在大家思考一下,如何用你的语言来叙述这个运算的方法呢?(学生积极思考,教师板书课题后提问)。

学生1:底数不改变,指数加起来。

学生2:把底数照写,指数相加。

学生3: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教师:(边叙述边板书)刚才几个同学归纳的很好,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教师:下面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判断以下的计算是否正确,如果有错误,请改正。(投影出示判断题)。

教师逐个提问学生解答。

教师:接下来,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来做下面的例题(投影出示例题)。

例1:计算(1)(-3)7×(-3)6(2)(1/10)3×(1/10)。

两名同学到前面来板演,其他同学练习,教师巡视指点,待全体同学做完,对照板演改错,强调解题中的注意问题。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投影出示课本引例)。

一名同学到前面板演,其他同学练习,待学生做完后发现板演同学有错误。

教师:大家一起来看王鑫同学的板演,发现有问题的请发言。

学生李某:最后结果37.983×1012(千米)是错的,不符合科学技术法的要求。

教师:请你给他改正。

学生李某到前面改正3.7983×1013(千米)。

教师:科学技术法,如何记数,怎样要求?

学生王某:把一个较大的数写成a×10n,其中1≤a10。

教师:现在大家一起来想一想:am·an·ap等于什么?(m,n,p是正整数)(全体学生举手,要求发言)。

学生高某:am·an·ap=am+n+p。

教师:现在我们大家来互相考一考,请每位同学为你的同桌出三道同底数幂乘法的计算题,计算量不要太大,如果同桌出的题你全对,而你出的题同学有错,你就获胜。(同学之间互相出题,气氛热烈,效果较好)。

待学生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出错的原因,强调注意问题。

教师:好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节课我们研究的内容,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大家一起来谈一谈。

学生1:我们学习了同底数幂的乘法,我会做同底数幂乘法的计算题。

学生2:我学会了如何进行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学生3:我们能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4:大家一起研究、讨论、交流、学习很快乐。

学生5:同学之间互相考一考,方法很好,等于一下做了6个题,感觉还不多,愿意做,挺有意思。

教师:大家谈的都非常好!今天这一课到这里结束。

教师布置作业。

15、请您以“二次函数”为主要知识背景,设计一个联系实际的数学试题,并给出评分标准(试题的满分值为10分)。

16、案例:“差生”的成绩。

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经受着同其他差生一样的遭遇。然而我并不想当差生,我也曾努力过,刻苦过,但最后却被一盆盆冷水浇得心灰意冷。就拿一次英语考试来说吧。我学英语觉得比上青天还难,每次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实际分,一次老师骂我是蠢猪,我一生气下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好。于是,我起早摸黑,加倍努力,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也记不住了。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预考时,真的拿了个英语第一名。当时我心里的高兴劲儿就别提了,心想这次老师一定会表扬我了吧!可是出乎意料,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你这次考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听了这话,我一下子从头凉到脚,心里感到一阵刺痛,那种心情真是比死还难受一百倍。难道我们差生就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了吗?---摘自《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

阅读上面的案例,请谈谈你的体会。并以此为线索,找出现行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基本概念题。

奖惩性、发展性2、晕轮3、多样。

4、基础、基本5、成长6、发展。

7、接受8、首因9、反应进步、展示作品。

10、成长11、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2、难、旧13、归纳14、效度。

15、教材(或教学要求)16、有意义。

17、演绎推理18、信度19、发现法。

20、同一关系(全同关系)21、形象思维。

22、统计与概率23、a24、b。

25、a26、数感27、效度。

28、抽象逻辑思维29、a30、b。

31、c32、d33、空间与图形。

34、学习基础、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35、题目的难易程度。

二、简答题。

1、所谓教师评价就是对教师工作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的活动,它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提高教学效能。

2、对学生数学学习进行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3、优点主要是,评价客观、量化;缺点主要是,不能反映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解决问题的个体差异等。

4、案例分析是指对所选取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教育教学实例的综合分析,让教师了解自己在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或客观地评析他人的教育教学实践并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

5、教育教学观念与教育教学行为与时俱进,并内化为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教育思想。

6、新课程下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主体主要是:学生自己、同学、数学教师、家长、社会相关人员。

7、是否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能够不回避遇到的困难;

是否乐于与他人合作,愿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

是否能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

能否找到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是否能够使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是否理解别人的思路,并在与同伴交流中获益;

是否有反思自己思考过程的意识;

8、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通俗、简捷、明确、生动、形象和亲切的语言,丰富的语音语调来表达自己的理解、感受和疑问,来叙述数学问题,勾通与学生的情感联系,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赞赏。并能与学生的理解水平相一致,与学生的心理感受相通,不与学生兴趣相悖。

9、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激励与发展的功能。

评价过分关注数学书面考试的结果,忽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评价的主体单一,忽视了多方评价的价值。

评价标准机械划一,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差异发展。

评价内容片面,过于注重书面考试的分数,忽视对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的评价。

评价方法单调,过于注重学业成绩的定量评价,忽视学生发展的定性评价。

忽视评价结果的运用,使评价的激励、调控、教育、发展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保护。

11、生活实例导入,数学史实导入,复习导入,问题(或称悬念)导入等。

12、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包括准确性、严谨性、逻辑性,是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一个鲜明特点。具体说来就是语言表达叙述准确、精练,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对数学的定义、定理、法则的阐述和板书、对数学事实的分析与讲解等不出现科学性错误。

13、目前盛行的检查备课,实际上只是检查了教师的课时预设。真正意义上的备课,决不是单纯的书面文字。它包含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理解、个性化认同,它也包括教师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分析和学习习惯的了解,它更包括教师教学策略的选择。如果以单一的检查来管理这一环节,是很难真正提高备课质量的。相反,该校换了一种思路,从建立研究机制入手,强化研究意识,丰富研究形式,促进备课的质量。合作交流是备课的核心环节,课程的综合化的趋势,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当然,交流的前提是教师的教学研究。教师首先是一个研究者,研究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特别是研究学生的发展现状和学习行为,以此为基础再进行交流研讨,使教师们的个体研究与思考得以相互取长补短或相互促进,每位教师再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形成教学方案。

14、数学教学语言本身带有很强的专业性,平淡的叙述容易生产枯燥感,教师将抽象的数学语言通过丰富的联想和生动的比喻,再加手势和表情的配合,转化为具体形象的表达是重要的。特别是教师通过用自己语言的组织,创设的问题情景,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热情,使学生的主动性、注意力和潜能得到充分的调动。

16、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他在名著《我们怎样思维》中认为,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积极的、坚持不懈的考虑。”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反思是取得实际教学效果并使教师的教学参与更为主动、专业发展更为积极的一种手段和工具。教学反思是分析教学技能的一种技术,是对教学活动的深入思考,这种深思使得教师能够有意识的,谨慎地经常地将研究结果和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

17、计算机的出现,使得数学模型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当人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现象时,数学可以通过建立模型、分析和求解、计算乃至形成软件等一系列方法来帮助我们把握客观世界。通过研究数学模型,对具体问题给出定量的解答。从而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其他学科和各种技术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18、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与时俱进;积极向上,具有奉献精神;公正、诚恳,具有健康心态和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19、试题关注学生发展、重视科学探究,重视过程和方法。试题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试题体现人文性、人情性、趣味性。试题注重乡情,凸显地方特色,引导学生知乡爱乡,关心家乡建设。试题努力体现新课程理念,融自主性、开放性于一体,强调多角度、多层次评价。

20、能够促进学生数学学习与评价的有机结合;

重视学生数学学习发展的全过程,能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

能够提供相对真实的学生数学学习和发展的信息和证据;

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评价材料,尤其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信息;

能开放地、多层面地、全面地评价学生;

评价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使学生体验数学学习中的成功,感受成长与进步,并从中受到激励。

让学生参与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负责的能力和态度;

能够使学生在评价中学会评价;

能够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模式和各种信息,改革教与学;

能够增加师生的合作和理解,改善师生关系;

是学生数学学习成长的珍贵档案和历史资料。……。

21、数形结合思想、数与方程思想、分类与整体思想、化归与转换思想。……。

22、就是说教什么。包括说作用地位;说编排意图;说前后联系;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及其理由说教法。

23、专家报告、听课评课、专题讨论、集体备课、布置工作。……。

24、不利的方面:

(1)工作量较大,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2)内容较多,标准化程度较低,不好整理、分析,在大范围的评价时难以控制;

(3)使用过于频繁,学生会觉得烦;

(4)主观性太强,很难达到客观、真实;

(5)很难保持公平、公正、容易“走后门”;

(6)容易形式化,走过场。……。

25、(1)具有鲜明的教育价值取向:教育教学观念与教育教学行为与时俱进,并内化为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教育思想。

(2)具有发展自主性和超前性:能不断学习,主动地或超前地迎接社会的发展,并能预测教育的发展趋势。

(3)具有独特发展个性和风格:个性化特点进一步丰富,特色相对稳定,逐步形成属于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

(4)具有评价结果多元认同性:评价结果得到学校领导、同行、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同。

(5)具有可持续进取的开放性:开放的心态对待教育教学,形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风格。

26、(1)注重数学应用;(2)重视问题解决;(3)注重数学思想方法(4)注重数学交流;(5)重视数学能力的培养;(6)重视数学美育;(7)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8)重视计算器和计算机(或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

27、学生数学学习发展性评价除了要组织的对学生的书面考试,考查学生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应组织形式多样的考查。例如:数学口头表达能力、交流能力的口试,作业分析,课题型的研究性学习成果的评价,实际背景下的开放性问题的考核,学生自主撰写的学习成果(可以是小论文、出的试卷、提出问题)的评价,课堂对学生数学思维、参与能力的记录(包括回答教师的提问,合作学习中的表现等)评价等等。

三、辨别题。

1、错误,接受学习与机械学习是两个概念,接受学习可能是机械的,也可能是有意义的。

2、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主要体现为教学的目标定位上,以学生的数学现有认知水平相适应,选择学习方法时,以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数学能力的提高,不是所有的课都必须让学生自学、探索、合作交流。

3、错误,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评价更能体现学生数学发展的个体差异。

4、学生数学学习成长记录袋评价中,评价的次数、袋内的资料都不是越多越好。评价的次数太多会过分加重教师的负担,影响学生的评价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学习;袋内的资料大多数应及时替换,要能体现学生的发展。

5、错误,效度是指该试卷能测出学生在有关学科方面的实际水平的程度,主要由考查内容决定。

6、教学方法的选定,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及教师自身的教学特点来综合决定,不能单纯考虑教学内容。

7、错误,数学能力的主要成分:感知数学材料形式化的能力;对数学对象、数和空间的关系的抽象概括能力;运用数学符号进行推理的能力;运用数学符号进行运算的能力;思维转换能力;记忆特定数学符号、抽象的教学原理和方法、形式化的数学关系结构的能力。是数学思维能力的上位概念。

8、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同样能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采用接受学习或是发现学习,取决于学习的内容与对象。

9、“问题解决”是指综合地、创造性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那种并非单纯练习题式的问题,包括实际问题和源于数学内部的问题。在进行问题解决时,学生必须综合所学得的知识,并把它用到新的、困难的状况中去,这就需要学生使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需要探索和猜想。

因此,“问题解决”比传统意义上的“解题”有了很大的发展。传统意义的“解题”只注重结果、注重答案,而现代意义的“问题解决”更注重解决问题的过程、策略以及思维的方法。“问题解决”的过程是发现的过程,探索的过程,创新的过程。

10、错误,在新课程下,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载体,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时间与空间,应该有不同的课堂学习。

11、错误,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课堂教学评价恰是教师确定个性化发展的方向,矫正教学行为的主要途径。

12、新课程教师评价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也不排斥其甄别、监督的得功能。学校的总体发展需要与教师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和默契,是教育改革与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从这个意义上看,学校如何通过有效的举措,将教师的个人需要与学校的需要巧妙地融为一体,是教育管理与教师评价的根本任务,这也正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意义之所在。

四、观点论述。

1、在评价功能上,强调管理与奖惩,不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也不利于教师间、教师与领导间的团结与合作。

在评价关系上,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是不平等的。实际的评价过程中往往是学校领导或上级主管部门对教师的教学效能进行考核,鉴定是自上而下的过程。由于缺乏与被评教师之间民主、平等的交流和沟通,评价者难免产生居高临下的心理状态,或以挑剔的眼光对待被评价教师。最终,这种隔阂越来越深,教师会对评价产生抵触情绪和心理,不配合领导的工作,不完成自己的任务,破坏了教学的正常秩序。

在评价性质上,目前的教师评价多是静态的终结性评价。评价中重视的是教师教学的最终结果,而不重视教学的过程。

在评价中心上,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主,这既助长了“应试教育”,也阻碍了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

在评价方法上,过度量化导致教师教学和科研上的急功近利,师德和学术道德问题凸显。

2、(1)社会作用的原则;(2)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适应的原则;(3)基础性原则;(4)教育作用原则;(5)可接受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6)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7)后继作用与衔接性原则;(8)可行性原则。

3、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促进教师发展需要与学校发展需要统一和融合的有效策略。发展性教师评价,摒弃奖惩性教师评价通过招聘、选拔、岗位安排、上岗转正、转岗、监控、纪律处分、辞退等手段强制性地将教师的个人需要纳入学校需要轨道的做法,主张研究两者之间的分歧,通过协商等途径找到双方满意的、促进共同发展的解决方法,使教师心情舒畅、真心实意、富有成效地为实现学校目标而奋斗。发展性教师评价,摒弃奖惩性教师评价基于“经济人”理论,而采用金钱和奖励刺激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做法,最大限度地满足其尊重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从社会、心理方面来鼓励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教师的工作“士气”(态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发展性教师评价主张通过满足教师社会、心理方面的欲望而提高其工作“士气”,达到大面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之目的。发展性教师评价,主张民主与法制的统一,最大限度满足教师渴望获得必要信息的需要,学校对他们的期望,他们享有的权利、权力和职责、义务,他们是否有权参与目标系统的制定,他们应该努力达到的发展目标,他们实现目标的达成度,他们的工作和学习是否合乎组织的要求,能否缩小个人需要与学校需要之间的距离。发展性教师评价,在实现了个体目标与学校目标统一的前提下,促进了“官”与“民”的融合,减少了学校中的内耗,有利于实现教师利益和学校利益最大化的融合。发展性教师评价,通过教师与学校利益融合,在缩小教师心态和学校氛围之间差距的过程中,促进了教师心态与学校氛围的相互适应,形成健康的学校氛围并逐步实现高度的融合。发展性教师评价,评价教师的现实表现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鉴定和“奖惩”,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未来发展,最终实现促进教师现实表现和未来发展的融合。等等。总之,发展性教师评价认为,要实现学校的总体需要和目标,不仅要依靠组织的力量,而且更为主要的是要依靠教师的努力和积极性,尤其要依靠全体教师的主动性、合作精神和凝聚力。

4、略。

5、略。

6、(1)问题的价值性:主问题集中在本节课的重点、关键的数学问题上,问题内容明确,内涵丰富,层次感强,有可拓展性。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对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思考空间。新旧知识间联系密切。

(2)提问的表达:措词准确,表达清楚流畅、富有感情,提问方式的变化有助于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提问后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对学生的问答能够进行积极的评价,并能通过引导、追问等方式,进一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能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适时地加以总结和归纳。

(3)对问题解决的组织:问题提出后,教师应当以合适的方式组织学生的探究、实践或合作交流活动,使问题的讨论呈有组织状态,不流于形式;也不使问题的解决过程只停留在少部分优秀的学生之间,能够充分地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他们都有收获。教师在提问后应当参与到学生问题解决的有关活动中去,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和疑问,根据学生思维的发展进行追问或恰当地给予引导和启发,对小组合作交流的组织加以调控和评价。

7、传统的教师评价对于“怎样才算好老师”、“什么样的教学是高质量的”给出了各种规定,而且这些规定大多以量的形式展现出来。明确的标准虽然为教师提供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但当它们被固化、程序化和定量化时,在追求所谓“科学”、“客观”、“公正”的过程中也就忽视了教师的个体差异和具体的教学背景。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的教师,要么使教师不知所措,要么使他们削足适履,放弃个性。

中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论文范文范本篇十一

加强数学实验教学推进新课程改革商丘市第二回民小学姜琳[摘要]:课程改革随着春天的步伐扑面而来,我区于初启动课改实验工作,秋季全面实施新课程,我们认真贯彻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部《关于开展基础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意见》精神,落实省、市、区有关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我区实际,认真组织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探索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了课程改革实验,并以课改为契机,有效促进了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教学质量的提高。下面结合新课改教学实践,针对小学数学实验教学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与大家商榷探讨。(1)加强数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2)加强数学实验教学,调动学生全员参与。(3)加强数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4)加强数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5)加强数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6)强实数学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关键词:数学实验教学新课改课程改革随着春天的步伐扑面而来,我区于20初启动课改实验工作,20秋季全面实施新课程,我们认真贯彻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部《关于开展基础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意见》精神,落实省、市、区有关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我区实际,认真组织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探索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了课程改革实验,并以课改为契机,有效促进了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教学质量的提高。下面我结合新课改教学实践,针对数学实验教学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与大家商榷探讨。数学是一门抽象的自然科学,小学生正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阶段。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地接受、消化数学知识。要做到这些,单靠教师的语言阐述是不易做到的。而加强数学实验教学,可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新大纲》明确提出:“在教学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因此,我们每一个执教者都要高度重视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一、加强数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索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注意力就会优先集中,认识就会敏捷而深入,情绪就会愉快而高涨,思维就会活跃而有创造性,行为就会持久而永恒。数学实验教学是学生参与操作的探索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使小学生的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得到满足,进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如我在教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我设想在道北开一家“学生书店”,请同学们帮助老师设计书店,调查学生喜欢课外书的情况。在情境中让学生展开实验操作,现场写下自己喜欢的书籍的名称,小组合作统计出喜欢各类书的人数,并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很自然地比较出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画“正”字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制作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进行比较,从而清晰地知道其各自的特点。这样,使教学活动在动态中进行,使儿童把外显的动作与内隐的思维活动和谐地结合在一起,顺应儿童好奇、好动的特点,集中了儿童的注意力,激发了儿童学习的兴趣。再如,我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面积的含义时,首先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文具盒的盖面,数学课本的封面,课桌的桌面。然后比较文具盒的面与数学课本封面的大小,数学课本封面与课桌桌面的大小。再动口说一说面积的含义。在教学“面积单位”时,让学生动手摸,感知“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充分动手的同时,学会比较和测量面积。这样,通过数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但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所学的知识,而且促使学生智力活动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启迪、挖掘和发挥。二、加强数学实验教学,调动学生全员参与。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本质在于参与,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到教学中去,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的获取知识。而使所有的少年儿童的智能得到充分发。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