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最新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文范文汇总(实用15篇)

最新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文范文汇总(实用15篇)

时间:2024-03-24 18:38:09

相关推荐

最新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文范文汇总(实用15篇)

体育科研方法文献综述

人生短暂而宝贵,我想我们需要珍惜每一天,努力过上精彩的生活。总结不应该简单复述已有的信息,而应该进行思考和概括。总结是进步的阶梯,我们可以从中找到提升的方向;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文范文汇总篇一

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教育观念、教学指导思想的更新。要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的灌输传授转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在体育教学设计上,要从“教师中心”转向重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锻炼、激发学习智慧与能力的角度,来考虑和设计教学进程;而不是把学生当作被动的容器或“练习机器”。在体育教学方法手段上,从过去以教师单纯“教”、“灌”为主的方法转向由教师指导、启发和学生“学为主”的学法设计。在方法主体性上,由过去的学生跟着练,转向学生“自主练”为主;由过去“育体”、“练身”为主的方法,扩展为“启智、求知、调心、育体”的综合多样化方法体系。由简单的“一刀切”方法手段,向促使学生的一般发展、共同发展与特殊发展、差别发展相结合。在关注整体教学目标的同时,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进而创造性地解决学生个体学习中的问题。下面谈一谈低年级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及运用:

一、游戏教学法。

运动游戏,也称为体育游戏,是由基础运动动作组成的、具有情节的体育手段。是一项古老的、至今仍充满活力的活动。运动游戏具有基础性、简易性、情节性、趣味性、教育性、适应性、开放性、娱乐性等。孩子在幼儿园接受过的体育教育也恰恰正是这种运动游戏,为了使小、幼体育教育自然过渡,使孩子能很快适应正规的体育,在一年级第一学期仍应多采用这种游戏教学方法。虽然教学以游戏为主,但是游戏目的应更加明确,这一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课堂常规,因此游戏的设计要有很强的针对性。

1.课堂常规方面的游戏设计。常规教学中的队列训练,学生不仅会感到特别枯燥而且不容易做对、做好。站队时,应给每人编上号,然后通过“找找火车头”“找找小伙伴”和“快快集合”的游戏,帮助学生很快记住自己在队伍里所处的位置,并能很迅速站好队。六、七岁孩子的空间知觉很差,对事物的形状、大小、特别是方位认识模糊。但可以通过“咕噜,咕噜捶”“请你向我这样做”“吹泡泡”“图形跑”和“无声操”等游戏,使学生的空间知觉得到较快提高。

2.教材部分的游戏设计。小学体育教材与幼儿园的体育教材不同,它不单纯是由游戏构成,它还包括走、跑、跳、投、技巧、攀爬等技术性项目。在教学时这些技术不仅要教会学生,而且还要让他们兴趣十足。因此游戏要设计的巧妙,既不能喧宾夺主又不能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走步教材,它主要是培养学生走步能力,是跑步教材的过渡性教材。在教学中,有些教师把这一教材单纯理解为“齐步走”,只片面的强调整齐,而忽略了走步教材的真正目的。成人化、军事化的训练更是使孩子产生了畏难情绪。这类教材应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如“月月花”、“击响走”“模仿人物走、模仿动物走”“蚂蚁搬家”、“两人三足走”“穿大板鞋走”“滑雪橇走”等等。跑步是孩子喜欢的项目,但教学的组织形式毫无变化,孩子也会很快失去兴趣。在教学中加一些游戏,如“老狼老狼几点了”、“邮递员送信”、“抓尾巴”、“小动物赛跑――圆周跑”、“迎面接力”等,这样孩子们就会自发的在教师的引导下玩着、奔跑着,欢笑着。

3.放松部分的游戏设计。放松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其目的都是一样,都是使身心放松、愉悦。游戏方法较其它方法更加简便易行。如游戏“抓舌头”、“给球打气”、“参观自然保护区――模仿各种小动物”、“风吹雪花飘”等,这些游戏具有简单,有趣,运动量小的特点。能够起到很好的放松作用。

4.过渡性游戏的设计。游戏不仅可以作为主要教材出现,它还可以作为过渡性教材出现。其目的是使课中所有教材衔接紧凑,过渡自然。如在篮球和实心球教材中,拿球、放球的小游戏就要精心设计。“头上胯下传球”、“腰部左右传球”、“传地滚球”、“双脚夹球跳去跳回”等等。通过这些游戏,不仅使孩子人手一球,更重要的是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情境教学法。

情境法是融言、行、情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它是利用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参与的情绪,引导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情感意识,达到师生信息交流的方法。情境法的运用,通常体现在以下方面:

1.作为处理教材的手段。可以根据一堂课的几项(通常为两项)基本教材,创设一个连贯的情境;如创设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情境,整节课以田间劳动(劳动模仿操)为主题如打害虫――捡麦穗,颗粒归仓(游戏)――庆丰收(放松小舞蹈)用一条劳动的主线贯穿起来。这样的教育内容更加现实化、形象化,学生易于接受。

2.作为课堂导入的一种手段。如学习立定跳远,可以从童话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导入课堂。教师用语言描绘法描述故事情节的同时,师生共同进入角色,模仿小蝌蚪寻找妈妈时遇见的各种小动物,如小猫、大公鸡、小鸭子、大象、小猴子、小兔子、最后找到了妈妈。于是引出妈妈教本领,这个本领就是立定跳远.

3.作为开始准备、整理活动的手段。通过模仿各种动物形态、各种人物状态,以及各种事物如小汽车、大火车、马车、大气球等等,达到身体由相对安静状态向运动状态过渡或由运动状态向相对安静状态过渡的目的.如将四队学生分别模仿开四辆不同的大汽车,然后做搭桥、钻桥的游戏,最后四队接成一列长长的火车。这个情境的设计,主要目的是进行主要教材之前的热身运动,通过改变慢跑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4.作为组织教学的手段。要求学生(小组或个人)以最快速度,到达指定的场地位置,或站成规定的队形,或完成布置场地、器材的任务而创设的情境活动。如将梯形队调成半圆形队时,可以让学生模仿小燕子飞过去、蚂蚁搬家的游戏走过去、或者是四队可分别模仿开大汽车、开拖拉机、赶马车、推着小推车,跑到教师指定的地点。

5.作为渗透思想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设制模仿人物形象的情境时,应引导学生从人物形象的模仿逐步转化到人物行为的学习上来。如一位教师设计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模仿红军叔叔的情境,在模仿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过铁索桥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以及学习解放军叔叔那种听从指挥、遵守纪律、在困难面前顽强、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

三、“小集团”教学法。

“小集团”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堂中留给学生广泛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练习和巩固学到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它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合作与协同,促进他们自发、自主地学习。在“小集团”教学中,学生除了直接与教师发生联系外,学生之间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互帮、互练、互学、互相评价,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担当小老师的学生,会有一种光荣的使命感,在为别人指导动作的同时,动作的要点得到了巩固,能力得到了提高。被指导的学生,特别是那些胆小、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同学面前精神放松了,思想顾虑在融洽的气氛中消失了。此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及时给予纠正与辅导,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勇于创造,引导他们想了练、练了想、想中练、练中想,反复尝试体会。通过“小集团”教学法的运用,不仅增加了练习密度、提高了动作水平,还可增强他们的义务和责任感,发展融洽的人际关系,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文范文汇总篇二

摘要:本文通过对激励式教育进行分析,研究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起到的推动作用,并且总结出一些对策与意见,以此对未来的体育教学提供参考建议,促进当代大学生体育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激励式教育;高校体育;体育教学。

师生之间在相互欣赏的基础上来开展教学活动,这个过程就是激励教育。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合理科学的教学方式,这不仅仅可以给学生带来正确规范的引导,而且可以体现对学生不足之处的包涵精神及对大学生优点的表彰作用,而采用激励式教育还可以对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积极性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提供一个和谐、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其中充分得到成长。可见,高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利用激励式教育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对提升的体育教学质量及体育兴趣是一个十分有效可行的办法。

1、激励式教育对高校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日常的教学中,某些不经意的方式可能会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高校体育的教育方式与其他学科相比,需要掌握更好的技术要求,但是可能会因为教学整体性的不完善或者是教师在给学生进行教学中教育方式的不足等影响,学生对完整的教学动作不能够完全地吸收,对体育的内涵不能够很好地理解。

但是通过利用激励式教学的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教学中亲身示范,将每一个教学动作都详细地给学生进行讲解,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质量都有显着的提高。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通常都不能及时地知道自己在训练中的错误,更不用说及时地改正,而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因为学生人数较多,无法针对性地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教学,只能够对普遍学生的明显错误进行修正,这也就导致了教学训练的实际效果受到了大大影响。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激励式的教学方法去教导学生,亲自示范规范动作,让学生能够自我意识到不足,并且自我改正。而且采用激励式教育可以较好地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个了解,及时地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出相符的教学方案,更好地把握教学进度的进行,有效地表达出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重视,促进高校体育教育能够良好地发展。

2.1、根据大学生的兴趣来开展。

当代大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强,这也是导致大学生体质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在高校进行体育教育过程中,要充分鼓励大学生在体育学习上取得的进步,积极发现学生的优点,并且以此为基础,更好地开展激励式的教育。

首先,可以对大学生的身材特点进行针对性培养,教师尽可能地根据不同大学生的不同身体条件和素质,分别采取不同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对其进行体育教育。虽然,高校在制订体育教学方案时,制订了严谨、统一、科学的教学计划,但是教师在不违反学校的相关教学规定的前提下,还是能够在一般技能教学及共性指导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并且通过激励式教学的方式对大学生的体育积极性及体育素质起到促进的作用。

2.2、根据大学生的特长来开展。

可以依据高校大学生的特长及特点进行划分,总体概述为2个形式的内容,并且以此对大学生进行激励式的教育活动。第一,对学生的个人特长进行对比,对大学生过去学习过的体育项目进行了解,并且让学生发现自己比较擅长的体育项目。而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自己比较熟悉的体育项目。再对大学生的特点进行评估,帮助大学生制订一个完善、科学、有效的计划,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训练积极性,提高学习能力,这样才可以将大学生的特长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例如,喜欢打球的大学生,教师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篮球技巧培训或足球教学等教育,促进大学生的特长发挥和发展,以此提高大学生的体质。第二,与其他人做比较,发现特长所在。在对大学生之间进行比较中发现,虽然当代大学生体质整体性在下降,但是根据相关标准进行测试,高校大学生在柔韧性、体力、速度等方面还是可圈可点的。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地对大学生特长进行了解把握,大力夸赞学生的特长,积极鼓励大学生投入到体育训练中去,以此全面地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例如,对奔跑速度较快的大学生,教师可以正确、科学地引导大学生练习短跑或接力跑等,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大学生不断坚持训练,以此来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

2.3、利用鼓励的形式来开展教育。

鼓励的形式所指的也就是对有进步的大学生们进行鼓励,如大学生在某个与体育有关的方面取得了进步,那么就应对大学生加以赞许,并鼓励他继续奋勇向前。即便是点滴的进步,或是在个人优点上继续发扬而形成的微小进步,教师都需要多给予学生鼓励与支持。并告诫他们这种进步不仅仅是对他们的体质提升有好处,同时也帮助了他们改善自己的缺点,发扬自己的优点。

2.4、利用理解式教育形势。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某些大学生可能会利用一些借口、原因及理由来逃避体育训练。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不应只是像传统教学模式中那样去指责和批评学生,而是应尽量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试图理解他们。并且通过学生的角度,去积极地支持、赞同、认识他们的观点,然后帮助他们去解决这些问题,以避免他们产生抵触心理。此外,教师必须责无旁贷地以一颗真诚、用心的心去感化学生,让学生在感受到他们一片苦心的同时,也意识到体育学习的重要性,产生对体育的理解与进一步认识。最后,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能够适应大学生现状的自由、快乐学习法来推动大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并合理地引导、督促他们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

3、激励式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3.1、摆正教学态度,多多鼓励学生。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多对学生进行鼓励。虽然这种鼓励看似平凡,可是却能在一定程度上赋予大学生正能量,使他们感受到来自校园与教师的温暖。此外,教师也要对自己严格要求,正视自己的教学态度,因为只有教师将态度摆正,以正能量的心态去面对学生,学生们才能够从中领悟到体育学习的重要性。并树立终生的体育意识。

3.2、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是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动力源泉,所以,对大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对不热爱体育,甚至对体育有抵触情绪的学生,教师们应多多关注,对他们进行合理引导,并帮助改善他们这种心理状态。例如,现如今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都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且难以摆脱对电子产品的依赖。那么,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一点来想办法将学生对网络的热情转移至体育中来。其次,许多大学生会产生对体育的抵触心理,主要是源于体育运动对身体能量所产生的消耗性。

而且还有一些体育项目极具危险性,也会导致学生产生恐惧心理,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学生不热爱体育,甚至抵触体育。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将大学生对体育的这种抵触进行转移。例如,通过对轻松体育课堂氛围的营造来激励学生的拼搏、挑战精神。或是将体育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更加多样化,适当引入一些有趣的体育游戏等,以提升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3.3、培养大学生的优点。

由于高校大学生已经进入青年阶段,所以他们自己自身的优点与缺点已经基本养成。因此,这就要求各高校的体育教师必须根据大学生的自身优点,或是与他人相比较来说的优点进行延伸,站在激励的视角去发展他们自身已经具备的优点,将大学生正确地引导至体育活动中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可以通过2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兴趣与特长优点。首先,是特长优点,根据前面所说的,每个大学生已经根据小学、初中及高中阶段的发展形成了自身的体育特长。所以,教师要对这一点充分进行利用,积极地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优点继续发扬光大。其次,就是大学生的兴趣。有的学生可能在某些体育运动上接触的并不多,或者是不擅长,但是却有浓厚的兴趣。所以,教师可以以此为突破口,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来激励他们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体育运动,并开展专项性教学来对大学生们进行体育方面的提升。

3.4、让学生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在高校体育教学的日常实践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们感受自己的进步,这对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体育成绩来说是很有效的,也是激励式教育中的重要要点之一。

首先,在每一次的体育教学中,教师都需要合理地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全面的认识,意识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取长补短,避免自己的弱势,发挥自己的优势。其次,教师要让学生看见自己在体育上日积月累的进步,无论进步的大与小,哪怕只是点滴的进步,教师都需要积极地对学生进行鼓励,以协助他们能够在未来的体育运动中更有行动力。例如,教师可以实用一些量化形式,像是对学生的分数进行判定,额外增填评语栏给每个学生,针对他们的不同情况来激励他们。或者是将大学生在学校运动会或者是一些其他体育赛事中的表现以直观数据展现给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整体进步,从而营造良性的学习氛围。

4、结语。

如今时代,大学生们普遍体育积极性低,且整体身体素质也呈下滑趋势。所以,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激励式教学是很有必要的。这对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兴趣及体育能力来说,都能起到很好的提升作用。但是,想要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将激励式教育彻底贯彻落实,就需要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正确引导大学生面对体育学习,合理激励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并提升教师的主动性、包容性与创新性。使得大学生最终能够在与教师共同进步的同时也树立终生的体育意识。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文范文汇总篇三

论文摘要:体育教学的目标从“增强体质为主”向“健康第一”的发展。而现有教材内容都是从体育院校教材中简化而来的。这种固定的传统模式,不利于教学,更不利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现有的考核方法,也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能合理的评价学生体育学习的综合情况。所以应该从教学内容、考核内容、评价方法上加以改革。

体育考核作为考试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动和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质,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在的体育课考核都采用结构考核和综合评定的方法,结构中占比重较大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部分”,用单一的统一标准考核已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际;忽视了身体条件较差,体质较弱这部分学生,从而不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忽略了学生健康素质以及兴趣、特长、身心的同步发展,不利于培养他们锻炼身体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相应发展和提高。

一、体育教材改革已成关键。

1.改革的原因。随着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体育工作的不断探索和研究,以强身为目的,运动为手段,旨在培养终身体育能力的体育观已成为当前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材是我们执教的中心,我们需要的是适应学生和社会发展的教材,而不只是在理论与逻辑上讲得通的教材。

目前,我们使用的体育教材,许多教学理论、方法、原理都是从体育院校的体育理论演变简化而来,而且几乎所有的技术都是一种方法和理论指导,缺乏技术的主要特征与关键的技术分析,远离实际,年级跨度大,教材容量太大,学生在上课时每个项目都要学一点。不仅不利于教学,更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学生兴趣低落,课堂枯燥呆板,这种情形下体育考核体制最终成了被动的检测手段,与国家规划的教学效果和最终的教学目的就有些偏差了。

况且,考核内容服从考核方法,考核方法服务体育教学,体育教学决定考核内容,三者之间是环环紧扣,密不可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整体。教材改革,对于指导考核内容、改变考核方案起直接作用。教材改革应向健康素质、兴趣、特长发展,应灵活地把传统体育、民间体育、区域体育等贯穿于体育教材中去,为终身体育服务。有了正确的教学大纲,体育考核的发展才能在科学的思想指导下进行改革与完善。

2.改革的方向。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通过传授体育教材,并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提高专项运动成绩,而是会健体,掌握基本的健身方法,达到“健康第一”的目的。基本教材比例减少,合并和删除部分基本教材,增加自选教材和选用教材的比重。各地从客观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选择教材。选用教材的.目的为了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通过教学教会学生健体,教会学生终身体育。

二、体育考核中身体素质的评价应以健康素质为主。

1.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身体素质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和平衡等,它是每个人为适应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必要条件。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传授发展各种身体素质的手段和方法,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工作和生活所需的身体素质。身体素质分成两个不同概念,一是把提高运动成绩不可缺少的身体素质叫运动素质,另一个是把身体素质中对增进健康素质和预防某些疾病的素质叫做健康素质。本文认为体育考核应当以健康素质为考核标准,仅用运动素质评价人的健康素质是不科学的。

2.运动素质与遗传因素有很大的关系,而健康素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后天的自我塑造。在我们未来的测试标准中,应当减少与人体健康没有特别关系的速度、爆发力等素质项目,增加与健康素质密切相关的测试项目。鼓励学生积极锻炼,努力提高健康水平,防止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症,同时也可以调整教学的目标与学生的认识意识。

三、体育考核项目的选择。

体育考核除了以健康素质为标准外,还要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方针,尽量发挥学生的特长,为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创造有利的学习空间。现代体育运动已走进了生活,从过去的竞技体育到群众体育,我们的体育不只是一堂单调的教学,而是发展和推广全民运动、终身体育、大众体育的教学,这就使我们在认识观念上发生转变,寻求新的教学体系。

目前体育考核项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它的局限性,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健康水准。在项目数量的设置上应尽量多几项,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不能用绝对的评价标准一概而论。给学生有充分的选择余地,既能发挥学生的长处,扬长避短,也能提高学生的锻炼与考核的科学性,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中学体育教学的内容应从健康第一出发,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考核内容上可以有更多选择性,从考核的次数上可以少些,一学年进行一次,在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部分考核应从整体出发,根据现实、具体、近期、可控、可测和个体化等原则,按照学生动作学习情况制定测量或评定的方法,尊重在群体中存在个体差异的客观规律,充分体现任何水平起点的人群。

成绩上升幅度越高,难度越大,所得分值也高的运动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只要努力,在原有的基础一有所提高,就能得到相应分值。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采用统一标准和相对提高的综合评分办法,才能客观地描述每一个个体。

参考文献:

1、《学校体育》。

2、《体育教学》。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文范文汇总篇四

高校课堂教学不同于中小学的教育方式,因为其本身不再需要经历各种较为严苛的考试,我国的高校教育一般采用宽进严出的方式,只要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校门,其以后的学习就全凭学生本身的自觉性。再加上目前的教学方式还是采用中小学时期的教学方法,因此就造成学生缺乏上课的积极主动性,还会出现逃课的现象。

一、激励理论概述。

激励理论在国外被较早提出,是西方科学管理中的重要方法。在激励理论中较为著名的几个理论包括: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按照重要性和产生的顺序把人的需要分成5个层次。第一层:生理需要。生理的需要是人类发展之初最基本的需要,是人类物质条件的基础,为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提供最基本的条件。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人类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各项生产生活,如果最基本的生活都保证不了,那么接下来的一些更高层次的需求也就无从谈起了。第二层:安全需要。人们的最基本生理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就会需求更高层次的要求,即安全的需要。这个安全不仅指生理的安全,还有心理的安全和经济方面的安全。这些安全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促使人类进行更高层级的活动。在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环境中,对于人类的各项活动都有着促进的作用,因为其自身的安全得到了保障,就会较为轻松地进行相关的活动,情绪也会得到调动。但是同样地也要注意度的把握,如果一直都处于安全性较高的环境中,容易失去进取心和热情。第三层:社交需要。对于生理和安全这两种需求已得到满足的人来讲,就产生了社交的需要,即通常所说的社会归属感。人类早期是最为群居的生物发展演化而来的,因此当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就会产生更深层次的要求,试图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展现自身的价值。第四层:尊重需要。尊重的需要是在前三种需要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还可以看成是人类在发展中为了生存必须存在的需要,而社交和尊重的需要就可以看作人类在情感方面的需要。高等生物不同于低等生物的一个特征就是其本身具有自己的情感活动,因此在基本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以后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情感的需求。在情感需求中最基本的就是尊重的需要,被人尊重和自我尊重都相当重要,决定了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和起到的作用。第五层:自我实现需要。对于自身价值的实现应该是人类在团体中最高级的需求,只有上述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才能够实现自我价值。自我价值就是人类在相关的工作和生产中希望达到和自己能力相符的成绩,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理想和价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即以后自己发展的目标或者希望自己达到的高度,在树立了相关的目标以后,从自身进行努力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即是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后三种需要的产生及其强烈强度与人的性格、志向、价值观及社会经历、文化程度、宗教信仰等存在紧密的联系,并在较大程度上受其制约。

2.阿得德佛需要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阿德佛在进行大量的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得出了相关结论,认为一个人的需要只需三种就可以:生存、相互关系、成长,简称为erg理论,分别是existence(生存),relatedness,growth(成长)三个英文字母首字母的缩写,这三种理论的详细理解如下:

(1)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生存的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只有生存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才有条件进行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的其他活动。生存需要包括人类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相关方面的需要,即一般意义上讲的物质生活需要。

(2)相互关系的需要。在人类的基本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满足以后,就产生了相关社交的需要。人类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的传达都需要社交进行传输。在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人类要求通过交流来分享自身的经验和情感,以期自己的感情的需要得到满足。

(3)成长的需要。成长的需要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通过对自己在今后的事业前途方面的考虑,制定相关的目标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价值得到体现就是满足了自己在成长方面的需求。从本质上说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需求相似。组织领导人员要想在对下属的控制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对下属的需求进行了解。什么样的需求是他们所需要的,对他们以后发展有力的因素要了解清楚。通过这些因素的控制来影响下属的日常工作和行为。如果组织的领导不能很好地把握员工的需求,就不利于对员工的掌控,对团队以后的发展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3.激励—保健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

赫茨伯格在长期观察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相关结论:第一,单纯的工作本身的一些因素,可以构成对员工的工作满足感的形成和工作态度的激励。这类因素的改善,在员工工作积极性、生产效率提高和激励机制建立等方面有很大的作用。这类因素就是双因素理论中的激励因素,激励因素可以概括为六点:工作中得到的成就感;工作过程中得到的认可;在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对职务负责;未来发展前景;在工作中的晋升和发展机会。这些因素虽然在管理中非常重要,但是并不是必不可少的。第二,在双因素理论中,另一方面的保健因素在工作中就成为不可或缺的因素。保健因素包括:公司管理制度、技术的监督系统、与同级人员关系、与上级人员的关系、与下级人员的关系、薪金、安全、工作条件。这些因素的缺乏直接会导致员工对于工作中的不满情绪的爆发,影响日常的工作效率。保健因素实际上就是人类在集体活动中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因素,如果这些最基本的因素得不到满足,员工的生活得不到保障就会使他们缺少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消极地进行日常工作,对工作效率影响很大。

二、高校课堂存在问题及原因。

1.高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课堂教学中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缺乏主观能动性。因为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也没有太高的要求,就是在期末考试中及格就好,而且学校还制定了各项补考制度,考试不合格的学生还可以补考通过测试。这样就造就了学生在学习中的惰性,使得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2.高校课堂存在问题的原因。

高校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从学生方面来讲,因为大学的学科是按高考分数进行划分的,而且自身所学的专业和以后工作有着很大的联系,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并不是因为对这项学科感兴趣而进行学习,仅仅是因为以后比较好就业。这样本身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兴趣就不大,影响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教师方面来讲的话,大学的教师本身上岗的条件就和中小学不同,一般大学教师都是在学术方面取得较为突出的成就或者学术水平较高,而其本身并没有经过教书系统的培训,这样就造成了其在教学过程中,较为关注学术水平而忽略了教学本身,使得相关的课堂教育缺乏趣味,只是进行学术的灌输,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从学校方面来讲,对学生的管理较为松散,特别是在考试方面,对学生较为宽容,这样就造成了许多学生因为考试较为轻松通过而选择只在考试之前才进行相关的复习,对日常的课堂教学较为忽视。

三、针对高校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1.制定目标激励方法。

教师在授课时既要灌输学术知识,又要与实际进行有机的结合。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关长远目标和阶段的目标。在学术教学中,穿插着进行现实教育,对目前该专业的就业情况进行传输,通过对就业压力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紧迫性,让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通过制定相关的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成就感,激励学生在下一步的学习中更加热情。

2.语言激励。

高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运用相关的激励语言,在大学教育中,一些较为风趣幽默、善于对学生进行鼓励的教师往往比较受学生的欢迎。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不仅仅只是传输相关的学术知识,也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准确的语言激励提高学生在课堂听课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环境激励。

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出学生解决不了的环境,让学生的心理出现落差,认识到自身还存在着不足需要加强自己的知识水平。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通过对这种差距的思考结合自身实际,对自身学术水平进行提高。

4.教师自身魅力激励。

我们都知道一些有自身魅力的教师总是拥有大量的学生拥护。因此,教师应该提高其自身的各项修养,提高自己的个人魅力。用积极饱满的热情进行课堂教学,同时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大学教育中的较为枯燥的学习方式,积极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互动,通过自身的实际经历进行言传身教,让学生感同深受,和学生打成一片,积极进行沟通。这样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授课,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高校的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因为其本身的特殊性,就给教学带来了相应的挑战。因此,在高校的教育中,应该采用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激励方法就是其中较为重要的方法。通过激励,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文范文汇总篇五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教学方针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方面,它是训练学生运动技能,增强体质,锻练体能,促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重要基地。因此,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教学质量,是贯彻教学方针,培养建设合格人材的具体体现。所以,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檎教学工作者长时间来致力研究、探讨,努力解决的课题。根据教学实践的体会,我认为:要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教学质量,首先要备好课,然后要上好课。

一、备好课。

大多数人认为:上体育课很简单,用不着备课,上课时,教师安排学生运动就是了。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体育课是教授体育运动知识(主要是体育运动技术动作)和组织体能训练的课,它与其他科的课一样,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要完成教学任务就一定要备好课,否则无法达到目的。那么,怎样才算备好课呢?我认为备好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要求,熟悉教材内容。教师要熟练掌握所教的技术动作,要熟知其动作要领;并能估计到学生练习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及能定出行之有效的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同是也要掌握所教技术动作与前、后课的教学内容,单元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

第二、结合教材,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任务、重点、难点,为解决重点、难点设计好辅助性练习内容,让学生顺利掌握重点,攻克难点。

第三、结合教材、学生的特点、场地器材的实际,确定最佳的组织、教学方法。

二、上好课。

第一、动作讲解言简意赅、具体形象。言简意赅、具体形象的动作讲解,学生容易抓住动作要点较快领会动作。因此,教师在讲解动作时,应突出重点和触类旁通,并尽量把一些抽象概念通过准精练的语言和恰当的比喻使之具体、生动和形象。例如:教学前滚翻动作时,使用低头、抬臂、抬臀、前移(重心)、蹬地、着垫(脑后)等词语来讲解,并把动作过程比喻成“皮球滚动”。又如教学原地推铅球时,运用蹬送转挺推拔等学生熟悉的动词来讲解。这样的讲解,学生容易在脑海里建立起清晰的运动表象,从而较快理解和掌握动作。

第二、示范动作准确、轻松优美。教师准确、轻松优美的动作示范,会使学习伊始便在大脑中留下正确的动作印象,并产生动作优美易学的感觉和强烈的学习欲望。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一定要熟练掌握所教动作,并在上课前演练几次,确保在课中示范时做到动作准确、轻松优美,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身教,为后段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基础。

第三、组织教学的语言富有启发性、激励性。富有启发性、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可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结合教材,学生实际采用促使学生动脑、激发学生渴望练习,积极练习的语言来组织教学。例如:弯道跑教学时,对动作要领、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关系,我暂时不讲,只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沿圆圈跑时人体的感觉是怎样的?(即身体怎样,脚掌怎样着地)。然后让学生沿弯道跑三次(慢、中、快)体会动作,再用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回答上述的问题,学生基本能作出正确的.回答。这时我就把学生作答加以整理、概括为:克服离心体放松,身体向内沿倾斜,两脚着地有不同,左脚前外侧,右臂前内往和外,左臂离身前后摆,摆臂幅度外大内较小,右肩稍前沿线跑。这就是弯道跑的动作要领。

又如:在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教学。分析动作时,教师分别请一个动作准,一个动作错误(带普遍性)的同学示范后,问:“刚才两位同学所做的动作,好在哪里,错在哪里?”在学生作出了正确的回答后,教师用鼓励的语气教学,既有效地促进学生在思考中练习,在练习中思考,又使学生越练越想练积极练,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组织教学的形式、方法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竞争性。体育课教授的技术动作,大多数都是用四节课才能完成的;或有些是前阶段学习过现在要进一步提高动作质量的。这样,学生在一节或连续几节课都练习同样一个动作,或练习以前学习过和动作,很容易出现厌烦的情绪和不认真练,不愿意练的现象。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根据教材、学生的特点、器材场地的实际,采用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竞争性的形式和方法诱导学生主动练习、积极练习。例如耐力跑练习,采用3分钟变换跑。方法是篮球场跑“区”型,每跑一圈变换一种跑姿。可采用左右侧向并步跑、左右交叉步跑,后退跑、高抬腿跑、后蹬跑等。这种方法由于跑姿和跑动路线的不断变化,使学生始终保持着很高的兴奋性,3分钟跑下来虽然个个都满头大汗、气喘嘘嘘,可没有一个人叫累。又如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练习,采用分组投篮比赛,看哪一组投中的最多,方法是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4组,按顺序每人投篮5次,整组投投完后看哪一组投中的最多。通过投篮比赛练习,不但提高了学习练习的积极性,而且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从而完成了学习的任务。

第五、合理安排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量。一堂好的体育课应该是既能使学生较快地较好地掌握技术动作,又能使学生有效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长发育规律、运动的能力,合理安排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量,在正常条件下,准备部分脉搏应在110次/分至130次/分之间,平均120次/分,基本部分130次/分至150次/分之间,最高峰170次/分,平均140次/分左右,结束部分130次/分至至90次/分,平均110次/分左右,课的密度35%,平均脉搏124次/分左右。这样使运动曲线、练习密度、运动理比较科学合理,从而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潜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文范文汇总篇六

音乐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和其他学科一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更加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音乐的实践性特点,音乐的不确定性、抽象性以及时间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强调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课标》对我们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通过音乐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因此,我们要加强对音乐课程的教学,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音乐成绩的考核。考核初中学生音乐成绩,就是对初中学生音乐成绩的评定,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也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总结教学经验。

农村很多学校,对音乐学科还不够重视,没有专职音乐老师,音乐课时数也不足。不少教师对学生成绩考核还不够全面。有的教师到学期结束阶段,指定一首歌曲让学生唱一遍,根据自己的主观印象,在记分簿上打上分数,就算考核结果。还有的老师根据其他学科成绩,在记分簿上打上分数,也算考核结果。还有些老师毫无根据地在记分簿上打分数,也算考核结果。这些非考核的考核是不符合《课标》要求的,也就难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更谈不上什么实施素质教育了。

笔者认为,考核初中尤其是农村初中学生的音乐成绩,应力求体现《课标》中规定的要求和基本任务。只有这样,才是全面的。具体包括:唱歌、音乐欣赏、视唱、听辨、器乐演奏、音乐知识等各个方面。

考核初中学生的音乐成绩,笔者将它分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种。

一、平时考核。

主要是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考核,在每节课的复习阶段对学生进行抽测,考核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如下。

(1)唱歌。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已学歌曲的掌握情况,这里面主要包括唱歌的姿势、唱时的呼吸方法、咬字、吐字、发音、面部表情、感情处理、感情投入、动作表情等。其实就是考核学生的表现能力。

(2)唱游。这主要是对刚入学学生而言的。主要是看学生随音乐的不同情绪、节奏、节拍变化进行有表情地律动,作即兴动作模仿。主要考核小学生用动作感受音乐的能力,也就是考核其创造能力。

(3)欣赏。这主要是对八年级、九年级学生而言的。主要考核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说出作品的名称、作者、作品主题、思想感情、作品风格、表现形式、表现手段等。通过欣赏考核,可以看出每个学生的审美能力。

(4)器乐。这也是对八年级、九年级学生而言的。主要考核学生的演奏姿势、演奏方法和演奏技巧的掌握情况。

(5)音乐知识。主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口答或在黑板上写出乐理知识和音乐常识。

(6)视唱。把以前所学过的视唱全部写在卡片上,让学生抽出并看卡片唱曲谱。要求把音唱准,节奏唱正确、唱稳。

(7)听音。在做这项考核时,老师先在琴上弹出明确调高的音阶,然后再在琴上弹出一个或几个音,让学生唱出来或写出来。还可以把几种旋律写在黑板上,老师弹出一种,让学生选择。这主要是考核学生的听辨能力。

二、期末考核。

期末考核是对学生音乐成绩的一次全面性考核。笔者主要分笔试、口试、器乐演奏三个方面。

(1)笔试。主要是考核学生对音乐知识、音乐欣赏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2)口试。一学期下来,学生已学了很多歌曲,他们对每首歌曲掌握程度怎样呢?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可以让学生自选本学期所学歌曲中最喜欢、唱得最好的一首作为考核歌曲。唱前学生可以自报歌曲名称,学生可以唱词,也可以唱曲谱,让学生尽情地唱,唱出歌曲的风格、情趣、味道。同时还要看学生唱歌的姿势、发音、咬字、吐字。这样的考核,学生是很感兴趣的。同时也让学生有上台表演的机会。

(3)器乐。各校所用器乐不同,可以让学生自选器乐,自选曲目进行演奏。要求奏出曲子风格,奏出情调,演奏技巧灵活。

最后把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综合起来就算该生的学期总成绩。这样考核才是全面的。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音乐素质,总结教学经验,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采用以上考核方法,必须在上好音乐课的基础上进行。根据《课标》要求,在音乐课上,我们教师要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要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要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音乐课上好,也才能有效地考核学生。平时不注重音乐教学,如何能考学生呢?相反,平时注重了音乐教学,我们就有理由去考学生,学生也会考出满意的成绩,学生考出了满意的成绩,他们对音乐课就会更加喜欢了,这样音乐教学和考核就形成了良性循环,音乐教学也就是《课标》规定的真正的素质教育了。

(江苏省新沂市唐店中学)。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文范文汇总篇七

在阅读教学中,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自己进行阅读,同时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和阅读的技巧。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出与之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进行任务阅读。提倡“熟读深思”法,就要一改以往教师的满堂灌,学生多读多思,自己进行感悟,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可采取四步读书法,即初读—再读—精读—熟读。以此四步,学生可以边读边质疑再到解除疑惑,以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同时对于重点词汇进行重点的理解,充分体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书就是要学生去读,自己品出其中的味道,而不是靠老师给讲出来。这样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提倡“启发诱导”法。

实践证明,启发诱导讲课能达到识事、达意、掌握表达形式的目的。例如教师在讲解《草船借箭》的时候,学生对于文章中的主人公不了解,不知道他们为何会联系到一起,这些课本上没有的内容,就需要教师对于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讲清两个人物之间的关系,这对于文章的理解有很大的作用,在进行启发时要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和方法,否则会导致启而不发,不但不会对理解课文有帮助,还会有偏差,浪费时间。

三、提倡“精讲巧练”法。

精讲就是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抓住重点,让学生学得容易学的明白;巧练就是要有明确目的出习题,出典型题技巧题,让学生举一反三,掌握做题的技巧和规律。精讲精练可以引导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概括出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思想。

四、提倡“内容和语言统一”法。

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要指导学生自觉通过语言文字去正确理解思想内容。在做语言的分析时要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句。因此,不能忽略作者对某些词句的独具匠心的用法。一定要注重语言以及修辞,不能只停留在对内容的理解上。

五、提倡“读写结合”法。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读是吸收的话那么写就是表达。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读写的结合。阅读教学要使学生认真去体会作者的思路意境,这样积累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就可以从范文当中学习到各种文章的不同的表达方法,写作时就有所借鉴,有所依照。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文范文汇总篇八

[摘要]从体育欣赏的方法入手,对欣赏比赛的形式与过程进行分析,提出培养学生体育欣赏的方法并得出结论。实现体育教学与体育欣赏有机的结合,以全面发展学生为中心,与终身体育锻炼接轨,提高学生的体育欣赏能力。

体育欣赏是人们生活方式多元化和体育文化大众化、生活化的产物,它可使个人在身体和精神方面得到休息、放松和享受。因此,有必要对体育欣赏的方法展开分析与探讨,让学生掌握体育欣赏的方法,提高学生体育欣赏能力;使体育教师能在体育教学目标、思想、内容与方法中结合体育欣赏的方法进行教学,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

1.1欣赏体育精神从整体上说,它包括竞争精神、自我超越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体育比赛的最大魅力在于永恒的竞争,在于有规则的公平、公开、公正(平等、和平)的竞争。从运动员的内在智慧及精神的角度观赏体育竞赛,竞技体育最能吸引观众的重要原因,是因为比赛不仅比技术,而且比战术,比智慧,比精神。如篮球、排球比赛中如何发挥身高优势或避开身高弱势等。

1.2欣赏比赛的形式与过程竞技体育比赛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1)欣赏直接对抗性竞技项目。包括篮球、排球、足球、手球等球类项目以及拳击、摔跤等个人项目。欣赏这类比赛项目,应注意欣赏比赛过程中个人技术的运用和整体战术的配合以及运动员所表现出的那种勇于承担责任、视野开阔、豁达合群和大智大勇的精神状态。(2)欣赏对比性竞赛项目。包括体操、跳水、花样游泳、花样滑冰等。这类项目比赛的特点是对比,要求运动员按规定条件和动作质量去完成比赛的技术动作,比赛中强调动作难度、美观和富有艺术性。(3)欣赏记录性竞赛项目。欣赏这类比赛项目,应注意欣赏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那种你追我赶的拼搏精神及勇敢坚毅、刻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1.3体育欣赏特性体育欣赏特性一般有直觉性、创造性、趣味性、超越性等。在体育教学中应加强体育欣赏直觉性教学,使学生的感性世界具有丰富的精神多样性。结合体育欣赏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多种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多方位创新能力。依据体育欣赏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产生兴趣,提高对该项目的欣赏水平,养成习惯、培养意识,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要多利用体育欣赏的超越性,改善学生的不良心理,增强自信、担当责任、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促进学生心理正常发展。

2.培养方法。

2.1体育教学必须增加体育欣赏基本知识传授,才能满足学生对它的渴求。根据培养目标内容来看,只有提高学生的体育欣赏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培养目标。了解体育必须通过体育欣赏的手段,体育欣赏就是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方法。通过它,才能懂得健康的含义,才能通过观察、思维、创造去进行体育实践,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而我们现有的体育教学大纲上根本没有这些内容。因此我们的体育教学内容应包括有体育欣赏方法的基本知识,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把体育教学改革落实到实处,增加学生想要的知识传授。为形成终身的体育习惯作准备。

2.2加快对体育欣赏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满足现代学生需求。只有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完善体育科学体系,才能更有效地去指导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体育欣赏能力,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2-3重视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的文化价值就在于人自身的价值,体育文化的产生是满足人类的需要,体育欣赏也是现代学生的基本需要。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体育文化的建设,才能满足现代化学生的渴求。

2.4加强学校体育环境的建设。学校体育环境的建设必须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是体育物质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的体育锻炼、医疗保健、饮食卫生、文化娱乐等方面的环境条件,为学生安全,健康、生动活泼的成长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物质环境。另一方面是体育精神环境,(网络、校园文化、座谈交流会等)让学生处处可以通过传播媒介获取他们需要的体育文化知识,感受到体育人文的亲和力。

2.5加强体育老师对体育欣赏知识的培训。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学生对体育的需求不仅仅是学习几个体育动作,而是对体育全方位的需求。体育老师是传播体育的文化人,这就给学校体育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教学观念的转变、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更新知识达到纵横结构上的合理、尽力满足学生渴求体育欣赏知识的要求。

3.结论。

体育欣赏是一种心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存在许多对发展学生个性起着良好作用的潜在因素,我们只有充分挖掘,利用多途径向学生传授和传播体育欣赏的基本知识。并结合影响因素进行合理优化教学,让学生去真实地感知欣赏体育比赛和活动的乐趣,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这样才能真正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率。才能使更多的学生爱好体育,谈论和欣赏体育,并参加体育,形成“欣赏体育热”,在体育教学中更好地发展学生个性,从而最优化地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目标。

通过论述欣赏体育的方法、了解体育的特点、提出对策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体育欣赏对于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对于现代体育的发展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于人文奥运和绿色奥运的认识是绝对必要的。社会体育的哲学基础是生活世界,体育回归生活正成为世界体育发展的时代潮流。21世纪人们把体育与人民生命历程和人的基本权利联系起来,使体育向生活化、终身化和大众化的方向发展,标志着体育的发展是以人文为目标重新定位和以健康为目的的重新定向。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必须以生活世界为基础,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融合,满足学生文化生活的需要,使学生在体育欣赏中,关注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从而实现欣赏与实践的转化,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动力和自激互动的内在活力,使社会体育及其欣赏与实践的驱动力源于人们内在的生活需要。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文范文汇总篇九

景观设计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更加的密切。强调景观设计的层次要求,开展景观设计与文化、精神等方面的结合,使景观设计更加符合人们新时期的精神物质需求。景观设计地域性的缺失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如何解决地域文化中不同的矛盾关系,更好地延续地域特点,增强人与自然的互动效果。成为今后景观设计的重点项目。景观设计要体现出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满足人们的基本审美需求。

一、景观设计中互动性与地域性体现必要性。

景观设计要充分的利用区域自然景观和历史发展特点,针对气候状况。水文地貌、动植物资源等形成具有人文价值的景观。景观设计不是孤立存在的,要与周边景物都能够形成必要的联系。在景观设计地域性中体现出不同自然因素的互动性。使人们对景观的感受更加的深入。只有突出景观设计的互动性,才能够在不同自然因素中共同作用下架构出具有独特的风貌。景观设计是一种总体建设语言,需要对当地文化进行深入性的挖掘。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坚持地域性原则,增强人们的互动感受。这样将会获取到更为突出的景观效果。在景观设计上注重内敛的文化韵味,以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利用现代设计语言,丰富中国古典情韵。景观设计不是单纯的时尚元素堆积,而是通过传统文化打造出更为先进的现代审美。景观设计将会受到不同条件因素的限制,将地域性作为景观设计风格体现的基本。能够全面的考虑到景观设计的切入点,增强景观与建筑互动效果。这样通过景观设计能够表达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二、地域性与互动性在景观中的`融入设计效果。

(一)将文化符号进行分解,组合成为新的形式。

景观设计中的文化符号融入主要是采用分解转化的方式,组合成为新的形态在景观设计中进行体现。经过分解转化之后的景观设计能够更加体现出地域性特点,使人们接受文化的效果更加鲜明。对传统文化进行重组,可以利用原始形态或者保留特征进行全新构造。以原始形态为出发点,对文化符号进行创新置换,可以作为景观设计中的一部分进行体现。文化符号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不同的文化符号经过交融名之后能够展示出更为丰富的符号系统。在经过地域之间的互动交流,吸收不同地域特点,这样就达到景观设计创新的目的。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结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更为有力的生命。

(二)凸显标志性景观。

景观设计中的标志性能够表达出地域特点和人们对自然的理解。标志性建筑要基于城市自身的历史、文化等资源,同时也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将设计的景观融入到城市发展与环境中。标志性建筑体现了人们的审美心理,要符合当地的文化特点。这样才能够更为直接的进行审美辨识,同时增强人们的记忆功能。在景观设计中建筑如果只起到表达具象化作用,那么是不能够作为标志性建筑看待。在地域文化中突出标志性建筑,要符合审美观感,最为重要的是要传达出城市发展的历程。这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意义和精神价值。

(三)开放性。

景观设计是在公开性的空间中进行的。是一种对于建筑外部视觉空间表达的过程。人们在景观场所进行聚集,需要景观能够提供人们休闲娱乐。这样将会有助于人们开展交际。这是景观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的问题【2】。景观设计内在存在价值,在满足社会属性的同时,在不同的区域范围中都要保证景观建筑的开放性,使人们都能够接触或者感受到景观特点。在景观整体规划中,人们会一致性的认同这种艺术空间呈现的状态。并且会利用这种状态将更为先进的精神风貌与人文特点进行说明。

(四)综合性。

景观设计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是一种多元文化的结合。在一般情况下都会以集合的形式进行展现。独立表达个体不能够展示出互动性与地域性特点。因此,在景观设计布局中要具有独特的景观风格以及多元化的文化气息,独特的艺术景观能够让大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让人印象深刻,使人对美好的生活产生憧憬【3】。景观设计中地域性与互动性的体现不能够单纯的进行模仿,而是一种将美学与传统文化进行结合展示的设计。深刻发掘出地域文化的精髓。结束语现代景观设计中要注重土地的利用与生态系统的保护,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冲突矛盾。针对这种情况,景观设计更加注重人性化理念的运用,在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与社会城市的发展进行联系。利用科学技术对景观进行适当地创作,更加突出内在的景观个性,并且利用艺术语言表达出景观呈现的精神和地域特色。增强人们与景观的互动感觉。景观设计中的互动性与地域性的体现是人文和谐相处,历史文化创新的表达,在注重历史文化的同时,更加明确内在的精神价值影响。景观设计是一种文化,需要用心去领悟体会,景观设计体现地方性特征,这是在特殊的自然环境中对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能够实现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魅力体现。

作者:肖慧惠单位:山东泓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2]聂利民.本土植物在现代城市地域特色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2).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文范文汇总篇十

1.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教师综合素质有待加强体育教师是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引导者,是阳光体育运动正常开展的必要条件。他们有相当丰富的授课经验,对其所授的专项有一定的优势,能很好的引导学生,但是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多样,需要更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和对解剖、生理结构、肌肉代谢、运动损伤及紧急救护等方面的医疗常识。体育教师所具有的专业技术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从事体育教学的能力,也影响到指导学生开展的各种课外体育活动,从调查来看,高校体育教师的专长仍集中在田径和三大球上,近几年也增加了一些深受学生喜爱的专业项目,比如:网球、羽毛球、瑜伽、跆拳道等,但大多是通过后期短暂的培训就进行教学知识环节薄弱,没有系统全面的普及专业知识。因此教师的自身综合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有待加强。

2.领导重视不够,学生锻炼意识薄弱。

学校领导对校园体育的重视程度以及管理的模式、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体育教师理论水平,包括辅导员对校园体育文化的态度,都直接影响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随着国家推进的课程素质教育实施改革工程,体育课程的改革也被唤起,但是目前,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由于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良影响却没有得到学校足够的重视。中学为了升学压力,大部分高三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体育课,更何况是课外体育活动,这对学生的运动意识、锻炼的自觉性受到影响,进入大学后学生没有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认为体育课就是放羊式的教学方式,更不会在课外时间自发进行运动,长此以往学生出现不敢运动不会运动甚至怕运动的现象。

3.运动场馆缺少,体育经费不足。

学校体育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运动场地设备器材,这也是开展体育工作的物质保障。高校的体育运动场地由于受到学校规划的影响,有些学校对体育不够重视,造成体育经费投入不足、体育设施滞后等问题。各高校确实有标准的田径运动场,但对体育馆的设计不够理想,一般都只有一个篮球场,没有排球、羽毛球和游泳馆等,学生选择余地不大、运动形式单一,造成学生想运动却找不到合适场地的矛盾。有些学校的.场馆设计不合理,学生的兴趣与之发生冲突,所以场馆处于空闲状态。有些学校甚至不将场馆开放,从而直接影响了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二、阳光体育对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对策。

1.重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

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要求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想结合,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大学生体魄强健,意识坚强,充满活力,有自己的主见但也需要教师适当引导,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状况,积极探索适应学生自身特点的教学活动形式,指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锻炼和发掘运动兴趣和特长,掌握多种体育运动技能,从根本上改善身体状况,提高运动能力。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建立领导管理监督机构和规章制度,形成由校长牵头,分管领导主抓,体育教师操作的管理机构,从上至下对本校的课外体育运动进行科学管理和严格监督,切实按照国家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实行。

2.创造良好的氛围。

学校需要努力营造重视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舆论环境,大力宣传和普及科学的新世纪人才观,形成良好校园文化和氛围。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好体育教师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多参与各项健康有益的体育运动,在课外体育活动上,教师可以对运动能力强、爱好体育的学生先进行课外指导,使他们带动更多的学生投入到课外体育活动中来。另外可以多组织体育俱乐部和体育协会等,让学生社团自己组织的形式和学校体育组织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以保证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多样,使有共同兴趣的学生自然形成稳定的活动小群图,更好的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3.增加体育设施建设。

高校的建设往往注重学生的升学率和科研水平,对体育不够重视,因此在对体育场馆的投入和经费的分配上有一定的局限性。阳光体育运动的理念倡导以来,有一定的改善,但是,观念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体育场馆的设备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运动训练和竞赛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载体,是学校基本教学条件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检查、督导、评估、规范学校办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反映学校对体育工作的投入程度的是高校体育场地设施数量和规模,也影响到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校都应重视和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的建设和配备工作,在财力、物力上予以保证。

4.提高体育教师业务水平。

目前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较其他学科的教师确实有所差别。高校应多开设学生喜爱、时下流行的体育课程,及时引进相关专业体育教师,加大体育经费投入,帮助他们针对性地提高综合能力,建设一支数量足、能力强、水平高的教师队伍,让教师能将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时校内外的交流学习要积极组织,教师的业务水平要全面提高,培养体育教师要全方位的发展,不仅能带队参加专业的比赛,科研上有研究,也能组织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同时具有裁判能力。

三、结语。

作为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者和实施者,各高校必须要从贯彻新课标的落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高度,切实把课外体育运动的开展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础和重点。要根据阳光体育理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的态度,进行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推广体育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高校应抓住“阳光体育运动”的背景,切实纠正和完善高校课外体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其开展和实施,以其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和人文化的活动内涵带动整高校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学生真正爱上课外体育活动,并从中受益。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文范文汇总篇十一

小组教学即是将班级学生分成几组,组员根据体能、学习能力合理搭配,针对练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小组共同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教学。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打破传统的“教师怎么讲,学生怎么做”的模式,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

1.1促进认知,情意发展。

小组合作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无压力、轻松的气氛中,对伙伴的动作进行评价,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伙伴交流自己练习的感受,形成一个立体的练习网络。这种教学情景,对于体质较弱的学生来说,可以感受到伙伴的帮助,分享小团体成功的喜悦,认识到只要积极主动,大胆尝试就会成功,从而找到了自身价值,增强了信心。对于学习成绩优异者,这种学习策略给他们创造了更广阔的舞台,发挥其特长,充分表现其认知的能力,同时也帮助他从中找到乐趣,对他们完美人格的塑造极有帮助。

例如:技巧教学中,学生完成基本动作后,教师布置组合动作练习,让学生想办法将动作连贯起来。这时,学生热情高昂,各抒己见,彼此启发分析,提炼最佳方案。伙伴之间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结果,八个小组的表演都有精彩之处,这时教师及时引导,取各组之长,一个完美的组合动作在学生的创造中诞生了,每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团体的力量,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1.2培养竞争意识与合作能力。

小组练习以合作为主,小组间以竞争为主,竞争与合作并进,使课堂气氛紧张,而又愉快。何况,体育本身就是竞争,为小组而奋斗,大家紧密配合,出主意、想办法、没有了埋怨和责怪,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和集体荣誉感,并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增进了了解和友谊。大家彼此帮助,取长补短,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关系,为教师的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在进行游戏比赛中,教师可让各个小组的学生自己分配任务,让他们先在自己的小组中紧密配合,然后与其他小组竞争。这样每个学生都会觉得自己是本小组中不可缺少的一员,他将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配合本组完成任务,并努力战胜对手。教师应认真挖掘各小组的优点加以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要找出其不足,最后评出完成任务最出色的小组。最好的小组要表扬,其他的小组也要鼓励他们努力提高。这样既能学生的培养竞争意识又能发展其合作能力。

小组合作为体育教学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教师在实际操作中首先应找准位置,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发挥其主体地位的作用,教师针对教材内容积极引导鼓励,并及时调整解决未预料的问题,确保正常的课堂秩序,让学生能真正主动,愉快的练习。其次教师课前必须设计好学生行动的路线,各小组练习的位置,把握教材的重点,熟悉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情况,才能精心选择有效的练习方法,才能做到课上及时辅导,从而提高小组合作的教学质量。另外还要重点培养在民主氛围中产生的小组“领头人”,教会他们组织小伙伴练习的方法,使每一个小组都紧紧同教师联系成一体。

体育教学中的幽默法是一种有效完成体育课堂教学任务的手段,它具有活跃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情感、激发学习兴趣、消除疲劳及批判功能。体育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而幽默是一中普遍应用的艺术手法。在课堂中,幽默法可分为语言幽默法和非语言幽默法。语言幽默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表达方式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或者运用笑话、故事等进行表达的教学幽默。非语言幽默法是指教师利用手势、躯体、表情等非语言的表达方法来实现的幽默,即动作幽默和表情幽默。

2.1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评判一堂体育课上得成功与否,课堂气氛的好坏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好的课堂气氛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而幽默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精神愉快,情绪激昂,更好地达到健康锻炼的目的,也就是说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容易产生快乐感和自信心,表现为积极参与各种练习,动作轻松自如,并能更快地掌握教师所教的动作,练习时乐而不疲。例如:在短跑教学中,动作规格的讲述若平铺直叙,那么会现得比较抽象,枯燥无味,难于理解,若形象地告诉学生“起跑前要象一个被尽量压缩的弹簧,听到跑的口令或枪声是‘啪’的一声冲出起跑线,同时,起跑后要设想后面有只狼在追自己。”从而把抽象的语言转化为声音和设想的情景,那么会使学生更容易记住动作要领,又心情愉悦,更加喜爱体育活动。

2.2沟通师生情感,消除学生疲劳。

教学活动是一种认知活动的过程,此过程交织着师生情感的因素,情感是将学生、教师和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的纽带。良好的师生情感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教学幽默可让学生领略到教师所具有的丰富多彩的个性和精神世界,使他们觉得面前的教师不只是一个可敬畏的“教师”,而是一个风趣可亲的“朋友”。另外,当学生在练习出现疲劳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引用一些幽默,让学生在笑声中不知不觉地身心得到锻炼,暂时忘却疲劳,以兴奋的精神状态重新投入到课堂中来。

3警策批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事先未曾预料的问题,如教师在讲解动作规格,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讲空话是,教师可幽默地说:“谁带收音机过来上课呢,我们现在要认真学习了,请暂时把它关掉。”这种幽默的批评给学生起了警策作用,即能保持教师的权威,又不至于使学生陷入难堪的地步,化被动为主动,不仅不会使偶发事件干扰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反而使它运行得更稳健灵活。

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幽默法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当学生精神疲惫,或课堂纪律松散,或学生面对困难,或师生间出现窘迫状态是,可适当运用。但如果在进行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体操教学时,要求学生在必须严肃认真的气氛下进行,这时用幽默来逗笑学生,将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产生伤害事故。再者,教学幽默的内容要不断创新。当学生第一次听到教师说出某句妙言趣语时会耳目一新,哄堂大笑,可若多次重复,则会觉得索然无味。因此,教师平时要多收集一些素材,加以组装,改头换面,使之与体育教学的情景更加吻合,不断更新,达到“信手拈来”,而不是老生常谈。

所谓“文无定法”,体育教学同样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此,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教研水平,使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以赶得上新课程改革的这艘大船。

参考文献:

[1]中国学校体育.,(1).

[2]体育科研.,(2).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文范文汇总篇十二

剖析实验环节,改进实验方法。

摘要:科学实验是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因此教师需要遵从教学的基本原则,除此之外还应遵循科学性原则、显效性原则、简明性原则、安全性原则等。教材因受材料和环境的影响,它在实验设计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合理性。分析教材,运用不同的实验方法,需要对实验进行改进,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完成科学探究。

关键词:实验;环节;方法。

科学实验方法主要是按照实验目的,利用仪器和设备,人为地控制研究的对象,排除干扰,突出主要因素,突出科学实验的现象、过程及其特征,研究科学问题所采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常见的方法可分为:实验归纳法、验证法、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法、比较法、平衡法、转化法、放大法、模拟法、解剖法等。在小学科学课程中不同程度地运用了相关的实验方法,教材的设计者也良苦用心地安排了一些实验设计和操作的插图为的是让教师和学生都有一个参照的方向。但现实是有些实验缺乏科学性、显效性和安全性。我们需要巧妙地运用实验方法,改进实验的环节和材料,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完成实验探究。

一、5年级下册《热》单元为例――运用比较法增加实验的显效性和准确性。

1.第4课《空气的热胀冷缩》中,观察空气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本课科学概念: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如果瓶内的空气体积膨胀,瓶内的空气就会往外挤。只要想办法观察到瓶内的空气在往外跑,我们就知道瓶内的空气在膨胀(课文中的内容)。分析课文得知,气球的胀与瘪能反映出空气的热胀冷缩,而导致气球胀与瘪的是温度的不同。因此,不管是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分组实验都需要准备热水、常温下的水、冰水,复杂异常。

缺点:按课文的实验设计,锥形瓶的瓶口大,受热时间较长,气球膨胀不明显。不同温度下的三种水,同时还要保证气球与锥形烧瓶接口的密封性,实验效果不明显,对学生的感官刺激不够强烈,印象不深。

改进:在前一课观察水的热胀冷缩体积变化时,我们采用的装置是在烧瓶中插一根细管子,那么在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体积变化及研究它的特点时,我们也可以采用这一装置,不同的是观察水的热胀冷缩体积变化时,烧瓶里面装的是水,而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时,()烧瓶里面装的是空气,套在细管上的气球是为了借其体积变化使我们能更清楚地看到空气的体积变化,这样变量只有一个――装在烧瓶里的物质不一样(一是水,一是空气),而且也便于启发、迁移,操作步骤也基本类似,简单高效。

2.第6课《热是怎样传递的》有两个活动: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通过实验让学生感知热是怎样传递的,明白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

本课科学概念: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缺点:通过自己亲身实验终于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虽然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蜡烛燃烧时流下的蜡会在桌上凝固。由于蜡先要熔化成液体,然后滴在铁丝上,再往上粘火柴。但蜡的凝固时间快(指冬天,夏天正好相反),且熔化后粘性不大,所以很难粘上去,因此成功的不多。

改进:在这个探究活动中,我们对实验装置进行了大胆改进,用套蜡环的方法代替粘火柴棒,解决了实验原型中粘火柴棒很不方便,并且容易掉,影响实验效果的问题。

二、3年级上册《空气有重量吗?》为例――运用控制变量法增强观察科学性。

本课科学概念:空气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轻。

需要学生探究空气是否有重量,书本实验装置是一个简易杠杆,意图是采用平衡法来进行观察实验。借用笔帽和未充气的气球平衡到后来的充气球一端的向下倾斜来证明空气有重量。缺点:科学性不强,可操作性难。气球体积小,即使充满空气,效果不明显。一是我们在进行比较的时候改变了两个量,除了本身重量增加外,气球本身受到了浮力的作用,在悬挂比较时,严重干扰了实验的准确性。二是提绳的悬挂难,调细木棍的平衡难,细木棍在这里可能会充当不等臂杠杆的角色,这也会使后面的实验结论出现不科学性。三是气球结扎难的问题,要将充好气的气球挂上去对小学生来说难度大。气球如果是由学生吹气完成,里面含有大量水分,实验结果的真实性不高。

改进:运用控制变量法,通过篮球充满空气和未充气前后重量对比:充气篮球内的空气受到了压缩,单位体积重量相应增加,称出重量。再将篮球内的空气放掉,再称出篮球重量,通过对比和计算,取两者的差值,学生清晰观察到空气有重量,而且很轻。

三、4年级上册《声音的变化》为例――运用转换法降低观察难度。

本课科学概念: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

关于音量的大小、振幅的大小、频率的快慢等概念,学生的理解是比较困难的,主要原因是难以观察,课本通过观察尺子发出声音,来认识音量大小与振幅的关系,再通过观察4个杯子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辨别哪个音高,哪个音低。

缺点:学生感官灵敏度差异性很大,容易形成分歧,如,让学生看振幅的大小,光用眼睛看,学生是看不清的,原因是时间短、变化快,而且尺子的质地也各不相同。用耳朵听音高同样是有偏差的,而且4个杯子的材料本身也会出现差异,学生每一次敲打的力度和着力点也很难控制。音高要同频率快慢联系起来更是困难,学生用感官根本观察不到频率有多快。

改进:运用电脑中的频率测试软件,将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以及音量的大小、振幅的大小用波形和数值的方式显示出来。只需要用麦克风对准发生物体,音量的大小和分贝数值一目了然。振幅可以通过观察波形的高低、频率的快慢以及比较数值来观察。通过显性的数字式界面帮助学生建构“声音”中各个要素的概念。测试杯子发出的音高不同也可用此办法,需要改动的是只用一只杯子和不同量的水,且杯子要上下口不能有粗细差异,尽量选择质量好的杯子作为实验材料。水的高度可以分0高度、1/4杯子高度、1/2杯子高度、3/4杯子高度、满杯,敲打时采用塑料锤小角度撞击的方式,因为塑料锤重量和释放的角度均可控,这样观察尽可能减少多变量的影响,实验科学性相应增强。

实验操作的方法多种多样,需要因课制宜地选择合理的方法,改进实验的设计环节和材料,这样能够保证实验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使我们的探究不至于停留在形式上,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

参考文献:

蔡铁权,臧文,姜旭英.科学实验教学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09.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文范文汇总篇十三

关于备考,我最想提醒的就是“清醒”。

希望你熬夜、刷题、记笔记、写错题本的作用都不是给自己以心理安慰,而是真正地使它们起到作用。“哦,我今天写了三套卷子可以心安理得的睡觉了”“看吧我已经这么努力了”,很多时候这些不过是麻痹自己的幌子。

真正重要的是你从这些工作中获得了什么。高考前的时间是宝贵的,你永远不可能把能做的事情全做完,希望你能用最宝贵的时间以最高的效率做最重要的事,让自己付出的努力得到回报,而不要做无用功。

以错题本为例,你既然写了,就要定期的去回顾它,错题本花费的90%的精力在记录上,10%的精力在回顾上,然而你可以从中获得的收获全在回顾——当然,如果你不是拿它用来练字的话——结果你费了很大精力去搭构错题本这个回顾的载体,却从来不去使用它或使用好它,显然得不偿失。

刷题刷卷也是这样,你用了100分钟做完一套试卷,只需要再用20分钟进行分析和总结就可以让这120分钟都有所收获,而你却停在了第100分钟,那么你这100分钟的努力都将成为无意义。真正重要的不是数量带给自己的膨胀感,而是知识的巩固。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文范文汇总篇十四

[摘要]: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强调师生报共同参与,它讲究互动性。中学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从社会文化传递的角度来说,它可以传授学生体育文化;从促进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发展的角度来说,通过中学体育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中学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来说,既有共同点,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也正是基于此,为培养学生的社会互动素质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互动寓教于乐。

1、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

它是实现中学体育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基本途径之一。中学体育教学除具有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共性外,还具有其自身的学科独特性。虽然目前各界对中学体育教学性质的认识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教学目标的多向性。

中学体育教学的目标可以同时指向多个不同的方向,比如提高中学体育运动知识,增加学生的体质体力和运动技能,运动情感的具体体验以及进一步加强心理素质等等,也即让学生在身体、运动认知、运动技能、情感、社会心理等各方同时进步、和谐发展。这一点与文化课有所区别,文化课的主要目标是向学生传授某学科的知识,而且仅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其目标比较单一、简单。

1.2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尤其是学生是通过身体直接参与,主要以身体活动为主。毕竟中学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大量的中学体育运动项目都强调以活动为主,所以在中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其主要是通过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身体练习去学习体育运动的技术技能。由此可见,中学体育教学是学生直接参与的体力实践活动。

1.3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和复杂性。

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实施主要依靠在户外开阔的环境中,通过身体活动参加,练习内容形式多样,参加人数较多,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创造了方便有利的条件,也大大增加了师生之间互动的.机会。也正是基于此,它无形之中增加了中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和组织管理的复杂性,也显现出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作用和人际关系的特殊性。这一点与一般学科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截然不同。

“互动”一词的概念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中是不尽相同的,在综合理解其涵义的基础上,我们结合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把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互动理解如下: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互动指的是师生在中学体育教学的具体情境中,以特定的符号系统为中介,为传递中学体育知识信息、沟通情感及交换意见而发生的直接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种活动。

作为一种教育性的互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互动是社会互动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同时它也是一种特殊的人际沟通,即指在学校这一社会组织中,它是师生在中学体育教学的具体情境中相互交流信息情感、反馈意见、和共享信息的一种人际沟通活动。具体说来,它包含以下几方面的意思:

2.4中学体育知识(包括技术技能等)中的信息、情感、态度、意见等是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内容。只有通过这些内容,才能让师生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变化,促使师生间的彼此了解、交互作用,从而形成共同的观点和认识,进而达到师生间的人际沟通,最终实现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认知活动、情意活动的协调,中学体育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完成才有所保证,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社会的成员的要求也事实逐步提高。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必须以更积极的姿态主动地去参与社会的各类活动,为迎接各种挑战,解决面对的方方面面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进行充分的合作和竞争。因此,竞争和合作成了现代社会的普遍行为与现象。能否于与他人合作,善不善于协调人际关系,都成了决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体育运动的重要魅力之一就在于它的竞争性,而我们知道,在学校内体育教学和运动的竞争性强调的是具有教育意义上的竞争,也即合作性竞争,这是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竞争,也是有益于合作的社会意义上的竞争。这就需要通过某种实践活动,借助人与人互动的形式,通过共同完成任务和对不同结果的经历体验,以及共同分享胜利成果和共同承担责任的关系去进行有目的地培养,改变这种劣势。体育教学正是培养学生合作和竞争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师生之间有着频繁的互动,这种人与人的互动在体育活动中好像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它通过运动中彼此行为的协同一致、协调关系,让学生认识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重要意义。比如一场球赛、一次接力赛、一组游戏,若同伴间没有彼此的合作,没有力争第一竞争,取得胜利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种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合作、竞争的意识和行为,无疑将会渗透到学生的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去。

因此,我们说合作能力和竞争能力一方面是体育教学活动参与者必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也是通过体育教学活动需要培养和发展的能力。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去培养学生的合作以及竞争意识和能力。比如,在通过小足球等集体性项目比赛,怎么样围绕实现小集体的胜利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要取得一场比赛的胜利,除了个人体能、技术技能水平的努力发挥,还主要得通过同伴间的相互协同配合才能实现。假如同伴不小心出现失误,也一定要相互谅解,鼓励和支持对方,而不是相互埋怨、指责。如此一来,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就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反之,同学问如果不互动或互动活动较少,彼此封闭,怀有戒心,那么矛盾和误会就无法得到解决甚至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开展集体活动往往会出现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结果,集体任务很难完成或者完成得不如意。就一般而言,互动的调节功能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是集体成员彼此之间的情感协调,使大家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二是相互之间行动的协调,使其相互理解产并达成一致。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互动过程实际上是个体借助于互动来认识或证实自己能力,并把它表现出来过程。也此同时,它也是我们通过人际互动去影响和支配他人的思想观念、行为的一种过程。由此可见,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的意义可谓深远。

参考文献。

[1]潘玉进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在教育上的启示,东北师大学报。

[2]郭华,教学认识的社会性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王武召,社会交往论(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9。

[4]杨秀清,课堂教学:学生主体性发挥探析,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0。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文范文汇总篇十五

我几乎没有自己找语文习题写过,但是我喜欢在语文考试之前拿一本语文练习的答案来看,重点是古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我会在上边做一些标记,总结常用的答题结构,标出答案中使用的高频词汇。这样做对诗词鉴赏、现代文阅读等主观题答题技巧的提高会有很大帮助;对照阅读古文的翻译也会积累更多的传记文体中常用实词虚词及句式。

数学学习方法:总的来说就是多做题,多总结。

数学对很多同学来说都是失分的科目,我认为数学的提高首先要多做题,做得多了速度自然就会加快,但是也不能为了刷题而刷题,要对同一类型的题进行总结归纳和思考,最终要达到从一定高度俯视试卷,毕竟数学卷子的考点是清晰而固定的。最后,如果数学基础确实薄弱,建议首先保证基础题不丢分,在基础题没有保证的情况下不要强攻难题。

英语短文改错可以采取排查法,第一遍先改显而易见的错误,第二遍仔细补充,第三边开始可以根据人称、单复数、时态、语态、冠词等常见错误点进行排查,有目的的寻找错误,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疏漏。

理综学习方法。

对于单一学科:首先要牢固基础知识点,弄懂所学知识。

物理大题和数学一样要多总结题型,多思考。

化学和生物有很多程式化的问题,要足够熟悉,形成条件反射。

对于理综考试要合理安排时间,因为题目不是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的,不要一直耗在一道题上不前进,会影响做后边题时的时间和心态。我当时的做法的做完选择题后先做生物再做物理最后做化学,但是每个人适用的方法都不一样,高考前的所有考试都是可以进行试验的,可以通过尝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