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推敲文言文翻译及答案范本(精选9篇)

推敲文言文翻译及答案范本(精选9篇)

时间:2020-11-04 19:34:29

相关推荐

推敲文言文翻译及答案范本(精选9篇)

推敲文言文翻译及答案范本图片

公共安全事关人民幸福和社会稳定,我们需要加强安全管理。总结需要有层次、条理清晰,并注重逻辑推理。在撰写总结时,我们应该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和表达的准确性,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推敲文言文翻译及答案范本篇一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阆仙,一作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初落拓为僧,名无本,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曾任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人称贾长江。其诗喜写荒凉枯寂之境,颇多寒苦之辞。以五律见长,注意词句锤炼,刻苦求工。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有《长江集》。

韩愈(768—824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韩愈是“文起八代之衰”,明朝人推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是一个语言巨匠。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推敲文言文翻译及答案范本篇二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大家可以一起看看下面的`文言文题目和答案翻译,欢迎各位阅读哦!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小题1:请用“/”线给下列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余闻之也久。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画线字的意思。(4分)。

(1)忽啼求之(2)邑人奇之。

(3)稍稍宾客其父(4)每以天下为己任。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小题4:试比较方仲永与范仲淹两人的不同经历,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3分)参考答案:

小题1:余/闻之也/久(每处停顿1分)。

小题1:(1)指“书具”(2)以……为奇;认为……奇怪。

(3)以宾客之礼相待(4)把。

小题1:(1)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2)有时晚上昏沉、倦怠了,就用冷水洗脸;食物不充足(没有饭吃)就喝粥充饥继续读书。

小题1:先天素质固然重要,后天努力更加可贵,只有发奋图强、勤奋学习,才能创出一番大事业。(3分)。

小题1: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根据句子的含义划分节奏。

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阅读文本,比较二者的生活经历,总结启示合理即可。

文档为doc格式。

推敲文言文翻译及答案范本篇三

作品简介《贾岛推敲》是中国古代一个名声颇显的的故事,语出后蜀何光远的《鉴戒录·贾忤旨》,反映了创作诗歌过程中对字句的凝练。推敲是指作家在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斟酌、调动词句,以求准确、妥帖地把形象物化为定型产品的操作情况。

作品原文。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推“字,又欲做“敲”,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伊,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俄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作品注释。

1、贾岛:唐朝诗人,字阆仙,范阳人。

2、初:第一次,首次。

3、赴举:参加科举考试。

4、京师:京城,此指长安。

5、始:最初,开始。

6、炼之未定:用心琢磨,反复锤炼,决定不下来。炼:琢磨。之:这里指从“推”和“敲”中选一个。

7、吟哦:吟颂。

8、时时:不时。

9、引手:伸手。引:举。

10、势:样子,态势。

11、引手做推敲之势:伸出手做出推和敲的姿势来。

12、讶:对……而感到诧异。

13、韩退之:指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14、权:临时代理。

15、仪仗队:仗队是军队中执行礼仪任务的分队。

16、京兆:京城地方行政长官。

17、车骑:车马。这里指由马车组成的车队。

18、至:到。

19、第三节:指京兆尹出行仪仗队的第三节,节:这里指仪仗队的一部分。

20、具对:详细回答。具,详细,具体。

21、立马久之:(韩愈)让马停下来很久。

22、遂:于是,就。

23、并辔:坐骑的马头齐平,表示平等。辔:驭马的韁绳。

24、留连:舍不得离开。

25、布衣:平民,百姓。

26、布衣之交:百姓之间的交情。此时贾岛还未做官。

作品译文。

贾岛初次在京城里参加科举考试。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一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诵,不停做着推和敲的动作,围观的人对此感到惊讶。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于是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拥到韩愈的面前。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精神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好几天不舍得离开。(韩愈)因此跟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作品启示。

这则故事启示我们:不管做任何事都要反复琢磨、斟酌和不断改进。永远精益求精!

作品来历。

唐朝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什么叫苦吟派呢?就是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贾岛曾用几年时间做了一首诗。诗成之后,他热泪横流,不仅仅是高兴,也是心疼自己。当然他并不是每做一首都这么费劲儿,如果那样,他就成不了诗人了。

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诗,名叫《题李凝幽居》全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但他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就是觉得第二句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推”应换成“敲”。可他又觉着“敲”也有点不太合适,不如“推”好。不知是“敲”还是“推”好。手一边做着“推”的姿势,一边做着“敲”的姿势,反复斟酌。不知不觉地,就骑着毛驴闯进了大官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仪仗队的第三节。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闯进自己的仪仗队。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静,拜访友人,还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再说,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称赞。两个人并排骑着自己的坐骑回到了韩愈的家,后来二人还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推敲从此也就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原诗译文。

造访独居的李凝。

住宅附近没有邻家,显得闲适宁静,只有一条杂草中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院。月下鸟儿歇宿在池边的树上,僧人敲响友人的院门。(没想到主人不在,就往回走)过了桥是野外的景色,一路上移动的山石遮住了云层接地的部分。我暂时离开,但还会再来,相约的会面,不会食言。

相关人物。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阆仙,一作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初落拓为僧,名无本,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曾任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人称贾长江。其诗喜写荒凉枯寂之境,颇多寒苦之辞。以五律见长,注意词句锤炼,刻苦求工。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有《长江集》。

韩愈(768—824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韩愈是“文起八代之衰”,明朝人推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是一个语言巨匠。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推敲文言文翻译及答案范本篇四

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做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思尔。(《“三上”文章》作者:欧阳修)。

译文。

钱思公虽然出身富贵之家,但是没什么不良爱好。在西京洛阳曾经告诉官员的家属,说这一生只喜欢读书,坐着的时候就读经史,躺在床上就读各种杂记的书籍,上厕所的时候就读短小的诗歌、小令。大概从来没有半刻放下书的时候。

谢希深也说:同在史院的宋公垂,每当去厕所都夹着书,诵读的声音清脆,远近都能听到,也是如此的好学。我于是告诉希深,说:“我平生所作的文章,多是在“三上”,就是马背上、枕头上、厕座上。大概只有此等之处可以属于有思想的吧。”

注释。

(1)钱思公:钱惟演,北宋“西昆体”代表作家之一,吴越王钱俶的.儿子,从其父归宋,宋景祐中以枢密副使任西京留守。下文提及的谢希深(谢绛)、宋公垂(宋绶)也以文学知名一时。

(2)西洛:北京洛阳。

(3)尝:曾经。

(4)语:告诉。

(5)僚属:官府的辅助官。当时,欧阳修、谢绛等都是钱惟演的僚属。

(6)小说:指先秦百家著作以及后来的各种杂记。

(7)小辞:指短小的诗词。

(8)琅然:声音清脆。

(9)笃学:十分好学。

(10)宋公垂:即宋绶,家富藏书,以读书敏慧强记著名。

(12)经史:经书和史书。

(13)谢希深:即谢绛,欧阳修的朋友。

(14)因:于是。

(15)释:放下。

(16)虽生长富贵。虽:虽然。

(17)闻:(能)听见。

1、解释加点的词:

少语()惟()尤()。

2、翻译加横线的两个句子:

(1)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2)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

3、上文举了件事,其共同点是:

4、请列举一个同样能体现上文这种治学精神的名人的例子。

答案:

1.、不多;告诉;只有;特别(尤其)。

2、(1)没有片刻不拿书的。(2)读书的声音很清晰的传到远处近处,其刻苦学习到了这个地步。

3、三。共同点是:充分利用一切时间读书学习(甚至连上厕所也读书)。或:笃学。

4、(略。

感悟。

作者介绍了钱惟演,宋绶两人的读书故事,又补充了自己“三上”的写作经历,目的是告诉我们:成功来自勤奋,做事要集中精力,方可有所成就。

推敲文言文翻译及答案范本篇五

住宅附近没有邻家,显得闲适宁静,只有一条杂草中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院。月下鸟儿歇宿在池边的树上,僧人敲响友人的院门。(没想到主人不在,就往回走)过了桥是野外的景色,一路上移动的山石遮住了云层接地的部分。我暂时离开,但还会再来,相约的会面,不会食言。

推敲文言文翻译及答案范本篇六

作品简介《贾岛推敲》是中国古代一个名声颇显的的故事,语出后蜀何光远的《鉴戒录·贾忤旨》,反映了创作诗歌过程中对字句的凝练。推敲是指作家在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斟酌、调动词句,以求准确、妥帖地把形象物化为定型产品的操作情况。

作品原文。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推“字,又欲做“敲”,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伊,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俄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作品注释。

1、贾岛:唐朝诗人,字阆仙,范阳人。

2、初:第一次,首次。

3、赴举:参加科举考试。

4、京师:京城,此指长安。

5、始:最初,开始。

6、炼之未定:用心琢磨,反复锤炼,决定不下来。炼:琢磨。之:这里指从“推”和“敲”中选一个。

7、吟哦:吟颂。

8、时时:不时。

9、引手:伸手。引:举。

10、势:样子,态势。

11、引手做推敲之势:伸出手做出推和敲的姿势来。

12、讶:对……而感到诧异。

13、韩退之:指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14、权:临时代理。

15、仪仗队:仗队是军队中执行礼仪任务的分队。

16、京兆:京城地方行政长官。

17、车骑:车马。这里指由马车组成的车队。

18、至:到。

19、第三节:指京兆尹出行仪仗队的第三节,节:这里指仪仗队的一部分。

20、具对:详细回答。具,详细,具体。

21、立马久之:(韩愈)让马停下来很久。

22、遂:于是,就。

23、并辔:坐骑的马头齐平,表示平等。辔:驭马的韁绳。

24、留连:舍不得离开。

25、布衣:平民,百姓。

26、布衣之交:百姓之间的交情。此时贾岛还未做官。

作品译文。

贾岛初次在京城里参加科举考试。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一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诵,不停做着推和敲的动作,围观的人对此感到惊讶。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于是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拥到韩愈的面前。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精神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好几天不舍得离开。(韩愈)因此跟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作品启示。

这则故事启示我们:不管做任何事都要反复琢磨、斟酌和不断改进。永远精益求精!

作品来历。

唐朝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什么叫苦吟派呢?就是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贾岛曾用几年时间做了一首诗。诗成之后,他热泪横流,不仅仅是高兴,也是心疼自己。当然他并不是每做一首都这么费劲儿,如果那样,他就成不了诗人了。

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诗,名叫《题李凝幽居》全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但他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就是觉得第二句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推”应换成“敲”。可他又觉着“敲”也有点不太合适,不如“推”好。不知是“敲”还是“推”好。手一边做着“推”的姿势,一边做着“敲”的姿势,反复斟酌。不知不觉地,就骑着毛驴闯进了大官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仪仗队的第三节。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闯进自己的仪仗队。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静,拜访友人,还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再说,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称赞。两个人并排骑着自己的坐骑回到了韩愈的家,后来二人还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推敲从此也就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原诗译文。

造访独居的李凝。

住宅附近没有邻家,显得闲适宁静,只有一条杂草中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院。月下鸟儿歇宿在池边的树上,僧人敲响友人的院门。(没想到主人不在,就往回走)过了桥是野外的景色,一路上移动的山石遮住了云层接地的部分。我暂时离开,但还会再来,相约的会面,不会食言。

相关人物。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阆仙,一作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初落拓为僧,名无本,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曾任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人称贾长江。其诗喜写荒凉枯寂之境,颇多寒苦之辞。以五律见长,注意词句锤炼,刻苦求工。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有《长江集》。

韩愈(768—824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韩愈是“文起八代之衰”,明朝人推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是一个语言巨匠。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敲文言文翻译及答案范本篇七

1、贾岛:唐朝诗人,字阆仙,范阳人。

2、初:第一次,首次。

3、赴举:参加科举考试。

4、京师:京城,此指长安。

5、始:最初,开始。

6、炼之未定:用心琢磨,反复锤炼,决定不下来。炼:琢磨。之:这里指从“推”和“敲”中选一个。

7、吟哦:吟颂。

8、时时:不时。

9、引手:伸手。引:举。

10、势:样子,态势。

11、引手做推敲之势:伸出手做出推和敲的姿势来。

12、讶:对……而感到诧异。

13、韩退之:指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14、权:临时代理。

15、仪仗队:仗队是军队中执行礼仪任务的分队。

16、京兆:京城地方行政长官。

17、车骑:车马。这里指由马车组成的车队。

18、至:到。

19、第三节:指京兆尹出行仪仗队的第三节,节:这里指仪仗队的一部分。

20、具对:详细回答。具,详细,具体。

21、立马久之:(韩愈)让马停下来很久。

22、遂:于是,就。

23、并辔:坐骑的马头齐平,表示平等。辔:驭马的韁绳。

24、留连:舍不得离开。

25、布衣:平民,百姓。

26、布衣之交:百姓之间的交情。此时贾岛还未做官。

推敲文言文翻译及答案范本篇八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止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贾岛:唐朝诗人。

岛初赴举京师:贾岛当初到京城去考进士。

赴举:参加科举考试。

京师:京城(长安)。

得句:想出诗句,一般指一句或两句。

又欲推字:又想用推字。

炼之未定:用心琢磨,反复锤炼,决定不下来。

吟哦:吟咏。

引手作推敲之势:伸出手做出推和敲的姿势来。

韩愈吏部权京兆:礼部侍郎韩愈代理京兆尹。

左右拥至尹前:随从人员(拿下贾岛)带到韩愈跟前。

讶:对感到惊讶。

具对:全部详细回答。

云云:如此。

炼:锤炼,申引为反复思考。

俄:不久。

立马良久:让马站住很久。

留连:舍不得离开。

权:代理职务。

京兆尹:京城地方长官。

第三节:指韩退之仪仗队的第三节。

尚:还,仍然。

已:停止。

俄:不久,指时间短。

车骑:车马。

辔:驭马的缰绳,这里指马。

布衣之交:普通老百姓之间的交往。布衣:平民,百姓。

引手:伸手。

遂:于是就。

至:到某地。

贾岛初次在京城里参加科举考试。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一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诵,不停做着推和敲的动作,围观的人对此感到惊讶。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拥到韩愈的面前。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精神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好几天不舍得离开。(韩愈)因此跟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推敲文言文翻译及答案范本篇九

文言文翻译是我们学习语文的时候会接触的,同学吗,我们看看下面的周处文言文翼翻译吧!

《周处》。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译文】。

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周处。

周处(236—2),字子隐。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鄱阳太守周鲂之子。周处年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为了改过自新去找名人陆机、陆云,后来浪子回头,改过自新,功业更胜乃父,留下“周处除三害”的传说。吴亡后周处仕西晋,刚正不阿,得罪权贵,被派往西北讨伐氐羌叛乱,遇害于沙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