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围餐用公筷 谨防幽门螺杆菌诱发胃癌

围餐用公筷 谨防幽门螺杆菌诱发胃癌

时间:2023-11-05 01:23:06

相关推荐

围餐用公筷 谨防幽门螺杆菌诱发胃癌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胃病在人群中发病率高达80%。胃部健康不仅关系到人体全身的营养供应,而且关系到其他器官能否正常运转。人们盲目就医或服药等诸多问题已经成为提高人类胃部健康质量的几大障碍。那么,日常我

1黄穗平:预防胃病 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胃病在人群中发病率高达80%。胃部健康不仅关系到人体全身的营养供应,而且关系到其他器官能否正常运转。人们盲目就医或服药等诸多问题已经成为提高人类胃部健康质量的几大障碍。那么,日常我们应该怎样预防?广东省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黄穗平教授表示,胃病危害可大可小,严重的情况下会诱发胃癌,大家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胃病主要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的,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是预防胃病的有效措施。

广东省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黄穗平教授

不要长期服用对胃黏膜有损害的药物

据了解,胃病,实际上是许多病的统称。它们有相似的症状,如上腹胃脘部不适、疼痛、饭后饱胀、嗳气、返酸,甚至恶心、呕吐等等。临床上常见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胃息肉、胃结石、胃的良恶性肿瘤,还有胃黏膜脱垂症、急性胃扩张、幽门梗阻等。

黄穗平教授表示,引起胃病的原因主要包括幽门螺杆菌、物理因素刺激、药物、药物、情绪、体质等。饮食不规律、工作压力大及烟酒过度的人是胃病高发人群。

1、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病的元凶;

2、物理因素刺激。在饮食上暴饮暴食,酗酒、饮浓茶和浓咖啡,吃刺激性的食物;

3、药物。长期服用对胃黏膜有损害的药物,例如阿司匹林;

4、情绪因素。情绪长时间处于紧张、忧虑等不良情绪中,工作压力过大;

5、体质。体质不好的人更要注意胃病。

治疗胃病要对症下药 切勿盲目用药

对于胃病,不正确的应对方法会导致胃病进一步恶化,人们在应对胃病时的常见误区有哪些呢?黄穗平提醒,治疗胃病要对症下药,切勿盲目用药。

误区1、对自己的病情不明就乱服药,认为买药只要贵的就是好的;

误区2、悲观。认为胃病是治不好的,断不了根。其实胃病只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误区3、认为少吃多餐可以治疗胃病,一天正常三餐才是正确的;

误区4、认为胃黏膜保护剂起不到作用;

误区5、认为吃多消炎药、感冒药没什么大不了的。吃多消炎药和感冒药对胃是有损伤的,长期吃西药,也会导致胃病。

黄穗平教授建议,如果相似的胃部不适反复出现,就应该及早就医,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并谨遵医嘱针对相关症状服用药物或保健品。

保持乐观情绪 学会自我减压

胃病,由于其频繁发作又难以治愈,相信已成为了很多患者的心病。那么应该如何预防胃病呢?黄穗平教授向的网友们提出了5个建议。

第一,保持乐观、愉快地情绪。胃是否健康与精神因素有很大关系。因此,平时要精神愉快、性格开朗。

第二,注意饮食。饮食要定时定量,以温、暖、淡、素、鲜为主,少食多餐,细嚼慢咽;不因工作忙、减肥或睡懒觉而不吃早餐;忌暴饮暴食,戒烟禁酒等。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第三,要学会自我减压。患者最好结合自己的体征,加强适度的运动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复发,促进身心健康。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殃及胃病的康复。

第四,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要有秩序,不要熬夜,作息有规律。

第五,适度的进行中医调养。平时可吃一些中药进行祛湿、疏肝。

专家简介:黄穗平,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消化大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消化病医师分会常委,世界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理事。《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现化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编委。

专稿,转载请注明;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2幽门螺杆菌会引起哪些疾病?

慢性胃炎的发病原因一直不非常清楚,故长期无理想的防治方法。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马歇尔观察到胃黏膜中有一种叫幽门螺杆菌(简称HP)的细菌与慢性胃病发病有关。

(1)胃黏膜正常的志愿者,口服HP混悬液可造成胃炎症状和病理改变。

(2)患慢性胃炎时HP检出率非常高,而胃黏膜正常者则不能检出此菌。

(3)慢性胃炎病人血清中HP抗体明显增高,胃液中可检出抗HP免疫球蛋白,这表明HP是有致病性的抗原(病原体)。

(4)针对HP进行治疗,会使慢性胃炎病人胃黏膜明显改善。

(5)60%-80%的胃溃疡和70%-100%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的胃窦部可检出HP,血清学检查证实,这些人血清HP抗体滴度较高。

(6)用传统抗溃疡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溃疡,改用抗HP药物治疗后,大多数溃疡能愈合。

(7)用HP感染恒河猴,能让之发生慢性胃炎,胃黏膜的病理改变与人类感染相似,即制备HP胃炎动物模型获得了成功。以上说明,HP与慢性胃病有相关性是确凿无疑的。

(8)在志愿者试验中,感染幽门螺杆菌后还会引起难以去除的口臭,口气重。

现在医学界有以下共识:HP肯定是慢性胃炎的致病菌,与溃疡病和胃癌关系也极为密切。即是说,HP是引发慢性胃病的元凶和罪魁祸首。

3幽门螺杆菌的病因是什么?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状,革兰阴性、微需氧性细菌。人群中几乎一半终身感染,感染部位主要在胃及十二指肠球部。目前已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病率的高低与社会经济水平,人口密集程度,公共卫生条件以及水源供应有较密切的关系。幽门螺杆菌感染现在主要靠抗幽门螺杆菌药物进行治疗。那么,幽门螺杆菌的病因是什么?

(一)发病原因

Hp革兰染色阴性,常作S形或弧形弯曲,有1~3个螺旋,长2.5~4.0μm,宽0.5~1.0μm,延长培养时间或药物治疗后,常呈类球形,菌体两端钝圆,菌体的一端或两端有2~6条带鞘的鞭毛,鞭毛长约为菌体的1.0~1.5倍,粗约为30nm,各有着毛点,着毛点不内陷,鞭毛末端呈圆球状或卵圆形,细胞壁光滑,与上皮细胞膜紧密相贴,在鞭毛根部内侧的细胞质末端有一明显的电子密度降低区,可能与鞭毛运动的能量贮存有关,猫胃螺杆菌(Helicobacter felis,Hf)和海尔曼螺杆菌(Helicobacter helimannii,Hh)均为3~12个紧密的螺旋,与Hp极易区别,人胃活检标本分离的Hp菌株有多样性()基因表型。

至少可分为两大类型:Ⅰ型为有细胞毒相关基因A(cytotoxin associated gene A,Cag A),表达CagA蛋白及空泡毒素(vaculating cytotoxin A,Vac A);II型无Cag A,既不表达Cag A蛋白,也不表达Vac A,Hp是一种专性微需氧菌,其稳定生长需依靠在生长的微环境中含5%~8%的氧气,在大气和绝对厌氧环境中均不能生长,Hp生长缓慢,通常需3~5天,才能形成针尖状小菌落(0.5~1.0mm),能产生尿素酶,过氧化氢酶,脂酶,磷脂酶和蛋白酶,细菌对外环境的抵抗力不强,对干燥及热均很敏感,多种常用消毒剂很容易将其杀灭。

(二)发病机制

Hp进入人胃内低pH环境中,能生长繁殖,并引起组织损伤,其致病作用主要表现为:细菌在胃黏膜上的定值,侵入宿主的免疫防御系统,毒素的直接作用及诱导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

的定值 Hp的自然定植部位在胃黏膜上皮表面和胃黏液底层,呈点状分布,胃窦部数量多,胃体和胃底较少,Hp亦可定植于十二指肠的胃黏膜化生区,Barrett食管和梅克尔憩室等异位胃黏膜处,Hp进入胃后要到达黏膜表面和黏液底层定植,除要抵抗胃酸和其他不利因素的杀灭作用外,还要依靠动力穿透黏液层,其螺旋状菌体,为Hp在黏稠的胃黏液中运动提供了基础;而其鞭毛的摆动则为Hp的运动提供了足够的动力,Hp产生的尿素酶能将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氨在Hp周围形成“氨云”,中和胃酸保护Hp,产生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能保护其不受中性粒细胞的杀伤,另外,还产生多种黏附因子,使其能紧密地黏附于胃上皮表面。

2。损害胃及十二指肠黏膜 Hp的毒素和有毒性作用的酶以及Hp诱导的黏膜炎症反应均能造成胃和十二指肠黏膜屏障的损害。

(1)Hp的毒素:约60%Hp菌株能产生有活性的空泡毒素(Vac A,87kda),使上皮细胞产生空泡变性,Vac A的表达及毒性强弱与Vac A基因型和细胞毒相关基因蛋白(Cag A,128kda)有关,这是Hp菌株致病性差异的重要原因,其中Vac A s1/m1基因型毒素活性最强,Vac s2/m2基因型无毒素活性。

(2)Cag致病岛:1996年,Censini等发现Hp菌株含有一个约40kb的特殊基因片段,呈现于致病相关菌株,且有细菌至病岛的典型结构特征,因此称为Hp的Cag致病岛,研究显示Cag致病岛与Vac A的产生,与Hp对胃上皮细胞表面Leb抗原受体的结合能力,与参与细胞骨架重排的肌动蛋白等相关。

(3)尿素酶:尿素酶除了对Hp本身起保护作用外,还能造成胃黏膜屏障的损害,一是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的直接细胞毒作用;二是尿素酶可诱导胃上皮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表达分泌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T-α)等炎症介质。

(4)Hp的蛋白酶,脂酶和磷脂:均能破坏胃黏液层的完整性,增加黏液的可溶性和降低其疏水性,进而降低了黏液对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5)致炎因子:Hp表面及分泌的可溶性成分和趋化蛋白能趋化激活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TNF-α,白细胞三烯,IL-1和IL-2,并进一步加强IL-8的激活反应,促进黏膜的炎症损伤。

(6)胃肠道激素:多数文献证实Hp感染者生长抑素释放减少,胃泌素释放增加,从而导致高胃酸分泌,加重胃十二指肠黏膜酸负荷;胃泌素促进黏膜细胞增生,与肿瘤形成可能有关。

(7)免疫反应:Hp感染诱导产生特异性细胞和体液免疫,并诱发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损害胃肠黏膜,黏膜损伤后,从炎症到癌变的过程可能是: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癌变,最近研究提示根除Hp后可以阻止这一过程的发展。

4幽门螺杆菌的预防方法是什么?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状,革兰阴性、微需氧性细菌。人群中几乎一半终身感染,感染部位主要在胃及十二指肠球部。目前已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病率的高低与社会经济水平,人口密集程度,公共卫生条件以及水源供应有较密切的关系。幽门螺杆菌感染现在主要靠抗幽门螺杆菌药物进行治疗。那么,幽门螺杆菌的预防方法是什么?

幽门螺杆菌的传染力很强,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所以,日常饮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感染。忌烟、酒、咖啡及辛辣刺激的食物。这些物质可降低某些药物的生物活性从而减低治疗效果。含亚硝胺的腌制食品等也具有致癌作用,加上幽门螺杆菌阳性的作用,就会增加癌变的几率。胃内PH值是影响因素,应尽量避免使用在酸性环境下容易失去抗菌活性的药物。根除幽门螺杆菌一定要注意口腔卫生,无窗的卫生间要定期紫外线灯30分钟以上时间杀菌消毒。

5围餐用公筷 谨防幽门螺杆菌诱发胃癌

聚餐中使用公筷、分餐吃,不仅文明,还有助健康,可你知道聚餐中这样做最能预防什么疾病吗?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关系密切

俗话说“十人九胃”,胃不舒服,各种胃病已经成了当代人的通病。一流行病(整理)学调查表明,幽门螺旋杆菌(HP)在一些国家或地区人群中的感染率仍很高,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胃内HP检出率约为30%~70%。

然而大部分人感染后没有明显的症状,也可能不会发病。据介绍:由于人体的胃部没有神经,所以人们难以察觉胃部问题,发现时已是病情不轻。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起慢性胃炎,症状表现为:口臭、上腹部不适、隐痛,有时发生嗳气、反酸等,病程较为缓慢,感觉不明显,但是容易反复发作。

幽门螺旋杆菌还会造成一个严重后果——胃癌。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约50%的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有关。日本九州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胃癌发生不仅与人们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还是一种会传染的疾病。因幽门螺旋杆菌引发的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把胃癌变成了一种经口传播的传染性疾病。著名的学术杂志《柳叶刀》上发表的一篇报告亦指出,胃癌手术后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可降低胃癌复发的几率。

幽门螺杆菌是怎么一回事?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长2.5~4.0μm,宽0.5~1.0μm。在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常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除典型的形态外,有时可出现杆状或圆球状。幽门螺杆菌是微需氧菌,环境氧要求5~8%,在大气或绝对厌氧环境下不能生长。

它又是如何传播的?

1。口口传播:中国保守的喂养方式,家长将食物嚼碎之后再喂给孩子,如果家长患有慢性胃炎,就会将病菌通过口口喂养的方式污染给孩子。

2。恋人之间的亲吻:幽门螺旋杆菌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唾液、牙菌斑中。接触感染者的唾液、食用受幽门螺旋杆菌污染的食物均可造成传染。

3。打喷嚏传播:患者打喷嚏可以通过鼻腔将幽门螺旋杆菌一起排出,并且有浓重的异味,需区别于口腔炎症。

如何预防?

1。幽门螺杆菌的传染力很强,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所以,日常饮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感染。

2。忌烟、酒、咖啡及辛辣刺激的食物。这些物质可降低某些药物的生物活性从而减低治疗效果。含亚硝胺的腌制食品等也具有致癌作用,加上幽门螺杆菌阳性的作用,就会增加癌变的几率。

3。胃内PH值是影响因素,应尽量避免使用在酸性环境下容易失去抗菌活性的药物。

4。某些特殊益生菌对幽门螺杆菌有抑制杀灭作用,可适当补充益生菌,如卫舒元复合益生菌包含的约氏乳杆菌、唾液乳杆菌和动物双歧杆菌等。

5。根除幽门螺杆菌一定要注意口腔卫生,无窗的卫生间要定期紫外线灯30分钟以上时间杀菌消毒。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