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大寨模式”至今争议不断 不过陈永贵的有些做法 依然值得尊敬

“大寨模式”至今争议不断 不过陈永贵的有些做法 依然值得尊敬

时间:2018-07-09 05:35:29

相关推荐

“大寨模式”至今争议不断 不过陈永贵的有些做法 依然值得尊敬

陈永贵无疑是一个争议不断的人物。现在人们一说到他,或许从心里就有一种轻蔑。因为他搞的垦山造田这样的事情,其实对生态是一种不小的破坏。当年的“农业学大寨”,全国农村的学习,对农村的改造,现在也是褒贬不一。不过,陈永贵这个人,他身上却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是什么地方呢?

1964年3月28日,毛主席乘专列到河北。在经过邯郸的时候,他在火车上召见了河北省委书记刘子厚和山西省委书记陶鲁茄。

陶鲁茄在汇报工作的时候,特别提到了大寨的农民陈永贵,并称他为中国最杰出的农民。

陶鲁茄为什么这么推崇陈永贵呢?

原来,陈永贵搞了个垦山造田的大事。

陈永贵是大寨党支书,他上任后干了三件大事。

一是交公粮。

当时中央对农村实行统购统销的政策,大力倡导农民把粮食卖给国家。但由于国家收购价远远低于市场价,所以农民对这个政策不满意,也不肯把粮食卖给国家。上级只得把任务摊派到各乡各村,再由农村干部一一落实。

尽管工作难度大,陈永贵却不像其他村干部,他率先把自家的粮食卖给了国家,并且走家串户,宣传党的政策,还不忘讲讲土改历史带给农民的好处,希望农民能帮助国家渡过难关。大家看陈永贵都带了头,便纷纷响应号召,把粮食卖给了国家。

那一年,大寨不仅完成了卖粮任务,而且还超额卖了3千斤。因此得了上级领导的表扬,成为了周围各村学习的榜样。

二是垦山造田。

大寨不是个好地方,那里沟梁纵横,山陡沟深,很多地方都不适宜耕种,因此整个大寨的田地只有700亩。再加上那个地方十年九旱,很难有风调雨顺的时候,所以粮食的产量也很低,农民断粮的问题迟迟不能解决。

陈永贵为了解决断粮问题,他制定了十年造田计划,决定把荒山改为良田。

在造田过程中,最困难也是最著名的,就是改造狼窝掌。

狼窝掌长不足2公里,宽不到15米,但沟深达到了200米,是个“无雨则旱,有雨大涝”的地方。之前曾有人在那里开荒,但一场山洪就把田给冲垮了,所以大家都知道,在那里垦荒就是做无用功。

陈永贵坚信人定胜天,硬是率领全大寨人经过好几个寒暑,最终把那里改造成了30亩梯田。更为可喜的是,头一年把庄稼种下去,亩产就高达200公斤。

这个事情在当时轰动一时,就连省委领导也知道了。在派工作组到大寨调查后,发现大寨垦坡造田和粮食快速增产都是实事求是,所以省委不仅把大寨树立为先进典型,还号召全省农村党支书都向陈永贵学习。

还有一件事也值得一提,那就是成立了铁姑娘队。

农村妇女很少下地干活,这是那里延续了数千年的老风俗。陈永贵认为,女同志想要提高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就应该参与到社会劳动中来,所以他鼓励妇女们成立了一支铁姑娘队,和男社员们组成的战斗队搞起了劳动竞赛。

不过,陈永贵并没有把妇女们当牛使,他总是劝妇女们不要劳累过度,遇到重体力的活,他也只让男社员上,但越是苦劝,妇女们越是干得更起劲。

粮食增产,每年不仅都超额完成了交公粮的任务,而且家家都有余粮。陈永贵还在大寨办了3个食堂,实行供应制,不光吃饭不花钱,而且还管够管饱。

当时其他农村也搞大锅饭,但能像大寨村这样搞食堂的,几乎没有,所以事事当先,在媒体的不断宣传下,全国刮起了一股“农村学大寨”的风潮。

1963年8月中秋,地里的庄稼眼看着就要收割了。没想到接连下了7天暴雨,导致洪水爆发,不仅冲坏了很多梯田,而且大寨的房子也被冲垮了一大半。

遭灾后,上级打算拨款拨粮帮助大寨度过难关,可是陈永贵谢绝了上级的援助,硬是带着社员重新建起了家园。最让人吃惊的是,那一年,大寨不仅完成了卖粮任务,社员和集体的存粮也一样没少。

陈永贵的事迹被宣传开后,他作为先进人物,在得到中央的肯定。1964年1月,陈永贵到人民大会堂,向全国人民作了报告。

一个老农民,居然能走进人民大会堂,这已经是顶荣耀的事情了。让陈永贵没想到的是,不久后,他竟然还见到了毛主席。

1964年12月26日,那天是毛主席的生日。原本一直不过生日的毛主席破天荒地在中南海举办了一个小型生日宴会。陈永贵做梦都没想到,他居然收到了毛主席的邀请。

陈永贵记得,那天出席的人有钱学森、王进喜、邢燕子等劳动模范,所以见到毛主席后,他特别紧张。倒是毛主席很亲切地和他握手,又和他拉家常,在得知他年逾五旬后,还不忘记叮嘱他,千万不能翘尾巴,要夹着尾巴做人。

毛主席的话,陈永贵都铭记在心,并且一直对自己严格要求,为的就是不能辜负毛主席的信任。

等再见到毛主席的时候,已经是1967年了。

当时正逢五一劳动节,毛主席在天安门阅兵,陈永贵作为观礼嘉宾也受邀登上了天安门城楼。毛主席见到陈永贵很高兴,握着他的手连声说:“永贵好,永贵好。”

这一幕很快就被记者拍摄下来,并于第二天出现在了报纸的头版头条上。陈永贵也因为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在民众中的呼声很高,他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先后担任了晋中地委书记,省委副书记等重要职务。

1975年,全国人大会议召开后,陈永贵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主管全国农业。

陈永贵深知自己是一个农民,根本没有当副总理的能力。但在周总理的劝说下,他最终答应了下来。不过他也给毛主席写信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三三制,即三分之一时间在大寨,三分之一时间在北京,三分之一时间在全国各地视察,并获得了毛主席的同意。

陈永贵担任副总理期间,虽然在农业工作上没有可圈可点之处,但他在生活上有自己的坚持,一是不迁户口,二是不拿工资。

这样一来,陈永贵依然靠在大寨领粮食才能过活。并且陈永贵从没想过要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家人谋半点福利,所以他的老婆孩子,都留在大寨继续当农民,当地政府曾想给他家子女解决商品粮户口,也遭到了他的拒绝。

所以,陈永贵当时虽贵为副总理,却依然很穷困。

毛主席去世后,陈永贵最为悲痛。后来由于局势发生了变化,再加上陈永贵的身体也开始走下坡路,所以他于1980年辞掉了副总理职务。

1985年,陈永贵由于身体不适,查出患上了肺癌。陈永贵认为不能给国家浪费钱,所以他拒绝治疗,最终于1986年初去世。在去世前,陈永贵抓着妻子的手欣慰地说:“我没给毛主席丢脸。

对于陈永贵搞垦山造田这段历史,现在虽然争议颇多。但是就当时落后的农业生产技术,以及需要解决百姓吃饭问题来说,陈永贵的做法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同时,陈永贵所倡导的战天斗地,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精神,也是有一些可取之处的。同时,陈永贵一直艰苦朴素,哪怕当了国务院总理也不领工资,始终保持着一个农民的本色。这一点,更是值得现在我们许多官员学习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