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孟浩然和柳永 都因为自己的一首诗而断送了前程 尤其柳永最冤

孟浩然和柳永 都因为自己的一首诗而断送了前程 尤其柳永最冤

时间:2021-11-29 04:03:11

相关推荐

孟浩然和柳永 都因为自己的一首诗而断送了前程 尤其柳永最冤

孟浩然和柳永,都因为自己的一首诗而断送了前程,尤其柳永最冤

古代文人学业有成后,都想通过入仕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自隋朝以后,国家选拔人才采取科举制度,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是说是比较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的方法了。不像以前通过世袭制度,可以世代做官了。因此从隋朝以后,各级官员基本上都是通过科考选拔上来的。这些人在诗词歌赋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政治家,都是出名的文学家,有些人还是诗词大家。比如唐代的大诗人李白,做过翰林,王维当过“尚书右丞”;而到了宋代,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在朝廷上崭露头角的政治家们,同时都是精于笔墨的诗词大家。同时,有些“诗词达人”们,也想通过自己的文学功底,走上仕途之路。

这些人当中,有大部分人都能成功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或者恃才傲物,或者机缘巧合,阴差阳错地与仕途无缘,虽然满腹经纶,却终身没能出来做官。先给大家介绍一位唐朝的大诗人,他的诗词作品名满天下,家喻户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首连几岁的孩童都会吟诵的《春晓》,就是他的代表作。说的这里,大家想必已经猜到这位大诗人是谁了。他就是唐代田园派诗人的代表人物,孟浩然。

孟浩然,是湖北襄阳人,生活在盛唐时期。本想走科举之路,实现自己的理想。40岁时,来到都城长安,想考取进士,结果却名落孙山。虽然考试失利了,却结交了同是诗人的好朋友王维。就想让王维给他向皇帝推荐一下,当时王维任礼部郎中,可以见到皇帝。有一天,王维把孟浩然带到自己的内署,两人正聊天的功夫,唐玄宗突然来到。吓得孟浩然急忙钻到床底下。

王维怕犯下欺君之罪,就如实跟唐玄宗说了孟浩然的事情。唐玄宗也是爱惜人才的皇帝,就说:“既然人都来了,就出来见一见吧。”王维急忙让孟浩然从床底下出来见皇帝。唐玄宗说:“我听很多人都说你诗写得很好,读一首给我听听。”于是孟浩然就把自己写的《岁暮归南山》读与皇帝听。其中有一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玄宗一听就生气了:“是你自己不来争取做官,而我并没有遗弃你的意思,你这不是诬陷我吗?”因为这一首诗,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孟浩然被放还了,而且一生未曾做官。

如果当时孟浩然给皇帝读的诗是《春晓》,唐玄宗绝对不会如此生气,孟浩然一念之差,遗憾终生。犯同样错误的诗人,北宋时期也有一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就是能写出如此优美诗词的柳永,柳三变。

柳永,北宋时期著名的婉约派词人。出身官宦人家,自幼熟读诗词。公元1008年,24岁的柳永来到东京汴梁,参加礼部考试,结果连考四次都落榜了。心灰意冷的柳永,写了一首词《鹤冲天》,其中有两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当时的宋仁宗听说了这首词,很生气:“让他去‘浅斟低唱’吧,还要这浮名做啥?”柳永从此也就放弃了入仕的念头,潜心作词,而且经常自我解嘲地说:“我这是奉旨填词啊!”

试想一下,如果孟浩然和柳永,当自己的机遇来临时,能够审时度势,恰当地把自己的优点展示给“主考官”,抓住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自己的人生就会是另外一步天地。尤其是柳永,最后一次考试本来已经通过了,然而却因为自己的一首词,惹怒了宋仁宗,被御笔一勾,从此与仕途无缘了。令人唏嘘不已。

孟浩然和柳永,都因为自己的一首诗而断送了前程,尤其柳永更冤。通过孟浩然和柳永两个人的例子,我们是否也应该总结出点儿经验和教训呢?尤其是刚刚从大学毕业,准备走入社会的年轻人,不论去哪个单位去投简历,都要自己好好斟酌一下,如何填写才对自己有利。到单位去面试,如何面对负责招聘的人员,怎样把自己的优点和特长,恰当地展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被所招聘的公司认可,自己才能找到心仪的工作单位。大家对孟浩然和柳永的经历,有何不同的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文章原创,图片来自网络,真诚感谢原作者的奉献,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