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辛弃疾回忆从前写下一首词 开篇七字豪气冲天 读后却令人心酸

辛弃疾回忆从前写下一首词 开篇七字豪气冲天 读后却令人心酸

时间:2020-01-04 01:31:42

相关推荐

辛弃疾回忆从前写下一首词 开篇七字豪气冲天 读后却令人心酸

宋代词人辛弃疾与其说是一个文人,更应该是一个勇士。他最英勇的“传奇”是曾经率领五十人精兵冲入五万金军大营,活捉了叛徒张安国。这一次可谓是九死一生,但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才是辛弃疾的个性,勇敢无畏,敢做敢当,有勇有谋。这一年的辛弃疾才23岁,但是他的命运也从此改变了,他率领起义军回到了南宋,本来以为可以大展拳脚,收复失地,和金军作战,却没想到,自己一身才华,没有用武之地,于是只能将一腔热血挥洒到诗词中,成了一位词人。

回归南宋朝延之后,辛弃疾就此留在了南方,终生没有再回女真贵族统治下的山东。可借的是,南宋朝廷奉行主和政策,与辛弃疾抗金收复中原的主张背道而驰,他的才能不但没有用武之地,反而受到当权者的忌恨和排挤。中年以后更是被罢官闲置长达二十余年。晚年的辛弃疾,只好不断的回忆过去的金戈铁马峥嵘岁月。辛弃疾晚年闲居上饶时,一个年轻人慕名来拜访这位老英雄,年轻人慷慨激昂地倾诉着抗金的主战立场,表达对老英雄怀才不遇的同情。看着年轻人,辛弃疾不由感慨万分,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战场,于是,他写下了这首怀念从前的词:

《鹧鸪天》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这首词的上片就是回忆他少年时夜袭金营,活捉叛徒张安国的壮举。首句“壮岁旌旗拥万夫”豪气冲天,激起人们无限斗志。月黑风高的夜晚,辛弃疾亲自率领穿锦衣、骑快马的旧部万余人一路狂奔,渡江南下,旌旗招展,声威浩大。北方的金兵则手忙脚乱,这些金兵哪里抵挡得住汉族军士暴风雨般射过来的、名叫“金仆姑”的箭呢。短短四句,对这一段辉煌的经历做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曾经意气风发英勇无敌的少年将军辛弃疾跃然纸上。

词的下片则是感叹如今无情的岁月。辛弃疾老来闲在家中、报国无门。“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这句读来令人心酸,本来怀着报国志向的辛弃疾,曾向宋高宗呈上《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章,诉说他在金国时了解的敌情,并且深入分析当时双方形势,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可行的抗金措施。可惜的是,倾注他一生心血的上万言抗金良策被束之高阁,无人理睬,甚至他带回来的万余起义军也被解散。

一个文武全才,只能英雄无用武之处,赋闲在家,平常和邻居聊聊闲话,将胸中破敌制胜的万千良策交换成邻家老农种花种树的技艺。这样的境遇着实令人伤心,为国家伤心,也为辛弃疾难过。想一想曾经以少胜多的壮举,再想想现在的种花老人,真是令人唏嘘不已,岁月无情,不是因为时光流逝,人变得衰老,而是因为青春岁月中没有奋勇杀敌和追求梦想。这是何等悲怆的人生啊!

辛弃疾曾经是一名战士,他在硝烟弥漫的战场挥洒着青春与血汗,他曾经经历生死却从无畏惧,他多么希望自己的才能和热血能抛洒在战场上,毕竟马革裹尸是每一个战士的夙愿。可如今的“战士”辛弃疾却成了一个“老农”,他只能在不断种花种菜中提高自己的种植技术,他蛰居乡村,与其他的农人无异,再也没有人提起他昔年的英勇往事了。一年一度的春风能将枯黄的草木吹绿,却不能再染黑他花白的须发,他老了,无力了,只能眼睁睁看着国家衰败,自己年华老去,再也没有机会抗金报国了。每当想到这里,怎能不让英雄扼腕,让烈士落泪。

这首词宛如辛弃疾的一生,有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也有无可奈何的悲壮晚年。前半段豪气冲天,令人热血沸腾,下半场让人扼腕叹息,读后心酸。原来再英勇地的壮士都难以避开衰老,即使雄心仍在,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处了。1207年,六十八岁的辛弃疾抱恨长眠。最终他也没有真正的“弃疾”,在他临终前的一刻,他强撑起病体拼尽全力大喊三声:“杀贼!杀贼!杀贼!”这是他留在这个世界上最后也是最顽强的心声!他虽然死去了,但是杀敌的心愿仍旧没有结束,他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从青年到老年,从生到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