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他是世人眼中的“汉奸” 临终前留下一句预言诗 如今字字应验

他是世人眼中的“汉奸” 临终前留下一句预言诗 如今字字应验

时间:2020-02-06 12:39:36

相关推荐

他是世人眼中的“汉奸” 临终前留下一句预言诗 如今字字应验

清朝末期,满清统治者愈发腐败无能,在西方列强的威逼之下,不惜割地求和,赔偿款项,以至于国库空虚,民不聊生。当然,这只是一方面的,满清之所以会沦落至此,除了本身就存在问题外,再就是汉奸的出卖。1900年,在满清向八国宣战的诏书中,曾有这样的记载:“……苟其自外生成,临阵退缩,甘心从逆,竟作汉奸,即刻严诛,决无宽贷。”由此可见,彼时的汉奸已经形成了极大一股力量,甚至左右了清廷的命运。

一般来说,被视为“汉奸”之人,确实做了一些人神共愤的事,比如明末清初的吴三桂,民国时期的汪精卫等,他们不仅出卖了国家的利益,还使自己成为了实际受益人。

郭嵩焘,一个并不被大家熟知的名字,在大多数人的记忆中,似乎没有这号汉奸。事实的确如此,郭嵩焘出生于18,在那个满清贵族横行的年代,他的起点无疑要低上许多。然而,正所谓“学而优则仕”,为了改变国家命运,郭嵩焘只好努力学习,当时的内忧外患已经十分严重了,若再不力图改变,便会抱憾终身。

1835年,郭嵩焘考中了秀才,在那之后,他又进入岳麓书院读书,受到了思想上的熏陶。众所周知,湘学传统乃是岳麓书院一直以来所坚持的,湖湘子弟坚韧不拔,学以致用,务实求真,作为其中的一份子,郭嵩焘也成了出类拔萃之人。后来,郭嵩焘在学院中结识了曾国藩、刘蓉等人,他们几个都有改变国家的志向,而不久后的将来也证明了,他们的确拥有这个能力。

遗憾的是,郭嵩焘的功名之路走得并不顺利,他于1837年考上举人之后,却没能通过京城会试,无奈之下,他只好接受友人的引荐,去杭州当一名小小的幕僚。不久之后,鸦片战争爆发了,浙江位于沿海地带,自然受到了西方列强的“重点照顾”。郭嵩焘亲眼见识到了何谓“坚船利炮”,何谓“不堪一击”,大清已经落后西方太多,如今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于是,郭嵩焘又重新拾起了自信,他再次赶赴北京参加会试,只是这一次,他不仅顺利高中,还正式步入了仕途。

1852年底,郭嵩焘找到了曾国藩,在他的劝说之下,曾国藩终于同意创办湘军,配备近代化武器装备。昔日同窗成为顶头上司,郭嵩焘并没有感到不公,为了这支军队,他积极出谋划策,筹集粮饷,甚至提供了多种切实可行的战略战术,给曾国藩分担了不少压力。第二年,湘军派上了用场,他一举击败太平军,得到了朝廷封赏,并被授予翰林院编修一职。练军初见成效之后,郭嵩焘又赶赴上海见了一些外国人,当他近距离接触先进武器装备之后,内心大为触动。

那个时候,西方世界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其制造业绝非落后的大清能比拟。于是,经过多方走访调查之后,郭嵩焘得出了一个结论:接受西式思想和教育已经迫在眉睫。然而,郭嵩焘毕竟人微言轻,在腐败的官场中,他一介酸腐文人的话又怎么会被人放在心上。不出所料,郭嵩焘与曾格林沁结下了梁子,他在各地巡查账目时,也与当地的官员闹出不快,由于他是汉臣,所以大部分满清贵族都十分排斥他,甚至有的人还会对他大加诋毁。

1877年,郭嵩焘遭到了莫须有的攻击,守旧派成员之一刘锡鸿指责他犯了“三大罪”。第一,郭嵩焘在外国披着洋人的衣服御寒;第二,他在巴西国王面前起身致敬,置天朝大国的脸面于不顾;第三,郭嵩焘听洋歌竟听得津津有味,由此可见,他的心已经被西方“污染”了。于是,在刘锡鸿的大肆宣传下,郭嵩焘成了卖国求荣的“汉奸”,他不仅逐渐被皇帝疏远,还遭到了民间百姓的唾弃。

后来,郭嵩焘称病辞官,很快就走到了寿命尽头,他临终时留下一句诗:流传百代千令后,定识人间有此人!大清的结局已经昭示一切,只不过,当时像郭嵩焘这样的人,都被蒙上了不白之冤。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本书叫《清朝全史》,作为经常读历史写历史的我来说,每天晚上睡前都会读半个小时,原因无他,相比其他枯燥无味的历史书籍。这本书非常有意思。目前正在搞活动,原价109元现在48.8元,真的非常便宜,绝对良心推荐。点击下面链接可以直接购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