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这个皇帝只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填了一句歌词 谁知一语成谶 灭国了

这个皇帝只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填了一句歌词 谁知一语成谶 灭国了

时间:2020-12-13 12:19:51

相关推荐

这个皇帝只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填了一句歌词 谁知一语成谶 灭国了

三国演义片头曲: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还有杜牧的“折戟沉沙铁来销”,我们一下子就会想到“赤壁”二字,这个地方最能引起我们的怀古情绪。与之能比并的,大概只有“秦淮河”三字了。

“秦淮河”这三个字,经过历代读书人的反复吟唱,已经不再是一条普通河流的名字,一提起它,那甜腻的的哀思就涌上心头。秦淮河在今天南京,从三国时代以来,吴国、东晋、宋、齐、梁、陈一共六个朝代都是江南政权,合称六朝。国都都在今天的南京,所以南京号称六朝古都。又因为南京在六朝时代极尽繁华,所以也被称为六朝金粉之地。而到了明末这里还出了秦淮八艳,《桃花扇》的戏剧和明末四公子的传奇,都围绕在南京城内的秦淮河段,两岸是花街柳巷,水中是游船画舫。所以你说秦淮河甜腻不甜腻?

秦淮河的名气,还跟杜牧写的一首诗有关,诗的名字就叫《泊秦淮》。杜牧颇为关心政治,所以写诗就容易针贬时弊。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人们享乐游宴的场所,“秦淮”也逐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秦淮虽好,可能像一个绝色女子一样,总怕红颜祸水。杜牧那一夜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泊秦淮》: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中所说的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诗中还提到《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它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制的乐曲。陈后主是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他锦衣玉食,自己又不关心民生疾苦,但他偏爱文艺,只是日子太舒服,哪里写得出有质量的歌词来。偏偏他还有些自知之明,他便“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起来,要让宫廷乐师谱写旋律时加入忧伤的音符,填词的臣子填写歌词时也要刻意痛苦,一次在《玉树后庭花》中竟然出现“ 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这样的句子,当时人们认为这是不祥的预言,预兆着陈朝的国运“不复久”了。果然,陈后主的好日子就象这玉树后庭花一样短暂,前后不足七年(公元582年至589)589年,隋兵进入建康(今南京),陈后主被俘,后病死于洛阳。《玉树后庭花》遂被称为“亡国之音”。

陈后主的陈朝之所以灭亡有它的必然性,一个朝代的灭亡也不是商女能够唱没的,但商女之所以唱靡靡之音,肯定有它的市场,这个市场的消费主体的趣味决定了商女会唱什么,可见《泊秦淮》一诗中所说的“商女不知亡国恨”,乃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不是商女,而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他们掌握着一个国家的命脉,这才是“隔江犹唱后庭花”让旁观的诗人觉得可怕的地方。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