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民间疾苦 笔底波澜”诗圣杜甫故里与陵园

“民间疾苦 笔底波澜”诗圣杜甫故里与陵园

时间:2019-01-16 02:03:27

相关推荐

“民间疾苦 笔底波澜”诗圣杜甫故里与陵园

欢迎来到乐途侣行,一起分享自驾路上的美景与人文历史。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这就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也被后世称为“诗圣”杜甫的自我介绍,他称自己七岁即已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九岁时练习书法,作品已积累成囊;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已出入社交界与前辈交往并展露才华。可见少年时期的杜甫才学横溢,朝气蓬勃。

这位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祖上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他的一生经历了大唐帝国由极盛走向衰落的整个转折过程,与同时代的李白犹如中国诗坛上两座并峙的高峰,无人能够超越。

杜甫故里,位于巩义市站街镇南瑶湾村,背依笔架山,是诗圣杜甫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也是一处演绎诗圣杜甫真实人生的园林式人文景观。这里由诗歌展区和诗人展区两部分组成。

诗歌展区介绍了杜甫的诗歌成就以及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卓越地位,并生动地展现了一代诗圣的艰难一生。内有诗圣堂,里面供奉的是诗圣杜甫坐像;还有一栋百米长廊,廊内容纳石碑百余通,汇聚了各个年代文豪,书法名家,知名人物的杜甫诗词。

杜甫一生留下了1400余首不朽诗篇,他的诗歌创作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的主线,并真实深刻地反应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的政治时事和社会下层人民的生活画面,被称为一代“诗史”。

而诗人展区,主要由杜甫诞生窑、幼年成长的上院、壮游园、三友堂、怀乡苑、万汇园组成,那一尊尊塑像和一个个场景,再现了诗圣的成长历程和浪迹天下的旅程。

上院碑亭中的碑立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上刻“唐工部杜甫故里”,由巩县知士李天握书写!

“杜甫诞生窑”,洞上的这五个大字为郭沫若所书,并凭吊诗圣“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公元7,杜甫出生在这座窑洞内,从杜甫曾祖父赴任巩县县令起,这里陆续建起上院内宅房、花园读书院和下院临街房,形成占地广阔的宅院。杜甫自幼在这里生活和学习。虽一生长期漂泊在外,他始终心牵故里,履行“奉儒守官”及“诗是吾家事”的家族使命。为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后人称这座窑洞为“杜甫诞生窑”,并把他生活过的宅院称作“杜甫故里”。

笔者认为,杜甫深受儒家思想体系影响,忠君报国、拯世济民的思想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在他的青壮年时期,正是国家出现动乱、生民涂炭的多事之秋,因此在杜甫的诗中所感觉到的则是现实世界的沉重,无论是《羌村》《北征》,还是《三吏》《三别》,无不浸透着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呈现出一种沉郁凝重、雄浑壮阔的现实主义风格。

“生于斯,死于斯”落叶归根。杜甫陵园位于河南巩义市老城西北约6公里康店乡康店村西的邙岭上。墓地坐北面南,东西并排3个土冢,西为杜甫墓,向东依次为长子宗文,次子宗武之墓。当地人称“圣人三冢”。至于湖南、偃师等地的杜甫墓笔者不曾考证过,就看各位看官怎么看了。

虽然杜甫故里,似乎除了窑洞,其他都是后期修建。至于杜甫墓更是只有一尊雕像,三处坟冢。笔者认为,这些都是为凭吊诗人而建并保留,不是专门的旅游景区,如果是对他的生平和诗歌感兴趣,建议来此感受畅游;如果仅仅想到景区一游,建议大家可以忽略。

喜欢山水自驾,喜欢历史文化,欢迎关注乐途侣行,一起分享美景美食与历史文化。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