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苏轼的这作品精妙绝伦 不输于他那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寒食诗帖

苏轼的这作品精妙绝伦 不输于他那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寒食诗帖

时间:2022-01-04 07:23:55

相关推荐

苏轼的这作品精妙绝伦 不输于他那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寒食诗帖

苏轼的行书墨迹《杜甫桤木诗卷帖》,其艺术水平从整体上来说,不亚于他的那幅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黄州寒食诗帖》。

《杜甫桤木诗卷帖》又称《书杜工部桤木诗卷帖》,为澄心堂纸本,墨迹,十九行,一百五十九字。原藏于台北兰千山馆,现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

《杜甫桤木诗卷帖》,全卷没有苏轼的名款,上面钤有“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贾谊”等印章四十八方,这还不包括题跋者的名章,有大德、至顺、至正、洪武、永乐等年代的题跋十一则。印章和题跋,见出苏轼的这幅墨迹的流转情况,也见出世人对它的珍爱。

细细品读,苏轼的此帖,书写风格和《黄州寒食诗帖》比较接近,应该也是苏轼谪居在黄州时所书写。此帖多用正锋,神凝气足,结构圆熟,字形匀称,意韵丰厚,清新雅致,遒劲茂丽,气韵生动,姿态横生,用笔自然不拘泥,却又不失法度,笔笔到位,而又给人一种书写的自在随意。书写此卷时,苏轼正值中年,学厚识丰,由于经常下田劳动,精气神儿也十足,书写的状态也是很不错的。

苏轼和黄庭坚,两人曾有一段关于书法批评的佳话,苏轼嘲笑黄庭坚的书法是“死蛇挂树”,黄庭坚也反唇相讥,说苏轼的书法犹如“石压蛤蟆”。从此帖来看,苏轼的字体还没有黄庭坚所讥讽的“石压蛤蟆”的明显特征。此帖在墨法上也富有特色。安岐评论说:“此卷字画沉着,用墨浓淡适中,较丰墨者别有生动之趣。”明代金冕跋文里写道:“昔先生尝赞美杜子美诗、颜鲁公书皆求之于声律点画之外,今观先生书杜诗,后千百年,宛然若昨日挥洒者,盖寓精神于翰墨而才品所自到尔。倘拘以宇宙之得而论之,是未可同赏妙也。”金冕跋文评价得非常中肯、切实,非常契合我的感觉。

前面部分是苏轼书写的杜甫桤木诗,全诗为:“背郭堂成荫白茆,缘江路熟俯青郊。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暂下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全诗共七行五十六字。后面部分是苏轼的跋文,内容为:“蜀中多桤木,读如欹仄之欹,散材也,独中薪耳。然易长,三年乃拱,故子美诗云:‘饱闻桤木三年大,与致溪边十亩阴。’凡木所芘,其地则瘠。惟桤木不然,叶落泥水中辄腐,能肥田,甚于粪壤,故田家喜种之。得风,叶声发发如白杨也。吟风之句,尤为纪实云。笼竹亦蜀中竹名也。”全文共十二行一百零三字。

对于杜甫的诗以及其人、其人格精神、情怀,苏轼都是极其推崇的,多次在文章中提到杜甫。“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书至颜鲁公,画至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苏轼《东坡题跋》)苏轼谪居于黄州时期,在下田劳作之余,对于杜甫的诗应该是精心研读过的。苏轼虽然豁达乐观,但在黄州时期,心情也是时不常地有点忧郁烦闷的,读到杜甫的桤木诗,联想到遥远的家乡常见的桤木,禁不住心有感慨,情不能禁,书写杜甫全诗之后,又写了长长跋文。

古代书法家大都文造诣深厚,书写的内容要么是自己的诗文,要么是自己喜欢的名篇佳作,苏轼书写的此帖,也可以看作是他对杜甫的致敬。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