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片段精讲+主旨分析+资源分享

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片段精讲+主旨分析+资源分享

时间:2023-01-04 08:01:20

相关推荐

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片段精讲+主旨分析+资源分享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非常著名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被选入了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书中,其中严谨善良的藤野先生给大多数中国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在学生中间也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句话说出了很多学生在学习语文时的心声。鲁迅的文章真的有这么难懂吗?《藤野先生》究竟想向青年学生传达一个怎样的主旨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篇课文,深度分析《藤野先生》的主旨。

预习

学习一个单元的文章之前,要知道这个单元的文章要教会我们什么,这样学习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怎么样确定单元的学学习任务呢?其实课本上已经告诉我们了。

作者介绍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 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课文分析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至1906年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时间则是在离别藤野的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最初,“梦很美满,预备毕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仙台医专学医时,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中神情麻木的中国人给鲁迅以很大刺激,促进了他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唤醒国民灵魂。写作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青年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选文分析

艺术手法分析

对比手法

如写作者满怀爱国激情寻求救国的道路,而“清国学生”则过着饱食终日、白天逛公园、晚上跳舞的无意义生活,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又如“清国留学生”是中国人,对祖国的前途漠不关心,而藤野先生是日本人,却热望把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这二者也形成鲜明的对比,还有以学生会干事为代表的日本“爱国青年”妄自尊大,仗势欺人,而藤野先生却毫无民族偏见,对弱国留学生热心教诲,关怀备至,形成了强烈对照。再有作者离乡背井,刻苦学习,寻求救国道路,日本仙台医专学生会干事造谣生事,损害国家荣誉,也形成强烈对照,这些等等对比手法的运用,都有力地衬托了藤野先生的伟大性格和作者高度的爱国主义思想,丰富和深化了主题思想。

白描手法

在描写人物方面,作者运用了白描手法。如写藤野先生时,无论写他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的自我介绍、耐心细致改正鲁迅的听课笔记和解剖图、看到鲁迅成功地进行了解剖实习的高兴状况以及鲁迅要离开仙台时的依依惜别之情,都只是简练的几笔,没有粉饰,没有渲染,但写得栩栩如生,显示出人物鲜明的性格。

文章主旨分析

小说写作中常常会用到“双线结构”,所谓的双线结构是指文章由一条明线,一条暗线构成,两条线相互交织使文章完整,有层次感。

《藤野先生》这篇文章虽然不是小说,但在其中我们不难发现也是由两条线构成的。一条明线当然是针对我们的写作对象而言的,写了作者和藤野先生的交往过程,回忆了作者与藤野先生相识、离别的往事,歌颂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还有一条暗线,较为隐晦,但也可以从中窥见一二,从作者对在日华人的描写,突出他们的麻木,展示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历程,洋溢着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暗线是如何分析的,可以看选文分析中的提问和解答。)

总结

资源获取

《藤野先生》及相关课内外练习教案、学案:见评论区百度网盘链接,如链接失效可以关注我,私信“藤野先生”领取。

更多知识分享

语文有规律:现代汉语语序知多少

人民日报整理:这116个词你真的会读吗?

干货满满!三年级易错笔顺盘点,转发收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