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从通渭到天水—中国国家画院范扬工作室一行甘肃(陇右)写生记

从通渭到天水—中国国家画院范扬工作室一行甘肃(陇右)写生记

时间:2023-08-28 01:26:29

相关推荐

从通渭到天水—中国国家画院范扬工作室一行甘肃(陇右)写生记

“渭水东流去, 何时到雍州?”公元8世纪中叶,两度出塞的岑参曾以这样的诗句表达对故土的感念。1200多年后,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这里已经成为“一带一路”沿线最重要的陆上“黄金段”。

陇上大地,秋高气爽。10月9日至11日,中国国家画院范扬工作室一行20人,来到定西通渭写生。

“艺术家天生就有一种对自然的亲近。包括我在内,很多人都对丝绸之路沿线的风土人情感兴趣,所以金秋时节来到这里,也是给我们一个描绘这个沿线的大好机遇。”在陇山镇石沟村,范扬深有感触地说。

范扬先生写生现场

在陇山车场社,范扬举目远眺,写秋日陇上村舍,阡陌交通,屋舍俨然,鸡犬相闻。在川口村,他又绘康熙年间的戏楼,让人们重温四百年沧桑历史。

来到位于陇南高原腹地的榜罗镇,这里是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战国秦长城。据随行的当地人员介绍,“榜罗”是古代吐蕃语的译音,是“盆地”的意思。范扬一行在此驻足,打开画夹写生,绵延20公里的战国古长城顿时跃然纸上,透过画面,穿越历史,仿佛当年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声还在回响。

范扬先生-榜罗镇战国长城写生作品

范扬说,通渭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这里也是中原文明和西部文明的重要交汇点。在当地人员的带领下,范扬一行到榜罗镇会议纪念馆拜谒参观,全体人员一起体验陇上光辉的“红色文化”,把“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主题教育带到了写生现场。

范扬一行到榜罗镇会议纪念馆拜谒参观

范扬一行在通渭悦心国际书画村参观书画长廊

范扬先生同通渭悦心国际书画村艺术家合影

10月12日,范扬一行又驱车来到天水。上午,来到距离天水市西北15公里的卦台山,范扬一行不顾旅途的劳累,继续在这里写生。登临卦台山顶,俯瞰三阳川,所有人惊诧地发现,古老的渭河从东向西弯曲成一个“S”形,把三阳川盆地一分为二,一个天然的太极图出现在眼前。范扬铺开画夹,面向西方,勾线、描绘、上色,一气呵成。画面之上,卦台山如一巨龙蜿蜒在群峦中,翠拥村舍,钟灵毓秀,渭水环流,气象着实不凡。

下午,全体人员按计划在天水城北天靖山脚下的玉泉观写生。这里属于秦州区,据说因山上有一碧水莹莹、清甜透脑的玉泉而得名,元代梁公弼曾有“山寺北郊,名山玉泉”的名句。在玉皇殿南天门,范扬写生一幅,画面之上,九脊顶非常庄严肃穆,琉璃碧瓦愈显高贵。两端龙吻吞脊,副阶檐柱,斗拱八攒,等距布置。那种奇特的构造,古朴的风格,让人不禁为这座古代建筑赞叹。

天水-卦台山

“本来我们艺术家就应该贴近生活,走到人民中间。过去我也是这么做的,今天来到渭河之滨的天水,来到丝绸之路的重镇,这种感受就更加深切。”范扬对在场的人说,天水是今天“一带一路”上的重要一段,也是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重要城市,它是当年红军长征中,一、二、四方面军都经过的地级市,所以,此次陇右写生的意义也就在此。

每次到麦积山,范扬都有新的感受。这次麦积山写生,写生团一行遇到了小雨。这里素有“小江南”的美誉,本来山峦就密布着苍松翠柏;极目远眺,四面郁郁葱葱,层峦叠嶂,云雾阵阵。而今有小雨,空气湿润,远景与近物交织在一起,让范扬笔下的写生作品真正契合了天水八景之首的“麦积烟雨”。

范扬先生写生作品-麦积烟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长征途中创作的著名诗篇永远镌刻在历史的画卷上,起伏飘荡在古老的榜罗上空,也萦绕在麦积山巅。范扬说,走到人民中间,走进生活当中,走在“一带一路”沿线,更加提高了自己的兴趣;用画笔描绘西部,描绘丝绸之路,这正如西北广袤的天地,让艺术家走得更勤了,也有了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他会越来越自觉地画下去。

据悉,本次写生活动由甘肃通渭悦心书国际书画村和通渭崇文堂美术馆联合主办,通渭县画廊协会、通渭县美术家协会、通渭县书画院等单位协办。活动自10月9日开始至14日结束,共历时5天。

文/王庆森 图/侯昱佑

注:本文转载自人民日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