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山西晚报封面人物10月号 | 著名山西籍导演贾樟柯:他把国际电影展办进平遥古城

山西晚报封面人物10月号 | 著名山西籍导演贾樟柯:他把国际电影展办进平遥古城

时间:2019-09-18 01:18:44

相关推荐

山西晚报封面人物10月号 | 著名山西籍导演贾樟柯:他把国际电影展办进平遥古城

人物简介

贾樟柯,1970年5月24日出生于山西省汾阳市,中国知名导演、编剧、制片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1997年拍摄电影处女作起,至今自己完成长篇剧情片、纪录片《世界》《三峡好人》《山河故人》《江湖儿女》等十余部作品,作品多围绕山西构建情节,不仅赢得大批国内粉丝,还频频在柏林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洛迦诺国际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开罗国际电影节等斩获大奖,为中国电影推向世界做出重要贡献。

贾樟柯从小体现出文学天赋,中学时已经在《山西文学》发表小说,高中时创办诗社,而后到北京求学,“从山西走出”;,在国际电影界载誉无数的他,在家乡山西创立了平遥国际电影展,真正“从世界归来”。

贾樟柯曾获山西晚报主办的感动山西十大人物。

贾樟柯:把国际电影展办进平遥古城

他想让山西与世界对话

他想在家乡设一个主场

中国知名导演贾樟柯。

贾樟柯曾说过,“在电影的王国里,去看电影展是我们走亲戚的方式。”从27岁带着电影游走于世界各地的电影节展,二十多年后,他成为平遥国际电影展的创始人。

10月,在平遥这座有2700多年历史的古城里,举办了第五个获得国家批准的国际电影展——平遥国际电影展。而在刚刚过去的10月20日,第二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也圆满落幕。10月12日,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在平遥国际电影展交流时表示,“尽管今年是第二届,但我们已经看到了它的影响力,比如说它正在成为我国电影节、电影展的一种创新模式,比如说它已经发挥了为新人新作品成长提供孵化器的作用,比如说它已经成为山西深化全面对外开放的一张新名片、还有力带动了山西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等。这些我们都已经切身感受到了。”

从第一年“平遥元年”的放映影片52部、176场,上座率达到93.2%。8天时间入园人数达18万。共举办7场红毯仪式,15场新闻发布会,25场影片映前映后交流会,4场学术活动。到第二年“让电影回归市集”,报名影片数比第一届多 300%。25个国家和地区的55部影片放映,其中有45.5%的影片为全球首映,98%的影片为中国首映。再到10场“电影人”学术活动,“发展中电影计划”“学院日”“从山西出发”和“一市一县”推荐活动等。刚刚两岁的平遥国际电影展,已经成为山西人集体记忆中无法越过的一个璀璨时刻——一场发生在家门口的电影盛会,一个完全属于山西人自己的国际电影展,一场山西与世界的对话。

办了电影展却没看过一场电影

,贾樟柯带着他的好朋友,曾是威尼斯电影展主席,同时也是他电影艺术上伯乐的马可·穆勒以及整个公司团队,为这个办在县城里的国际性电影盛会,投入了巨大精力。他说,那时他用上了自己全部的人脉资源,他们克服了办展人才缺乏的困难、攻克了基础设施改建的各个难点、进行了近千部电影的选片工作。小到影展期间餐巾纸的设计,大到整个电影宫的功能设置。在影展举办前,客服、放映排期、志愿者的组织、车队管理、安保、食品安全、消防、医疗,方方面面的工作,贾樟柯和他的团队事无巨细地一点点“啃”了下来。

第一届电影展开展后,8天时间里,贾樟柯每天只睡三个多小时,他跟山西晚报记者感慨,希望第二年可以坐下来好好看场电影。而在刚刚闭幕、体量明显增大的第二届中,山西晚报记者问他,当初那个小小的心愿实现了没有,他无可奈何地笑着说,希望第三届可以实现。不过,他还是很欣慰于整个电影展办展团队的成长,第一年从3月份就开始筹划,从北京到太原到平遥再到戛纳,协调、统筹、监工、推荐……他半年多时间里连轴转到“能在任何交通工具上睡着”,第二届平遥电影展他密集而疯狂的工作时间缩短到三周。

第二届结束后,贾樟柯开始筹划第三届,他已经与电影宫的建筑师沟通,为露天影院“站台”改造设计更加舒适的观影环境,他也开始思考如何让电影展与平遥城市生活和旅游业态更好地进行融合……

搭建平台让山西纳入全球视野

转眼,平遥国际电影展已经两岁,从“平遥元年”的一切从零开始,到发出自己观点的“让电影回归市集”,电影人对山西对平遥,从陌生到熟悉,从第一届的“去不去”,变成了第二届的“来不来”。平遥国际电影展的内容和功能,在业界也得到了高度的肯定,贾樟柯在今年电影展闭幕前很欣慰地说,“今年,中国产业界到访平遥的人非常多,很多影片在平遥找到了他们的合作伙伴,找到了他们的发行商。”

更让他欣慰的是,作为一个政府扶持,依靠市场运营的电影展,在第二届时,已经从市场上找到了总体办展经费的五分之四,“这是一个非常快速的增长,我非常有信心从第四年开始,影展的全部经费都能从商业合作中筹措。”

而在体量猛然增大的第二届中,山西元素也成为电影展的一大亮点。从9部山西电影的首映和推荐,到一市一县的影视拍摄基地推介会,再到“学院日”里山西院校与来自北电、中戏等院校的交流……如今,依托平遥国际电影展,山西的文化影视产业正被注入新的活力、找到新的机遇,山西本土的文化产业和资源正在逐渐被纳入全国乃至全球的电影视野里。

这种感受,山西电影人最清楚,就像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电影节获奖后,带着作品《灰猴》在平遥电影展举行世界首映的山西青年导演张璞跟山西晚报记者说,“没有想过,能在家乡参加电影展。更没想到,有一天像我这样的年轻导演,能在这个平台上被那么多产业界的人看到。贾樟柯提供这个平台,把山西带到世界面前,我想向贾导致敬。”

对电影展的信心来自基层观众

从1998年第一次参加电影节,27岁的他带着自己的电影去了柏林。直到现在,还是有人在问贾樟柯一个问题,“你在基层创办一个电影展有观众吗?”

平遥国际电影展是建立在一个只有52万人口的县城,与千万级人口的城市相比,确实会让人产生这样的疑问。但贾樟柯对山西晚报记者说,他就是想通过平遥国际电影展的成功举办,呈现一个事实——基层同样存在着对文化艺术的强烈渴望。

“我经常想起十几岁时候的我,那时我也生活在像平遥这样的小城里面,我是多么喜欢看电影啊。我相信现在还有很多这样爱电影的孩子,在山西在县城里。所以我希望通过平遥国际电影展让人们知道在基层是有观众的,同时文化的资源是需要流动的。中国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我们应该在有丰富财力、物力、人力的时代里让文化资源能够流动起来。平遥电影展每天会迎来非常多的来自世界各地,也来自山西各地的观众,我觉得这一点毫无疑问是成功的。”

回想起二十年前的柏林之行,在那个城市,他发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二十年后,他同样希望,这样的发现存在于每个来到山西、来到平遥的人的眼中。“中国、山西、平遥,我们有这么优秀的传统和历史。对于踏上这片土地的人来说,一定与当初跟我去柏林一样震撼。山西有这样的自信,打开门让人们发现山西之美,这是电影展的奇妙之处。”

对话与策展人贾樟柯对谈

山西晚报:创办平遥国际电影展的初心是什么?

贾樟柯:中国电影需要这个电影展、年轻导演需要这个平台,这是我在导演职业过程中感受到的。从我个人情感来说,山西需要这个新的、现代化的文化项目,来带来新的气象。我能感受到山西强烈转型的渴望,我是山西人,希望自己能做点事情。

山西晚报:从“平遥元年”到“电影回归市集”,每年电影展的主题不同,它选择影片的标准是什么?是我们惯常理解的艺术电影么?

贾樟柯:平遥国际电影展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寻找有创意,有艺术价值,有启发性的影片。而且这些影片对我们来说是不分类型的,去年我们主办梅尔维尔回顾展就是强调这样一种观点,因为梅尔维尔的影片有很多警匪片,很多类型电影,但是他是一个伟大的作者,我觉得这种多元性和开放性是平遥影展一直希望能够坚持的,我们不会为电影贴标签,我们只愿意去寻找这些电影,并且感受它的创造力。

山西晚报:作为第五个国家批准的影展,同时也是最年轻、最独特的一个,平遥电影展对于电影工作者的意义是什么?

贾樟柯:我从拍第一部电影开始,带着电影不停地去戛纳、威尼斯、多伦多、釜山这些影展,有一天我突然想,我为什么在国外转来转去,中国为什么没有一个影展,把年轻导演、把我们的文化传播出去,同时也把优秀的除了我们常见的好莱坞电影之外的国外电影,介绍给国内的观众。再往深里说,为什么是国外的电影节在评价我们的电影,可不可能我们办一个代表中国人自己观点的电影展,形成中国自己电影文化的价值判断。而平遥国际电影展是一个助推青年导演成长为目标,为电影产业输送更多新鲜血液的专业平台,以展映非西方影片为主,为中国电影产业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我觉得对于中国电影工作者来说,平遥电影展办好了,就是通过三年到五年的努力,办成中国一流的影展,我们电影人在中国的主场。对于山西导演来说,平遥电影展办好了,那是在家乡有一个主场。向国内一流产业看齐,给我们一点时间就可以。

贾樟柯:把艺术中心建到汾阳老家

他的人生词典里有两个关键词:

一个是电影,一个是山西

贾樟柯在《在码头》剧组

在中国的导演里,随便提一个人的名字,你不一定知道他的家乡在哪里,但贾樟柯会是个例外。

从他的电影开始,再到他电影之外的故事。28岁努力奔向世界的贾樟柯,在二十年后,仍不知疲倦地奔跑在故乡的黄土地上。

少年时想逃离的牵绊、四海为家后对故土的牵挂,再到如今为三晋大地文化转型而牵线搭桥,贾樟柯在他的导演工作之外,有了更多的身份和角色,“很多人都对我说,‘贾樟柯,你这几年做了很多事情’,其实我做的所有事情,只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电影,这些事情都是围绕电影;另外一个就是山西,都是围绕着我们的家乡。”贾樟柯只用了两个词,就为山西晚报记者总结了他这几年的忙碌。

贾樟柯获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终身成就金马车奖。

家的故事里盛着家乡的味道

,46岁的贾樟柯回到山西,这次不是回来拍电影,而是将电影艺术和文化资源的种子,埋在故乡。

那年,他的电影《山河故人》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奖,那年,他在老家汾阳的一个村庄里,开了一家叫“山河故人”的餐厅。贾樟柯很骄傲于汾阳菜的“血统”以及那种精致和繁琐。他记忆中汾阳菜的八大碗,以及很多其他出自汾阳明代王府中的菜品,那些他小时候只有在婚宴、寿宴这样的酒席上才能一睹全貌的“奢侈品”,都出现在了这个餐厅的菜单上。贾樟柯还将《山河故人》电影所有的海报及在世界各影展上获得的部分奖杯,陈列在餐厅大堂。甚至一进门的柱子上,还有他爱犬的照片。

“这是你的家,你应该有一串钥匙,随时可以回来。”这是《山河故人》里的台词,也是贾樟柯开“山河故人”的原因。电影所带给观众的思考与感受,正是这家餐厅所要传递的味觉信息——让人们回到家乡,伴着家乡饭菜的味道,感受乡土的情谊。这里有淡淡的乡愁,飘散在汾阳的饭菜之中,也有对未来的期望,山河广阔故人终相逢。

开始,相逢在一个餐厅,后来,相逢在一座古城。

在家乡的土地上深埋文化的种子

也是同一年,贾樟柯在贾家庄开始筹建艺术中心,以他的名字命名。在中国,艺术街区这样的概念在大城市遍地,比如北京就有如798、宋庄、二十二院……而在一个地道的农村,建了一个地道的艺术街区,这事在中国,还没有人做过。

近日,当山西晚报记者采访贾樟柯时,问起了贾樟柯艺术中心的进展,他说:“艺术中心现在在人员培训阶段,今年平遥国际电影展就有艺术中心的放映员、场务在这里实习,已经进入冲刺阶段,很快就开业。”

艺术中心的前身是一座已经关停的水泥厂,但如今它即将变成一座艺术殿堂——艺术中心集现当代艺术展览、公共图书馆、视听图书馆和种子影院、种子剧场、种子讲堂于一身。

视听图书馆内收藏着大量电影影像,公共图书馆则收藏着艺术人文类图书。每年有多个展览,会邀请全球著名艺术家到来。种子讲堂每年会邀请12位艺术及人文领域的一流专家,来汾阳做学术讲座,面对面地和观众交流;种子影院拥有国内最好的放映系统,除放映院线电影之外,还将不定期举办艺术电影点映活动;种子剧场将进行大型时尚发布,并邀请各类型原创剧目前来演出……

这几年全国各地都有邀请贾樟柯去做艺术中心,但对于大城市抛出的橄榄枝,贾樟柯自嘲有“拖延症”,忙着其他事情顾不上。而另一个真正的原因是“觉得没有非要干这个事情的必要。大城市已经有很多这样的地方了,我再做一个有什么意义呢?”但雪片般的邀请,让贾樟柯开始思考,如果要做,怎么做,在哪里做,才能让这个在大城市已司空见惯的艺术形式,有新的生命力和更广阔的舞台?“最近一两年,我开始觉得文化资源不平衡,大量的资源、好的资源都集中在大城市,而小城市、乡村却很稀缺。尤其是实体文化感受,太少了!”这种与日俱增的“不平衡感”让贾樟柯找到了克服“拖延症”去做艺术中心的途径——回老家做!做中国最早一批在村庄里建立的现代艺术中心!

将电影与美食结合,圆了贾樟柯对家与家乡味道的执念。那么,把文化艺术回流到乡土,则是贾樟柯对这片土地从根部的“施肥”——它滋润的不是一个乡村,它要生长出的,是一个山西乡村与外界的沟通平台,让山西看到世界的天地,让世界看到山西的土地,让文化流动起来,让艺术更接地气。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传递山西声音

,当记者问贾樟柯为何想到要筹建艺术中心?他的回答是,想建立一个“让世界与山西相遇的地方”;

,当记者再次问贾樟柯,为何要在一个小地方做一个国际性的电影展?他的回答是“文化需求是所有人的需求”;

,当记者问贾樟柯,为什么会从艺术电影导演、影展策展人,变身为人大代表?贾樟柯说,“我想成为电影和山西声音的传达者”。

,48岁的贾樟柯又多了一个身份,他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工作中建言献策,代表人民履行职责。“人代会是一个很好的建言机会,大家把我们选出来当代表,就是来说话的。”他如此理解这份新使命。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如贾樟柯所言,他围绕的话题还是山西还是文化。“这几年除了创作之外,我主要是在山西工作,山西这两年转型发展,文创产业是非常重要的,我感觉特别需要有人回去做一些贡献,也需要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更好的资源,把山西的事情办好。”当人大代表的贾樟柯就和他的电影创作一样,关注的始终是“人”,“因为文创产业的生产力就在人”。

每一年,贾樟柯都在用行动,将他与家乡的距离拉得更近。从汾阳到平遥,从餐厅老板到成立艺术中心,从电影展创始人再到人大代表,“山西两个字,是打开我情感闸门的钥匙。这些年四海为家,但始终有一条情感的‘风筝线’,这就是山西。”贾樟柯曾对山西晚报记者这样说。

对话与实干者贾樟柯对谈

山西晚报:每个人记忆里的家乡,可能幻化作一个味道、一种声音,你的家乡记忆是什么?

贾樟柯:记得我刚去北京读书时,离开家之后一想到家的味道,就是过油肉的味道。还有一种是声音,我耳朵里家的声音是什么呢——我家以前住的地方,离汾阳当地的新公路不远,我每天下午就能听到新公路上卡车过的声音,尤其冬天刮风,卡车一过,那个声音非常遥远又尖利,那个声音在我印象中,是最美的家乡下午的时光。所以乡土情是跟人们的听觉、嗅觉结合到一起的,思乡、乡愁不是空洞的,它是有物质寄托的。

山西晚报:导演、监制、策展人在这些身份之外,今年你又当选了全国人大代表,你能谈一下这个新的身份么?

贾樟柯:今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我是从山西被选举出来的,所以我很感谢山西父老乡亲的信任。人大代表主要的工作是传达两个声音,一个是你所代表这个地区人民的声音,人民有什么样的诉求,有什么样的愿望,通过代表来传达出来。另外一个是代表行业,我自己是电影行业的,电影有什么急需改变的,需要传达的声音也可以传达出来,我觉得我过去所做的事情也非常牵挂山西的发展,我愿意接受这份工作,愿意作为这样一种声音的传达者。

山西晚报:平遥、贾家庄,这些山西的县城村庄,是你这几年倾注时间最多的地方,为什么你要把很大部分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这里,仅仅是因为这里是你的家乡?

贾樟柯:我是从汾阳那个小县城走出去的,走到太原、北京再到世界各地。小时候的遭遇,长大所见到的世界,让我非常希望能够改变文化资源地区性的差异,这种大城市的集中垄断和小城市极其匮乏的情况。这些平台的搭建,就像我年轻时看到的那么多外国电影一样,你会通过某个平台跟这个世界相遇。

贾樟柯:电影江湖里涨满山西情义

回山西创作 用山西演员

在山西拍摄 讲山西故事

电影《江湖儿女》拍摄现场。

1997年,贾樟柯27岁,他回老家汾阳,拍摄了处女作《小武》,开始“学着用自己的方式看世界”。他带着“闯江湖”的心态,抱着“前路不知道会碰上什么样的人和事”的未知感,拿着这部作品辗转各个电影节,而世界也因为这部电影看见了他。

如今,贾樟柯不过48岁,已经是世界最负盛名的电影节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二十多年来,他保持着每两年一部长片的速度,几乎每一部在国际上都获得广泛赞誉,收割的奖杯也摆满了很多个展柜。其中绝大部分电影与山西有关,用山西演员、讲山西故事、在山西拍摄。可以说,山西是他的“边城”,曾在这里的日日夜夜,无数难忘的人和事,落笔下去,变成了电影。

电影《三峡好人》拍摄现场。

“故乡三部曲”得到国际电影人的认可

虽然时隔二十多年,贾樟柯依旧能精准地记住电影《小武》的开拍日期,4月10日。“就像女人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生孩子的日子,这个日子永生难忘。”作为一个从电影学院毕业的导演的处女作,《小武》备受马丁·斯科赛斯的赏识,认为是让他“又想拍电影了”的“动人、精准”之作。2000年,贾樟柯顺势拍了《站台》,“这两部都是关于家乡的故事,我便琢磨着再拍一部,凑个‘故乡三部曲’。”当贾樟柯听到任贤齐的那首《任逍遥》,听到了歌词“英雄不怕出身太淡薄”时,一下子打动了他。“这一句歌词就像在说我,一个县城小子也拍出了电影。”电影《任逍遥》由此而出。

“故乡三部曲”让贾樟柯得到了很多国际电影人的认可,5年的时间,他带着自己的作品走遍了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也打开了汾阳小伙走向世界的大门。是巧合也是天意,他的第四部作品,名字就叫《世界》。

他的“天命”逃不开这方水土

山西晚报记者第一次面对面采访贾樟柯是,他带着影片男主角成泰燊来太原为《世界》做宣传,那是一次短暂的接触,看得到年轻的贾樟柯身上对电影的诚意。,他的诚意得到了更大的回报,一部讲述山西人到三峡寻亲的故事片《三峡好人》,获得包括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在内的十多个国际奖项。就如贾樟柯看了侯孝贤的电影《风柜来的人》之后的感触——个人生命的印记、经验,把它讲出来就有力量。这成了他看世界的态度、拍电影的方法,他曾说:“我所处的时代,满是无法阻挡的变化,拿起摄影机拍摄这颠覆坍塌的变化,或许是我的天命。”

他的“天命”恐怕不仅于此,贾樟柯的电影从未离开山西,贾樟柯也从不曾真正离开。冬天,他带着《三峡好人》在老家汾阳县城一座已荒废了十多年的礼堂内做了一场首映式,还请来了黄奕、王亚楠、袁立。山西晚报记者当时被县城万人空巷的场面震惊了,但也被一个县城首映礼的质朴感动了。坐在木质的破旧椅子上,临时搭起的大银幕上放映着山西人的故事,和老乡们一起静静地看……在某个瞬间已经泪流满面。影片放映后,山西晚报记者在遍布灰尘蜘蛛网的礼堂后台采访贾樟柯时,他神情有些落寞地说:“我小时候这个地方是放电影的礼堂,后来电影萧条了,它变成了家具卖场,老乡们没有机会再看电影……”

中年的他思考人如何被时间塑造

此后,贾樟柯依旧笔耕不辍,写剧本拍电影,如此反复地将他的镜头对准时代、生活和山西人。拍纪录片《无用》时,山西晚报记者就随着他的拍摄车队,一路从汾阳向西行驶,寻到山沟里一村落,拍摄最原汁原味的裁缝铺子,也直观感受了贾樟柯对电影细节的较真。多年后,在《江湖儿女》上映前山西晚报记者专访贾樟柯,笑问这么多年爱较真的习惯是否依旧没变?贾樟柯说,“确实,甚至更甚。”在他的电影理论中,“不准确的细节积累起来,就变成不准确的电影。比如一盘菜,要细到葱花应该怎么切,做道具的切不对,我来切。比如对于2001年女孩子染不染头发的问题,我和美术指导产生过很大争论。我把2001年拍摄的资料翻出来看,才确定了那时的女孩子已经有各种染发了。”

如果说这些年里他电影笔触的改变,那可能是贾樟柯在电影里对人变化的观察方式与从前不同。从的《山河故人》到的《江湖儿女》,他接连拍了两部时间跨度很大的山西故事,“我一开始也不明白为什么拍这样的影片,但后来我大概理解了。年轻时我并不知道时间有什么样的能力去改变人,但是到现在四十多岁了,开始知道时间会带给人怎样的变化。而这个抽象的时间背后,在中国发生了那么多的变革,在这样的变革里面,人如何被时间塑造这个命题非常吸引我。”

在村里写作在村里生活

贾樟柯有个习惯,想创作剧本时,就飞身上车,从北京一路开回山西,有的时候是去大同,有的时候是回汾阳,或者是去山西其他地方。贾樟柯跟山西晚报记者说:“我有两个季节在汾阳比较多,一个是夏季,夏天北京特别热还是咱山西凉快;一个是冬季,因为一到春节应该回到故乡跟家人团聚。所以每年的这两个季节,我会在汾阳写作,《江湖儿女》那个剧本就是在《山河故人》餐厅写完的。”山西晚报记者采访贾樟柯幼时好友、现在是贾家庄旅游公司经理的张晓军时,他说贾樟柯常住在村里,出门遛弯无人打搅他的清静自在,碰见老乡会招呼一声“吃了吗?”仿佛他是早已住在隔壁的老邻居。

山西的乡村生活,已经是他生活的标配。在电影里,山西话是他电影语言的标配,女主演赵涛自不必说,就连外地人也得被“逼”说山西话,比如湖南人廖凡在《江湖儿女》里的大同腔。除了语言,贾樟柯对山西人的脸有一种神奇的辨识能力,“我们山西人长得非常特别,有什么特点我也说不出来,但你在人群里让我辨认,我一眼就能看出哪个是山西人。”说这话的时候,他的样子像在片场指导一出戏。

贾樟柯说,拍《山河故人》是因为“山河可变,情义永在”,拍《江湖儿女》,是因为“人们心中的情义才是永远的江湖”。情与义,在他电影里也在他的骨子里,源于生养他的土地和所有他遭遇的故事。

贾樟柯创办了一个新媒体的播映平台——柯首映。

对话与电影人贾樟柯对谈

山西晚报:这些年你除了拍电影当导演,还做起了很多幕后工作,能否给读者介绍一下大家不太知道的贾樟柯。

贾樟柯:很多人说,贾樟柯你做很多事情,其实这几年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围绕电影来的,另外就是围绕山西。因为做导演这么多年,除了自己的创作之外,也会发现中国的一些电影需要发展的地方、一些需要改变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自己能做些什么就努力做些什么。

我前开始做电影制片人,这里监制了20多位年轻导演的作品,都是这些导演的处女作或者第二部电影,因为我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我知道每一个导演在起步的时候没有资源、没经验,非常艰难。我希望能够帮到他们,所以前我开始转变成一个制片人。

年轻导演很多是从短片开始表现他们的才华,但是在中国很长时间内短片是没有一个出口的,没有播映的平台,中国的新媒体发展后,我在3年前创办了一个新媒体的播映平台叫柯首映,这是一个依托微信公众号的平台,我们每周会有一部来自全球的短片,在平台上播放,我并不是对创办一个新媒体感兴趣,我是对新媒体可以介绍短片很感兴趣。而且我们特别骄傲的是,我们所有的影片都购买了版权,我觉得这是对年轻导演的尊重。此外就是和马可·穆勒一起创办平遥国际电影展。我觉得做的这些事情都是困扰我的一些电影的问题,我觉得只有通过行动才能改变。

山西晚报:拍了这么多电影,你会回头再看它们吗?再去品评以前的作品?

贾樟柯:拍电影是顺其自然,忠实于内心感受的。我不太看自己过去的电影,拍完就拍完了。每部电影都是属于我的那个年纪,我27岁拍的《小武》,留有我所有27岁的精力、体力、情感的痕迹,我45岁拍《山河故人》、47岁拍《江湖儿女》也有这样的痕迹。

贾樟柯:只有离开故乡才能获得故乡

从焖面到汾酒到萝卜,

他对于家乡的味道相当固执

从汾阳到北京到世界,

他的底气来自山西来自文化

贾樟柯在山河故人家厨迎客。

贾樟柯,山西汾阳人,他的父亲用一种生在非洲、遇火却不燃的树的名字为儿子取名。

从幼年到少年,他不是所谓的“别人家的孩子”,而是汾阳县城里的一个普通小子,有迷茫、有叛逆、有梦想、有失落。从汾阳一路走到太原、北京然后是世界,贾樟柯的故事没有惊心动魄大起大落,反而是一个平淡的叙事过程,有点像他的电影,只于细节处扣动心弦。

近日,当第二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结束后,山西晚报记者在电影宫他的办公室里,在聊完工作之后,与贾樟柯闲来聊起了“私事”,聊聊我们熟悉的他的工作之外,我们不熟悉的贾樟柯和他的生活。

贾樟柯还有另外“两条路”

山西晚报记者给了贾樟柯一个“如果”,他却给了两个“可能”。

如果不当导演,现在会做什么职业?贾樟柯笑了,他可还有两项技能傍身。

“若在写作的道路上较顺利的话,可能是个作家。”作家贾樟柯!其实,他现在也是。他到目前为止已出了6本著作,这个量对于他来说其实也不少了。不过,至今都特别喜欢写作。贾樟柯除了剧本外,写得较多的是随笔和相关电影评论,“小说就不再写了。”他遗憾地说。是的,他曾经是写小说的,虽然他大笑着表示,“都是些不堪回首很差的小说。”但山西晚报记者从他的回忆文章里,还是找到了他第一篇小说的名字《太阳挂在树杈上》。带着这篇小说,贾樟柯鼓起勇气敲开了当时已是省作协副主席田东照家的门……彼时,在汾阳县城街道的大喇叭下,少年贾樟柯都会听“小说连播”,他听到了《黄河在这儿拐了个弯》,也记住了小说作者的名字——田东照。没想到,这个名字后来会影响他的一生。

在贾樟柯成长最关键的时候,田东照提携了他,让他成了山西省作协培养的青年作者之一。虽然后来发现自己更向往电影,但文字依旧是他最熟悉的媒介和相伴最久的表达方式。“如果不当导演,我肯定会在写作这条路上走下去,不一定是专业作者,但肯定还会一直在写。”

而另外一个职业,则是当老师。贾樟柯说,当教师的父亲曾给他规划人生,要么做老师,要么做医生。“医生这条路走不通是因为我学的是文科。当时分文理科时,我选择了文科班,父亲还挺失望的。因为我爷爷是外科大夫。”贾樟柯堵死了父亲安排的一条路,心里却留着另外一条——当老师。“父亲是语文老师,他们班上有学生写了好的作文,他就很得意地给我们念。他的古文功底特别扎实,其他兄弟中学的老师常来我们家,探讨教学上有关于古文的问题,我们家成了老师的聚集地,我是在这样一个教师家庭的氛围里长大的。”

如今,虽然没有继承父亲的职业,但贾樟柯已经连续两年在他的母校汾阳中学做了教师奖励计划,每年教师节会给学校优秀老师一些资助。

太花时间的爱好已放弃了

如今的贾樟柯,除了工作,仅剩的爱好也只有旅行和阅读。对他来说,这两种爱好还是较容易做到,“别的爱好都太花时间了。”一句话,又暴露了他工作狂的一面,“我应该已有将近没有去过迪厅了,因为我在拍电影,其实我是一个特别爱迪斯科的人。我也将近没有去过卡拉OK,因为我在忙各种事情,我也是一个特别爱唱歌的人。其实,只要你不去玩,时间用在工作上还挺多的。”

看书,是他仅剩的乐趣之一,他网购也仅限于买书。藏书成了他家中占地面积最大的部分,“我父亲编过汾阳县志,家里有很多关于汾阳历史的书籍。现在一部分在北京,一部分在汾阳的家里,回老家时会看那些书。我觉得了解生活的地方很好玩,因每个人都有对自己生活环境了解的欲望。”而旅行,则是搭着工作的“顺风车”,他怀着旅行的心态去各个地方工作,“我喜欢一个人,这才有旅行的乐趣。多年后我想,我之所以到现在还热爱所有的远行,一定跟故乡曾经的封闭有关,而所有远行,最终都能帮助自己理解故乡。的确,只有离开故乡才能获得故乡。”

最拿手的饭是豆角焖面

如果非要说出第三样爱好,那恐怕只有美食了。

从他在太原神秘地开了一个面馆,到在汾阳高调地开了一个面馆,山西晚报记者忍不住问贾樟柯,“你是不是一个吃货?”贾樟柯很骄傲地说,“我已经超过了吃货的水平,我在吃上特别有尝试精神,什么都吃,就和开眼界一样,舌尖也得开眼界。”

不过正如他的旅行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故乡,贾樟柯的味蕾中,对家乡味道的依恋也是相当固执。用他的话说,“舌根上有顽固的乡愁”。这乡愁有多顽固?贾樟柯说:“羊肉、核桃、枣,我都只吃汾阳的。有时候是我回来拿,有时候是亲戚寄。最有意思的是胡萝卜,北京全是红色的,汾阳是黄色的,我们一到冬天就拉一车胡萝卜到北京。其实那个味道差别很细微,但是我和妈妈能吃出来,红色的胡萝卜对于我这个汾阳人来说是不对劲的。但对于我们的邻居和朋友来说,这有什么区别,但是对我们来说差距是巨大的。包括山药,我一定要吃山西冀村的山药。要喝酒的场合,我首选汾阳的酒。”

同为山西人的妻子赵涛,为贾樟柯的山西口味保驾护航,“赵涛很会炒山西菜,过油肉炒得很好吃,醋熘土豆丝也是她拿手的。她刚开始做菜会打电话让她妈妈指导,现在基本上都自己搞定。”说完妻子,贾樟柯表示自己也不是“甩手掌柜”,“我的拿手饭是焖面,豆角焖面。”

提到喝酒,贾樟柯立刻哀叹:“如今酒量越来越差!”他表示最能喝的时候是上中学时,“那时候好能喝啊!现在不行了。”

从生活的土地获得人生的勇气

用了二十多年,贾樟柯的人生一路从县城青年到国际名导。中间的坎坷和困难只有他自己能体会,而他是靠什么越过了这一道道的坎?对于这个问题,贾樟柯说——是“勇气”。“在这个资讯发达、教育也很普及的年代,大家的才智其实不相上下。但勇气不是每个人都具有,它很重要。勇气来自于你有没有能力和智慧去克服困难,这个困难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有时外在的困难反而好克服。”贾樟柯说。

由自己谈起他那个年代的勇气,甚至是敢不敢走出县城、敢不敢踏上火车。“我记得学画画时,山西的展览很少。北京有罗丹雕塑展,学美术嘛,大家都想去看。在那个年代,确实有同学不敢一个人坐火车。你需要勇气,没勇气去陌生的地方,就开不了眼界,视野就会受限制。我非常认同今年电影展大师班上杜琪峰导演对年轻人的寄语——视野和热情。视野需要不停地开阔,热情是对你热爱的事业持续的精力投放。有勇气没韧性,也是逞一时之勇。”

贾樟柯曾说起最初去欧洲参加电影展的感觉——北京是更大的汾阳,巴黎是另一个北京。但对一个生长于小县城的年轻人来说,贾樟柯的这些勇气从何而来?“我从汾阳到北京,从北京到世界,我觉得挺有底气的。这份勇气来自我对山西的认识,对自己生活的认识。山西是有历史传统的地方,有我们血缘里值得珍视的东西。你越对自己成长的土地的历史、人文有比较多的了解,越会提升这种勇气。”

贾樟柯举了个例子,他说当年在北京电影学院读书时,其他同学自我介绍来自北京、上海某某名校,他也很响亮地说:“我也来自一个名校,汾阳中学!我们学校1905年就创办了,是中国西式教育的开端,是百年名校!”贾樟柯说起学校的历史,如数家珍。而这种对山西历史传承的了解,让他无论走在什么地方都很有底气和自信,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根是一片值得为之自豪的土地。

对话与中年人贾樟柯对谈

山西晚报:我发现这几年里,你在不停地改变,从身份上、工作内容和节奏上,除了觉得必须要做这些事,还有什么内在因素促使你不断自我改变。

贾樟柯:很有意思,我曾经做过一个心理年龄测试,结果是27岁。从21岁到45岁,我一直在北京,写剧本、拍电影、写剧本,生活系统程式化。45岁之后,我想尝试新的生活,跟过去自己习惯和熟悉的一面断裂。虽然我现在48岁,但我还有一种自我改变和自我革新的冲动,一种“不安分”。我对新的生活抱有好奇,而且去这么做,主要是希望自己还有自我改变的能力。

山西晚报:未来你的身份有没有可能再增加?

贾樟柯:我觉得现在挺饱和的,做的事情挺多也挺舒服。这些都是我想做的,也正好是我精力范围之内的事情,但再多就说不好了。但不管有多少种工作和身份,我始终还是一个导演,目前投入精力最多的还是创作。

贾樟柯从世界归来

贾樟柯将国际电影展带到了平遥。

落迦诺国际电影节上,贾樟柯获终身成就奖。

山西晚报与贾樟柯的往来始于21世纪初,十多年里,我们笔下、镜头下的贾樟柯,经历着导演、作家、老板、影展创立人……一个个身份的变化、交叠,而有一点没变,他的原点始终在山西。

贾樟柯与赵涛的结婚现场。

整理贾樟柯的照片,是个工程量很大的事情,因为这么多年,几乎我们每一位摄影记者都曾留下过他的影像,无论在片场忙碌的他、在工作室深沉的他、在和赵涛大婚现场喜悦的他、在“山河故人”饭店开心的他、在平遥影展主人般激动的他、在私下场合疲惫的他……我们始终相信,只有把这些叠加在一起,才能看到一个真实的贾樟柯。

贾樟柯在台北。

贾樟柯早年拍摄电影《站台》时的工作照。

读懂贾樟柯,并不容易,他像一个矛盾体——小城感与世界性,隐秘感与张扬性,若愚感与敏锐性。这好像是他有意打造的LOGO,也是他无意流露的天性。而有一点最重要,他真实、恋旧、有情怀,有他是汾阳之幸、平遥之幸,更是山西之幸、中国之幸!

10月22日,山西晚报记者采访贾樟柯。

就随这些“贾樟柯瞬间”,一起来串联起这位山西籍大导演的故事吧!

贾樟柯给山西晚报读者留言:山西晚报的读者朋友:明年平遥国际电影展再见!

采写: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洁 范璐

图片: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寇宁 马立明 钟清

编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兰叶欣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