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兴宁龙田镇鸡公桥村:古香古色古村落 韵味犹存焕新彩

兴宁龙田镇鸡公桥村:古香古色古村落 韵味犹存焕新彩

时间:2019-02-04 14:52:46

相关推荐

兴宁龙田镇鸡公桥村:古香古色古村落 韵味犹存焕新彩

10月15日,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我们来到了位于兴宁市龙田镇的鸡公桥村。“村庄始建于明朝年间,因罗氏族人迁入此地居住而形成。”鸡公桥村党支部书记罗志介绍,因村内特色古建筑较多,被评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本期,记者走近这座百年古村,感受浓浓乡愁的源头,聆听百年古村焕新的生动故事。

龙和围又名德庆堂,建于1798年,是三堂七横两层带四角楼的一围围龙屋。

记者手记

古民居保护

与发展任重道远

布局之美,结构之巧,营造之精,形貌之妙、文化之深……鸡公桥村古民居在风雨之中承载着它厚重而顽强的生命,一砖一瓦无不凝聚先人的聪明才智,一石一木无不体现祖辈的艺术精华。

在龙和围的牌匾旁,“中国传统村落”的标牌赫然在目。走进古民居内部,虽然主体结构已得到有效修缮,龙和堂内却有多扇屏风被盗,至今未追回,而这样的情况在该村其他古民居内并不少见。与此同时,本地村民对村内古民居的历史也日渐记忆模糊,村史记载也在漫长岁月中遗失。

不可回避的是,如今的古民居群虽然得到了有效巩固保护,但其承载的文明记忆正在逐渐褪色,所携带的历史信息被大大削弱。在鸡公桥村“幸存”下来的古民居也仅具有建筑外形,而失去了传承文化与精神的“基因链”。而保护和维护好遗址古迹,挖掘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并开发利用这些文化遗产,这是提高乡村文化品位的重要环节。因此,不能将古民居的保护仅仅局限于主体修缮,从文化与历史的角度,保护举措也应该有所体现。(罗玮)

老宅古居散乡间

“为什么叫鸡公桥村?”据族谱记载,该村曾叫“居公桥”,相传因三百多年前,村中的小河筑桥竣工时恰逢雄鸡高唱,而取名鸡公桥村。循着溪流的潺潺水声,呼吸着雨后清新的空气,深入这座百年古村,时代似乎并没有在这里留下太多的改造痕迹。

一座座古民居,犹如一部高清纪录片,用生命记录着历史的辉煌变迁,用岁月沉淀着传奇的古厝故事……

走进该村最具特色的古民居——龙和围,斑驳的墙面,高高的屋脊,壁板门窗饰以各种花纹图案雕刻。经历了2的风雨侵蚀,如今步入老宅深处,仍能真切地感受到它的雍容华贵。

据了解,龙和围又名德庆堂,建于1798年,是三堂七横两层带四角楼的围龙屋,占地面积5047平方米,共有18个厅15个天井,人气最旺的时候这里曾居住了240余人。据了解,龙和围是该村最具代表性也是截至目前主体保存状态最好的古民居,8月被兴宁市列为“特色古民居”。采访中发现,该古民居在后围龙内加建环廊分隔为前廊房,廊房檐墙则用青砖砌出十字形的窗花,这样的设计在围龙屋中并不多见。“这是龙和围的建筑特色之一,这种有窗花的廊房多为当年罗氏家族未出阁姑娘们的闺房。据村中老人回忆,当时未出阁的姑娘遇到大型宗族活动,只能从花窗内向外窥视,不能抛头露面。因此该环廊房也有‘贵妃巷’之称。”罗志说。

龙和围是该村古民居的代表,而漫步在鸡公桥村,更像是走进了一座客家特色古民居庄园。不大的村子里,春庆围、龙兴围、龙和围、俊德堂、七寿堂、上新屋、馀庆堂(罗雄才故居)、大夫第、庆春围等主体相对完好的十多座客家古民居散落乡间。“古民居的数量是申报‘中国传统村落’的基础,而‘中国传统村落’的荣誉则为古民居的保护修缮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有了资金支持,近年来,村里陆续对六座古民居进行了主体结构的修缮,还在古民居内设置了接待室,为前来参观的游客提供便利,并安排专人管理和打扫。”罗志说。

特色产业育新风

一边是古民居古朴典雅的风情,一边是近年来村内兴起的产业新风。

沿着蜿蜒的村道一路前行至村内的种鸽养殖基地,只见一排排鸽笼整齐排列,供水、配料设施一应俱全,10万对种鸽“咕咕咕”欢叫着啄食,工作人员一边从鸽笼中将鸽子蛋捡出放入筐内,一边观察鸽子生产情况并记录各项数据。而鸡公桥村的这一排排鸽笼,也是兴宁最早飞出“兴宁鸽”的地方。

据了解,梅州市金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第一个养殖基地便设立在鸡公桥村,如今随着“陈小鸽”品牌走向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曾经的“肉鸽养殖基地”被规划成“种鸽养殖基地”。而从鸡公桥村飞出的“兴宁鸽”,也在脱贫攻坚中为曾经的贫困户带去了脱贫摘帽的动力,脱贫户罗运香便是其中之一。“当年通过入股分红的形式,从贫困户变成股东,每年都能拿到相应的分红。虽然钱不多,但总算是为我们这种困难家庭带来了一丝希望。去年底,我们家成功甩掉了贫困户的穷帽子,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罗运香说。

如今的鸡公桥村不仅有种鸽基地,由本村村民自营的蔬菜种苗基地的发展势头也日趋良好。培育的蔬菜种苗除了满足兴宁本地需求外,还将市场逐渐扩大到梅州市内各地,受到了种植户的青睐。

古村新貌留乡愁

在客家人的传统里,围龙屋“围”住的是人心聚向,故土乡愁。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在围龙、长在围龙的村民们陆续迁出,因长期无人居住,曾经热闹非凡的围龙屋在年复一年的风吹雨淋下,曾经的辉煌已化作烟云。和很多古民居相同,鸡公桥村古民居群也随着时代的更迭,渐渐沉睡。如何将新农村建设与古民居后续发展结合起来成为了鸡公桥村急需解决的问题。

经过统一规划设计,后,以龙和围为试点开展“小节点、微改造”。平整的禾坪、整齐划一的栏杆、功能齐全的健身器材,色彩显眼的主题宣传画,规范的停车场……古老的围屋门前,一切都变得现代化,这与龙田镇花大力气实施“小节点、微改造”有很大关系。据了解,,龙田镇为提升农村人居生活环境,在该村先行先试开展新农村建设,开始实施了一批“小节点、微改造”项目,接续开展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美丽村屋项目建设,陆续建成文体活动中心、休闲步道等基础设施,辐射带动周边群众180多户320多人参与日常休闲运动、文娱等活动。通过精心布点,实施环游步道建设、外立面提升、小景点打造等工程项目,开展“最靓屋夸”创建,实现了由“一点美”到“连片美”的蜕变。

通过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打造景观节点,村庄人居环境得到不断改善,群众的生活半径也开始逐步向龙和围周边聚集。“不仅古民居的外围环境得到显著提升,改造后的小广场也成为了村民娱乐休闲的最佳场所。”罗志说,曾经沉寂多年鲜有人踏足的古民居,如今又热闹了起来。

“现在我们每天晚上都会在龙和围门前的广场内活动,村里还组建了临时的文艺队,生活既快乐又丰富。不仅如此,以后我还通过承包龙和围门前的鱼塘进行草鱼养殖,每年的收入也比较可观。”村民罗思珍说,如今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了,外出村民回村的次数比以往增加了许多。

记者从鸡公桥村党群服务中心处了解到,村内其他古民居也将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引下,积极探索古民居的活化利用,引人入宅,让古民居真正“活”起来。

●本报记者 罗 玮

摄 影 吴腾江

【来源:梅州日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