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上海旅游节 让建筑可阅读 美好城市空间呈现诗意栖居

上海旅游节 让建筑可阅读 美好城市空间呈现诗意栖居

时间:2024-01-17 17:18:51

相关推荐

上海旅游节 让建筑可阅读 美好城市空间呈现诗意栖居

“鸡头米老了,新核桃下来了,夏天就快过去了。”伴随着夏日余温的消散,一年一届的旅游节如约而至。在旅游受到疫情影响之下,上海旅游节特别推出了“建筑可阅读,城市微旅行”的年度主题。

一、城市建筑,以深入、立体的方式来阅读

或许你会好奇,建筑如何阅读?同样的砖与瓦,又有何不同呢?

“当音乐和传说都已沉默时,城市的各种建筑还在唱歌。”俄国作家果戈理如是说。其实寻找城市的魅力,建筑一直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窗口。什么样的城市,就孕育了什么样的建筑;同样,什么样的建筑,也塑造了什么样的城市。

今年的上海旅游节,“阅读建筑”的主题,意在以更深入、立体的方式,了解我们身边被忽视的美好。徜徉漫步熟悉的街区,一段段历史故事呈现在眼前,赋予建筑和这座城市以别样的灵魂、温度。

二、记忆城市风貌,阅读多样建筑风情

提到上海的代表性建筑,你会想起哪些?记录岁月变迁历久弥新的外滩建筑群、中共一大会址、武康大楼、上海展览中心,还是展现新时代风貌的上海中心大厦、浦东美术馆?

无论是深具历史人文底蕴的老建筑,还是新锐时尚的新建筑,都展现着上海缤纷多姿的城市风貌。

1、红色记忆,石库门里肇伟业

中共一大会址

屹立于上海熙攘时髦的新天地附近,有一个叫树德里的弄堂里面,伫立着一座看似“格格不入”的石库门老建筑:2排9幢二层楼房,清水墙、红腰线、石箍门、拱形门楣,典型的海派建筑在梧桐掩映下静默祥和。整体观感既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又采用了西洋建筑的材质和风格。

这座已然成为了“新晋网红”的老楼,正是建于19的中共一大会址。

197月23日,一群远方的客人来到树德里。他们正是在这座建筑里,召开了一场秘密会议。自此以后,开天辟地、改写历史。传奇的上海,这个当时有着“远东第一大都市“、“东方巴黎”之称的繁华都会,不仅拥有繁荣的经济,更孕育了许多先进的思想。

如今当人感怀历史的同时,也同样可以沉迷石库门建筑的风情,流连于沪上弄堂的曲径幽深。

2、古今碰撞,大都会里的人文温度

徐家汇藏书楼旧址

这里的故事开始于1847年。那年的3月,法国耶稣会传教士南格禄(Claude Gotteland)委派司铎梅德尔在徐家汇购地兴建耶稣会修院新院所,这便是徐家汇藏书楼的雏形。

藏书楼北楼大书房建于距今124年前。双坡顶式样的砖木结构,欧式壁柱尖券洋松百叶窗框,融合了中西两种文化的内涵。上层为西文书库,布局借鉴梵蒂冈图书馆式样;下层原为中文书库,共6间,取《易经》中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说,以保佑藏书楼免遭火灾。贯通中西的建筑特色,正是当时上海海纳百川的见证。

上海一直以来都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之一。百年之间,这座鱼米小城已经成为了国际大都市;当年的市井街道,也变成了如今繁华的徐家汇商圈。而作为中国第一座近代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一直默默守护着那些珍贵的文献,迎接着来自全球各地的读者。

上海国际时尚中心

上海杨树浦路尽头、黄浦江边,有一大片锯齿形屋顶的红房子。它们有着多重的矛盾身份,既是十大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也被评为杨浦滨江“知名摄影点”和“热门网红打卡点”——这正是上海国际时尚中心(SFC)。

或许很难想到,百年前的这里曾是一座棉纺织厂房。清水红砖堆砌而成的墙面,保留了老上海工业文明的历史年轮。工业风满满的室外长廊,穿梭其中,眼前浮现出纺织工人们忙碌穿梭的场景,轰隆隆的机械声在耳边交织成乐章。

如今历经了全新改造,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完成了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蝶变,大量世界知名品牌选择在这里开办时尚秀场,为建筑遗产吹入年轻生命的气息。

3、梧桐深处,诉说不为人知的开埠传奇

武康大楼

在上海,邬达克这个名字早已不再陌生。凭着建筑外观走红出圈的武康大楼,正是出自于这位匈牙利籍的建筑师之手。

武康大楼是目前世界仅存的三栋船型建筑之一,属法国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同时也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楼身为八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依楔状地形布置,狭长似船,相当吸睛。

在此居住过的名流雅士数不胜数,而位于五条马路共6个路口的交汇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也为这栋建筑不断增添着传奇的色彩。

精心修缮后的武康大楼,保留着神秘沧桑的气质。无论晴空万里还是烟雨蒙蒙,随手一拍都是“网红大片”。因此近两年,武康大楼迅速风靡社交平台,某APP上有数万篇关于武康路的笔记攻略,顶着“魔都网红收割机”等头衔,吸引无数游客纷至沓来。

马勒别墅

路边梧桐遮天蔽日,留声机传来咿咿呀呀的绵软小调,这是影视剧中上海老洋房给我们留下的摩登印象。在这座位于陕西南路30号的花园中心,矗立着童话故事里城堡一般的马勒别墅,古典摩登,风韵犹存。

关于这栋别墅背后还有个传说:1926年,马勒的女儿戴安娜做了一个神奇的梦,梦到自己化身为美丽的公主,拥有一座“安徒生童话般的城堡”。疼爱女儿的父亲就根据梦境建造了这座梦幻城堡,从1927年开始着手别墅的设计、建造,先后耗时近,1936年别墅终于顺利竣工。

与传统欧式城堡冲入云霄的尖塔不同,马勒别墅的6座尖顶陡直棱翘,或以金属青铝瓦呈鳞状覆盖,或以彩色玻璃铺顶,造型优美、高低不一。走近观察,独特的三层纵横拼贴墙砖,格外引人注目。

小小的门、小小的窗,还有栏杆上那如同儿时积木般的绿色琉璃柱……这座寄托了浪漫主义色彩的建筑,历经百年,依旧给人以欧洲童话般的曼妙联想。

4、艺术场馆,浸入诗意的美学栖居

浦东美术馆,来自官方公众号

“看展”,已经成为居民、尤其是年轻人周末生活的一部分。去年上海市文化旅游局发布报告称,上海美术馆高达89家,全年举办展览600项,共接待观众406万人次。

今年7月,魔都美术馆又迎来一重磅建筑——浦东美术馆开馆迎客,以“黄浦江畔的大玻璃屋”、“魔都文艺新地标”迅速出圈。从外观上看,浦东美术馆像一个方方的“白盒子”,在陆家嘴高楼林立的地方,呈现出独特的简约之美。

担纲浦东美术馆建筑设计的是法国知名建筑设计大师让·努维尔。细看外墙石材,间或会有些看似随机的斜线条,隐喻着中国汉字里的“雨”,有孕育、繁衍、富足的引申意义,用以象征生命的延续。与艺术、与自然在对话中永存,正是这座建筑赋予人们与艺术间诗意的互动。

建筑可阅读,不仅仅是阅读、了解建筑,也是欣赏建筑、享受城市生活。阅读多种建筑的过程中,不禁令人感悟到,建筑以立体的存在形式,与城市、生活有着更加深刻的交融共生关系,不仅是城市记忆、更新的见证,更彰显着与城市、与人的温柔互动。

保护历史建筑,传承城市底蕴。历史建筑是城市记忆的物理承载,正如一大会址,不仅记录下了红色思想在上海诞生、发展的历史过程,而且也保留住了城市发展中重要的文化底稿。

面对新的时代要求,建筑还要深挖底蕴、保留特色,才能焕发新生机。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就由棉纺织厂改建而来,在延续了原本与服饰、时尚相关的历史画面之上,贴合时代的需求,蝶变出新的能量。

建筑为生活服务,要有烟火气、有温度。某种意义上,建筑就是城市本身的温度。风采依旧的马勒别墅,如今变身为衡山马勒别墅饭店,花园下午茶、婚宴场地、网红打卡地,吸引着普通市民走进它、感受它的美。

建筑未来趋势之一,文化艺术空间,满足人们精神追求。建筑不仅仅是用来居住的,而且还是用来生活、交流的。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不难预见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之一,就是不断成为文化、艺术与公共服务共生的多元一体化空间,将功能性与文化美学全方位地融合,让人们得到艺术熏陶和享受。

三、建筑呈现美好空间,满足多元需求

亚里士多德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留于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这些风格迥异的建筑,分别站在了不同的历史年代,以其独有的方式承载着历史与文明的变迁,同时深深地渗透进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成为印刻城市文化特征与时代风格的载体和见证。

在历史与时代赋予的使命之中,我们也秉承着同样的理想——始终以“创造全球化美好生活空间”为宗旨,致力彰显人与人、空间的温度与情怀,以多维度和高视角挖掘建筑的时代定位。

△「未来峯」White Upland,图片来自上海惠建

@湖州,打造3300平米的「未来峯」前场花园-- White Upland。把建筑、景观、室内、照明、装置艺术综合在一起而创作的魔幻现实主义场所,不仅荣获伦敦设计银奖、IPA国际房地产最佳休闲建筑奖,还能让人们在这里得以放空,做一个快乐的白日梦。

@上海,浓荫掩映中的卫乐园Willow Garden,改造为适应现代办公需求的场所,既重视保护历史建筑,又巧妙对空间和功能加以改造;打造HIYOOX酒店式公寓,携手金地草莓社区联合出品,为在繁华都市驻足的人们提供具有安心安全的服务、智能化的硬件设施,以及真诚的社交空间。

@苏州,「荟彩」商业坊正建设中,填补太仓璜泾当地商业空白,为附近居民带来丰富业态和消费空间。

“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可以漫步的,公园是可以休憩的,城市是有温度的。”这正是上海通过“建筑可阅读”传递的人文关怀。同样,让建筑融入城市、服务居民,创造更多美好生活空间,是我们的使命和追求。当前,我们积极拓展多条业务线,住宅、办公、商业、酒店式公寓等相继落地,相信未来的建筑以及所呈现的生活空间,会令人更加期待。

说明:本文图片来自Unsplash、Pexels、Pixabay免版权网站;未标明图释的均来自“上海市建筑可阅读”小程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