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王立群妙品古诗词》:读古诗还有用吗?

《王立群妙品古诗词》:读古诗还有用吗?

时间:2021-01-15 15:30:09

相关推荐

《王立群妙品古诗词》:读古诗还有用吗?

早些时候,社会上曾兴起一阵“读书无用论”,这种论调认为,文人酸腐无用,纸上谈兵,空谈误国;认为寒门难出贵子,阶级制胜;甚至认为我们仍处在关系社会中,厚黑学才是平步青云的唯一法宝。在这样的论调中,“百无一用是书生”成为了时常被引用的论证。

但其实,若是把这句话引用在这,只能说对了一半,更多时候是一种断章取义的误读。

“百无一用是书生”出自清代黄景仁的《杂感》一诗: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通读可知,其诗主要写的,是一种无法实现抱负的无奈。

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贫寒,饱读诗书,少年时便已因诗成名,却一生穷困潦倒。乾隆三十一年他为求生计开始四处奔波,乾隆四十六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病逝。人生短短几十载,空有学富五车却无用武之地,也难免发出“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样的感叹。这感叹之中,多有自嘲,但更多的是一种不被世人理解,以及从仕无门的无奈。

那么书生是否百无一用,饱读诗书是否只是纸上谈兵,古代那些诗词歌赋在当今来看还是否还有阅读和学习的价值?在《王立群妙品古诗词》这本书中,均有所回答。

喜欢看一些诗史类综艺的朋友,对于王立群这个名字应该都不陌生。他是百家讲坛的主讲人之一,同时也是诗词大会的重要嘉宾。他博古通今,擅长用浅显通俗的语言讲述历史和诗词,讲史融于诗,诗冠于史,融会贯通,深受读者的喜爱。

《王立群妙品古诗词》就是这样一部作品,书中囊括了一百首经典诗歌,涵盖七十五首语文教材中的必读经典,运用评论与故事,历史与诗词结合的手法,形成一百篇诗评散文,挖掘诗词背后的人物事迹,见解独到,读来妙趣横生,让人眼界大开。

王立群老师通篇没有说教,却胜似说教,不仅引发了读者读诗的热情,更证实了一个观点,诗词歌赋虽久矣,但历久弥新,根本无从谈起过时亦或是无用。

一、文化——文化是最根本的“实用主义”

“文学无用论”在现如今是无论如何也站不住脚的。现如今肚皮已饱,山珍海味,玉盘珍馐,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的玩意,反而如何充实自己的脑袋,升华自身的气质,成了很多人惦记的事。

自从提出“中国梦”以来,文化概念更是成为了大势所趋,甚至成为了重要的商业卖点。文化可以提升逼格,可以为商业镀金,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文人向来是受尊敬的一批,任谁也不愿一辈子只当个有钱的痞子。

在这种文化趋势的感召下,文化成为了十分重要的商业手段。《王立群妙品古诗词》中就有这样一篇,大谈文化的“实用主义”。

许多朋友都知道岳阳楼,没去过湖南的人大多是从这样一首诗词中得到的启发: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没错,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岳阳楼记》中的一段,就是那一句成名千古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前篇。

去过岳阳楼的朋友都知道,放眼国内,类似的斗拱式建筑数不胜数,但能被几亿国人张口就叫出名字的却不多见,而这也多亏了这批文人雅士的努力。是他们“爱上层楼”,放眼望去,气壮山河,留下千古名句,才史岳阳楼历久弥新,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名楼,逢年过节,游客络绎不绝。

不仅岳阳楼如此,典型的黄鹤楼,甚至是五岳名山,江川大河,都是因为这些名人走过,爱过,才让如此多的追随者,趋之若鹜,纸上听来终觉浅,渴望亲自登顶,一饱眼福。

所以,若说文学无用,那可是天大的误解,如若不是从小被语文课本逼着背诵了如此多千古名篇,想必也无从了解大好河山的气概,也更没了驱车前往花钱买票的欲望。

所以说,有市场就意味着有需求,文学并不仅仅是个噱头,它也是源于“实用主义”的一种实实在在的精神需求。

二、精神——诗词得以传承不休的内核元素

提到古诗词的妙用,绕不过去的就是“精神”这一概念。从唐朝开始,科举制度逐渐稳定,到宋时重文轻武,开始大力推崇文人志士,作诗成文就成为了很多贫下士进阶、实现理想抱负的重要手段。所以很多庶族子弟努力研学,渴望有朝一日成就大业。

然而科举制度固有的局限性,以及奸臣当道的政治局面,导致很多有才志士不能在其配套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空有一腔爱国热潮,难以有所作为,委屈、愤懑、忧愁、苦闷都被写进了一首首诗歌里,振聋发聩,敲响着社会的警钟。

且不说这些声音是否能够帮助他们翻身立命,我们都知道,很多时候答案是否定的,但其中蕴藏的抱负情绪,却着实喂饱了世代人民的精神。对于我们今天,依然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王立群妙品古诗词》中,讲了这样一位耳熟能详的作家,王维。从他的故事里,我们可以受到很大的启发与鼓舞。

王维是诗歌圈里响当当的人物,被称为“诗佛”,一直以“山水诗人”的名头著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诗作之美,是有目共睹的。

最典型的莫过于他的《杂诗三首》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这在今天看来,似乎不像什么好诗,最基本的押韵、朗朗上口都没做到,怎么读都不顺嘴。但仔细分析来看,却尽是思乡情切之感。

王立群评价此为,“故乡久别,处处思念,却独忆窗外梅花,此为妙手偶得,此为大匠运斤。”

此为王维在安史之乱后隐居孟津所作,因此不禁让人怀疑这仅仅只是思念故乡,还是思念那盛世繁华的大唐?故人已去,窗前那梅花,还是不是和昨天的梅花一样香?寥寥数语,却尽是悲情。

王维虽被称作是“山水诗人”,但也并不意味着他只能写一些软绵绵的山水诗,别忘了他还有最出名的一首边塞之作: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其中三联两句,可谓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绝唱,千古流传,而能成此作,自然离不开其海纳百川的胸怀以及视死如归的气概。

所以读诗不仅仅是读那一行行优美精准的词句,更多时候读的是一种精神,是诗人流露在字里行间的一种情感。“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正是这样一种情感,给我们带来某种深至灵魂的震撼。

所以说,诗歌是能够历久弥新的,因为它汇聚了前人千百年来治国理事的心路历程,成为了我们的精神向导,于迷茫之中予出路。

三、技巧——一字之“生”,成就了多少经典诗篇

现如今名人市场有一铁律,出名必著书,既能发展名声,也是揽金之道。细想来也不无道理。正所谓成大事者必先成其文章,文章乃思想之结晶,读其文如若见其人,文章写得好,人的地位形象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改观。

如何让文章写得好,其实从古人身上可以看出不少门道。首要一点就是用字。

在《王立群妙品古诗词》这本书里,就有这么一篇,专门谈了古人惯用的一个字——“生”字。可以说这一个简简单单的“生”字,着实成就了不少诗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等等。

绕来绕去都离不开这个“生”字。

那么古人为什么这么迷恋“生”呢?其实并不是这个字有什么魔力,而是这个“生”恰恰契合了诗作者当时当刻的感受。

生字有出生之意,意味着新生,原本就有一种勃勃生机的动态之感,当张九龄站在海边望月怀远,谢灵运登池上楼俯仰春日,王湾次北固山下直抒胸臆的时候,一个“生”字,恰好既带有初生的渴望与灵动,又萌发了一种生拉硬闯的豪迈与气魄,任凭你是忧情闲绪,是翘首企盼,又或者是气壮山河,统统都能囊括。不得不称其为秒。

而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诗人是下了功夫的,融情入景,才得以让读者千百年后拿起此诗,触景生情。

所以诗也好,文也好,人也好,往往讲究那分寸之间的一字妙用,用得妙就能成千古名句,用得不妙,可能如龟壳着地,一辈子空努力,却怎么也翻不了身。

所以说读诗,读的是那一字之差的技巧,也是为人著诗的分寸。

《王立群妙品古诗词》不是什么圣书,它不能把关于诗词的美学,关于诗人的美学揉捏在一起,一股脑灌输给每一个读者。但它又是一本圣书,它能把那些被称为过时的东西,枯燥的东西,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呈现在读者面前,赋予其生命,赋予其活力,引发读者的兴趣。从而扮演一个领路人的角色。

我想,这也正是这本书最大的意义所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