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苏轼被贬黄州 却写下一首旷达诗作 值得一读再读!

苏轼被贬黄州 却写下一首旷达诗作 值得一读再读!

时间:2023-02-16 15:42:29

相关推荐

苏轼被贬黄州 却写下一首旷达诗作 值得一读再读!

纵观我国古代诗歌史,你会发现“贬谪”一词,始终贯穿其中。以唐诗宋词这两座高峰来看,就可以说是文人的贬谪史。唐代的王昌龄、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宋代的苏轼、欧阳修、范仲淹、黄庭坚等,都曾经历过贬谪生涯。唐诗宋词记录了唐宋文人的贬谪史,唐诗宋词的全面繁荣离不开唐宋文人的贬谪史。

由于文人的个性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他们被贬后创作的诗歌作品也就各不相同。拿苏轼来说,无论是被贬黄州,还是岭南,他都能报以旷达乐观、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所以苏轼的诗词作品中就有了一种独特的旷达审美意味。如苏轼名篇《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就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之语。

本文就让我们通过苏轼的一首诗《东坡》,来感受一下他被贬后的旷达人生态度。《东坡》写于公元1083年,也就是宋神宗元丰六年,当时正值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二年。在故人马正卿的帮助下,苏轼得到了一片撂荒的旧营地。加以整治后,苏轼便躬耕其中,这便是地处黄州东门外的东坡。

后来,苏轼在东坡筑起居室,起名“东坡雪堂”,并自称“东坡居士”。《东坡》所写的内容很寻常,就是苏轼于月夜拄杖漫步东坡的情景。但是它所表现出来的身处逆境而旷达的人生态度,却是能够给人以鼓舞和力量的。自苏轼于公元1083年写成此诗以来,可谓鼓舞世人近千年。

《东坡》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首句“雨洗东坡月色清”,它的意思是说,一场雨把东坡洗得格外干净,月亮的光辉也变得更为清澈。这里的“清”字,用得极其工妙。它不仅将雨后的皎洁月光,透过无尘的碧空,铺洒在万物上的澄明,描绘得淋漓尽致。还重点突出了东坡所在之地的清幽环境,照应了下文中的“野人行”。

次句“市人行尽野人行”,即这里没有追名逐利奔走于仕途的人,有的只是如苏轼这样置身名利圈外而躬耕的人。这句诗读起来较为平淡,但细细一想却富有深意。所谓幽人才有雅事,那些市人忙于功名利禄,断然不会来欣赏这澄明的月色,即便来了他也不理解。暗中表现了苏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即不要嫌弃这里坎坷的坡路不如城里平坦,我就喜欢这样拄着手杖,敲击山石所发出的铿然声。一个“莫嫌”,一个“自爱”,将苏轼以险为乐、视险如夷的豪迈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荦确坡头路”,指的就是苏轼被贬而坎坷的仕途。所以这里苏轼旷达的态度显而易见。

相较于苏轼的诸多名篇来说,这首诗略显冷门。但它却将苏轼旷达的可贵精神与客观风物融合在了一起,构成了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这是令人称赞的。所谓句句都在言景,又无处不是言情。寓情于景,托意深远,值得一读再读。而苏轼这种面对人生坎坷而旷达的态度,无疑鼓舞了世人近千年,使人更为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