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韩愈|柳宗元|苏东坡 一生颠沛流离 从未放弃诗和远方(下)

韩愈|柳宗元|苏东坡 一生颠沛流离 从未放弃诗和远方(下)

时间:2022-09-12 11:40:05

相关推荐

韩愈|柳宗元|苏东坡 一生颠沛流离 从未放弃诗和远方(下)

这里是行者老张的旅行和历史研究所。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斐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这段话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为潮州韩文公祠写的祭文,对唐代文学家韩愈作了高度评价。

韩文公 | 以我笔 写我心

再来看柳宗元的另一位朋友韩愈,韩愈比柳宗元大五岁,出生于河南河阳,就是今天的孟州。韩柳二人同朝为官,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在“唐宋八大家”中名列前两位,并称“韩柳”。他们是生活中的朋友,文学上的知己,也是官场上的“敌人”,因为两人政见不和,派别不同,一个被流放时另一个就会复出,轮流登场,因此两人见面的机会不多,不过在文学上是心心相惜的,书信交流从未间断。

在仕途上,韩愈的官职比柳宗元要高很多,但在人生起点上,韩愈却和柳宗元没法比。柳宗元是“官二代”,少年天才,参加科举考试都是一次过,而韩愈的科举、仕途之路就充满波折。他三岁丧父,由母亲和兄嫂抚养长大,从小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从19岁参加科举考试,连续考了七次。直到公元792年24岁时第四次科考才中进士,而参加吏部的博学鸿词科考试则是在公元800年,也就是32岁的时候才通过,前后持续了十四年时间,这个起点比柳宗元晚得多,柳宗元32岁的时候已经在朝为官好几年,因为支持改革被贬去永州当司马了。

韩愈屡试不第是他的文章写的不好么?当然不是,他数次落榜的根本原因是他太坚持己见,太固执!参加科举考试总是以自成一派的风格写文章,也就是他倡导的古人运动,这和当时的文风格格不入,这样的坚持让他付出了十多年数次参加科考的代价。也就是说韩愈落榜多次不是因为他学习不好文章水平不够,而是他没有遵守考试规则,他的答案跑题了。

好在韩愈经过不懈努力最终总算是通过了,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很快又升为监察御史。

韩愈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了,古文运动在他的玩命坚持和推动下顺利推行,影响了全国文坛。

韩愈对写文章的主张是:要学习古文,保持古朴文风,同时也要抛弃以前的华而不实,没有思想,没有实际内容的写作模式,“以我笔写我心”,要用真心,用感情来写文章,用文字表达真实的自己。

韩愈胜利了,持续数百年的古文运动轰轰烈烈开启,影响深远,受到当时文人、学子的热烈响应,也奠定了此后的宋朝文风,更把他推向了“唐宋八大家”之首的地位,被后世尊为“百代文宗”、“文章巨工”。

韩愈坚持原则,敢说真话为他的人生带来了两次贬官流放,第一次是36岁那一年,长安附近发生旱灾,当地地方官李实没有如实上报,作为监察御史的韩愈看不下去了,一篇《论天旱人饥状》呈到了唐德宗面前。结果当然是得罪了一大批人,韩愈被贬连州阳山,去当县令了,连州就是今天的广东连山,位于广东韶关和广西贺州之间。韩愈的同僚,柳宗元的铁杆兄弟刘禹锡就曾被流放连州。和地名一样,连州的地形是一排排的山连山,地理风貌独具特色。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

这是韩愈被贬阳山时作的诗《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中的后三句,通俗易懂,今晚的月亮是一年中最美的,人生的命运天注定,谁也无法左右,有酒不喝怎么对得起这么美的月色。洒脱豪迈的气概颇有李白之风,也写出了韩愈的真实内心,他认为自己并没有错,被流放、贬官只是命里注定的,谁都不怨,我该喝酒还喝酒,该吟诗照样吟诗。已经被贬到这个偏远的小县城当县令了还这么看得开,不得不佩服他的豁达胸怀。

为师之道

韩愈曾先后三次担任“国子监博士”,这是唐代教育部门的官职,主要负责贵族和优秀学子的教育,现在来看他更适合这个职位。韩愈门下人才辈出,张籍、孟郊、李贺、贾岛等都受过他的指点和提携,这些人在文化史上都留下了璀璨的一笔。韩愈一篇《师说》传诵千古,文章对老师这个职业作了最精妙的诠释: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本来安安稳稳做个老师也挺好的,然而,韩愈就是韩愈,想让他不说真话是不可能的。唐宪宗元和十四年正月,即公元8,也就是柳宗元去世的这一年,皇帝派人去宝鸡法门寺迎佛骨,准备供奉祈福,韩愈认为这是劳民伤财的事,应该禁止,便上奏《论佛骨表》,就是想让宪宗皇帝取消迎佛骨,收回圣旨,这怎么可能!唐宪宗龙颜大怒,本来是要将韩愈处以极刑的,幸亏有人求情才免了死罪,降职流放,广东潮州。

潮州在哪里?现在广东和福建两省的交界处,和长安的直线距离一千八百多公里,可以想象在唐代时这是一个什么地方,比上一次的连州偏远多了。

如今的潮州则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这座古城处处留有韩愈的影子。

这座桥叫湘子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是全国唯一的“十八梭船廿四洲”结构的古桥。桥下的江叫韩江,韩愈到来之前叫凤江,旁边还有一座山,叫韩山,韩山上有韩文公祠,山下有韩山书院。潮州还有韩堤、景韩亭等“姓韩”的建筑和名字。它们都是因为韩愈而改名。韩愈当年只在潮州任职刺史八个月,却让潮州为他改了“江山”,足见韩愈对潮州的深远影响。

韩愈刚到潮州时,凤江里还有鳄鱼出没。韩愈到任的第一件事就是驱除鳄鱼,之后开始“新官上任三把火”,当然韩愈不止烧了三把火,他在潮州兴办教育,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彻底改变了潮州的历史,让这座城市走向文明,因此才会被潮州人民纪念一千多年。

韩愈在当时文坛的地位、声誉、文化造诣、思想境界、写作水平、人格力量等都深深影响了潮州的读书人,激励、鼓舞着他们。此后,潮州的民风和文化开始沉淀,并代代传承。韩愈的博学使潮人接触和认识到中原的文明,他走后,潮人主动接受中原与海外文化辐射,使得这个省尾国角之地人文鼎盛。

这是潮州古城中的甲第巷,是韩愈影响下的历史遗迹,这里代表着潮人对文化的传承和热爱,是历朝历代潮州的科举中榜者的聚居地,也是潮州民居的代表。大夫第、资政第、儒林第、翰林第等等,一座座独特的,充满文艺气息的老宅记录着潮州这个人文荟萃之地,深藏文化底蕴。

在潮州八个月后,韩愈辗转多地任职,于公元8回到长安,先后担任吏部侍郎、御史大夫等官职。公元824年12月25日病逝于长安靖安里的家中,长庆五年,825年3月归葬老家河阳。

韩、柳、苏三人中,韩愈被贬谪时间最短,也只有韩文公去世于家中,而柳宗元和苏东坡最终都病逝于流放途中。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讲学解》中的这句话是最常见的教化名言,也是很多人的座右铭,富含哲理,影响深远。韩文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苏东坡 | 风雨中吟啸前行

苏东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诗人、词人、美食家、旅行家......

坡仙、诗神、词圣......

天才、全才、奇才,千古第一人。

他是宋、元、明、清直到今日,几乎所有文人的楷模,也是很多普通老百姓的偶像,具有如此魅力和深远影响力的人在中华文明史中很难找出第二位。

年少成名,二十岁的苏东坡参加制科考试,取得了“第三等”的成绩,这个“第三等”是什么概念?

它是宋代制科考试成绩的最高等级,制科考试是由皇帝亲自出题,只针对具有特殊才能的学子,整个宋朝三百多年历史科举考试共有4万多人中进士,而制科考试只进行过22次,成功过关的只有41人,拿到最高等级“第三等”成绩的仅苏东坡一人。

虽然都是进士,但是科举考试和制科考试选出的进士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可以说苏东坡是“进士中的进士”!

论考试,苏东坡是宋代第一人。

文学艺术成就,不止宋代,直到今天仍是第一人。

贬官流放,苏东坡还是当朝第一人,和他同朝为官的被贬数十人,只有苏东坡被流放到了最遥远最荒凉的海南岛,而且,他的贬谪时间贯穿其半生,长达三十年。

论心态,古往今来,豁达乐观第一人。

我们从苏东坡的诗文去看他的后三十年,他呈现给世人的状态哪里是被贬官放逐,分明是在愉快地旅行,在吟诗、歌唱、美食中享受着诗和远方,永远在风雨中吟啸前行。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这首诗名为《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是苏东坡离开海南岛夜晚渡海时所作,淡定,从容,没有大喜,没有大悲,虽然在荒芜偏僻的海南岛流放三年,九死一生,但是他谁也不怨,反而有点欣喜,海南岛的经历是他一生中最奇绝的,在这里遇见了最美的风景。这不就是妥妥的旅行家的心态么?

来看看这位大文豪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苏东坡在中进士的同一年母亲去世,守孝三年;二十五岁初登仕途;二十九岁第一位妻子去世;三十岁父亲去世,守孝三年;三十二岁娶第二任妻子王闰之。

三十五岁,因反对王安石变法遭受排挤,自请外调杭州任通判,从此,东坡先生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贬谪流放之路,也就是他的一生有一半时间不是被流放,就是在流放的路上。

海南儋州东坡书院,是当年苏东坡流放时生活的地方,这里即使今天我们去看,也是比较荒凉的,远离城区,周围仍然是荒地和稻田,可以想象在北宋时期是有多么的荒无人烟。而苏东坡却能在这里谈笑风生,饮酒作词。办学堂、兴教育,当一名合格的好老师。

“水利专家”苏东坡

世人都知杭州西湖美,而她的美最大的功臣就是苏东坡。苏堤春晓、三潭印月等美景都是苏东坡在杭州时所建,为了疏浚西湖,减少水患,解决杭州人民的饮用水问题,苏东坡在杭州主持了一系列的水利改造工程。可以说没有东坡先生,杭州西湖就只是一个普通的湖而已。

苏东坡似乎对“西湖”情有独钟,现在的广东惠州西湖、安徽阜阳西湖其实都和他有着密切的关系。惠州西湖以前叫丰湖,苏东坡流放惠州时对丰湖进行了改造,他觉得丰湖可以和杭州西湖相媲美,就改名为西湖,以后人们也就叫惠州西湖了。

安徽阜阳,古称颍州,公元1091年苏东坡曾任颍州知州,期间修建颍州西湖,复建了多处古景。颍州西湖位于阜阳西北一公里新泉河两岸,是古代颍河、清河、小汝河、白龙沟四水汇流处。苏轼曾在诗中这样写颍州西湖:“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只要是湖,东坡先生都会拿来和杭州西湖作比较,在他的眼中颍州和杭州西湖不相上下。

一蓑烟雨任平生

公元1101年,历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皇帝”宋徽宗登基,大赦天下,苏东坡终于结束了在海南儋州的三年流放生活,得以北还返京,而这个时候的东坡先生却有些依依不舍了,他已经把儋州当作了自己的另一个故乡。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首诗是苏东坡离开海南儋州时所作,他也许是预感到了自己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用一首诗来总结一生,依然淡定从容,轻松自在。要问我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三个地方是苏东坡一生最重要的转折点,从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开始,他的仕途之路基本确定了,这辈子也回不了京城了,同时在这三个谪居之地,苏东坡的艺术成就达到顶峰,人生定格。

相比于苏东坡,韩愈和柳宗元好像要幸福多了,韩柳二人都只被贬官流放两次,苏东坡却是数次贬谪,流放数十年,好不容易获得赦免,却在回京途中病逝。

而他们三人的流放之路,苏东坡是过得最潇洒、最浪漫、最有情调的。

贬谪又能如何?流放也不过如此,我的内心是充实的,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东坡先生不以被贬为意,反倒还在感激谪居生涯使自己洗尽了铅华、荡涤了灵魂!

苏东坡的一生真正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他走过的路,何止万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