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诗画田野 幸福家园——康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实践

诗画田野 幸福家园——康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实践

时间:2023-09-07 10:38:54

相关推荐

诗画田野 幸福家园——康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实践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笔下美好的桃花源村,是千百年来人们追寻的梦想家园。如今,行走在康县大地,人们发现“桃花源村”随处有,美丽乡村更胜之。

在康县发展的蓝图中,“三农”工作始终被放在一个特殊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康县针对农业农村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滞后这一现实,始终按照“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建设小康美丽康县”的总体思路,以“全域绿美净、全域美丽乡村、全域电商、全域旅游”四大工程,不断完善美丽乡村建设宏图。多年来,康县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从“四个全域”工程到美丽乡村建设,全县350个村,已建成美丽乡村342个,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全县农村垃圾、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农民人均收入逐渐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慢慢缩小;农村全面小康稳步推进;传统村落向现代美丽乡村实现大步跨越;一批全国一流,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不断展现在人们面前。

从脏乱差到整洁美

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从起,波澜壮阔的美丽乡村建设,让康县这个曾经贫瘠的小县一跃成为镶嵌在陇上江南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美丽乡村建设征程的推进使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村居民,对改善居住环境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尤为迫切,人民群众最关心什么,就做什么。长期以来,康县立足于“两山论”,在县域内加大绿化美化和生态保护力度,坚持“四不”理念(不砍树、不挪石、不埋泉、不毁草)建设美丽乡村,与此同时,县委、县政府以“重整山河”的大手笔和壮士断腕的大决心,打响“全域绿美净”、“拆违治乱”、“明窗亮灶”、“家洁院净”等城乡人居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攻坚战。

美名在外的长坝镇花桥村、岸门口镇朱家沟、王坝镇何家庄、大水沟村,从曾经的一个个小破沟、烂泥塘,摇身一变为现在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彻底结束了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窘境,如今走进“她们”你会体会到步步皆景、处处入画,房前绿树环绕,屋后碧水涟涟的绝美乡村田园风光。

康县美丽乡村建设经过点、线、面演变,全县342个村完成村庄环境综合整治;97%以上的村庄实现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60%左右的村庄实现生活污水有效治理;并成功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中国最美村镇”,其中,4个国家4A级景区更是荣获“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名县”“中国最佳生态宜居旅游目的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美丽乡村旅游名县”等多种荣誉称号。康县美丽乡村建设重塑农村人居环境和居民生产生活作风,一幅幅泉水叮咚、清水荡漾、花香满溢、绿篱农舍的靓丽乡村景观扑面而来。

公共服务延伸到农村

村民共享现代文明

在以前康县的农村,有车开不进村,有小病找不到医生,有电但因电压不稳看不了电视……偏远村庄甚至一度因为道路、电力、自来水等公共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教育、医疗、社保等社会化服务的缺乏,村庄空村、村子只剩留守老人、儿童。为解决此“困局”,康县县委每年以一号文件安排美丽乡村建设,九年来,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公共资源要素向农村集聚;促进基础设施布局合理化、人居环境卫生整治集中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截止目前,全县350个建制村道路已全部通畅,1642个自然村100%通达、78%通畅,初步形成了以国省干线为骨架,县乡村社道路为支撑的通畅交通体系。县乡村公路、电话、宽带的“村村通”,广播电视的“村村响”,农村用电的“户户通”,文化广场的“村村有”,康县农村面貌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全县脱贫攻坚战的打响,康县整合各类项目资金,持续完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安全饮水等城乡居民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康县又增设“五保”、“低保”和公益性岗位来解决农村老弱病残收入,一系列举措为康县美丽乡村建设从面到里的转换提供了坚强后盾。如今的康县农村环境日益秀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加速完善,美丽乡村共建共享的成果正惠及全县百姓,让广大农民也能像市民一样享受现代文明生活。

各类产业融合发展

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促进了村容整洁、乡风文明,康县还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上对村庄建设统筹规划,坚持“一村一品、一户一景”建设理念,打造全域旅游大景区,为各乡镇巧借乡村山水、盘活资源、经营村庄开创了新机遇。农村的生态资源、乡村文化资源、农家生活资源逐渐转化为经济资源,成为农村产业新增长点,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渠道。

山林变成景区,油菜地变成景点,撂荒地变成产业园。不少乡村不但激活了“美丽经济”、“产业经济”,更兴起了集休闲观光、田地采摘、体验农家生活为主的乡村旅游经济,极大丰富了全县农村的产业业态。在绿浪翻滚、生态田园的王坝镇何家庄村,白墙黛瓦的村庄掩映在群山之中,这个原本资源匮乏、落后贫穷的地方,如今游人络绎不绝前来领略美丽乡村的风采;岸门口镇朱家沟凭借古建筑、古树,建设康养古村落,大力宣传朱氏儒家文化、耕读文化、民俗文化、宗祠文化等传统文化,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以文促旅,以旅增文,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局面在康县以初显成效。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康县坚持“不砍树、不埋泉、不毁草、不挪石”的乡村原生态保护理念,以及“就地取材、顺势而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整体推进古建筑与村庄生态环境的综合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传承、村落人居环境的科学整治和乡村休闲的有序发展。村庄整治、古村落保护等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催生了一批“国字号”村镇。据统计,五一小长假期间,康县全域美丽乡村和各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32.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300.86万元。

游走在康县乡村之间,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这里,你即可以回归乡村,走进农家,品味乡愁,又可以入住民宿避暑、养老养心;这里的乡村环境不比城里差,农民有文化、有幸福感、有自豪感;在康县,“农村让城市更向往”渐渐变成了现实。

文 / 李 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