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中式庭院|处处蕴诗意 时时漾诗情

中式庭院|处处蕴诗意 时时漾诗情

时间:2024-05-22 15:20:06

相关推荐

中式庭院|处处蕴诗意 时时漾诗情

疫情情当前,世界各国纷纷向我们伸出援手。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对我国捐赠的物资上,贴着一张又一张的纸,纸上有8个汉字很突出——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8个简单的汉字却寄托了日本人对中国人的深厚情谊,同时也让中国古典诗词重新活跃在大众眼前。

“文因景成,景借文传”,中国古典园林与诗词艺术可谓水乳交融、息息相通。园林中,特别是在名园里,我们随处都能看到古代诗歌踪迹,是地道的“诗世界”。

园林中融有诗文——最直观的体现,便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题名、楹联等多出自经典诗词。

远香堂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位于苏州拙政园中部的“远香堂”,建于原若墅堂的旧址上。堂北平台宽敞,池水旷朗清澈。夏日池中荷叶田田,荷风扑面,清香远送。堂名便是取自周敦颐的这篇《爱莲说》。

前山含远翠,罗列在窗中。

尽日人不到,一尊谁与同。

凉随莲叶雨,暑避柳条风。

岂分长岑寂,明时有至公。

留园的远翠阁坐落于中部东北角,在此眺望,绿树翠竹一齐映入眼帘,有遥远之感。青翠之色,正是自然美的具体形态,清新而富有野趣。阁名来源于唐代诗人方于的《东溪别业寄吉州段郎中》。

留听阁

用古诗文题名的例子,还有拙政园的“留听阁”,取自李商隐名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以及北京的陶然亭,取自白居易的“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等等。

荷风四面亭

此外,拙政园中的荷风四面亭中有抱柱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全联句式仿济南大明湖历下亭刘凤诰所撰名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出句改“面”为 “壁”,对句则化用唐李洞《山居喜故人见访》诗“看待诗人无别物,半潭秋水一房山”。该联用一、二、三、四串起春夏秋冬景致,精妙无比。“一房山”指树叶凋零、山形倒影于池中之冬景;“半潭秋水”自是秋天;“三面柳”即春色,“四壁荷花”乃夏景,在此亭中,恰可领略园林四季之美。

诗词中的园林置景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景色优美,得益于许多精妙的置景手法,而在古诗文中,对园林艺术的“借景”“框景”等置景形式有着较为全面的反映。

借景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代所建的滕王阁,借赣江之景,以落霞、孤鹜、秋水和长天四个意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

借景是古典园林建筑中常用的构景手段之一。在视力所及的范围内,将好的景色组织到园林视线中的手法。古诗词中反映园林借景的俯拾皆是。

远借是借景手法中的一种,指的是借园外远处的景色,从而在有限的空间里表现出无限的景观。在李白的名篇《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黄鹤楼借助空阔无边的长江大大拓展了空间范畴,使其顿生磅礴的气势,意境也更加开阔、深远。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在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里,诗人将远处的青山纳入园中,给整个园林增添了无穷的生命力。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除了远借之外,古诗词中对邻借手法的反映亦不胜枚举。邻借是指借附近的景色搭配来烘托出原景物的特色,以达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在脍炙人口的诗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其二)》中,杨万里将碧绿的莲叶与湛蓝的天空相对、将盛放的荷花与灿烂的阳光相对,相得益彰。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方位上的借景手法还有仰借,无论是白云,是飞鸟,还是日夜星辰,浩瀚天空中的一切都可以纳入其中。前文提到的《滕王阁序》便是极好的例子。

除了方位上的借景手法外,古诗文中反映时序上的借景亦有不少。借大自然春夏秋冬,晨昏早晚之独特佳景,我们将其称之为“应时借”。四季流转,春夏秋冬之景都各有其魅力。春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冬季则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可谓“四时之景不同,而赏心乐事者亦与之无穷矣”。

框景

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富代表性的造园手法之一,框景利用门框,窗框,树框,山洞等,有选择地摄取空间的优美景色,形成如嵌入镜框中图画的造景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框景

窗子是古诗框景中最常用的景框,从窗框向外望去的景色往往就是一幅画。杜甫在一首《绝句》中写道,从窗子看去,白雪皑皑的西岭就像一幅静物画一样镶嵌于窗框中,让读者体验到了与室内景色完全不同的美感。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以窗为框所见的美景还有很多,李白在《过崔八丈水亭》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描绘出一幅宛溪水从屋檐边飞过、敬亭山的云朵从窗前飞落的景观。

高阁横秀气,清幽并在君。

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云。

猿啸风中断,渔歌月里闻。

闲随白鸥去,沙上自为群。

在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中,阁道充当了景框,写出由阁道中向西北跳望所见的景象,“框”出了上苑的繁花似锦。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园林故事诗文传

园林的草木枯荣更替,园林的一砖一瓦修修补补,在这样的岁月变迁里,一切似乎都是在潜移默化的更新变化着。有许多园林已经不复往日盛景,但是发生在园内的感人事件却通过咏园诗文历代相传,让后人得以通过这些诗文品味其往日风采神韵。

如今的沈园

绍兴的沈园自南宋之后,数易其主,几经荒废,后不幸毁于战火,现如今不断扩建后,留存的往日痕迹已经不多。但沈园并未就此销声匿迹——南宋诗人陆游在沈园写下的记录他与唐婉凄楚感人的爱情故事的诗词,便是沈园依旧负有盛名的原因之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沈园

在《沈园二首》中,七十五岁陆游重游沈园,回忆沈园相逢之事,悲伤之情充溢楮墨之间——心上人早已作古,园中景物也非复旧观,柳树已老,不再飞绵,诗人此刻心境之寥落,可以想见。

免责提示:部分图片文字是网络转载,仅供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处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