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评论怎样出辣味? 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

评论怎样出辣味? 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

时间:2022-10-16 07:46:02

相关推荐

评论怎样出辣味? 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

评论怎样出“辣味”?

以一篇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

(案例+逐段点评)

作者:刘雅琪 陈安庆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编者按:

今天,南方传媒书院创始人陈安庆和他指导的长沙理工大学新闻系学生刘雅琪,为大家带来的是发表于3月21日新华每日电讯第6版的新闻评论《警惕形式主义披隐身衣卷土重来》。

这篇新闻评论作品由《新华每日电讯》记者何晨阳撰写,获得了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文字评论)二等奖。

稿件聚焦新时代出现的更加隐蔽的形式主义,以精炼的事例入手,见真事、说实话,以犀利的笔触直指现实,是一篇“辣味”与“回味”无穷的评论。在论证方式上既有鲜活的事实论据,也有引经据典的理论论据。是一篇具有高可读性、思想性和建设性的新闻评论。对于新闻工作者在做类似社会现象的评论方面具有一定借鉴启发意义。

原文加评析

警惕形式主义披隐身衣卷土重来

何晨阳

【评析】记者选择采用点睛式标题,标题的内容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不拖泥带水,直接指出本文的核心内容是“批判披着隐身衣的形式主义”。点睛式标题是新闻评论写作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最讲究效率的拟标题法。会直接在最显眼的标题中,最大程度的呈现文章的最重要信息。鲜明的态度极易抓住受众,基本不会出现评论读完却不知所云的传播效果。且该标题除了直接表明观点外,记者在语言方面也是进行了精巧的构思。“形式主义披隐身衣卷土重来”,拟人化的手法使标题严肃但又灵动。对于一篇评论来说,标题就是它的眼睛,在这个上面多花一些心思是很必要的。

【原文】前段时间,《人民日报》刊登一篇题为《送温暖无需兴师动众》的文章,里面提到“40多人下乡送温暖,三天活动两天在路上”,如此送温暖受到不少群众吐槽,一些网友留言称“这不是说我们单位吗?”互动中可见类似事件并非个例,戏谑的口吻中则透露出群众对此现象的反感之深。

【评析】文章第一段主要是简述了新闻事实,引出舆论。《人民日报》刊发文章,如此送温暖遭群众吐槽。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个问题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都在关注。还说明什么?说明这是一件大事。首先就把评论对象的重大性立了起来。

新闻评论顾名思义它首先也是新闻,虽然时效性不及消息和通讯,但是一定也离不开对于新闻事实的概述。开头就提出热点事件,既可以吸引读者眼球,也是为评论立一个“攻击的靶子”。

【原文】一次基层采访见闻让我印象深刻。某贫困镇为在上级领导调研时展现乡镇良好风貌,派专人打扫道路,因没有获知领导确切调研时间,当地连续20多天组织群众在街头巷尾清扫垃圾,按每人每天70元的日薪结算,近20人的清扫队伍需要一笔不小支出。上级检查一走,环境整治立马停止。

【评析】文章第二段主要是记者自己工作时的所见所闻。正式在正文中提出论点之前,记者主要把典型现象都拎了出来。不仅有第一段提到的新闻事件,而且还有记者经历过的真人真事。这些都是在为正式提出论点造势。

并且这个事例有力地说明了形式主义确实是存在于生活中的,能支撑论点“披着隐身衣的形式主义”确实存在卷土重来的现象。记者在进行评论写作时一定要注意事实论据不唯多,贵在合适。

【原文】送温暖、环境整治为何如此功利?当记者多年,我发现周边的同行对这样的现象早已见怪不怪了。如果追问当事人,很可能被怼上一句“送温暖有错吗?这是关爱困难群体。”“展示良好村容村貌有错吗?”

【评析】灵魂发问:送温暖、环境整治为何如此功利?经典回答:送温暖有错吗?展示良好村容村貌有错嘛?从这里开始,记者就要开始一一批驳自己立起来的靶子,到底哪些是常见的形式主义“隐身衣”。问答方式语言平实,都是在用最朴实的语言说实话,这样才是拉近与读者距离的正确打开方式。

【原文】这样的回应貌似很有道理,用高大上的理由为这些形式主义的做法披上隐身衣,使其看起来无可辩驳。这样的想法、做法在不少基层干部中大有市场。

【原文】如今,作报告写文章拿腔拿调、列队欢迎送温暖队伍等形式主义已在“反四风”的凌厉攻势下明显减少,但打着“关爱”“关心”等口号却不务实的形式主义倾向依然存在。

【评析】承接上文问答之后,表明传统的形式主义治理确实已经起到了成效,我们现在需要警惕的是披着隐身衣的形式主义。“但”字话锋一转要进入正题了。在评论文章写作中,在引出重要观点时,适当运用转折关系可以起到提醒受众,加强重点的作用。

【原文】比如,一提走群众路线,一些干部就弄上两袋大米、一壶香油等到贫困群众家中走一遭,送米、拍照、走人一气呵成;一说轻车简从、密切联系群众,一些干部就走马观花下趟基层;一说要学习外地先进经验,一些部门就巧立名目外出学习考察。更有甚者,一些人打着改革的旗号搞政绩工程,以发展之名追求形式、图虚名、务虚功。

【评析】这段摆事实的语言十分精炼,一针见血的描绘了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们的形式主义群像,平时一些为群众所诟病的做法和形象跃然纸上。

连着三组“一说......,一些......。”关于现象的排比非常能说明问题。要注意这篇评论写于“两会”后,在各大媒体进行正面报道之际,这篇具有“辣味”、直指问题的评论显得十分珍贵。

【原文】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什么是作秀,什么是真正为民服务,一眼就看得出来。很多时候,送温暖、密切联系群众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掺杂进形式主义的杂质就让人有“好经被念歪”之感。一些群众因“出发点是好的”而不愿计较,但久而久之,披着“隐身衣”的形式主义必将玷污良好的初衷,将好事异化。

【评析】文章前六段都在谈“身穿隐身衣的形式主义”是什么,从这一段就开始了行文逻辑的第二层“为什么”。该段运用说理论证,为什么要警惕?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披着“隐身衣”的形式主义将玷污良好的初衷,将好事异化。

【原文】毛泽东同志曾对形式主义有过批判:“形式主义是一种幼稚的、低级的、不动脑子的东西”“形式主义害死人”。一些群众表示,形式主义犹如横亘在党和群众之间的一堵无形之“墙”,无声地侵蚀着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评析】本段论述“为什么”,采用理论论证,主要引用名人看法。为什么要警惕形式主义?毛主席在实践中得出“形式主义害死人”的结论。在引用过程中尽量要引用人民群众熟悉的名人、耳熟能详的话,用最熟悉的话、最简单的道理讲明白观点,且应该切忌断章取义。

【原文】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迅速掀起了深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四风”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原文】与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较为显性的歪风相比,形式主义更为隐蔽,对其评判、甄别确实不易。与此同时,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也最容易借形式主义死灰复燃,加之形式主义有为民服务等大帽子的遮盖而显得更为隐蔽,所以时刻绷紧严防形式主义这根弦尤为必要。

【评析】“反四风”是中央一直在高度关注的问题,那么为什么文章着重评论形式主义问题?这里是将形式主义问题这一个面,与四风问题以及国家群众路线教育工作联系起来,捋清楚形式主义与其他“四风”问题的联系,以及点明它易隐蔽的特点。时评需要一事一议,如何写出深度,写出社会性,就很值得记者用心琢磨。

【原文】求真务实是形式主义的天敌,反对形式主义,重在“务实”,同时还应严防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首先,应强化制度设计,完善决策、项目论证和反馈机制,通过制度引导党员领导干部真正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做到谋事要实,将工作重心真正放到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不断改善民生上,力避蜻蜓点水、急功近利。

【原文】其次,应畅通民意表达渠道,运用多媒体手段,借群众慧眼发现形式主义典型案例,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大扫除,并保持高压态势。

【原文】第三,强化制度设计。对群众举报的形式主义做法、对那些热衷于形式主义的党员领导干部严查重处,形成震慑效应,破除一些干部的侥幸心理,严防“形式主义”披上隐身衣继续肆虐。

【评析】文章的最后一部分,论证逻辑也来到了“怎么办”的层面。好的新闻评论除了直指问题、观点新锐以外,还要提出一些对现实有一定的建设性意见。这既是新闻记者铁肩担道义的职业理想的实现,也是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公器”、“舆论监督主体”的重要任务。文章的最后提出了三点克服形式主义的方法,并不是空话套话:首先制度建设,其次畅通民意,第三群众监督,这些都是可以供有关部门进行实践的方法,足可见记者的政治意识以及很强的敏感性。

一. 本文为什么会获得中国新闻奖?

1. 论据翔实,论证严密

本文论证逻辑按照常用问题分析逻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论述逻辑不新颖,但是胜在有条理,且容易为读者接受。论证过程大概可分4步。

第一步在标题中就亮明观点,第二步从文章第1段开始到第6段,都是在阐释什么是“披着隐身衣的形式主义”,里面既有新闻报道、也有记者亲身经历,还有凝练说理。可谓是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做了一个群画像。第三步用4段文字来论述为什么要“警惕披着隐身衣的形式主义”,主要采用事实说理论据和理论论据。第四步主要是在最后三段来提出“怎么办”,显示了新闻评论指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新闻舆论作用。

2. 语言平实,可读性高

写稿过程中,记者没有坐而论道,努力做到了抽象问题具体化,一直采用最平实的语言来诠释。“隐身衣”、“被怼上一句”、“图虚名”、“务虚功”、“两袋大米、一壶香油走一遭” ……这样的语言很多,都是用比较流行的语言风格。运用这些语言在评论文章里显得通俗活泼,使得严肃话题下的语言极具张力,具有较高可读性。

3. 观点犀利,直指问题

3月21日,正值当年“两会”结束,很多媒体都在盘点过去几年反“四风”、落实“八项规定”的成绩,当媒体报道都在纷纷为成绩“点赞”之时,记者谈形式主义披着隐身衣卷土重来的现象,似乎有点“不合时宜”。但是不能只谈成绩,歌功颂德,形式主义确确实实还存在于生活中。记者从一团和气中找到了问题,并且以犀利的笔触、鲜明的观点表达出来。“题好文一半”,相信这也是本篇文章能获奖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 评论如何出“辣味”

1. 找到“一团和气”中的问题

新闻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一定要敢于质疑、敢于批判。在选题的过程中要认识到中国复杂国情下的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是坚持着表面的“一团和气”就是好,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尽到了坚守舆论监督的媒体责任。只有站在平民立场上,写真事、讲真话,这样的文字才会真正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

鲁迅先生以文笔犀利,鞭挞入里著称。虽说他是一个文学家,写的文章叫杂文,但是当时的社会里,他的文章就是最强硬,最具“辣味”的评论。任人宰割的祥林嫂、闰土、华老栓等人物都是当时中国大地上一群人的群画像,只有鲁迅这样毫不遮掩的把他们指了出来。在“两半社会”的一潭死水中激起思想的浪花。

2. 有理有据

做这样的“辣味”评论,记者一定要在生活中有足够的积累。这样才不至于让自己的评论成为无“理”之谈,有足够的理和据才能真的讲清楚问题,不至于通篇套话、空话、废话。同时有理有据也是对于记者个人的保护,做这样的报道记者一般都要承受一定的压力,只有证据充足,记者才能有写“辣”稿的底气。

(声明:本文为南方传媒书院“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点评专项研究课题组”刘雅琪 陈安庆独家稿件,谢绝、严禁转载!)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