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没有董卿的《中国诗词大会》不会再看了:她让我想起1万小时定律

没有董卿的《中国诗词大会》不会再看了:她让我想起1万小时定律

时间:2023-12-25 10:59:18

相关推荐

没有董卿的《中国诗词大会》不会再看了:她让我想起1万小时定律

01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开播,主持人不再是董卿,网友纷纷表示没有董卿的《中国诗词大会》不会再看了。

没有董卿,就会,而且一定会大打折扣的,毕竟那种由内而外的诗书气质,那种和节目内容的契合度,不是谁都可以替代的。此后不再期待,董卿不用说什么,仅仅站在舞台上就能使我感受到诗词文化的力量。

很多观众看《中国诗词大会》都是被董卿吸引的,提到董卿,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几个字,对他们而言,董卿已经成为《中国诗词大会》的一个符号,这个符号不在了,这档节目的魅力也就大打折扣了。

在《中国诗词大会》的主持中,她妙语连珠、舌灿莲花,让你不得不感叹中国诗词之美,也不得不钦佩她的诗词储备之丰。

《中国诗词大会》每一期节目的开始,她都会围绕一个主题巧用诗词说上一段极富美感又蕴含哲理的开场白,这样的开场白被许多观众奉为写作和表达的典范。

@郭晨曦幸福微博认为:

新的主持人龙洋一切看上去都很好,但相较于董卿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少了一些温度。董卿没有把这档节目当作一档综艺来做,她把人们对于诗词那种美好的想象都付诸于现实,无论是对选手,还是对点评老师,她都能贯穿自如,真正把诗词带到观众心中。

@郭晨曦幸福微博还说在《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中,董卿做的一番关于“爱情”的开场让他印象深刻:

如果说这世间有哪些美好的事物,爱情,一定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答案。

它可以天真如"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也可以挚爱如"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它可以平凡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也可以珍惜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那今天就让我们在《中国诗词大会》花开四季的舞台上,斟满黄藤酒,推开小轩窗,借着昨夜星辰昨夜风,再一次来咏叹爱情直教生死相许的最美的样子。

从董卿的话语中,让他开始想象美好爱情的样子,从那一刻,他才知道,那些曾经被人们遗忘的歌词,究竟有多美。

除了在《中国诗词大会》上的惊艳表现之外,在刚刚结束的《主持人大赛》中,董卿还金句频出,被顶上热搜。

她在点评选手王嘉宁时说道:

伤害与被伤害,有时候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伤害他人,有时也意味着在毁灭自己。一切都在追求一种平衡,如果我们失去了平衡,那对不起,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董卿的金句,看似轻松脱口而出,实则是多年阅读的积累,只有十分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董卿曾说过,自己无论多忙,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看一个小时的书,而这个习惯一不小心就坚持了十多年。

她数十年如一日磨炼自己的专业技能,靠着优秀的专业能力和过人的本领,成为当今主持界的标杆。

连一向以毒舌著称的金星,也忍不住在节目中称赞她“出口成章,口吐莲花”。

董卿的成功让我想起1万小时定律,有研究表明: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完美掌握某项复杂技能,就要一遍一遍艰苦练习,而练习的时长必须达到一个最小临界量,这个临界量就是1万小时。

神经学专家丹尼尔·利瓦廷认为:“任何一个领域的世界级水平都需要起码1万小时的训练,作曲家、篮球运动员、作家、滑冰运动员、钢琴家、棋手,甚至是江洋大盗......无论你是什么,1万小时定律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

董卿多年来养成阅读的习惯,她的阅读时间肯定已不止1万小时,她的信手拈来、出口成章、金句频出并不是偶然,而是日积月累带来的必然结果。

02

1万小时定律不只在董卿身上适用,对于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摇滚乐队——甲壳虫乐队也是如此。

甲壳虫乐队于1964年2月来到美国,掀起了针对美国音乐界的所谓“英式入侵”的旋风,他们接连打破唱片销售纪录,改变了现代流行音乐的风貌。

而在1960年的时候,甲壳虫还只是支高中摇滚乐队,演出水平一般,幸运的是,这一年他们获得了一个到德国汉堡演出的机会。

汉堡对于甲壳虫有什么特别之处呢?那里的听众独具慧眼知道甲壳虫未来会成功?当然不是。汉堡对于甲壳虫的关键之处在于:在那里,他们被“逼迫”超量演出。

一天8小时,一周7天

甲壳虫乐队成员列侬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谈到当年在汉堡的演奏经历:

在那里,我们的演出水平提高了,我们更自信了。我们陷于通宵演出的日子不能自拔。作为外国人,我们不得不加倍努力,全身心投入,而且常常是超负荷运转。在利物浦,我们每次的演出时间通常只有1小时,所以我们必须拿出自己最拿手的曲目,而且翻来覆去就是那几首。到了汉堡,我们每天必须演足8个小时,所以我们必须寻求新的演出技巧,不然人们早听腻了。

一度担任甲壳虫乐队鼓手的皮特·贝斯特说:

当时我们一周出演7个晚上,一开始我们不间断演奏到夜里12点半,后来我们表演越来越好,酒吧里的人就一直听到凌晨2点。

从1960年到1962年,甲壳虫先后5次到访汉堡。他们第一趟一共表演了106晚,每晚至少5小时;第2趟则表演了92场;第3趟表演48场,演出时间合计172小时;最后两次汉堡之行在1962年11月和12月,他们一共表演了90小时。这样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他们一共演出了270晚。

到1964年甲壳虫最终成名之前,他们实际现场演出共计已有1200场。现在大多数流行乐队,在他们的整个演艺生涯中演出也不会超过1200场,正是在汉堡的超量训练才使甲壳虫乐队脱颖而出。

甲壳虫乐队传记《叫喊!》(Shout!)的作者菲利普·诺曼说:

去汉堡之前,他们的舞台演出乏善可陈,但是他们回来以后就变得非常出色了,他们练就的不仅仅是超量演出时身体的耐力,他们还学会演唱各种各样的歌曲——从摇滚到爵士,你所能想到的所有种类 。他们之前在舞台上并没有什么风格可言,但是他们回来以后,他们好像突然间脱胎换骨。汉堡之行造就了他们。

03

1万小时定律也适用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奇才”。

音乐神童莫扎特6岁就开始作曲了,而心理学家迈克尔·豪在他的著作《解读天才》(Genius Explained)中说:

莫扎特在真正成为职业作曲家之前,他早期的作品并不出色。他的那些作品很可能大多出自他父亲之手,只是后来得到不断修改罢了。他童年时期的多数作品,大部分是在其他作曲家帮助下完成的。完全出自莫扎特之手,并奉为他的第一部经典作品的,是第九号钢琴协奏曲,然而这部作品是他在21岁时创作的,那时候莫扎特作曲已经有10个年头了。

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个人大约可以投入1万小时对某一特定项目进行长期刻苦训练。

音乐批评家哈罗德·勋伯格则认为莫扎特实际上是“大器晚成”,因为他经历了整整作曲生涯,才创作出了最伟大的作品。

04

纵观这些成功的人士,他们或者拥有高于常人的天赋,或者拥有幸运机会的垂青,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后天的努力。

有研究表明:“一旦一个演奏者进入顶级音乐学校,唯一能使他出人头地的方法就是:刻苦练习;还有一点就是,那些顶级演奏家们,他们练琴不只是比其他人更加努力,而是比其他人努力十倍,甚至百倍。”

朗朗就是一个鲜活的例证,他4岁开始练琴,年幼时期的他,每天练琴时间近6个小时。

这是他7岁时的练琴表:

早晨:5点45起床,练琴1小时

7点上学

中午:回家吃饭15分钟,练琴45分钟

晚上:放学后,练琴2小时

吃晚饭时能看动画片,晚饭后练琴2小时,然后做作业。

他在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读书时,练琴之勤奋使得学校破例延长琴房开放时间。

他说:“无论做什么,人要有追求,只要坚持,一定能取得成功。”

有人说,1万小时离我太遥远,我这辈子都不可能做到。

我想说,虽然我们普通人大多都做不到1万小时,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努力,就一定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

共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