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这首被选入《唐诗三百首》的七律 看似平淡无奇 后人却难以模仿

这首被选入《唐诗三百首》的七律 看似平淡无奇 后人却难以模仿

时间:2018-09-02 12:17:33

相关推荐

这首被选入《唐诗三百首》的七律 看似平淡无奇 后人却难以模仿

李颀,盛唐诗人,仕途不得志但却交游广阔,与王维、王昌龄、高适等诗人屡有唱和,他的七律尤为后人所推崇,明代文人李攀龙撰《唐诗选》,由于一改以往文人选诗的风格,并在其《唐诗选序》中说,“七言律体,诸家所难,王维、李颀颇臻其妙”,对其大加赞赏。《唐诗选》随后风行于世,影响广泛,李颀的七律也随之愈发被人们所重视。

今天要介绍的正是来自李颀的一首七律,《送魏万之京》。这首诗不仅收录于《全唐诗》,亦被清蘅塘退士收录于其所辑《唐诗三百首》中。这首诗一个鲜明的特点是: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却熔炼了诗人极为高超的炼字炼句工夫,后人想要模仿都难以做到。

唐·李颀·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这是一首平起首句押韵的七律,平起首句押韵的七律平仄情况如下: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加粗字为可平可仄。

这首诗首句押韵,歌、河、过、多、砣都在下平五歌部,包括诗中另有令、听等数个字的读音,都与今天的普通话读音有所不同,这是需要加以区别的。当然,了解诗韵只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读诗,今天的我们如果写七律,倒未必需要按照前人的诗韵,用中华新韵完全可以。

本诗题名中的魏万,算是李颀的晚辈,肃宗上元年间进士,但这次送别,魏万还没有成为进士。这个人可不是无名之辈,相反当时还因为是李白的粉丝,南下追寻李白的足迹,最后李白还写了一首长诗夸夸他。今天这首诗则是魏万赴长安,李颀写下这首诗,一方面是送别,一方面是对他的叮咛。

首联中诗人即用看似平淡的语句来描述早晨送别魏万的情形,又说从昨夜开始微霜开始自北方往南方侵袭,天气渐凉。这2句在时间顺序上是颠倒的,即应该首先有“昨夜微霜初渡河”,然后才有“朝闻游子唱离歌”。

在这里,诗人将霜比作一个散播寒冷,不停向南前行的“人”,2句互相调换,既让人明白这是一个秋风萧瑟,已有微霜的早晨,又让人感慨这样的秋日里送别亲友的忧伤,次序的调换则让人感觉,送别惆怅的心情在这个清晨更是增添了几许惆怅。随意自然的笔触下,是诗人几经雕琢的炼句工夫。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鸿雁秋天要飞往南方,它们是成群地飞翔在天空,云山雾罩,本来都是极其壮观的景致,现在魏万要孤身一人前往长安,那么落单的鸿雁的鸣叫,或者所谓的云山的景致,在一个客居他乡的人听到或者看到,恐怕更多的是离乡的萧索之意。这2句是诗人站在魏万孤身前往长安,一个人面对孤单场景的角度写下的,下2句颈联同样如此。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关城,指潼关;御苑,皇家宫苑,此代指京都长安。有版本中“树”为“曙”,用在本句中“树”字似更为出色。一个“催”字将天气加快转凉的景象直逼纸面,同时京都夜晚可能有更多的妇人为丈夫赶制冬衣。砧声,捣衣声,古时制衣想要衣物松软需要捣制。

颌联与颈联4句,就像是诗人跟随魏万的脚步一起往长安进发,颌联2句对于亲友的送别表示十分感伤,以至于在路上听到孤雁的悲鸣或是云雾笼罩的孤山心里又升起万般惆怅;颈联又仿佛从离开潼关之时感觉寒气来袭,现在到了长安发现天气已经进一步转凉,此时果然已是“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诗人一步一步带着读诗的人从潼关走入长安,平和的笔触下进入一个秋夜时分的画卷之中,萧索之意扑面而来。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前3联都满载着诗人的送别之意,最后2句则是作为长辈对于晚辈的叮咛:可不要进了长安城就只知道吃喝玩乐,以至于蹉跎岁月,一定要以求取功名为头等大事。

纵观整首诗作,都没有过于修饰的词语,看似用词都较为平淡,实际上这应该是诗人字斟句酌到了没有太多修饰痕迹的地步,且对于其中的个别字句的处理更是用心到了极致,而呈现到我们眼前的则是一首极为平和、含蓄且饱含长者叮咛的作品。

也难怪有人评此诗“宛转流亮,愈玩愈工”,这样的诗作由于诗人的极致用心,已经成为一首后人再也难以模仿的佳作。每一字、每一句都看似毫无雕琢痕迹,却已在字里行间都显露出诗人高超的选字与炼句工夫,宛转之致,工巧之致。

想了解更多,请点击上方关注,与我共同解读纯美古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