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家长们注意!治理校外培训又有新动作了 这些条款和大家息息相关

家长们注意!治理校外培训又有新动作了 这些条款和大家息息相关

时间:2021-01-15 16:28:43

相关推荐

家长们注意!治理校外培训又有新动作了 这些条款和大家息息相关

01

初中数学禁止整张试卷作为作业

初中地理、生物原则上不布置课后书面作业;

初中数学禁止选择整张试卷或整本教辅资料作为作业;

小学教师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用手机完成作业;

9月2日,重庆市教委下发《关于印发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等12个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小学、初中12个学科的作业总量、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作业难度,以及课堂作业、课后作业、假期作业等方面作了具体要求,以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落实“双减”规定。

○ 初中地理、生物原则上不布置课后书面作业

控制作业总量方面,重庆教委的《通知》要求小学的课堂作业要尽量在课堂内完成,不得占据学生的课余时间;课后作业应在课后服务时间基本完成;假期作业要考虑学生还需要进行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其它学习任务,合理确定假期作业数量。

对于初中而言,语文除测试外,一般不应整节课用于完成书面作业,要让学生在学校完成大部分课后作业,假期作业的数量一般寒假1个,暑假1~2个。数学严禁布置内容超前的作业,家长不得随意给孩子增加作业;对学生所布置的作业老师首先自己完成一遍,以更好地控制总量。

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作业尽量在课堂内完成,七年级、八年级上册不建议布置课后书面作业,八年级下册每周布置课后书面作业次数尽量不超过一次,九年级每周布置课后书面作业次数不超过两次。

初中地理学科原则上不布置课后书面作业,可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学生完成一些地理小制作和小实验。初中生物学科原则上不建议布置课后书面作业;若因中考复习需要,上课当天可以适当布置课后书面作业。

○ 初中数学禁止选择整张试卷或整本教辅资料作为作业

《通知》要求精选作业内容,丰富作业形式。积累性作业是小学语文的常规作业,包括生字词、古诗词、名言警句等的积累等,这类作业要减少重复抄写数量,要关注语言的梳理与探究,形成有理解的积累;阅读类作业应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整本书阅读经验的积累。

小学数学作业要追求少而精,避免机械重复与无效训练的作业,实现“备—教—学—评”一致。小学英语作业倡导在主题语境下设计与实施, 融合听、说、读、看、写等语言活动,呈现和表达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对于初中而言,语文严禁以整套试卷或教辅书上的连续多页内容作为家庭作业。语文要强化生活语用的口头表达类作业。可进行如配乐朗读、班级辩论、好书分享、班级演讲赛、新闻采访、流行语调查、戏剧表演等强化生活语用的作业和实践活动类作业,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中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数学禁止选择整张试卷或整本教辅资料作为作业。书面作业要避免重复训练的作业,杜绝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通过布置动手操作、阅读写作、试题创编、实践探究、反思感悟、数学周记等多种类型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作业应基于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差异性,布置分层作业,探索弹性作业,设计必做和选做作业,使学生保持英语学习兴趣和体验英语学习成就感;覆盖英语听、说、读、看、写等综合技能训练,设计具有真实情境的任务型、项目式作业。

化学教师不能设计反复抄写等惩罚性作业。在学习化学的初始阶段,可以开展学生之间相互抽问的口头作业。积极开展材料易得的、安全可靠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初中生物要强化实践性的作业,主要包括观察类、制作类、养殖类、调查类、探究类等。

道德与法治教师应不断创新书面作业的形式,如设计思维导图、预测故事结局、辨析不同观点、评析论证等;积极探索口头作业的新形式,如新闻点评、班级辩论、问题讲解等。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初中历史学科作业。地理作业主要包括书面笔答作业、地理小制作与小实验和社会实践作业三种,教师布置作业应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

○ 小学教师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用手机完成作业

根据《通知》,教师应加强作业指导。小学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和用眼习惯,鼓励家长了解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但不得要求学生及家长批改作业,教师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用手机完成作业。

对于初中而言,数学作业批改要做到及时批改与有效批注相结合,尽可能增加教师面批面改的时间和次数。英语教师要及时批阅书面类作业,并对听说类、展示类作业进行及时评价。化学、生物教师要做到有布置必批改,有批改必讲评。

此外,学校教研组要深入开展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将其作为校本教研重点,系统化选编、改编、 创编符合素质教育导向的作业,提高教师作业设计与实施能力。

02

培训机构的审批要求

8月30日,重庆教委发布文件,关于《重庆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通知)》要求,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管理。各区县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各区县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不再审批新的面向学前教育阶段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和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现有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通知》要求,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管理。各区县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除此之外,还要完善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办法,对所有学科类和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实行第三方预收费监管,特别鼓励先培训后付费、一课(或一周、或一月)一销,坚决禁止“培训贷”,有效防范“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发生。

对无证无照办学机构依法依规严格查处,坚决打击校外培训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此外,教育部门将牵头建立投诉举报台账,定期进行投诉举报查处“回头看”。

《通知》还要求,不再审批新的面向学前教育阶段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和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不得开展面向学前教育阶段儿童的线上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前教育阶段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

社会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面向中小学生、学前教育阶段儿童,利用网络课程资源,集中组织学科类培训。

重庆市教委要求,要在机构完善第三方监管账户后,对照标准从严对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颁发新的办学许可证;未经重新审核登记,所有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开展培训活动。

此外,要在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和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50家以上的其他区县,开展减轻校外培训负担示范区县创建。

近日,重庆购物狂网友@教育小秀才爆料关于培训机构的最新消息:(爆料真实性有待考证,内容仅供参考)

1.所有培训机构必须有申请办学许可证,要求300平方以上场地,审学校、老师等各种资质,场地过各种检查,交20-30万押金

2.机构账户监管,当天课消打卡后,审核通过三天后到机构账上

预计底只剩大中型机构了,且以后课消为第一要素。课消活动计划赶紧提前准备了。

图源:重庆购物狂教网友@教育小秀才

03

区域内开展校长交流轮岗

校长男53周岁、女48周岁以下,教师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的,校长在同一学校连续任职2届以上的应予交流;

教师实行走教制,采取学区、片区内的交流方式

9月3日,从重庆市教委获悉,近年来, 重庆以义务教育阶段为重点推进教师校长交流轮岗,截至底,全市中小学教师优质师资交流占比达到30%。新学期,将完善教师校长交流轮岗机制,着力推动区县域内师资优质均衡配置。

○ 在区(县)域内开展交流轮岗

市教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市率先在省级层面启动全市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会同相关部门出台指导意见。按照试点先行、稳妥推进的原则,,在江北、北碚、忠县、彭水等4个区(县)开展试点,,全市区县全部制定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实施方案,推动交流工作常态化、规范化运行。

截至底,全市所有区县交流轮岗实现常态化,中小学教师交流占符合条件人员的19%,其中,城市学校交流到农村学校、优质学校交流到薄弱学校占比达到40%。

交流轮岗范围涵盖中小学校,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主,重点在本区(县)域内开展。规定校长男53周岁、女48周岁以下,教师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的,校长在同一学校连续任职2届以上的应予交流,教师交流的年限规定由区(县)结合实际自主确定。

科学设置交流比例。市级政策规定城镇学校、优质学校教师交流比例达到符合条件人员的10%以上,其中优质师资交流达到交流人员的20%。区县从本地教育发展水平和教师队伍实际出发,在达到基本条件基础上,自主确定交流轮岗比例。

实行“两为主”、“两结合”,推动多元化交流。以学区内常态交流、校际间点对点交流为主,采取学区、片区内交流方式,健全教师“走教制”,探索富余学科教师培训转岗制度,建立校际联盟发展制度,组建学校联盟和教育集团。如,江北区等区县采取片区轮岗制;万州区、彭水县、两江新区等推进教育集团内交流;长寿区、璧山区、丰都县重点推进超编学校与缺编学校交流。

○ 推行县管校聘管理改革

“下一步,市教委将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双减’有关精神,围绕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着力推动区县域内师资优质均衡配置。”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将推行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指导区县落实市教委等要求,重点推动编制统筹管理,健全义务教育阶段岗位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在推动优化城乡一体化配置方面下功夫。探索建立学区(片区)竞聘、跨学区(片区)竞聘等形式,支持学区(片区)或集团内部统一制定竞聘上岗、岗位考核等管理办法,对乡村学校教师实行职称评聘政策倾斜,切实加强交流流动政策支持。

还将进一步完善教师校长交流轮岗机制。引导和支持区县采取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区一体化管理等形式,保持区县域内的教师交流合理比例。通过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等方式,推动城市学校、优质学校教师流动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

04

校外培训教材管理办法

9月6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①明确要求课外培训教材内容科学准确,容量、难度适宜,与国家课程相关的内容应符合相应课程标准要求,不得超标超前;

②学科类培训材料采取校外培训机构内部审核和教育行政部门外部审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双审核。

③《管理办法》所指的培训材料,包括线上与线下、学科类与非学科类培训材料。也就是说,只要是培训机构编写的用于面向中小学生培训时使用的所有材料,都在《管理办法》覆盖范围之内,没有死角,没有遗漏。

《管理办法》的出台,为培训机构自查自检、规范培训行为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监督检查提供基本遵循,将有利于全面提高培训材料质量,有利于加快构建教育良好生态。

05

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监管的通知

9月6日,国家发改委官网发布《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监管的通知》。

文件的重点如下:

①义务教育阶段线上和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依法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由政府制定基准收费标准和浮动幅度,各地制定的浮动幅度,上浮不得超过10%,下浮可不限。

②加强对培训机构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成本调查,严格核减不合理成本。培训成本包括培训机构人员薪酬、培训场地租金、宣传费、研发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以及其他费用。其中,培训机构人员平均工资水平应正常合理,不得明显高于统计部门公布的当地教育行业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培训场地租金和固定资产折旧费等,应当根据学科类校外培训实际利用时长等因素,按合理方法和公允水平分摊核算;宣传费按不超过学科类校外培训销售收入的3%据实核算。

③标准课程时长,线上为30分钟,线下为45分钟,实际时长不一样的,价格按比例折算。

④各地要推动培训机构全面使用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统一制定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严格履行合同义务,规范自身收费行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提高或变相提高政府制定的培训收费标准,不得在培训费外另行收取其他费用。

无论是对家庭作业的要求,还是校外培训的进一步规范,这些都可以看成切实践行“双减”政策,而最终的目的就是改变现在教育局面,让教育资源均衡化,也让孩子和家长不用那么累,让教育回归理性。

此次发布的最新政策,你的看法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声明:本文所有图文来源网络,由本人编辑整理发布,仅供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