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品读《古从军行》 公主的幽怨 是中国男人永远无法洗刷的耻辱

品读《古从军行》 公主的幽怨 是中国男人永远无法洗刷的耻辱

时间:2022-12-29 06:29:13

相关推荐

品读《古从军行》 公主的幽怨 是中国男人永远无法洗刷的耻辱

关于李颀的这首《古从军行》,在我的记忆中,第一时间想起的,便是儿时在看《还珠格格》的时候,为了教顽劣的小燕子背诵这首诗,众人用尽心思,甚至是把武艺招数融合在一处,才让小燕子记下了个大概。小燕子说哪里是公主琵琶幽怨多,分明就是公主背诗幽怨多。现在回头想想,那些和亲的公主,若正的犹如小燕子的人物个性,哪里会有幽怨,又或者,只怕都不会乖乖的走上和亲的路吧。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译文:白天的时候,戍边的将士们登上高山,远望视警的烽火台。到了傍晚时分,牵着战马到交河边饮水。风中传来阵阵刁斗的声音,好似汉代和亲的公主,弹奏的那思乡的琵琶声。广阔的荒野之中,举目望去,看不到有人迹的城镇,雨雪纷纷,笼罩着这片无垠的沙海。北雁南飞,发出哀鸣,胡族的士兵们,眼中含着泪。戍边的战士们,听说玉门关的归路已经被挡住了,那么他们能做的,便是抛出自己的性命跟着将军拼搏于塞外,一年又一年的战士们埋骨于塞外的荒野之中,最终换来的,却只有西域的葡萄进入了中原。

李颀的这首《古从军行》,基调有些哀婉,李颀的用意,是借古喻今,劝谏君王不要穷兵黩武,不要好大喜功,对于唐玄宗开边之事,从普通战士的角度来进行描述,来诉苦,是一首通过描写边塞场景的反战诗。

诗的开头,写的是戍边人的生活,白天站岗执勤,晚上牧马备战,一刻不得休息,也不能休息,边塞执勤,稍有松懈,那可是拿自己的生命不当回事。而后便是写了生活环境之恶劣,在风沙之中巡逻打更,这声音让人想起来的,只有远嫁塞外的公主的琵琶,那琵琶里面的幽怨,其实和边塞将士心中的幽怨如出一辙。

诗的中间,写了塞外的风光景色,一片萧条肃杀之气,让人思乡,让人想要离开这没有生机的位置。这里只有空旷的荒野,这里只有纷纷的雨雪,这里只有无垠的大漠。这样的环境,就连生于此,长于此的胡天的大雁,胡地的外族都无法喜欢和忍受,更何况,从中原来到这里戍边的将士。他们心中的苦,都在眼前的景色之中了,他们没有看到雄壮与豪迈,他们的眼中,只有满目苍凉。

在《古从军行》的最后,李颀借古喻今,借用汉武帝为了开通西域,获得良好的马种,让将士们西征时,听说有将士思乡便下令关闭玉门关,若是有后退者,入关即斩。在这种状态下,出征的将士们只有抛出性命,跟着统帅战死沙场,而穷兵黩武的结果,牺牲了大量将士后,中原王朝所获得的,仅仅只是引进了西域的葡萄而已。李颀是在讥讽汉武帝的一意孤行,把将士们的生命视为草芥,但又何尝不是在暗讽开拓疆域的唐玄宗呢。

从诗词的内容上来说,我以为这是一首很不错的反战诗,把将士们的戍边之苦,君王的穷兵黩武,空耗国力等方方面面展现在了我们读者面前。但我却以为和平诚可贵,但忘战必危!和平应该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平等的地位上,而不是通过委曲求全获得,例如被多次使用的和亲政策。

所谓“和亲”,不论是汉朝还是唐朝,所谓的强汉盛唐,都在无奈的时候,采用过这种政策,将公主送去虎狼窝,从此艰难度日,在幽怨之中度过一生。但是真的只是那个时代的中国男人懦弱无能,手中的刀连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吗?不是的,每次和亲,送去的不仅仅只是一个公主,一群陪嫁,送去的还有国家的战略资源,工匠技术。直接点说,和亲,除了跪着把女人送出去之外,还把国家有的知识,科技,技能都一并的送了过去。

或许,在那个年代的有识之士看来,是很划算的买卖,但是在我看来,每一次和亲,都是那个时代的男人最怯弱无能的表现,战争解决的不了的事情,便将女子送入火坑,若是和亲,为何不是外族将他们的公主送来中原,而是中原王朝将公主送去番邦呢?

或许有诸多的考虑,但在我看来,送公主和亲换的和平的朝廷,都在历史上给自己留下了无法洗刷的耻辱。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