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上海书展丨古诗词持续升温带动出版热 中国古典美缘何备受读者青睐

上海书展丨古诗词持续升温带动出版热 中国古典美缘何备受读者青睐

时间:2019-07-22 06:54:22

相关推荐

上海书展丨古诗词持续升温带动出版热 中国古典美缘何备受读者青睐

人们常说,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传统中国人的启蒙教育,大多始于古诗,咿呀学语时,古诗词就浸润到文化血脉中。古诗词隽永的生命力,为中国古典文化增添了浓厚绚烂的一笔。今天我们怎么读唐诗宋词?被诗词浸润的人生,会有什么不一样?上海书展期间,一批聚焦古诗词、古典美学的传统文化题材图书首发,学者的解读赏析吸引了许多读者驻足聆听,踊跃互动。

比如,上海教育出版社推出的《杨雨说词》四卷,共选取近50位词坛名家的120首词作,自敦煌曲子词始,经唐、宋、元、明、清,直到近代,囊括了1000多年中最重要的大词人及其经典代表作,并覆盖了最重要的词学风格流派,较为完整地勾勒出词之发展脉络。作为中南大学教授,作者杨雨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百家讲坛》资深主讲人、《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见字如面》等节目的专业点评嘉宾。深耕唐宋词20多年,《杨雨说词》袒露了她的学词、读词、说词之路。

如何从浩如烟海的词作中选出极具代表性的120首词?谈及遴选原则,杨雨说,其一是词作的经典,或广为流传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或在词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如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堪称豪放词的“旗帜”之作;或是某种题材中具有典型性的代表作,如柳永吟咏城市风光的“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或作品可通过词史互证透视历史兴衰,如蒋春霖“天际归舟,悔轻与、故国梅花为约”;或不仅在词史上具有特殊价值甚至还能折射出时代思潮变迁,如秋瑾“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等。

第二个标准则是词人的经典,形成了个性独具的抒情风格,在“明星”词人灿若星河的唐宋元明清词坛上具有相当高的辨识度,在词史上有特殊贡献,或能转移一时之风气,或对当时词风具有一定引领意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专家方笑一,充分肯定了杨雨所选词人、词作的经典性。他从学者的角度,评价了《杨雨说词》选词标准的学术考量以及词作版本的专业考究。

上海市育才初级中学校长马玉文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谈到,书中词作与当代学生的生活也有相通之处,能引起学子共鸣。“部编本教材中大幅增加了古诗文比例,对个体来说,有利于养育浩然之气,提升文化素养;对整个民族来说,有利于接续中国基因,增强文化自信。”

在古诗词、古书画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古典美学基因?上海书展期间,复旦大学教授汪涌豪《中国古典美学风骨论(修订本)》由商务印书馆推出。该书原是汪涌豪博士学位论文,后收入“中国美学范畴丛书”出版,并在多年内重版,这次新书修订,校正误字,疏通文句,核补引文出处,使所引更为翔实,论证更为严谨。

“风骨”作为一种健康的、足以振起和感发人心的审美原则,它曾结合着各门类艺术创造的特殊规律,对传统艺术创作和理论批评起过不可忽视的规范作用。《中国古典美学风骨论》在研究大量原始材料的基础上,结合书、画及诗文批评理论,从语义学的溯源开始,对“风骨”范畴的语源、内涵和生成途径,其在克服艺术创作程式化倾向过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在古代美学范畴体系的逻辑位置,以及与传统文化的深刻联系,做了系统深入论述。

“风骨”之说源于中国传统相术及人物品鉴,品人的“风骨”成为谈艺论文的常用语,并渐趋稳定,成为中国古代具有独特内涵的重要美学范畴,被施之于书、画、诗歌美学理论和批评。在汪涌豪看来,它大抵指称一种刚健雄强、真力弥满的作品特征和风貌,其生成与创作者的郁勃志气和丰沛生命力有密切关系,更精确、更本质地说,它所指称的是一种能使观赏者感受到创作主体内在生命的艺术品格。

由于传统美学的理论品性是由一系列像“风骨”这样具有范式意义的重要范畴衍生、发展和集群构成的,因此对它的考察和研究,足以窥见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发展的有机节律,并最终为构建古代艺术史、美学思想史的理论大厦提供扎实基础。分享会现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杨焄认为,该书论述新颖,刘勰《文心雕龙》有专门的“风骨”篇,但比较难说清楚,《中国古典美学风骨论》则突破了狭隘概念,弥补了前人缺陷。特别是修订版中新增的两节,有了更高层次的想法,体现了作者一以贯之的学术历程。“

作者:许旸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