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高晓松张靓颖的痛:关于原生家庭 这是最颠覆你认知的文章

高晓松张靓颖的痛:关于原生家庭 这是最颠覆你认知的文章

时间:2018-09-10 00:15:34

相关推荐

高晓松张靓颖的痛:关于原生家庭 这是最颠覆你认知的文章

心之助,最值得信赖的女性情感咨询平台

每晚9点,你我亲密相会

我的人生之所以如此糟糕,都是我父母害的。

——心悦君

文 | 卢悦

你妈的话,到底听还是不听?

最近有两个热点。

《奇葩大会》下架vs张靓颖疑似“离婚”。

看了朋友圈刷屏最多的两篇文章,我很有话要说。

一篇是《武志红:听话,是一场代代相传的骗局》,

另一篇是《张靓颖被爆离婚:你妈看不上的人,就别嫁了》。

前一篇说的是:《奇葩大会》上,高晓松首次公开提到原生家庭,提及和父亲的关系。

他从小没有问过父亲任何一个问题(现场他重复了3遍这句话),在长达20多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讨厌别人干预自己、爱较劲等。

直到40岁后,他才慢慢地,真正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

这篇文章的结论是:我们要摆脱原生家庭的阴影,不要听妈妈的话!要有自己的主见!

后一篇文章说张靓颖“疑似被离婚”:

虽然张靓颖去年在演唱会上“逼婚”冯珂,终于结束了爱情长跑,但今天被爆居无定所,已在酒店住了大半年。

这篇文章的论点是:当年你妈那么疯狂拦着你不要和这个渣结婚,现在傻眼了吧。所以,妈妈的话还是要听。

那么父母的话,我们听还是不听?

高晓松和原生家庭的阴影对抗,张靓颖的人生也和母亲纠缠不清。

图注:张靓颖妈妈的公开信。

于是我们就要回到《奇葩说》里马东问武志红的那句话:原生家庭,真有那么大的影响吗?

换句话说,“人生过的不够好”这个锅,原生家庭要背吗?

武志红说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当然很大,但他的回答引发了另一个心理专家李松蔚的反对:“原生家庭”是“被制造出来”的问题,是用来诿过他人,回避人生责任的。

只要提到“原生家庭”,就会有这两派观点。

一方面,我们能看到,高晓松人生最大的痛就是得不到父亲的认可,为此他用了大半生来化解。

而张靓颖,和一个不给她承诺的男人苦苦维持了十多年的感情,全世界都看衰她的情感,只有她在局中,为什么她做不到放手?

如果你知道小学一年级她父母离婚,为了父亲每个月的100元抚养费,要大老远骑着单车去低三下四的要,面对父亲的脸色,她像是在乞讨般被羞辱。15岁的时候她便去酒吧为家里赚生活费,过度的的早熟就像急着吹起一个气球,外面看着很大,而里面却是空洞的。

她的内心没有父爱的支持,又被生存的焦虑不断侵蚀,深层的脆弱和无力必然促使一个人无法保护和尊重自己。

从这个角度上看,似乎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但另一派会说:你知道安·邓纳姆吗?

谁?

奥巴马的母亲。

18岁,她生下奥巴马,第二年,和丈夫分手。她独自带着奥巴马,重返校园。

然后再婚,再离婚,生活窘迫,颠沛流离。

图注:童年时代的奥巴马和母亲,奥巴马笑起来像极了母亲。

但奥巴马却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任黑人总统,他在自传《来自我父亲的梦想》中写道:

在我的生命中,她(母亲)是独一无二的永恒。

在她身上,我看到了最仁慈,最高尚的精神。

我身上的所有优点都源于我的母亲。

再举一个例子:

著名钢琴家郎朗,从小被逼苦练钢琴,没有任何游戏和玩耍时间。9岁跟随父亲到达北京求学,拜访第一位老师,就遭拒绝。

父亲扔给郎朗一瓶安眠药:要么你将这些药吃掉去死,要么就更刻苦地练钢琴!

这么可怕的父亲没有毁了郎朗,严厉逼迫他成为钢琴巨星。

图注:朗朗与父亲郎国任钢琴二胡合奏《赛马》,掌声如雷!

这些例子又让我们觉得,不是每个人有了不幸的童年都会有不幸的人生吧。

所以,原生家庭是不是一种矫情病?

原生家庭?是不是一种矫情病?

一旦一个问题变成了“辩论”模式,就意味着我们陷入了“盲人摸象”的陷阱:

每个人都掌握真理,但其实只是真理的一部分。

真正的真理,永远都是辩证的。

我们辩论的,其实是两个角度。

一个角度是:沉溺

一个角度是:隔离

同样感觉到失去了父爱,林黛玉的选择是“冷月葬诗魂”,那哀感顽艳的诗,看着梅花开,流一地眼泪,呕一大滩血。

这叫做“沉溺”式的应对模式:把痛苦诗意化,减弱痛苦的锐度,沉溺在自我怜惜之中,回避“现实问题”。

而所谓“隔离”式的人,比如薛宝钗的哥哥,浪荡败家公子薛蟠,从小也失去父爱,而他的应对方法是远离这些痛苦,什么都不想,只顾骄奢淫逸,寻欢作乐就好。

对于这样的人,面对内心的黑暗是最可怕的。他们发展了超级的回避功能,人生最大要务,就是远离一切可能的痛苦。

在情感中,想得太多的“林黛玉”往往就会和基本上什么都不想的“薛蟠”生活在一起。

“林黛玉”们天天都泡在“阴影里”;而“薛蟠”们天天都要生活在“阳光下”。

学了原生家庭的理论后,“林黛玉”们就试图跟“薛蟠”们分析:“你小时候因为父母经常吵架,所以你只有把痛苦藏起来,看上去似乎活得很潇洒,其实这后面有创伤的!”

“薛蟠”们的回答是:狗屁,都是心理学那套歪理邪说给你洗脑,把你都弄魔怔了!

怎样才是面对“原生家庭”的正确态度?

那么说到底,什么才是面对“原生家庭”的正确方法呢?

我的答案是:你说是黑,我要说是白,你若说是白,我就要跟你说是黑。

什么意思?

如果来访者来到咨询室里,头一句话就是:

我的人生之所以如此糟糕,都是我父母害的。

对这样的人,我一定不和他谈“原生家庭”,而是要谈“人生的责任”。“我们的命运是由我们活在当下决定的。”“我们有自由意志去选择可以怎么过。”

如果一个来访者进来就跟我说:原生家庭?我知道你们咨询师最喜欢谈这个。不要扯那么多,我就想解决当下的问题!

这样的人,我一定要慢慢地让他接触原生家庭的问题。

为什么这么做?

因为我们的人生是分为两种:“表”VS“里”。

所谓“表”,就是我们正在过着的人生。

所谓“里”,就是我们想过,但未能过的人生。

“林黛玉们”的“表”就是那些“诗”;

“薛蟠们”的“表”就是他们的“油腻生活”。

如果我问“林黛玉”,如果你不看书,不写诗,不哭,会有什么感觉?

“林黛玉”会说:我会很害怕。

怕什么?

“林黛玉”会说:害怕被拒绝。

害怕拒绝什么?

林黛玉:"我觉得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人爱我,如果我对一个没有爱的世界提出需要,结果就是被残酷伤害,所以我会躲到诗的世界里,通过悲情和浪漫来麻醉自己,让我不用面对对依恋的渴望。"

如果我问“薛蟠”:"如果你不这么让自己像个机器人,人生会怎样?"

薛蟠会说:"别看我长得糙,我也有一颗玻璃心,也是一个正常人,也需要温暖和拥抱。"

这就是“林黛玉们”和“薛蟠们”的“里”。

可以看到,我们的一生就在“表”与“里”的冲突里纠结着,冲突着,两者越极端,冲突越大。

“林黛玉”们通过“假依赖”,否认强大,把自己的强大放在别人身上,总是寄托于他人的爱,才能勉强活下去。

“薛蟠”们,通过“假独立”,否认弱小,把弱小放在他人身上,不断打压别人远离脆弱。

“林黛玉”们把“原生家庭”妖魔化,而“薛蟠式”们则把“原生家庭的影响”虚无化。

重点不是原生家庭,而是你面对“里”的态度:是不断的自欺欺人,隔离自己内心的真实,还是拿出勇气面对内心的黑暗和空洞,认真地疗愈和成长?

什么才是真正面对自己的“里”?

做一下按摩就知道了。

按摩师会把你身上所有平时不觉察的痛点都找到,按摩的过程是痛苦的,但结果却是浑身舒坦。

所谓成长就是找到病灶,按摩痛点,最后让你经络通畅,身心健康。

我们发现东西方最高深的学问到最后都是静修和打坐。

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

就是所有的生命力都等着被看见。像向日葵渴望阳光,鱼渴望水,人渴望爱一样。

唯一的真理,就是去遇见那个未知的自己。

把原生家庭当成一面照见自我的镜子,在镜中看到真实的自己。

理解共情内在受伤的孩子,理解共情父母有缺陷的爱,理解共情整个家族的能量、情感与艰辛。

从深层读到家族对我们的祝福,然后脱离出去成为自己。

尊重自我,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 心有助,不孤独——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