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最美黄河征文|“山东黄河渠”

最美黄河征文|“山东黄河渠”

时间:2023-03-15 15:55:59

相关推荐

最美黄河征文|“山东黄河渠”

山东的红旗渠——

“1030”引黄工程

李庆余

“黄河之水天上来,来到平阴两分开,引水上山灌粮田,黄水滚滚下东海。”这就是对平阴县“1030”引黄工程的素描。

20世纪60年代,平阴、肥城两县人民在极其艰苦条件下,发扬愚公移山、改造中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奋战3年,靠铁锤、铁撬、铁锹,兴建了黄河下游最大的引黄工程——平阴县田山“1030”电力扬水灌溉工程。该工程因纪念毛主席1952年10月30日发出 “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的指示,又因1968年10月30日开工,而定名“1030”。

引黄工程像一条黄龙盘旋于群山之间,北起平阴县城北黄河南岸的田山,中间穿越平阿山区丘岭,南至平阴县最南端刁鹅岭村,南北长32.5公里。东至肥城县老城镇,西至平阴县李沟乡,东西宽30公里。灌区辖平阴县的平阴、安城、玫瑰、孔村、李沟、孝直、店子7个乡镇;肥城县的石横、湖屯、王瓜店、老城、桃园5个乡镇,灌溉面积30万亩,解决12个乡镇292个村庄人畜用水问题。工程久享盛名,被誉为山东的“红旗渠”和“人工黄河”。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李先念、余秋里、纪登奎、杨得志、钱正英等领导同志先后莅临工程视察,给予高度评价。

开先提议

1968年汛期,山东省黄河河务局曲子玉处长陪同国家黄委检查团到平阴检查黄河防汛,来到黄河岸边的曹山洼,巧遇公社干部与农民吵闹,公社干部要毁掉青苗,淤洼造地,老百姓心疼庄稼,坚决不同意,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面对尴尬的局面,祖籍肥城县、对治黄资深的曲处长果断献策:“尊重老百姓的意见吧,洼地就别淤了,留着它作为后用。我深谙肥城、平阴的地形地貌,都属于山区丘岭,地表水不够用,地下水挖不出来,眼看着黄河水白白流走,多么可惜!我已久虑,在此处建一座水利灌溉工程,把黄河水引出来,扬到山上,居高临下,灌溉平阴、肥城两县的粮田,定能改变老百姓靠天吃饭的历史。”曲处长的高见,让在场的干部群众为之一振,备受鼓舞。

果断决策

1968年秋,平阴县遇上特大干旱,30万亩夏播作物有一半枯死而绝产,10万亩减产,8万人吃水困难。仅李沟乡24个村就有18个村严重缺水,人畜用水需要出村到外地去挑、去拉,往返一趟二十多里路。县政府为了支援山区吃水,专门调集15辆汽车为老百姓送水,但由于供小于求,只能凭水票定时限量供给。在这十万火急的时刻,曲子玉同志兴建引黄工程的提议,再次引起了泰安地区派来平阴抗旱任组长王福祥和平阴县主要领导、水利干部的重视,便召开专门会议,就引黄工程进行广泛论证:平阴、肥城两县地形特殊,每年旱灾、涝灾频频发生,具有春旱、秋涝、晚秋又旱的常规,又有山区丘岭久旱不雨,而沟峪洼地的庄稼一夜之间就被山洪吞没的现象。建国后,兴修的一些农田水利工程,在改变生产条件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地形、地质条件的影响,修建的水库塘坝蓄不住水,打浅井没水,打深井成井率低而水源少,不能从根本上摆脱旱灾的侵害,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人们的温饱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由此看来,兴建引黄工程十分必要,迫在眉睫。再说,兴建工程条件优越。滔滔黄河水从上游直流而下,来到平阴县田山脚下突然拐弯北去,在此处建站提水,不受黄河水量的影响,水源可靠,位置优越;引出的黄河水,流放到城西洼里沉淀,既能淤洼造地,又能把泥水变为清水,利于远程输送,绿色灌溉;灌区土地资源广、面积大,又有用水大型企业,能保证发挥工程效益;所有的水利设施紧靠石横电厂,架电省杆、省线,供电可靠;修建扬水站、开挖渠道不占好地,不穿越村庄,基本上没有搬迁任务。通过科学论证,泰安地区和平阴县、肥城县的决策者们形成共识、立即拍板:“引黄灌溉保护生态、造福人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立即上马。”

勘探设计

创造历史上没有过的奇迹,从事前人没有干过的事业,设计蓝图、制定方案为首当其冲。

据当年参加设计的平阴水务局老干部候延福回忆,1968年8月在山东省水利厅的指挥下,泰安水利局率领平阴、肥城两县40多名水利技术人员,开始对引黄工程勘探、测绘、设计。在那特殊的年代里,工程技术人员不畏政治风险、不计生活报酬,凭着对事业的执着和爱心,背着水准仪、扛着标杆,拉着测量绳,绕群山,涉深沟,走沼泽,穿树林,缜密勘察地形,准确计算数字,精心绘制图纸,用近百天的时间,出台了设计方案。

工程效益:灌溉面积31. 7万亩,排涝2.5万亩,解决12个乡镇292个村6.2万人缺水问题。

主体工程:(一)在平阴城北田山脚下建设一级提水站,扬程8.1米,提水23个流量。(二)从一级站到二级站之间,开挖7公里的一级总干渠,整治城西洼,修筑条淤渠。(三)在平阴城南青龙山建二级扬水站,扬程57.6米,上水 18个流量。从二级站到分水岭开挖6445米主干渠,其中开挖隧道1434米。(四)从分水岭至肥城灌区,向东开挖50华里的分干渠;从分水岭至孔村、孝直灌区,向南开挖30华里的分干渠。(五)在平阴县张山头村和肥城县小店村分别修建三级扬水站,扬程60米,上水1.5个流量。(六)围绕主干渠,续建支、斗、农、毛渠道,实现引黄灌溉网络化。(七)从石横电厂到二级站,从二级站至一级站,架设双回路35千伏高压线路。

工程总量:土石方2493.13万立方米,工日2717.21万个;投资1500万元。资金实行民办公助,国家支援400万元,省、地、县、公社自筹1100万元。

工程方案向上级汇报后,立即得到重视和支持。1968年10月省革委批准了泰安地区兴建田山引黄工程的报告,并定为全省水利建设重点建设项目。同年12月水电部、黄河委员会也相继批准了工程建设项目,并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

工地战歌

1968年冬季,泰安地区领导杨海岩、李德云、郑云柱、王福祥、候卫东、李中等相继来到平阴,在城南的十里铺安营扎寨,成立了泰安地区“1030”引黄工程总指挥部,下设平阴、肥城两个分指挥部。平阴县指挥部由王润初、亓太仁、陈允钦负责,肥城指挥部由石建同、王庆柱负责。出工民团依民兵建制,平阴县民工团为5500人,编制8个营73个连202个排454个班;肥城民工团为4500人,编制10个营40个连106个排389个班。各级带队均由县武装部、公社武装部、各村民兵连主要领导来担任。11月份,开工的通知下达之后,万名民工从四面八方涌向工地,施工住地村像当年支前那样,把房子腾出来,让给民工住,把锅灶腾出来,让给民工用,尽管群众热情,但队伍大,人员多,现有的房子仍不能满足需要。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许多民兵连自己动手,用蓬布、芦苇席搭起简易工棚,让民工临时居住。没有现成的锅灶,就用石头支起铁锅,烧水煮饭。那时尽管条件艰苦,大家却认为,为了改变穷山恶水、过上好日子,吃点苦、受点累值!

首战工程。开挖长度8445米总干渠。平阴民工团分工从渠首到孙官庄明渠段4720米,分水岭上段暗渠250米和进口附近一段明渠,隧洞1434米,共计工段长约6445米。肥城民工团分工从孙官庄东往南明渠段1152米,分水岭下段暗渠756米和下段明渠92米,共计工段长约2000米。首战工程打响后,全线上工大军摆起了“长蛇阵”,处处红旗招展,人欢马叫,平时,荒芜寂静的山峦,如今热闹非凡,号子声、抡锤砸钎声、开山打石声响成一片,尤其中午、下午的两个放炮时间,炮声连天,硝烟弥漫,像是战争年代的攻击战役。在火热的渠线上,人人意气风发,个个干劲十足,营与营,连与连,人与人之间,展开比、学、赶、帮、超劳动竞赛,整个劳动场面热火朝天、欣欣向荣。

开凿隧洞。分水岭隧洞是主干渠连接分干渠的“咽喉”工程,全长1434米,需开凿11个竖井,打开22个工作面,竖井深度8至40米不等。为了打好这一攻坚战,指挥部从各公社民工中选拔了精兵强将,成立了独立营、尖刀连、突击排。刚开工时,实行土法上马,人工打炮眼,地排车搞运输,人推绞车,人拉陡坡,进度慢,工效低,完不成任务。而后逐步摸索经验,进行技术创新,竖井提升改用卷扬机,隧洞掘进改用风钻打炮眼,采用台阶式打炮法,每一个截面一次布置30个炮眼,分开心炮,一边炮、二边炮,使用黄色炸药,中心炮用即发雷管,边炮用延时雷管。在砌垒拱项时,民工创制了活动拱架,既节省了木材,又缩短了拱架支撑时间。开始没有通风送气设备,井下民工作业曾出现中毒缺氧现象。为保证施工安全,对各井口及时采用了压入式通风,没有风管,就用帆布制成风筒,往隧洞工作区输送新鲜空气,冲淡有毒气体,排除烟雾灰尘,通风之后,民工未再出现井下中毒缺氧现象 。分水岭隧洞虽然是险要工程,但参战民工不畏艰险、敢打硬拼,像愚公那样水渠不通,挖山不止,历经一年半时间,硬是在山梁下打通了1434米的隧道。

条淤渠会战。1970年秋引黄工程施工进入了关键阶段,一级站、二级站和主干渠基础工程相继竣工,但条淤渠还是一片汪洋大水,并有人说,这片大水西脉接黄河,地下连龙眼,排水难啊!可是,该工程等到退水后施工,将影响整个进度,耽误明年上水的计划。对此,总指挥部果断决策,不靠神仙皇帝,靠组织秋冬大会战,突击完成条淤渠施工任务。10月15日指挥部发布上工动员令,平阴县15000名民工、肥城县7000民工扛着铁锹、推着小车会聚到城西洼,黄河南岸立即人山人海,红旗飘动,车水马龙,好一派会战风光。条淤渠的施工要求为:排出积水,挖土清淤,围堰筑堤,打造两头狭窄,中间开阔“鲤鱼形”水库。刚开工时,万亩水面碧波涟漪,芦苇荒草萧萧,施工无从下手。于是,指挥部集中人力、物力,从平、肥两县调集安装50台抽水机,利用20天的时间,就排出了500多万立方积水。抽水后露出的地面高低不平,高处是芦苇,低处是泥浆,筑堤取土困难。为了不影响施工,民工们一边用树枝、柴草、竹排铺成路面,到远处取土;一边在近处用水托,布兜装,肩挑人抬淤泥筑堤。施工条件虽然困难,但由于措施有利,劳力精壮,干劲冲天,前方后方相互结合,确保了施工进度。指挥部分配平阴县东阿公社上工1800人,为加快进度,他们实际上工的人数达到4000人,大干20天就完成了任务。肥城县孙伯公社近千名民工从9月25日上阵,早出工,晚收工,施工车辆不够用,就歇人不歇马,轮流作战,轮流休息,大干一个月,完成了70天的任务。

机电安装。田山电灌站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程,所需机电设备种类多,数量大,功能先进。但在那物资相对困乏时代,采购这么多设备,具有很大的困难。于是,指挥部通过省计划,物资等部门安排,指派采购员到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江门、重庆、沈阳、哈尔滨等地联系货源,在广东江门定购一级站设备12台,在上海购到二级站大型电动机14台,在重庆购买了二级站吊车设备,35千伏安电缆线,在沈阳购到大型水泵。各种设备来到后,指挥部于1971年1月份从肥城矿务局、新汶矿务局、石横电厂、新汶电厂、平阴铝厂、平阴第七国棉厂、泰安电机厂抽调电工、焊工、钳工、铆工等组成了120技术人队伍,搞起了安装大会战。技术人员,各自发挥技术特长,夜以继日,加班加点,不计报酬,无私奉献,奋战300天完成了整个安装任务,并实现了一次试车成功。

先锋人物

时势造英雄,火线出模范。在引黄工程施工的3年的时间内,平阴、肥城两县涌现出无数时代先锋和劳动模范,谱写出动人的时代乐章。在英模人物中,有战争年代屡建战功,施工中不减当年勇气的复退军人;有千难万险无所畏惧的青年闯将;有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叫苦的硬骨头;有年暮心红的老愚公;有立志农村的铁姑娘;有一丝不苟的红管家。1970年指挥部召开施工表彰大会,平阴县就有112个四好民兵连、577个四好民兵排、14180五好民兵受到表彰。

身经百战,具有丰富带工经验的平阴县副县长陈允钦,被总指挥部任命为分管施工的副指挥。这位副县长,身着补钉衣,脚穿钉掌鞋,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和民工一块抡锤打钎,放炮凿石,哪里艰苦,他就到那里去。民工和他特别亲近,有话敢于直说。1969年春的一天,他发现分水岭开凿隧洞的施工存有不安全隐患,便马上召集营、连、排负责同志研究,改进施工技术,由原来掘进5米支顶,改为每掘进两米就支顶,每隔3米就砌垒,新的技术排除了冒项坦塌危险。还有一次,两个民兵排因分工问题闹起了矛盾,大有起哄闹事之势,陈县长闻讯后,疾步来到现场,大呼:“住手,我是陈县长,有事对着我说。”一句话震住了起哄民工。事后他通过调查研究和思想工作,与其化解了矛盾,理顺了情绪,并结为相互帮助的对子。他如古代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那样,长期坚持在工地,与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过年、过节都不肯回家与老少团聚。别人说,他是一个合格的带工县长,却不是一个合格的孝子、丈夫和父亲。

孔村公社后套村共产党、民兵连长苏本章听到上级要建引黄灌溉工程,心情非常激动,向大队党支部主动请战,他说:“建引黄灌溉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又是新的青年一代,应当在这场斗争中打冲锋,为改造河山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带领本村60名民兵肩背行李,手拿工具,步行20多里,到达分水岭隧洞工地,承担起开挖竖井的任务。有一天,当他正在工作面作业时,忽然看到井壁一边有碎石滚落,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顿时苏本章连声呼喊“崖石要塌了,快躲开!快躲开!”所有的民工听到喊声,立即转移到安全地方。紧接着,苏本章奋不顾身,用绳子系好腰,下到井中间,悬空作业,排除险情,确保了施工安全。

这样大的工程,民工们不可避免要付出血的代价,3年内工地共发生伤亡事故30起,其中死亡事故3起。安城乡民工朱传祥21岁,乘绞车升井时,在4米处不慎时掉入井下,经抢救死亡;李沟公社四连民工林教金50岁,在搭帐棚时,不慎掉入石坑中,摔伤大脑,不幸死亡。李沟公社民工刘志远39岁,误踏大风刮断的电线触电死亡。这些同志为引黄工程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的革命精神将万古长存、永远活在人们心间。

水到福至

1971年11 月14日,平阴县田山“1030”引黄工程指挥部举行试车上水典礼,会场内鞭炮齐鸣,锣锣鼓喧天,一片欢腾,随着总指挥一声:“放剪彩水!”流速湍急的黄河水按照人们的意志,被吸出河床,流进条淤渠,扬上青龙山头,然后穿明渠,过隧道,绕群山、越峡谷,喷珠吐玉,流进平阴、肥城两县的粮田里。沿渠岸边挤满了密密麻麻的人群,水走到那里,那里就有欢呼声、锣鼓声、鞭炮声。在历史上就缺水的分水岭村,一位70余岁的陈玉常老大爷,高兴地用绳子系着茶缸从渠里舀了一缸水,“咕咚”、“咕咚”喝了下去,感慨万分地说:“这是共产党、毛主席送来的幸福水,好甜啊。我活了大半辈子,为了吃水,要到外村去抬、去挑、去拉,跑断了腿,压弯了腰,受尽了苦,天天盼水,年年盼水,眼睛都快盼得瞎了,今天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引黄灌溉工程投入使用后,老百姓彻底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历史。据资料记载,1972年至1990年期间,灌区内有效灌溉面积22万亩,一般全年开机4至5次,运行70至90天,冬前为小麦浇一次冬水,开春为小麦浇一次返青水;四、五月份开机次数多,要为小麦浇拔节水、灌浆水,为春玉米播种、春地瓜插秧浇造墒水;六月份为夏玉米播种浇造墒水、为春玉米浇灌浆水;七、八月份如遇上大旱,还要为夏玉米灌溉一遍至两遍水。

引黄工程使灌区的粮田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粮棉产量由低而不稳,变成了稳产高产。孔村镇孔子山村的老支部书记王宝伦回忆道:“未浇地前,每亩产粮在200斤左右,用了黄河水浇地,粮食产量逐年增长,1976年以后,灌区亩产500斤以上,1988年、1989年亩产上到千斤,丰收的粮食年年是大屯满小屯流。”老水利干部黄元成回忆道:“1978、1981、1989年平阴县都遇大旱,山区近百个村庄泉水断流,塘坝干涸,人畜用水发生困难,可是通过引水灌溉,凡是二级、三级干渠送到水的地方,群众都可以就近取水。同时还为康王河、汇河及坑塘、水库补灌,既增加了河流、水库的蓄水量,又补给了地下水源,灌区内湿度增加,气候湿润,降雨概率增加,自然生态发生了根本变化。”

兴建“1030”工程50年来,“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历史已去不复返了。现如今“黄河之水灌粮田,幸福生活比蜜甜”,老百姓有粮吃、有衣穿、有钱花,确确实实富足了,但它意义决不限于此,更重要是为千秋后代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将永远激励人们奋勇向前。

壹点号李庆余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