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道德经》问答60章:老子文章字字有依据

《道德经》问答60章:老子文章字字有依据

时间:2020-05-06 22:05:42

相关推荐

《道德经》问答60章:老子文章字字有依据

“治大国,若烹小鲜。”这个警句在历史上经常被政治家引用,意思是国法不可常变。但此解是不是老子本章的原义呢?“小鲜”确定是指小鱼吗?“鬼”“神”之说从何而来?“圣人亦不伤”又是从何说起?本文换一个角度,按照《道德经》的写作规则分析,找到文章的起笔之处,可能解释就不同了。

文 | 杨吉德

治大国,若烹小鲜。

问:关于“若烹小鲜”,《韩非子·解老》曰:“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宰,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故曰 :‘治大国者若烹小鲜 。’”二千多年来注家一直把“烹小鲜”解为烹制小鱼,以比喻国家政治,此说有道理吗?

答:首先分析一下“大国”。这一句帛书甲本空缺,乙本为“治大国”,从甲本看,国就是国,没有“大国”“小国”之说,故“大国”原文应该为“大邦”,指大的侯国。关于“烹小鲜”,可以说是小鱼,也可以说是新杀的鱼鳖鸟兽。《左傳·宣公十二年》:“子有军事,兽人无乃不给于鲜,敢献于从者。”这个“鲜”就是新杀的鸟兽。新杀的鸡鸭及幼小的野兽都可以称为小鲜,如果是烹制鸡鸭小兽,就与“数挠之”无关了。那么我们怎么区别两者呢?需要从这句话的来历说起。

本章按顺序与《周易》渐卦相对应,也就是说,“渐”是本章的言之宗。一般解释,渐指循序渐进,聚少渐多。“烹小鲜”是对渐的阐释,即烹制小的鸟兽也要同大的动物一样,按照不同的程序操作,小动物和大动物烹制步骤是一样的。作为一个大国,国君往往只注重大事件,而对一些小事件则充耳不闻或采取简单的方法处理,从而导致积少成多,变成了危及国家安全的大事件;小的问题总能完善处置,就会逐渐形成大的国家气象。

以道立天下,其鬼不神。

问:通行本为“以道莅天下”,帛书本写为“以道立天下”,这里有三个问题:一是“道”为何道?二是“立”通莅吗?三是前句如果是“大邦”的话,邦指分封之国,天下指大周之天下,两者并不对等,怎么解释呢?

答:首先,《道德经》所有的“道”都是指本章主题思想,不同的章节“道”的内涵是不同的,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顺应自然,清净无为的统一概念。本章阐释的是渐卦,可以从两个角度解释:一是以“渐”为道,凡事要循序渐进,由小渐至大;二是以《渐·象》所言为道,因为“大象”是周公写的(此观点可参阅《周易说解》,杨吉德著),能够具有道的功能。“象曰: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指出要让社会形成崇尚优良、美善的风俗,人们的日常行为以贤、善为荣,整个社会就会形成强大的具有正能量的合力。综合来看,以象辞为道更合理一些。

其二,立和莅不应该通解。之所以写为“莅”,是因为把道理解为高高在上的虚拟思想。如果把道理解为一种贤良的社会风尚,就必须用“立”,故帛书本的“立”才接近原版文字。

其三,大邦是列国中的强盛之国,强盛之国不断蚕食弱小之国,必然要吞并中原诸国,此“天下”指将来的一统天下,不是现下分裂之天下。按照逻辑分析前句,如果军事大国能够全面细致地处理好民生问题,必然会剪灭列国而统一为一国;统一天下后,原有的治国方略就应该改变,而要推行贤良善俗,以此来成为天下百姓的风范,社会才会长期稳定,因为社会安定是一个渐进过程。

问:既然讲以道立天下,说明话已经说透了,为什么又拐到“其鬼不神”上来了呢?

答:严格讲,“以道立天下”和“其鬼不神”没有很强的必然性,似乎两者组合在一起很勉强,但为什么把它写在一个句子上了呢?这与渐卦的卦辞有关,卦辞:“渐,女归吉,利贞。”以道立天下是扣着“渐”来讲的。关于“其鬼不神”,范应元曰:“鬼神,阴阳中之灵也。鬼,归也。神,伸也。”“鬼”是人死后其灵魂归来,故为归。“神”是鬼施展了它的破坏能量。范应元并不知道《道德经》与《周易》之间的关系,而他解释的鬼,正好扣着卦辞的“归”字。“归吉”,说明鬼魂在道的强大能量面前没有施展其凶的作用,只能保佑人类。“利贞”,是讲你做的对,就会得出有利的贞断。这一点在第54章也有照应,54章对应《周易》困卦,困卦卦辞讲:“困亨,贞大人吉。”便有“子孙以祭祀不屯”的说辞。贞字应祭祀;子孙是大人的子孙。所以说,鬼神之论并不是随意与上句联系的,而是有出处的,出处就在其对应的渐卦卦辞上。

(注:归字有多种解释,《周易》渐卦卦辞“女归吉”可直译为女子出嫁吉,但本章“鬼”“神”相连,将鬼释为归也是一种解法。)

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

问:何谓“其神不伤人”?

答:关于“神”,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含义。《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此为神灵之意。《易·系辞上》:“阴阳不测之谓神。”此为神奇之意。《礼记·乐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此为魂灵之意。“其鬼不神”,鬼神连用,当为魂灵之意。人们之所以对鬼充满畏惧,就是因为它具有祸害人的神力。“非其鬼不神”,卦辞讲“归吉”,不管是归吉还是归凶,说明鬼都显示了神力,而不能说鬼没有神力。“其神不伤人”,只是鬼没有施展它伤害人的凶恶本能。

非其神不伤人也,圣人亦不伤也。

问:这句话有两个问题,一是“神”和“圣人”是对应写的,两者究竟有什么关系?二是在“圣人亦”后面诸本或写为“不伤民”,或写为“不伤人”,帛本则没有人或民字,应以何为准?

答:关于神和圣人,两者是一种顺序推论,历来有“君权神授”之说,上天(神)将天下赋予圣人,圣人(创建盛德大业的国君)就应把国家治理好,神灵才会保佑圣人的江山。关于帛书省缺人字的问题,应该是原文就没有人字,因为神和人是对应的,故而写“神不伤人”;而圣人也是人,和人是不能对应的,故写“圣人亦不伤也”,伤与不伤泛指圣人治下的一切事物。

问: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鬼的魂灵不伤害人,而是因为圣人没有伤害之意。如果深究的话,又有两个问题:一是为何圣人不伤害人,魂灵就无法伤害人?二是“圣人亦不伤也”的依据在哪里?

答:第一,这句话的出处在渐卦卦辞的“利贞”上,“贞”是通过卜筮而得到神灵的启示,与神灵相违背的为“不利贞”,符合神灵意旨的为“利贞”。商周之时,国君每行必要占卜。至战国时,每有国家大事,亦需太卜通过卜筮吉凶来决断行止。顺应神灵的国君才为圣人,如果圣人总是按照占断有利的方向行事,顺应神灵意旨,神灵自然不会伤害人。这是圣人与神灵的关系。

第二,文王写《周易》,周公写《象辞》以释要义,(《象辞》虽列于《易传》,但并非孔子所写。)文王、周公都被称为圣人,故“圣人”可以指文王,也可指周公。渐卦象辞:“象曰: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就是让老百姓安居下来,推行贤良善俗的社会风气。实际上这是老子借圣人建言时政,在统一列国过程中,以富国强兵为国策、以杀敌立功为美;而统一国家后,不应该让民众继续好勇斗狠,而应该像象辞所写的,让老百姓安居下来,以贤德善俗为美,才能真正实现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一个良好的社会风尚需要几代人或更长时间才能逐渐形成,也只有圣人才有这种远见卓识;如果进入和平年代继续延续战争思维,就不能将国君称之为圣人了。所以“圣人亦不伤也”讲的就是这段象辞。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问:“两不相伤”指的是神灵和圣人。关于“德交归焉”,韩非《解老》说:“言其德上下交盛而俱归于民也。”但《老子》原文并没有“民”字,“归于民”之说有道理吗?

答:没有民就不能写民,多添一个字按你的理解可能说清楚了,但文本的原义却被曲解了,所以这种解释方法是错误的。按照老子写作惯例,最后一句话都是要照应首句,归纳主题。那么这个“德”到底包含什么内容呢?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⑴、“德”中包含本章言之宗渐卦的“渐”意。渐指由小到大逐渐形成,首句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是谈民间看似微不足道的善俗,却是构成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因素。⑵、“德”字来源于渐卦象辞“君子以居贤德善俗”,贤德是“德”字的主要内涵。⑶、渐卦上九爻辞是“德”字的具体指向,“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说鸿雁飞行于陆地,其身上的羽毛被人们用来作为结婚的仪礼。据说配对的鸿雁如果一只死去,另一只就会投地而死,所以人们把鸿雁的羽毛作为坚贞爱情的象征,它代表女性的贤德之美。“德交”即是这三德相交会。

关于“归”字,前面讲了,鬼即为归,是紧扣着渐卦卦辞“归”讲的。而本章最后一句写“归”字,即是与卦辞同字呼应,那么这个“归”和“鬼”是否含义相同呢?不是完全相同的。鬼是魂灵,祭祀魂灵属宗教概念;这个“归”字指民俗,注重结婚的仪式,也是上升到宗教的高度来讲的,两者的共同点在于宗教性。从爻辞“其羽可用为仪”,讲女子忠贞的婚姻观,扣着卦辞中的“女”字;到象辞“君子以居贤德善俗”,进而形成广泛的社会良俗。把这些“德”交会于“归”,即演变成宗教形式,民众才会自觉地遵守。所以这个“归”就是讲的宗教仪式,它包含着神灵,也包含着民俗。把社会良俗变成神圣不可侵犯,久而久之,就渐渐形成了一种稳定的社会评价机制和约束机制。我们经常在一些民间宗教性的仪式活动中,听到“老天”和“圣人”的名头,就是“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所指的,社会良俗逐渐融入人心而形成的宗教性的敬畏心理。

许多人认为老子所写没有主题,随心所欲又奥妙无穷,其实是不知道《道德经》产生的源头。老子是通过对《周易》各卦的思考来决定自己的写作思路,像本章的道、鬼、神、圣人、德、归等,都是从渐卦中延伸出来的,如果不知道两者之间的关系,就难以找寻到老子的真实思想。

今译

治理大的邦国,就如同烹煮小的禽兽一样。

以循序渐进、聚少渐多之道来治理天下,就是鬼灵也不会出来祸害人间的。

不是那些鬼怪没有神灵,而是那些神灵不伤人。

不是那些神灵不伤人,是因为圣人不加伤害。

神灵和圣人都不来伤害,所以社会良俗公德才最终交加于对神灵的敬畏之中。

【附:《周易》渐卦卦爻辞】

渐,女归吉,利贞。

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

六二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吉。

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

六四鸿渐于木,或得其桷,无咎。

九五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

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象曰: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