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100字范文 > 儿童文学作家卓列兵:笔下有让孩子着迷的斑斓世界

儿童文学作家卓列兵:笔下有让孩子着迷的斑斓世界

时间:2020-03-07 01:12:05

相关推荐

儿童文学作家卓列兵:笔下有让孩子着迷的斑斓世界

儿童文学作家卓列兵。

卓列兵和他的学生们。

卓列兵获评益阳市“三周文艺奖”终身荣誉奖。

红网时刻记者 王新凤 益阳报道

他笔下有甲虫村的跳高运动会和名不见经传的跳蚤先生;有海底新村的“黑杀手”电鳐和深藏不露的花螂;有不刷牙的鳄鱼和爱漂亮的红蜻蜓……他的笔下有一条条通往孩子心灵的秘密隧道,有一个个令无数孩子着迷的五彩斑斓的美好世界。

他叫卓列兵,被称为“小朋友的大朋友”。79岁的他现如今已发表作品300万字,出版有短篇小说集、中篇小说、童话故事集等15部。

半路出家 孩子赋予他双重身份

在资阳区文联的办公室内,记者见到卓列兵,他颇具喜感的八字眉下是一双不大的眼睛,闪着慈爱的光,花白色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聊天的时候,他的思维和记忆仍然十分清晰,让人很难想象,面前坐着的是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

“我是在抗战时期逃难的路上生的,当时我们从益阳出发,往湖北那边跑,跑到一个叫恩施的偏僻地方,我就出生了。出生的时候,听到的是飞机的轰鸣及炸弹的爆破声,看到的是战火纷飞。”

小时候的卓列兵的理想是当一名工程师,当时中国工业落后,学生们接受的教育是,长大后要建设祖国、报效国家。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好,8个兄弟姊妹全靠父亲一人养活,卓列兵没有继续上高中,而是选择就读益阳师范学校。

1959年从益阳师范学校毕业后,卓列兵先后任教于益阳市鹅羊池小学、西流湾小学及桃花仑小学。1964年,他的班主任工作、语文课堂教学、作文教学三个经验在全益阳市推广。

当时的中国,儿童读物并不多。卓列兵发现,少年儿童对于童话的需求愈来愈高。班上的孩子也喜欢缠着他让他讲故事,他就把自己看过的讲给他们听,讲完了就自己编,进行口头文学创作。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他活得像花儿一样。

1971年,《红小兵》杂志在湖南应运而生,需要大量征集文章。而此时的卓列兵,因为爱讲故事、会讲故事,在当地已小有名气。经人推荐,他开始尝试将自己脑海中奇妙的想象化作笔下灵动的文字,组合成一个个充满童趣的故事,向《红小兵》杂志投稿,逐渐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这实际上是出于一种责任,爱屋及乌。”

1972年,卓列兵调入益阳市桃花仑小学,开始书写校园文学作品。行走在老师和写作者两个角色之间,卓列兵显得游刃有余。

白天在学校,他是一位深受孩子喜爱的好老师,晚上回到家,他是一个为小读者挑灯创作的写作者,30年来,卓列兵就是在这两个角色中间不停地切换身份,不停地行走与奔跑。

“少年儿童非常可爱,像一张白纸,所以在我刚当教师不久,我就深深爱上了这个职业。”孩子的天真烂漫常常使卓列兵感动不已,30年教学生涯也为他之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写作三年,文稿写了几蛇皮袋,卓列兵终于迎来了他的春天。1974年,卓列兵的处女作《战友》在《湘江文艺》杂志第七期发表。《战友》中的人物事件的原型就是桃花仑小学中学部2班的学生“学工”的情况。

“就像一个加油站,让我加满了油,更有力量继续写下去。”《战友》第一次成功刊发反响很大,这给予了卓列兵极大的鼓舞,他立志要当一名儿童文学作家。

如梦初醒 迎来创作“丰产期”

卓列兵真正的文学上的起步,还要归功于一个叫刘莹的人。

从1974年起,卓列兵就开始大量给《儿童文学》杂志投稿。刘莹是《儿童文学》杂志的编辑,每次收到卓列兵的投稿后,她都会给卓列兵回信,指导他怎么写小说,有时洋洋洒洒五六页。

正是这一封封饱含真诚与鼓励的回信,使得卓列兵的写作激情愈发高涨。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时,文学创作也需要解放思想,而儿童文学则是最先响应的。

当时全国有两亿儿童,但是仅有两百个儿童文学作家。当全国儿童文学创作学习班将在北京开班的消息传来时,卓列兵万万没想到,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名学员。

“《儿童文学》杂志编辑室的一名编辑推荐了我,他说桃花仑小学的一个老师,给我们投了很多次稿,虽然没发表一篇,但是这个人生活十分丰富,也非常了解小朋友,就是没有掌握写作技巧,他正是学习班需要培养的对象。”

学习班的“规格”很高,授课讲师都是冰心、茅盾、张天翼、徐光耀、浩然、柯岩、乔羽等文坛大腕,他们丰富的写作经验使卓列兵一次次醍醐灌顶。

他一下子如梦初醒,原来小说还可以这么写!

由于起步晚,卓列兵是学习班里年龄最大的学员,他深知自己基础薄弱,上课不敢有任何分心。很快,他便学会了怎么塑造人物,怎样开展细节抽写。

在学习班的日子短暂得像一场梦,卓列兵还没有从这个梦中醒来,为期20天的培训就这么结束了。

1978年年底,收获满满的卓列兵从学习班回到益阳。不久后,他便开始大量发表作品。原先没发出的作品,经过一番大刀阔斧的修整,都很顺利地发出去了。

“我开始学着用自由的内心和自如的技巧去写作。”

80年代是卓列兵的高产期,《倒霉的纸条儿》《爱漂亮的红蜻蜓》《大斗巨形妖》......他最主要的小说都是这一时期写的。这些作品中或多或少都包含着过往校园生活的印记。

“每一个小朋友我都可以写一个生动的故事出来。”如今,那些孩子们早已褪去稚气,成长为谙于世事的大人,而卓列兵依然保持着一颗纯粹的“童心”。

1989年,卓列兵从学习班回来已经十年。十年间,湖南人民出版社三次要把卓列兵调到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少儿编辑室。当地领导为了留住人才,便提拔卓列兵当了政协副主席。

但卓列兵志不在此,他一心想着他的校园文学创作,在学校“赖”了半年时间,最终含泪去了政协。

由于没有生活积淀,这一时期,卓列兵的校园小说越来越少,笔下的故事也不像从前那么有灵气,他想到了创作转型。

90年代,卓列兵开始尝试往科学童话方向发展。写科学童话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为此,卓列兵常常去图书馆借来大量自然科学书籍,将书中的知识整合,加以构思,转化成生动美妙的童话故事。

捐书25载 只因“一生与书有缘”

“与城市中生活的孩子一样,偏远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也同样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而可供他们读的书却少得可怜。”多年教书经历,使得卓列兵看到了太多双求知若渴的眼睛。

1994年,卓列兵开启了他的公益捐书之旅。

捐书前十年,卓列兵一直是自己买书,小范围捐赠,他发觉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习惯了长期笔耕的卓列兵并没有享受退休生活,而是萌生了要为孩子们编书的想法,让阅读浸润童心。

“5月底的一天,我赶到长沙开会,湖南省童话寓言研究会一致同意将《童话寓言作家通讯》的刊号借给我们办杂志,当时我真是高兴啊!可是好事多磨,大概是劳累过度,回益阳后我心脏病突发,急送武汉治疗,医院为我安装了人造起搏器,在病床上的那些日子,我还一直在做着我的刊物梦。”回忆往昔,卓列兵感慨万千。

身体刚刚康复,卓列兵就迫不及待地与他的团队一起设计刊物封面,设置栏目,组织稿源,还四处筹措经费。

当第一本散发着油墨清香的《童话寓言》杂志在湖南省第六次作家代表大会上分发后,便引发了关注,因为湖南省又诞生了一份新的儿童文学杂志。

为什么要办一本这样的杂志呢?

“因为教书,看到了学生没有书看,出于责任,我就开始自己写书,后来又参加了“希望书库”工程,到贫困地区去捐书,退休以后又想到了编书,这样一来,会有更多孩子有书看。教书、写书、捐书、编书,所以说我这一生都与书有缘。”

起,《童话寓言》杂志从季刊变成双月刊,并从原湖南省新闻出版局(现为湖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申领到了自己的刊号,步入正轨。和,《童话寓言》杂志两度被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授予“金骆驼编辑奖”。,卓列兵被授予“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贡献奖”。

创刊至今,已有。原来经常困扰卓列兵的刊物的经费问题,早已得到解决。一方面,是政府的相关资金扶持,另一方面,则是《童话寓言》的好口碑赢得了小朋友的喜欢。

多年来,他一次次往返于那些书籍资源匮乏的学校,拖着满满一车的书,以不老的“童心”和拳拳之爱,编织出一个个五彩花环,铺就在小读者们前行的路上。安化、桃江、南县、赫山、资阳......他的足迹早已遍布益阳,甚至延伸到了更远的地方,贵州的几所希望小学、汶川灾后重建的一些学校的孩子们如今应该还记得这个慈祥和蔼,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的爷爷。

“家里人都劝我不要再折腾了,但我真的做不到。”近年来,卓列兵写的四五本书都没有面向市场,印刷出来后就全部捐赠出去了。

在前不久的益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卓列兵获评益阳市“三周文艺奖”终身荣誉奖。

“我总觉得人生在世,总得做一点有意思的事情,什么叫有意思的事情呢?只需满足三点,一是要有意义,二是我能够做好的,第三是我喜欢做的事,而编书写书,正好符合这三个要求。”

的确,卓列兵的一生都在印证这句话。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